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点推介丨数字化转型助推体育新三板挂牌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验证


本文引用格式

牟粼琳,王一行,代佳凡.数字化转型助推体育新三板挂牌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验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4):52-59.

数字化转型助推体育新三板挂牌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验证

(牟粼琳)

作者

牟粼琳1,2,王一行1,代佳凡1

  1. 武汉体育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 湖北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重要一环,目标是通过运行效率提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服务过程中,应用数字技术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组织运转效率的变革过程[1]。而体育企业普遍面临着创新能力与客户需求不耦合,产品智能化服务程度不高,供给侧滞后于消费热点等堵点,导致生产动能不足、经营效率偏低等问题,制约着体育企业高质量发展。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强化要素协同创新,支持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在体育企业中的创新运用。数字技术具有网格化、信息化和虚拟化等特征,可以助力企业精准采集客户、市场、交易等信息,合理调节供需平衡,推动生产方式变革,驱动体育企业高效化发展。因此,从效率提升层面探索数字化转型如何助推体育企业实现质量变革成为体育界关注的焦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关于数字经济赋能我国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企业效率层面,刘艳霞等(2022)[2]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从技术创新、决策效率、有效监督等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作用。涂心语等(2022)[3]和郭慧芳等(2022)[4]分别基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样本,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制造、研发投入和人资结构等途径,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传统产业正式进入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时期,体育企业才刚刚步入数字化转型轨道,相关研究还聚焦于理论探讨层面:李艳丽等(2020)[5]发现体育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对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沈克印等(2021)[6]采用案例分析法,探究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体育行业资源整合,多部门融合和提质增效。韩朝阳等(2022)[7]提出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结构升级、营销体系重塑和生产管理效率的直接效应。在定量方面,许金富(2022)[8]基于A股、新三板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样本,检验了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综上,学者们肯定了数字化转型对体育企业效率的正向影响,但鲜有从微观作用机制进行定量佐证的,影响的途径和差异都需要进一步验证。

我国体育新三板挂牌公司是体育产业链上的重要构成,而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企业竞争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鉴于此,基于体育新三板挂牌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成本控制、人力资本优化等渠道,验证数字化变革提振企业生产效率的实践途径,为体育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1

数字化转型提升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说

1.1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从企业内部来说,第一,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体育企业整合原有生产业务,通过研发、管理和运营等各环节的数字化,实现流程节点标准化;将例常事务交付于固定流程驱动,构建技术赋能的新执行模式,升级产品智能化功能,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体育企业资本回报率[9]。第二,体育企业借助数字技术的互联、同步和共享等特征完成组织去中心化,方便各层级部门间的权责交接;通过信息指令的快速重组,达成企业内部细致化分工与专业化协作;通过各部门间的资源协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实现清洁生产。从企业外部来说,第一,数据信息挖掘有助于体育企业应对“快、新、变”的外部市场环境,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客户的偏好定位和个性化服务,达到精准营销。第二,智能决策分析能够提升团队对体育市场的预判效率,迅速锁定业务重点,抢占市场先机。第三,数字化交易方式与信用模式,能够精简交互环节,减少交付成本,实现体育企业交易的时空破壁化、范围广阔化及模式智慧化[10]。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说1: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1.2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动能提高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新增长理论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实现产出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推进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坚持以科技为先,深化供给侧服务,通过数字赋能体育制造业和服务业,助力于创新产品开发和服务效能提升。一方面,借助智能制造、数字体系等不断升级和改造传统产销模式,将VR虚拟现实、智能穿戴等运用到产品规划和服务设计当中,增强数字技术在产品中的渗透力度,实现体育企业的创新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虚拟化系统、移动系统和嵌入式分析系统协同助力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业及体育场馆服务业等[11],完成产业资源的内部配置和外部拓展,扩展体育用品新市场,催生赛事服务新业态,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结构红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说2: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的创新动能,通过产品研发和服务效能精进,对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

1.3数字化转型通过成本控制提高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化转型使体育企业通过数据的及时流动和反馈来塑造运营高效、成本控制且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制造体系。第一,体育产业依托多维数字平台,搭建“物联网+体育”的双向网络模式,消除主体间多节点、低效率的平面连接[6],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弊端,冲破企业间信息获取机会与渠道的结构性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资源错配。第二,体育企业借助区块链等技术,从上至下释放职能权限,“去中心化”组织结构,提高跨部门、跨层级的即时性决策反应,降低管理成本。第三,体育企业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合理监测和精准规划供应、生产、库存等环节,以最短时间与最优路径对接供需匹配,简化生产流程和缩减生产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说3:数字化转型可以控制企业成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缩减运营成本,对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

1.4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随着数字技术的渗透,数据、知识、信息等新兴要素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强有力支撑。一方面,数字技术着力于数据要素的抓取与转换、内外部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对接,加剧了体育企业对知识资本的渴求。数字化转型通过要素协同耦合效应拓展了优质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了企业的运转效率。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对劳动要素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操作会替代低端体力劳作,促进体育企业价值链的攀升,扩充产业链的附加值[12]。高科技知识资本和高素质人力资本,同时注入体育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增强了企业的内在核心价值与市场竞争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优化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4:数字化转型可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通过知识溢出和技术外溢效应,对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

2

实证方法与数据说明

2.1基础模型构建

为测度数字化转型对我国新三板挂牌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构建基准模型:

其中,TFP代表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DT衡量数字化转型指数,Controls为企业层面的控制变量。系数β刻画DT对TFP的影响程度,不同企业和年份分别用i和t表示,εi,t为随机误差项。同时,为了控制宏观经济与中观行业的不确定因素干扰,加入了年份固定效应μi和企业固定效应ρt

2.2数据来源

考虑到组织管理机制、信息披露质量等因素,选取新三板挂牌体育企业为研究样本,涉及到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等[11]。参照李艳丽等(2020)[13]的做法,依据新三板挂牌公司行业分类代码、管理型行业分析及主营业务中体育份额进行人工判别,剔除缺失样本,筛选出117家企业(注:由于篇幅受限,需要样本详略的读者可以向作者索取)。考虑到有101家企业于2015年后进行挂牌,因此样本筛选时间为2015-2021年,构成非均衡面板数据。主要来源:(1)反映体育新三板挂牌公司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度量指数,通过搜索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载2015-2021年间的企业年报,采用Python软件获取。(2)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指标、企业层面的相关财务数据均来源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专利检索及分析网站和Wind数据库。此外,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分位数的缩尾处理,减少异常值干扰。

2.3变量设计

2.3.1被解释变量

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传统测算方法为索罗余值法,但存在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差性问题。因此借鉴鲁晓东等(2012)[14]的计算方法,用控制函数法(LP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变量中产出、劳动、资本和中间投入,分别用主营业务收入、员工人数总计、固定资产净值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来代替。

2.3.2核心解释变量

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DT)。参考黄大禹等(2021)[15]的做法:第一,根据已有研究,结合体育行业自身数字化特征,构建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以及信息化、线上线下、智能穿戴等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关键词汇总表,确定筛选目标。第二,利用Python的文本提取功能,从体育公司年报中,提取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文本。第三,借助Jieba分词处理功能,对关键词进行辨识、计数和加总,同时针对文本部分进行句子数统计。第四,用关键词词频的总计除以总句子数,得到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指数。

2.3.3控制变量

借鉴钱雪松[16]的研究成果,从企业层面选取一系列控制变量,来控制可能会影响到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具体如下:股票账面价值(BVPS),用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与总股本的比值,衡量企业的发展潜力;资产负债率(Lev),用总资产与总负债的比值,衡量企业的风险水平;净资产收益率(Reo),用净利润占净资产的比重,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密集度(Cap),用固定资产与员工人数的比值表示;企业成熟度( Age),用“具体年份-企业成立年份+1”表示。

2.4描述性统计

由于117家新三板体育企业存在中途退市、样本缺失和异常等状况,因此有效观测值为550个。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3.85,标准差为0.988,说明样本存在一定差异;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值为0.059,最大值为0.537,相比传统领域,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0.037,标准差为0.296,说明样本的经营绩效离散程度较高;资本密集度均值为11.15,最大值为172.475,说明体育企业资本成本高,风险大。因此应注重体育企业间协同合作,畅通融资渠道,促进企业效率、资本投入和数字化变革间的协调发展。

3

研究结果分析

3.1基准回归

运用Stata17.0 统计软件,经过Hausman检验后,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表2列(1)为只纳入核心解释变量的主回归结果,DT与TFP间的回归系数为1.760 8,在10%水平下显著;列(2)(3)为控制变量全部纳入后,分别控制行业、年份固定效应,DT的系数为1.0848和1.990 3,分别10%和1%显著,显著性水平明显提升;列(4)为纳入全部控制变量,并同时控制行业、年份固定效应,DT的系数为1.431 3,且5%显著,以上均说明数字化转型对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作用明显,假说1得到验证。

3.2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

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研究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的方法,将LP法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替换为LP_ACF法测算的值[3],如表3列(2)所示,估计系数为1.7725,在5%的水平下显著,模型结果稳健。由于全要素生产率越高的体育企业越有能力投资数字化变革,二者间存在反向因果关系,且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时滞性,容易引发内生性问题。因此,将核心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对余下433个样本重新回归,结果如表3列(3)和(4),L.DT的系数为1.2215和2.2393,分别10%和5%显著,进一步佐证了数字化转型对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依然稳健。

3.3异质性检验

基准模型已基于全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效用,但体育新三板企业在经营范畴、研发能力与企业规模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化,忽略属性禀赋特征,可能会导致泛化结论。因此,以行业、科技和规模属性进行分样本处理,采用分组回归的方式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有助于企业制定有效的数字化战略。

3.3.1基于行业属性的异质性检验

体育企业大多存在多业经营状况,依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标准和收入指标,针对主营业务的类别明细,将其划分为体育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且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需大于50%。参照郭慧芳(2022)[4]的做法,考察行业属性下全要素生产率受数字化影响的差异程度。表4中列(1)、(2)显示,数字化对体育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体育服务业的渗透效用并不明显,且通过了组间差异检验。究其原因,一方面,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研发投入大,拥有先进装备与技术,如虚拟仿真提升研发设计水平、生产线机器替代实现自动化生产、垂直电商平台直达规模销售,提高了供需匹配和商品周转效率[17],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要快于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在体育健身行业、体育场馆服务业等,运用数字技术对用户特征、偏好进行精准画像,实现个性化产品设计,借助社交媒体工具,为用户提供“推荐配置”的产品内容,利用AR、VR技术,提供体验式营销服务,促进体育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增长。但由于制造业产品具有中间属性,体育服务业数字化改造要依赖制造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和智能设备,因此数字化转型对体育服务业生产率的激发效用相对滞后。

3.3.2基于科技属性的异质性检验

数字化转型是长期企业战略活动,需要初始研发资本积累,因而预测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在有研发投入的体育企业中会更加明显。参照吴非(2021)[18]的作法,将有产生研发经费的体育新三板企业划归为科技企业,反之则为非科技企业,进行分组检验。表4中列(3)、(4)表明,数字化对科技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效果,但是对于非科技企业来说,影响效应不显著,并通过了组间系数检验,与先前的预测结果一致。随着数字技术在体育场景中的应用扩展,体育企业想要获取资源整合、业务升级与产品创新等“数字红利”[4],前期需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比如体育智库、数字中台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创新研发能力的强化,均要求充足的研发费用作为保障。研发资本的投入还能实现体育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信息挖掘、方向掌控与过程优化,从而提升自身数据要素的生产及运作效率[18]

3.3.3基于企业规模的异质性检验

根据2022年工信部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体育新三板企业划归为中小微型,反之则划为大型,然后进行分组回归[19]。表4 列(5)、(6)显示,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大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对中小微企业提升作用不明显,也通过了组间差异检验。结果说明数字化转型具有规模效应,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容易发挥数字化效用。对于大型体育企业而言,处于成熟期,自身资本雄厚加之金融渠道丰富,易吸纳先进的数字资源,优化生产和管理模式,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明显。而对于中小微体育企业来说,处于成长扩张期,存在融资成本大和审核门槛高等难题,外部技术引进难且自主研发能力弱,加之管理层对于新技术的排斥心理,影响了数字化的作用效果。以上三种异质性检验间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实证结果的可信度。

4

数字化转型提升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4.1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前文验证了假说1,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究竟是通过哪些途径产生影响呢?本文认为提升创新能力、缩减成本和优化人力资本是传导渠道。专利授权数量反映出企业研发投入的利用效率,代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故选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授权总数的对数衡量体育企业创新能力(Patent)。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能较好地说明企业内部消耗,故采用成本费用率来衡量体育企业成本控制(Cost),即主营业务成本加管理费用后除以主营业务收入[12]。企业员工中高学历人数可以代表高素质人力资本,为组织变革提供相匹配的数字人力资源,故采用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衡量体育企业人力资本(Human)[4]。中介效应模型如下:

式(2)是数字化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回归;式(3)是数字化指数对中介变量Med(Patent、Cost、Human)分别进行回归;式(4)是在式(2)的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后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回归。依据温忠麟(2004)的三步检验法,系数β1显著是前提,上文中已经验证。中介效应是否存在取决于系数β2β4是否显著,β2为数字化转型对中介变量的影响,β4是控制数字化转型效应后中介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若二者均显著,说明中介机制成立;反之,进行Sobel检验进一步判断。具体结果见表5所示。

4.2影响机制分析

4.2.1技术创新效应

体育新三板企业创业特点明显,需持续创新研发,不断攻坚技术难题,为市场输送优质的智能产品和服务体验,才能快速成长。具体践行中,创新技术被应用于产品设计、运营管理及客户服务等各个节点,通过提升动态协同、管理效能和客户维系能力[20],实现创新性商业成果的转化和落地。同时,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动态过程,体育企业需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迭代,实现与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重组与耦合,释放数据生产要素价值,激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见表5列(1)和(2),回归系数均不显著,且Sobel检验的P值为0.356,说明中介效应不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新技术在数字化变革中,面临接纳阻碍大、更新快、赋能不持续等难题。体育企业不大重视共性技术和发明专利研发,更趋向于通过直接引进、消化和组合外部基础研究成果,来改造生产管理和销售服务,以便快速获取短期效益,但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模仿、引进、吸收难度提高,科技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显现。另一方面,体育行业数字化转型效果存在时间滞后、渗透力不足等,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悖论问题,即技术进步与生产率提升无关,或是未成熟到能产生影响。通用技术的不确定性、数据资产管理不力、滞后的配套机制等也可能造成生产率变化缓慢。

4.2.2成本控制效应

体育新三板企业规模虽小,但大多经营运作良好、盈利模式成熟,通过恰当的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数字技术对海量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转译与传输,提高了体育企业信息资源的流转和利用,降低信息成本。一方面,体育企业内部利用信息共享服务于生产规划和市场追踪,高度衔接供需两端,优化产品制造流程,缩减了生产成本;同时组织分工更为明确,协同合作增强,降低了管理成本,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保证向外部市场的有效信息输出,降低信息不透明度和交易成本,有利于投资者们甄别优质企业,增强体育企业参与市场的活跃度[18],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质增效。因此以企业成本控制为中介变量,进行回归。表5列(3)和(4)的回归系数为-3.837 3和-0.174 5,且1%和10%显著,Sobel检验P值也为0.032,表明中介效应显著,即成本缩减在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具有正向传导效应。体育企业通过生产管理、制造流程的优化,带来生产成本降低;通过各层级部门间的明确分工与共享协作,带来管理费用减少;通过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扭转,带来交易成本削减,为企业争取了更多的资金闲暇,有助于企业价值增加和重要战略实施,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假说3得到验证。

4.2.3人力资本效应

体育新三板企业中的体育教育培训、体育赛事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多为竞技人才、健身教练等低技能劳动力,生产率相对较低。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传统生产岗位逐渐被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流水线所替换,降低体育企业对低技能劳动力的依赖,减少了劳动报酬支出。另一方面,体育行业在向资本、知识密集型行业转型时,提高了对具备智能操作、运营维护和数字销售等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加速了企业提质增效,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上涨。因此以人力资本结构为中介变量,进行验证。表5列(5)、(6)的估计系数为0.647 4和-0.812 5,分别5%和10%显著,且Sobel检验P值为0.007,但由于两者符号相反,表明人力资本的传导机制存在遮掩效应,即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高学历员工比例,但反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究其原因,一方面,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引致技术、市场、财务等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和占比上升,但相应支付的劳动报酬也随之增加;数字技术属于新兴产业,数字人才供不应求,加剧了企业间人才争夺战,引致高科技人才的议价能力与工资水平上涨,给体育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压力。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不同资本密集程度的行业渗透率有差异,体育企业资本密集程度偏低,数字化渗透效用短期内难实现,遮盖了高技能劳动供给增长带来的传导效果,只有当人力与技术、物质资本协调互补时,数字红利才会凸显。假说4基本得到验证。

5

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

在厘清数字化转型如何作用于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相关机理后,基于2015-2021年我国体育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两者间的影响关系,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传导路径进一步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体育企业提高创新动能、扩张劳动力需求、充实企业资本的强劲驱动力。(2)基于异质性的研究发现,对于制造型、科技型和大规模的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用明显,而对于服务型、非科技型和中小微的体育企业,数字化效用不显著。(3)在传导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成本缩减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两条途径促进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在创新水平效应上,因渗透性不足并未发挥良好传导作用。

5.2政策启示

5.2.1强化正确数字思维,实施精准化政策支持

体育新三板企业数字化转型起步晚,对数字功效认识不足,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依据其资源禀赋进行精准施策。第一,应加强政府引导,转变创新思想,积极鼓励体育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政府应客观宣传数字赋能的作用,倡导企业管理者、员工对新思想、新技术的接纳与应用,鼓励数字科技与体育企业在生产制造、组织结构上的深度融合;不盲目夸大效用,树立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长远认知,不拘泥于眼前利益,注重长期战略发展。第二,应遵循体育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差异化原则,制定精准适配的相关策略。目前,此类政策比较笼统,“一刀切”现象严重,应结合行业特性、生产模式、企业规模等,实施“精准滴灌”的扶持策略。在体育公司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匹配动态协调的资本投入和管理机制,助力其快速过渡到数字化红利期。

5.2.2深化产业链协作,释放资本支持新空间

体育新三板大多属于中小微企业,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助力自身数字化脱贫,通过健全多元融资体系,保驾数字化转型的平稳有序。第一,发挥大型体育企业的“指路明灯”效应,示范引导中小微企业参与数字化变革。搭建体育互联网平台,消除企业间的数字鸿沟,利用产业链上龙头企业的转型实践和成功经验,引领中小微企业朝着“专精特新”的标尺发展,驱动体育企业的协同创新。第二,完善融资制度,盘活市场力量,释放体育企业创新的资本支持新空间。健全体育新三板市场准入、投资者特征、监管政策、信息披露等制度,实现资本市场供给和企业数字化诉求的有效匹配,提升资本供给效率;加强政府的认定奖励、资金补贴和资源倾斜,激发市场化资本配置,吸引智慧体育场馆、数字化运营等领域中社会资本的参与,有效解决数字赋能体育企业的融资难题和后期保障。

5.2.3加大研发投入比例,“靶向”规划转型路径

体育新三板企业大多属于新兴产业,注重持续性研发,但转型资源投入有限,应合理规划资本投入,明确优先级,“由点到面”驱动体育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第一,对有创新能力的体育企业,要优化资本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占比。体育新三板企业原始资本积累少,抗风险能力弱,但具有投资灵活便捷的优势,应科学调整资本投入比例,降低传统管理、销售等成本费用,合理增加数字技术、高质量人才等数字要素经费,保证企业规模报酬不变或微微递减的情况下,更好地发挥数字化改革的效能,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对不同行业属性的体育企业,要找准转型重心,进行靶向数字化突破。辨别体育细分行业的潜在价值和投入效益的差异性,根据企业生产模式、业务性质制定适配的数字化策略,集中优势资源和主要精力,有侧重地进行数字化变革。对于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应侧重生产管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对于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体育教育培训业等服务型行业应侧重智能化产品设计、智慧化服务体验等,再逐步扩大到数字管理、数字业务等环节,实现体育行业的数字化全覆盖。

5.2.4优化劳动力要素供给,低成本打造高技能人才梯队

体育新三板企业盈利有限,创业特征明显,且创业个人或团队往往是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因此加强本土化智力输出,驱动企业内部人才转型,优化高技能劳动力配给的同时,降低人力资本投入,才是体育企业数字化人才战略的良药。第一,培养本土化复合型体育人才,降低数字化转型的人力资本投入。通过“校区+产业园区+体育企业”的三区联盟,调整体育院校的专业结构,增设体育大数据挖掘、体育智能制造、体育智慧服务等学科专业,输送体育人才进产业园区进行实习实训,聘请技术专家客座高校进行授课,加大企业项目在高校的孵化,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有效并轨,培养对数字科技具有理解力、创新力和践行力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减少高薪酬高待遇的外籍人才招揽。第二,注重企业内部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和转化,降低体育企业数字化改革的人力成本。健全企业数字化内训体系,注重管理型人才向高技能人才的转型,培育懂科技懂体育的管理人才;通过函授、网络教育等提高企业员工的学历,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的可持续性释放。

5.3贡献与不足

贡献:(1)基于体育新三板挂牌公司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数,对体育企业的微观研究形成有益补充。(2)验证了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效应,还梳理出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人力资本等传导机制,丰富了体育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3)探讨企业、行为、规模属性下数字化转型效应的差异性,为体育企业、政府等精准施策提供实践参考。

不足:(1)考察维度的系统性问题。中介变量可以从企业治理、绿色低碳、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等渠道选取,异质性可以考察区域、政府支持、市场环境等宏观因素。(2)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问题。目前考察都是单一影响因素,未来可以从复杂因果视域下,探寻体育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路径。


参考文献:略

基金信息: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1ZD101);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D20214102);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1D089);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SC22B163);武汉体育学院中青年科研团队资助(21KT07)。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