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重点推介丨空间物理秩序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影响:基于ERP的证据
本文引用格式
马艳红,赵建.空间物理秩序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影响:基于ERP的证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3):77-84.
空间物理秩序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影响:基于ERP的证据
(马艳红)
作者
马艳红1,赵建2
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生处,辽宁 沈阳 110102
沈阳体育学院 研究生工作部,辽宁 沈阳 110102
运动员作为运动道德的塑造者和传播者,其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示范意义。然而,时有运动员道德失范现象出现[1],探究运动员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进而有针对性地干预运动员道德失范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其运动道德判断对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关注和探讨的重点议题。有研究发现,当橄榄球和冰球运动员在赛场上身穿黑色衣服时,攻击性行为增多[2]。可见,微妙物理环境的改变影响着个体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这为我们开展运动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事实上,运动员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有时并不一定是他们运动道德判断水平较低,而很可能是微妙物理环境的改变诱发运动道德直觉判断模式所导致的后果。目前,尚未有研究考察物理环境的变化能否影响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认知加工过程,进而调节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模式。
空间物理秩序作为自然环境中常见的物理变量,是指人们对周围物品和其他相关事物秩序性的整体感知[3],主要从有序、无序两个层面考察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其中无序是指环境中物品布置缺乏秩序的状态, 即物品以没有任何明显区分或界限的方式被分散在环境各处,有序则相反[4]。早期研究发现,无序环境能够导致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有序环境则会促进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5],并表现出更多的捐赠和互惠行为[6]。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空间物理秩序对个体道德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学者开始着力探求空间物理秩序能否对个体道德认知产生影响。进一步探索发现,相较于有序环境,个体在无序环境下会表现出更高的刻板印象水平[7],道德判断标准更宽松[8]。可见,在道德领域,有序环境常和积极效应有关,而无序环境总是与消极效应有关,这为运动道德领域研究者对空间物理秩序的关注提供了理论支撑。
运动道德判断是指运动员个体根据已有的道德评定标准,针对运动中的道德情境现象进行判断的认知思维模式[9],对个体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10]。按照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的观点,运动道德判断是情绪和认知推理两种加工过程相竞争的结果。情绪主要依赖于以直觉启发式为主的加工过程,而认知推理则是占用较多认知资源从而进行精细加工的过程,并且认为情境的改变会影响个体道德判断的加工方式[11]。例如,被试在类似“有轨电车”的非个人道德两难情境中会倾向于功利性判断,而在类似“人行天桥”的个人道德两难情境中会倾向于道义性判断。随着具身视角下道德研究逐渐丰富[12],其核心观点认为身体和环境的嵌入作用,能够使个体道德心理和行为发生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人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个体行为,但现有研究针对运动道德判断各前因变量的交互效应探查并不充分[9]。
虽然人们一直致力于在环境中保持井然有序,而无序环境作为对立面,因其缺乏一定的结构和边界,同样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加工过程[3]。已有研究表明,无序环境会增加个体的认知负荷,占用一定的认知资源,从而使个体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加工速度降低[13]。结合认知负荷理论和资源有限理论的观点,个体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鉴于此,本研究认为,与有序环境相比,当运动员面对运动情境中的道德行为现象需要进行运动道德判断时,无序环境会占用羽毛球运动员更多的认知资源,即羽毛球运动员分配给运动道德判断任务的认知资源会进一步减少。另外,根据结构需求理论的观点,当个体认知负荷增加时易采取直觉启发式的思维模式;而在有序条件下则会采取系统分析的思维模式[3]。因此,本研究推测羽毛球运动员在无序环境下为了缓解认知资源的消耗,采取一种简化的思维模式对运动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判断;而羽毛球运动员在有序环境条件下会进行系统分析、精细加工的思维模式对运动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判断。
具有较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是考察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认知加工时间进程特点的有力工具。在生活道德领域,已有学者采用ERP技术手段考察道德判断的分离、整合效应[14]、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关系[15],以及环境颜色对道德判断的影响[16]等,并且发现N2、P3成分是学者在道德判断研究中重点关注的成分。根据以往研究结果显示,N2成分反映着被试感知刺激材料的冲突程度,认知冲突越大,其平均波幅就越大;P3成分主要反映被试对当前任务注意资源的分配,其平均幅值越大代表着对当前任务所付出的认知资源越多[17]。综上,本研究假设:与有序环境相比,运动员在无序环境下的赞同率更高,同时付出较多的认知资源(如更大的P3波幅),反应时间会进一步增加;然而为了缓解认知资源的消耗,运动员极易采取高度简化的判断方式来应对运动道德情境的两难困境,冲突性会减少(如更小的N2波幅)。
1
研究方法
1.1实验对象
研究选取某体育学院15名羽毛球运动员参与者且均具有专业比赛经历。其中,男性运动员7名,女性运动员8名;一级运动员5名,二级运动员10名;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1.06±1.45岁;平均训练年限为10.08±2.63年。所有被试皆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弱色盲、身体健康、均无神经疾病及相关病史。在进行本研究前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参加实验的所有被试均被告知实验的主要流程, 阅读和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实验结束后给予被试相应的小礼品作为报酬。
1.2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空间物理秩序:有序环境、无序环境)×4(运动道德判断类型:暴力行为类、兴奋剂使用类、假球和消极比赛类、自知失诚类)的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空间物理秩序和运动道德判断类型,因变量为赞同率、反应时以及相关脑电波幅。
1.3实验变量设计与测量
以往研究证据表明,个体在有序与空白环境下道德判断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8]。根据研究目的,为了给予被试有序和无序环境的有效刺激,借鉴研究范式,布置真实的实验环境诱发被试对有序和无序环境的感知[13],设计羽毛球运动员经常所面临的运动物品的有序和无序状态。采用羽毛球拍、羽毛球、球鞋、球包等物品,分别将实验室环境布置为有序和无序状态。其中,有序组即为这些羽毛球运动物品进行整齐的排列;无序组则是对这些羽毛球运动物品进行杂乱的排列。
借鉴相关研究,设计了对实验室环境的有序和无序状态的评定题项[18]:请您根据实验室运动情境物品的混乱状态进行评定(1=一点也不,7=非常),请被试根据自己真实的感受对实验室环境进行评定。通过T检验显示,环境无序组的被试对实验室中物品陈列的杂乱程度打分(6.43±0.51)显著高于环境有序组(1.56±0.45),T=32.96, P<0.001,证明实验布置是有效的。
实验采用学者编制的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材料[19]。该材料主要包括160例运动道德判断事件。其中,暴力行为类40例、兴奋剂使用类40例、假赛和消极比赛类40例、自知失诚类40例。所有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均采用E-prime 2.0软件进行编程并在计算机呈现。本研究在不影响材料有效性并力求句子的结构和格式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对四种运动道德判断材料第二屏幕的字数进行了控制,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运动道德判断材料第二屏幕的字数无显著差异,F(3,117)=1.02, P=0.39,η2=0.025。
1.4实验程序
实验在照明恒定、温度舒适且无噪音干扰的脑电心理实验室进行。正式开始实验之前,被试需要了解实验相关注意事项,尽量保持身体稳定,且不要眨眼等。被试进入实验室前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了相应的布置。在被试完成佩戴电极帽、去角质等准备工作后,被试需要对实验室环境进行评定。正式实验时,被试要完成所有的运动道德判断任务。首先呈现“+”字注视点500ms后,紧接着呈现运动道德判断任务。根据相关研究范式[20],每个运动道德判断任务分为两个屏幕呈现(图1),即第一个屏幕呈现运动道德背景故事,第二个屏幕呈现运动道德判断界面(“会”按G键;“不会”按J键)。所有运动道德判断任务共4个block,每个block分为40个trial,包含每类道德判断材料的10个trial且随机呈现。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空间物理秩序对羽毛球运动员感知的效果,在每个block之后设置了实验室环境混乱程度评定的题项并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被试对有序、无序环境的评定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14)=-7.80、P<0.05;t(14)=-8.89、P<0.05;t(14)=-10.95、P<0.05;t(14)=-12.18、P<0.05。这说明被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受到了空间物理秩序的有效刺激,整个实验过程约50~60分钟。
1.5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赞同率和反应时数据均由E-prime2.0进行采集,采用根据国际10~20系统扩展的64导电极帽,以Neuroscan ERP工作站记录 EEG 信号。头皮阻抗小于5 kΩ,采集信号时, 以右侧乳突作为参考电极,离线分析时再转换为全脑平均参考。水平眼电(HEOG)与垂直眼电(VEOG)均为双极记录,水平眼电电极分别置于左右眼外,垂直眼电电极置于左眼眶上下各1 cm的正中位置。滤波带通为0.05~100 Hz,连续采样,采样频率为1000 Hz。
对实验中记录到的脑电数据采用eeglab进行离线分析,进行 0.1~30 Hz 的滤波,根据被试眼动的大小自动矫正眼动伪迹并充分排除其他伪迹,波幅超过±150 μV者(不包括眼动数据)视为伪迹被剔除,通过平均叠加技术对问题刺激出现前 200 ms,刺激出现后800 ms进行叠加。根据总平均图确定 ERP 各成分的时间窗口分别为:N2:170~230 ms; P3:350~450 ms。选择 Pz电极点测量相关EPR波幅,采用SPSS 22.0 软件,对实验中得到的行为数据以及ERP 波形的测量指标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所有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的P值均用Greenhouse-Geisser 法进行校正。
2
研究结果
2.1行为结果
赞同率作为反映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倾向性的行为指标,对羽毛球运动员被试的赞同率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分析(表1)。结果发现,空间物理秩序的主效应不显著,说明羽毛球运动员在有序和无序环境下赞同率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运动道德判断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说明羽毛球运动员针对暴力行为类、兴奋剂使用类、假赛和消极比赛类和自知失诚类的赞同率均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空间物理秩序和运动道德判断类型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反应时代表着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认知加工时间的行为指标,对羽毛球运动员被试的反应时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分析(表2)。结果发现,空间物理秩序的主效应显著,体现为无序环境下的反应时(3 289±316 ms)显著长于有序环境下的反应时(2 569±264 ms)。运动道德判断类型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多重比较显示:兴奋剂使用类的反应时(2 298±281 ms)和自知失诚类的反应时(2 085±166 ms)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暴力行为类反应时(3 489±329 ms)和假赛和消极比赛类反应时(3 845±298 ms)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而兴奋剂使用类的反应时和自知失诚类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暴力行为类反应时与假赛和消极比赛类反应时。空间物理秩序和运动道德判断类型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2.2ERP结果
被试在实验中诱发了显著的N2,提取170 ms到230 ms的平均波幅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分析(表3)。结果显示,空间物理秩序的主效应显著,表现为有序条件下的N2(-3.47±0.64 μV)显著高于无序条件下诱发的N2(-1.95±0.88 μV)。运动道德判断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说明暴力行为类(-2.87±0.72 μV)、兴奋剂使用类(-2.93±0.69 μV)、假赛和消极比赛类(-2.65±0.87 μV)、自知失诚类(-2.40±0.80 μV)所诱发出的N2成分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空间物理秩序和运动道德判断类型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同时本研究也发现实验中被试也诱发了明显的P3成分,我们提取了时间窗口350 ms到450 ms的平均波幅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分析(表3)。
结果显示,空间物理秩序的主效应显著,表现为有序条件下的P3波幅(-1.57±0.45 μV)显著低于无序条件下诱发的P3波幅(0.24± 0.91 μV)。运动道德判断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表明暴力行为类(-0.55±0.62 μV)、兴奋剂使用类(-0.85±0.75 μV)、假赛和消极比赛类(-0.68±0.70 μV)、自知失诚类(-0.68±0.70 μV)这四类道德判断材料所诱发的P3平均幅值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空间物理秩序和运动道德判断类型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
3
分析与讨论
3.1空间物理秩序和运动道德判断情境类型分别影响了羽毛球运动员道德判断的行为表现
本研究发现,相较于有序环境,羽毛球运动员在无序环境条件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显著增加。这与本研究假设一致,即羽毛球运动员在完成相同运动道德判断任务时,无序环境增加羽毛球运动员被试的反应难度,进而导致反应时间加长。同时验证了以往的研究结果,即无序环境能够影响个体认知加工的过程,从而影响他们对反应任务加工的时间[13]。此外,在探究无序环境对个体反应抑制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无序的环境显著增加了个体反应抑制的时间[21]。根据以往研究的观点,个体面对不一致的、非连贯性的无序环境刺激时,会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4]。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无序环境因其消耗了羽毛球运动员的认知资源进而增加了反应时间。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运动道德判断类型主效应显著。具体表现为,相较于兴奋剂使用类事件和自知失诚类事件,暴力行为类事件与假赛和消极比赛类事件反应时显著增加。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9],认为兴奋剂使用类事件危害程度大,且运动员对它们十分敏感。另外,有研究证据表明,运动员道德失范现象存在项群特征,其中自知失诚类现象多存在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19]。鉴于此,本研究认为羽毛球运动员对兴奋剂使用类和自知失诚类道德现象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能对此运动道德判断类型进行较为快速地判断。相对而言,暴力类行为事件常发生于同场对抗类项目中[19],而羽毛球属于隔网对抗项目,并且较少发生暴力类失范现象。另外,由于国家对假赛、消极比赛现象的严格管控,使得运动员致力于追求道德的、干净的奖牌,假赛、消极比赛现象较为鲜见。当羽毛球运动员面对这一现象时,会对利益和代价进行充分的权衡,进而做出判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这预示着对羽毛球运动员道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运动道德判断类型的差异,即着重针对不同的道德判断类型进行教育。
但是,本研究并未发现空间物理秩序和运动道德判断类型在赞同率指标上产生的效应。这表明羽毛球运动员没有因为空间物理秩序和运动道德判断类型的变化,而导致道德行为的改变。从理论上讲,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即空间物理秩序的变化会导致个体的道德行为的改变。在以往研究中,通过解构有序与无序图片, 将其简化为线条排列结构的有序与无序。结果发现,相较于有序环境,无序环境下被试更多地表现出欺骗行为[22]。同样国内学者通过布置有序、无序的实验环境,考察空间物理秩序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发现相较于有序环境,无序环境下个体更容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8]。
虽然以上研究均证明了被试在无序环境下更加倾向于道德失范的行为,同时也验证了社会破窗理论的观点,认为无序环境会给个体带来违反规则和道德行为的强烈暗示性,但是在本研究中并没有得到验证,究其原因发现以往研究均是在真实任务情境材料中实施的,而本研究是运用假设性情境的运动道德判断材料对运动员的道德行为进行测量。以往研究证据表明,假设性情境的判断材料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的情境,从而会使假设性情境的行为和真实情境的行为发生偏离效应[23]。众多学者针对其原因进行了考察,认为假设性情境忽略了大量的外界特征,是基于心理模拟做出的行为[24],可能激活了不同的神经回路[25]、诱发了不同的情绪[26],从而导致了行为的偏离。因此,未来应采用真实的任务情境来考察空间物理秩序对运动员道德行为的测量,以提高生态学效度。
在生活道德领域研究表明,道德判断情境类型的改变影响着个体的道德判断。学者常采用经典的两难困境范式来考察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并发现其微妙的改变就会导致个体采用不同的道德判断加工模式。两难困境与运动情境具有类似性[10],本研究选取羽毛球运动员为被试,采用运动情境材料为测量工具考察运动员的道德判断情况。结果发现,羽毛球运动员并未因运动道德判断情境类型的改变而在赞同率的指标上存在差异。这表明运动员区别于非运动员,运动经验可能为运动员带来了特殊的道德判断模式。
3.2空间物理秩序调节了羽毛球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模式
为了进一步分析空间物理秩序对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在刺激锁时阶段对脑电数据进行了离线的处理和分析,并且发现在Pz电极诱发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N2、P3成分。
以往研究发现,N2成分发生于前额区,代表认知加工过程冲突性的重要指标[27],其冲突性越大,所诱发的平均幅值就越高[28]。本研究发现羽毛球运动员在完成相同运动道德判断任务情况下,相较于无序环境,有序环境所诱发N2的平均幅值显著增加。这反映了空间物理秩序影响羽毛球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加工过程,具体表现为羽毛球运动员在有序环境下认知加工冲突性较大。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认为直觉加工和认知推理是运动员进行运动道德判断的主要模式,且以直觉加工为主导的判断模式更加趋向于道义性的结果,以认知推理为主导的判断模式更加趋向于功利性的结果[29]。另外运动道德判断是反映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下针对道德现象进行认知的思维模式,运动情境的竞争性决定了运动员所获得的胜利必须以别人的失败为代价。
按照结构需求理论的观点,有序环境有助于个体进行精细的思考,易采取认知推理的加工模式[3]。以往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天生具有对有序环境的偏好,当面对复杂的无序环境时,为了释放有限的认知资源、减少认知负荷,会对当前的任务进行高效的表征,从而达到认知资源最小的支出[30]。另外,认知系统双模型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加工过程分为直觉启发式和系统加工式两种模式。直觉启发式是指人们为了减少认知负荷,依赖于直觉,对信息处理的速度较快且不占用太多心理资源,所采取的一种高度简化的思维模式;系统加工式则是指基于一定的规则和逻辑处理相关的信息,即更多地依赖于理性思维,处理速度相对较慢的思维模式[31]。而且,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也主要依赖于直觉加工和认知推理两种思维模式[32]。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羽毛球运动员在无序环境条件下会采取以直觉为主导的判断模式,进而减少了认知负载,表现为面对运动情境的两难选择时,冲突性减少;羽毛球运动员在有序环境条件下易采取以认知推理加工为主导的判断模式,表现为面对运动情境的道德两难选择时,冲突性增加。
空间物理秩序作为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感知到的现象,也会在一定的程度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本研究在实验室中通过布置有序、无序的实验室环境,同样诱发了P3成分,P3成分是潜伏期约为300 ms~500 ms,分布于大脑后半球的正向波形。结果显示:空间物理秩序的主效应显著,有序条件下的P3平均幅值显著低于无序条件下诱发的P3平均波幅。结合以往研究认为P3的平均幅值和认知资源的消耗多少有关[17],且被试消耗的认知资源越多,其平均幅值就越大。故本研究认为羽毛球运动员在完成同样运动道德判断任务中,相较于有序环境下,无序环境会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在一项考察有序、无序环境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时,发现无序环境会威胁个体的自我控制感从而消耗个体内在的认知资源,有可能会导致后续的任务中自我监控失败[4]。世界随机理论对其研究结果做出了解释,认为有序、无序环境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判断和行为。具体而言,在无序环境在心理表征层面给人们一种随机、运气的刺激,进而使人们产生“世界是随机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使得人们控制力下降,进而使个体产生威胁[33]、恐惧[34]导致个体认知资源的消耗。
本研究通过布置真实的实验室环境,使羽毛球运动员感知有序、无序环境的刺激,并让羽毛球运动员完成运动情境下的道德判断任务。这一结果表明,空间物理秩序不仅影响了羽毛球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行为表现,而且诱发了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脑电成分,即相较于有序环境,无序环境下消耗了羽毛球运动员更多的认知资源,从而导致反应时间以及P3成分的平均幅值显著增加。另外,与无序环境相比,有序环境下诱发了更大的N2成分的平均幅值,认为在有序环境下运动员会依赖认知推理的方式对运动情境的道德两难选择尽心精细地认知加工,表现出冲突性会更大;而在无序环境下,倾向于选择直觉启发的方式,根据已有的道德判断准则对运动情境下的道德两难选择进行表征加工,冲突性相应地减少。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过程中直觉加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快速的、高效的特点[35]。而根据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的观点,认知推理的判断模式是指运动员根据自己内心已有的准则对所面对的道德困境进行精细加工的过程,并且认为当运动员进行以直觉加工为主导的判断模式时更趋向于道义性的结果;相反以认知推理为主导的判断模式会更加趋向于功利性的结果。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空间物理秩序可能会改变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加工方式,体现为在无序环境下运动员易采取以直觉启发为主导的判断模式,可能会导致道义性的结果;而运动员在有序条件下,运动员易采取以认知推理为主导的判断模式,可能会导致功利性的结果。这也提示,我们进行运动员道德教育时要考虑环境的因素,即鼓励运动员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为所面对的道德现象进行系统分析且不要仅凭直觉做出判断[36]。
事实上,微妙环境的变化就能够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纵观已有研究还发现,研究者主要聚焦于考察空间物理秩序对个体认知与行为的影响,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在认知方面,与有序环境相比,处于无序环境下更易表现出刻板印象,验证性信息加工水平降低,但也有助于创造力的提高等。运动道德判断属于道德认知的重要一环,鲜有研究关注空间物理秩序对道德认知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文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并证明了空间物理秩序能够改变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加工模式。这一成果不仅拓展了运动道德判断前置变量的研究,而且丰富了空间物理秩序对认知加工过程产生效应的研究证据。另外,在社会行为方面发现,无序环境会导致不道德的行为,甚至出现违法行为等,但也会产生积极效应的多样化寻求行为。当前研究虽然没有在行为学数据方面发现对道德行为产生明显的效应,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假设性情境的局限性,抑或是题项的答案过于简单(“会”或者“不会”),但也为未来考察空间物理秩序对运动员道德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即应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空间物理秩序对道德行为的影响,进一步为控制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一定的管理启示。
4
结论
空间物理秩序影响羽毛球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加工过程,具体体现为在完成相同的运动道德判断任务时,相较于有序环境,运动员在无序环境下加工速度较慢,会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基于认知系统双加工模型,运动员在无序环境下易采取直觉启发的判断模式,进而面对运动情境下的道德两难困境时,冲突性减少;而运动员在有序环境下易采取认知推理的判断模式,因此面对运动情境下的道德两难困境时,冲突性增加。
5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运用ERP技术手段考察了空间物理秩序对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羽毛球运动员在有序、无序环境下针对运动道德失范现象易采取的认知加工模式。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及未来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首先,虽然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空间物理秩序是影响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前置变量,但是研究结论只局限于针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应用情境。基于此,一方面我们解释对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影响时局限于羽毛球这一个项目。另一方面我们探究空间物理秩序对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影响时,应该拓展到其他运动项目,进而丰富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此外,并非所有的运动员道德判断均发生在运动情境下,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也需要增加针对运动员生活领域道德判断的考察。
其次,当前研究的空间物理秩序是指空间层面的有序、无序状态,属于物理秩序的一部分。然而,根据以往研究发现,社会秩序、时间秩序都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例如,有学者通过打乱“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以及改变三明治的制作步骤考察对认知过程的影响;还有学者认为社会规则的无序性容易导致个体打破规则。可见,它们都能够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预期,社会规则层面的秩序会给个体带来负面效应,进而影响运动员的道德判断水平。未来应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最后,当前研究可能存在重要的调节变量。虽然本研究通过严谨的设计使羽毛球运动员对有序、无序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感知,但有学者认为不同的人格特质对物理秩序的感知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而会改变他们的行为。因此推测运动员对空间物理秩序适应程度越高,在认知和行为方面发生的效应就越小。基于此,未来应该以人格特质为调节变量考察空间物理秩序对认知和行为影响的机制问题。
参考文献:略
基金信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TY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