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新闻 | “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学术沙龙顺利召开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4月2日,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由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hina Clean Air Policy Partnership, CCAPP)与《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年)》报告第四工作组联合举办的2022年第3期学术沙龙“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系主任、报告第四工作组召集人张强教授主持活动。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研究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赵瑜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段宏波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乐旭四位教授作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黄耀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冯兆忠教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王海鲲教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刘竹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张增凯副教授,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李伟副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王旭辉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少辉副教授,清华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同丹助理教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覃栎副教授,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地球系统科学系程静博士后等11位专家作精彩点评并参与讨论,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刘欣主任作会议总结。
严刚围绕“关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与挑战的思考”,介绍了国家顶层设计部署“双碳”工作情况,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性和意义、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涵、减污降碳实施思路与技术路线、全国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碳中和协同路线图等内容,从支撑经济发展、减污降碳成效评价、环境质量改善与双碳目标协同、重点控制对象与举措识别、多目标治理技术及协同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双碳”工作面临的六大挑战。
赵瑜介绍了“中国典型大气成分的源-汇关系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大气成分的源(排放)-汇(沉降)关系除受到降水等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外,也受到不同地区排放控制力度差异带来的区域传输强度变化,以及不同成分排放控制力度差异带来的气溶胶生成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并以硫、氮为例分析了大气沉降的超临界负荷生态风险。他指出,能源结构调整及污染排放控制对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碳达峰目标,以及降低大气沉降生态风险均具有显著积极意义。
段宏波以“矿产资源或将重构碳中和背景下的清洁能源转型”为题对现有碳中和路径面临的挑战与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评估。他指出,碳中和背景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将给土地和资源利用带来巨大挑战。巴黎协定下以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转型路径可能会受到多种矿产资源的约束,未来碳中和路径设计需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需矿产资源供需情况及关联贸易风险等因素。
乐旭以“植树造林对我国陆地碳汇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研究”为题,介绍了陆地碳汇的重要性、退耕还林引发大范围土地覆盖变化及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等科学问题,并通过自主研发动态植被模式,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碳汇变化的影响。他指出,植树造林是过去几十年我国陆地碳汇增加的主导因素。此外,乐教授也指出研究存在土壤碳库变化、不同土地利用产品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除大幅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外,还需持续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充分发挥多种监测手段优势,加大不同行业污染物及其组分、二氧化碳与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协同监测;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资源约束等多维度综合评估协同路径可行性与减污降碳的协同效果,考虑减排公平性,鼓励有条件城市或地区先行试点,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城市、不同区域切实可行的协同减排路径及综合客观评价体系,加强协同政策制定的科学支撑,推动政策制定与落地实施,助力我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尽早实现碳中和愿景。刘欣主任总结指出,需突破部门局限性,各部门协同发力;促进多要素协同及其与降碳的协同;不断完善排放源清单,提高精度,推动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协同;使用费用效益等工具量化综合效益,从部门、地区、国家层面精准发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来自各科研院所、能源基金会等单位的370余名专家、学者及代表线上线下参加了本次活动,CCAPP微信视频号、B站等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4500人次以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观看沙龙视频回放
欢迎加入
为方便交流与讨论,
我们建立了微信交流平台:
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交流
感兴趣的伙伴们
请添加小助手微信(ccapp19)
备注“姓名+单位”申请入群
期待大家的加入!
沙龙邀请 | CCAPP 2022年第3期学术沙龙“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
报告精读 | CCAPP2021年度报告第四章: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
专家观点 | 袁文平:面向碳中和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评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观看沙龙视频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