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纪拥军《雕虫集》笔记
品读《雕虫集》笔记
◎张幼军
(2017年11月—2020年11月)
因为说起来让人未必相信的原因,我不会写诗。我是真不会写诗。不过,我喜欢读诗、品诗。纪拥军老师是我一中的同事,一直是我钦佩、敬重和羡慕的一位年轻老师和年青诗人。尽管现在在一中语文组已不算年轻(应该奔天命之年了吧),但在我眼中在我心里,他一直是年轻的。他写的诗更证明着他的年轻,证明着他有一颗年轻的热爱生活的热烈奔放的心。几年前,他赠送了一本他自创的诗集《雕虫集》给我。我当时就有“如获至宝”的感觉。纪拥军老师很谦虚地把自己的诗集称“雕虫小技”,我恰恰认为《雕虫集》是他精心雕琢刻镂的极精致的艺术品。依我看,《雕虫集》里的作品,篇篇都是炉火纯青的精品诗,并不输古今大家巨擘。纪拥军老师很能写诗,他随口就来、挥笔而就,令我这个不会写的人羡慕煞。这几年来,我时不时就把《雕虫集》拿起来品赏把玩,并随手记下了点滴感受。我是品到哪想到哪,想到哪就记到哪。没有先后秩序之分,无有主次之别。纪老师《雕虫集》有几百首诗,我拜读了全部,作了部分品读笔记。现选出一些,不揣浅陋,冒昧以呈,敢请纪老师赐以朱笔删削之。
答吾师李雄安先生
吾师李雄安先生今日受聘主编某诗集遂索稿于余赋此以答。
劳公今索稿,引我几沉思。
流俗皆争利,世人谁重诗。
自堪寻寄托,何必惹叽嗤。
但报先生问,彷徨不敢辞。
劳先生今向我约稿。引起我好一番思索。现于今俗人都在为争利捞钱,谁还看重文化?读诗的人更少。我平素忍受世俗的偏见写了些诗,那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寄托,自娱自乐而已,并不想示人惹人讥评徒增烦恼。犹豫再三,不敢推辞,只为报答先生的看重和美意。
读YN老师旅游日记《春城花之韵》
晓起又临屏,知君秀旅程。
云飞过大理,花艳到昆明。
民朴风犹古,心闲步亦轻。
人生能适意,何处不春城!
早起从屏幕上得知君在旅游到了大理、到了昆明。并作了记游日记。谁都知道云南的大理、花城昆明都是多么闻名于世的旅游名胜。“民朴风犹古”句化用陆游《游西山村》名句“衣冠简朴古风存”。心闲步子走得轻快不觉劳累。不要说四季如春的昆明,人生适意,处处皆春城啊!
酒后与K、H二君滨湖漫步
栖身在尘网,此日出津关。
观钓不欣羡,散心偷空闲。
黄花明翠苑,绿水照酡颜。
随处堪行乐,霞光送我还。
题目为漫步,整首诗是表达自己闲适的心情的。尘网,化用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这里指学校严格管理、紧张严肃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津关,基本意思是水陆冲要之处所设的关口,此处指走出严格管理的校门。观钓,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句,这里反其意而用之。孟是化用古语:“临河而羡鱼,不若退而结网”喻指自己空有从政之心。“羡鱼情”喻从政之愿。而“观钓不欣羡”,纯指“滨湖漫步”看人垂钓的闲适心情。“散心偷空闲”正好暗应了“尘网”。“黄花明翠苑,绿水照酡颜”是写景亦是写心情。“酡颜”一词在此下得极妙,既与标题上的“酒后”呼应,又与漫天红霞相应。“霞光送我还”既是实景,更是写心情,可见心情是特别地好。“观钓不欣羡,散心偷空闲。黄花明翠苑,绿水照酡颜”对仗工稳。
和伊一笑同
快哉风先生《昨夜大雨今日放晴》诗有“蔷薇一路紧相要”句,并自注云:末句是说蔷薇多刺常牵我裤腿,并非我去惹花。余阅后忍俊不禁,乃有此作。
英姿难自隐,花亦欲留公。
莫谓春归去,犹逢照眼红。
萦怀浩然气,拂面快哉风。
便立新亭畔,和伊一笑同。
此篇写于2016年5月30日,与快哉风先生此前的5月11日所写的《昨夜大雨今日放晴》唱和。快哉风先生就是周根平老师,是纪拥军老师的忘年交诗友。周老师此时退休已有年矣,而周、纪一老一少,写诗作赋一唱一和亦已有年矣,这是到了人生其乐无穷的境界,令人欣羡!周老师一生豁达开朗乐观,说话风趣,很逗乐人。其诗亦显其性格。《昨夜大雨今日放晴》也表现了他那种乐天派性格。其诗云——
昨宵无寐听潇潇,晨对群山特地娇。
湖面平齐浮小舸,天鹰轩翥薄层霄。
春归携去春光艳,夏至招来夏日骄。
何故偶从桥下走,蔷薇一路紧相要?
这首诗是写作者的好心情的。你看,淅淅沥沥下了一夜的雨,弄得人心好烦,一夜都没睡好觉。好在今日放晴。早晨起来放眼群山,令一夜的烦恼一扫而空。群山经一夜暮春时节的大雨的浇洗,像是化了妆,特别娇媚可人。下了一夜的雨,都把湖面与湖岸拉平了,远远望去湖上的船儿似在岸上行走。“天鹰轩翥薄层霄”句,直接引用《楚辞·远游》中的句子:“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说是天鹰因雨而滞飞,现在放晴,它高兴了欢快起来就展翅高飞了。这里是借物而达情。春虽归去,连同艳丽春色一并收走,那又有什么遗憾的?夏不是接踵而至了吗?夏日如火的骄阳并不比你春光逊色呀!还是写心情。心情好到和路边的花草开起玩笑来:我偶尔从桥下走过,你蔷薇何故拉拉扯扯的?读到此,读者会马上展开想象——
蔷薇则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先生说:“我可是个坐怀不乱的正经男子,是你主动牵我裤腿(要,这里可视作与“邀”通假),而不是我主动‘沾花惹草’啊!”
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何故偶从桥下走,蔷薇一路紧相要”是不是将作者开朗乐观,说话风趣,很逗乐人的性格“诗化”了啊?“湖面平齐浮小舸,天鹰轩翥薄层霄。春归携去春光艳,夏至招来夏日骄”对仗极其工稳,一看便知是写诗的高手。
纪老师“阅后忍俊不禁”故而唱和了一首好诗《和伊一笑同》。纪老师说,周先生才智出众,难能自隐。你看,素不相识的野花野草,见到你都想让你留步聊一聊。别再说春已归去的话。自然之春归去,热情如火的夏不是来了吗?你现在虽不再青春年少,今逢晚霞红满天,很惹眼,令人羡慕呀!还有你那浩然之气萦怀的气质,快哉风佛面的乐天派性格,谁都愿意与你结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站在新亭之侧聊聊天,和你一起同笑同乐一回如何!“便立新亭畔,和伊一笑同”暗用了典故:一是,《晋书·王导传》“新亭泪”之典,“新亭对泣”表达忧国忧时的悲愤情怀;二是,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三是,辛弃疾《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词“长安风景,新亭父老,可怜依旧!”;四是,明代刘基《题陈大初画扇》诗“新亭满眼神州泪,未识中流击楫人”……在纪老师的《和伊一笑同》诗中都是反其意而用之,一反“新亭泪”、“潦倒新亭”、“新亭父老”、“新亭满眼神州泪”悲愤的、悲催、可怜、悲伤的种种情感,注入同笑同乐情绪。
纪老师和周老师是忘年交诗友,虽是一老一少,你看,出手的诗难分伯仲啊。
周末
周末当何往?馀暇不读书。
抛离此街市,归去我村居。
父母皆欢洽,妻儿亦宴如。
晚来三盏酒,豆腐煮黄鱼。
写周末一家人放松身心,回农村陪伴老父老母,写一家人团聚之乐。“馀暇不读书”句,“馀暇”指周末得闲,“不读书”指我不用备课改本,妻不用钻业务,儿不用做作业,脑子须休息,身心得放松。最好的处去是“归去我村居”。这里,选择放松之地用了“抛离”一词。不是嫌弃街市的意思,是反衬村居之亲近——还是家乡好哇!回得家来,最高兴的当然是父母了。此着“欢洽”一词,不仅高兴,还含有一家人在一起和睦融洽其乐融融的意思。妻儿的表现呢?其乐融融已经包括了,还特着“宴如”一词,什么意思?宴如者,安定平静也。是不是说这妻儿可不是一般的角?在城里,儿子是不是挺“调皮客”的;妻子是不是有些喜欢唠叨?一回到老家农村就平静了。这里写出了妻儿的性格,在“我”面前不好调理,“不安静”,是不是因为我娇惯他们才这样的?应该是吧,你看一回到农村就安定平静了,这里还透出妻儿对“我”父母孝敬。两种不同的家庭气氛也出来了。很有生活气息。最好看的是“晚来三盏酒,豆腐煮黄鱼”。老父老母酒食款待“来客”。豆腐炖黄花鱼是一道美食,更有家乡风味。亲情和乡情都出来了。
静夜思
旧日同事兼师长之Z公退休数年矣,日前忽寄言与我,云有数首诗欲与我交流。余甚赧然,感而赋之。
几年违謦欬,又过落花时。
愧我一流俗,劳公竟说诗。
残春追旧梦,静夜入遐思。
坐久不知晚,窗前月影迟。
看了纪老师《静夜思》序,知道序中所提Z公,是我本人。其中“云有数首诗欲与我交流”句当作一小小订正,“交流”当是“请教”。纪老师是个极谦虚的人和极认真的人。本是向他请教,却将我的草稿拔高为与他交流。因为我比他年长,我向他请教,他“甚赧然”,就是说,使他感到很难为情。其实,这有什么难为情的呢?能者为师,自古已有之的道理。“愧我一流俗,劳公竟说诗”,而他并不认为自己“能”,称自己是个一般的人,竟然有劳你这位长者前来讨教,岂不愧煞我也!这就是他的谦虚。纪老师不仅是谦虚,还极认真。我的涂鸦诗稿,害得他彻夜不眠,久坐想了很多很多。“窗前月影迟”一句,以景结情,景中含情。也会让人想很多很多。窗前的月光迟滞不前,“我”长久坐着沉思,月儿长久地不移步盯着我看,好像在说:看你,好一个书呆子,想什么嘛,这么认真!
写诗如作文,起承转合,前后是密切照应的。起句“几年违謦欬,又过落花时”,说什么呢?说,久违老兄谈笑已多年了(作者写此诗之时本人已经退休多年),“又过落花时”,暗用杜甫诗《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高抬我了。不是很妥当,你看后面的诗,都是与开头相照应的。其“遐思”里就有久违的謦欬,其“坐久不知晚”中就有“落花时”(今日)“劳公竟说诗”。
读到纪老师的《静夜思》和其序,我也是有感而发,敢问纪老师不知有违“感而赋之”的本意否?
初夏日同诸君入山
不必此来登绝顶,但欣五月入深山。
心逃斗室围城外,身在幽林大壑间。
层岭飞云争妩媚,吾生得意是清闲。
荆途幸有二三子,同笑同歌同往还。
此诗写了放飞身心的喜悦之情。我体会,格律诗极难学。而作者能举重若轻,收放自如。“心逃斗室围城外,身在幽林大壑间。层岭飞云争妩媚,吾生得意是清闲。”颔、颈两联对仗极工稳。“斗室”、“围城”喻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一“逃”字极写出解脱案牍劳务和置身于“幽林大壑间”的愉快心情。“层岭飞云争妩媚,吾生得意是清闲”。此句寄情于景,又明白如话而明志,最是有味。眼望远处乱云飞渡,像是向重峦叠嶂的山岭峰岩争宠献媚,可笑至极。这和我的志趣正好相反,我认为人生得意者和难得者是清闲二字。此句与“心逃斗室围城外”遥相呼应。而清闲之中尤为得意者“荆途幸有二三子,同笑同歌同往还”。在游山同往返途中,毫无顾忌地长啸一声,同歌一曲,那是怎样的快活惬意啊!所以了,入山“不必此来登绝顶”,只求初夏时节入山一游,换一换心情就好。
读快哉风先生《赏春馀》感而赋之
人心古今亦相同,攘攘世朝林下空。
草野何妨巢斥鴳,江湖随处看鱼龙。
闲来且咏诗三首,愁去犹倾酒一盅。
沧海横流凭竖子,悠然我自快哉风。
快哉风先生的《赏春馀》写于2016年4月19日,全诗如下:
放晴阴雨一朝除,日渐升高颢气舒。
眉宇已无愁结解,心头犹有隐忧居。
稚杉千本不巢鸟,污水满湖谁钓鱼?
人向市朝深处去,我来林下赏春馀。
因为周老师诗中有“人向市朝深处去,我来林下赏春馀”句,纪老师感而赋之的起句用“人心古今亦相同,攘攘世朝林下空”相应和。又由此发表自己的见解:“草野何妨巢斥鴳,江湖随处看鱼龙。”就是说,人啊,无论在草野,还是在朝堂,自在自由,自得其乐就好。就是草野斥鴳窝于陋巢那又何妨;就是远在江湖,那又有何不好?随处可见鱼游龙腾哩!你我亦应属“草野”之人,不是一对忘年交诗友吗?自有咱们的乐趣:“闲来且咏诗三首,愁去犹倾酒一盅。”自称“沧海横流”显英雄本领的顶天立地的小子们,由他们去显他们的本事吧!古今世俗似乎相同,闹市生活趋之若鹜,弄得“攘攘世朝林下空”。我和你一样:“我来林下赏春馀”。我们林下临风观鸟,悠然自在不负“快哉风”就好。
神游金竹尖
春夜独坐,览树明兄游金竹尖之图文,竟萌诗兴。遂敷衍其文意成十五韵,聊作神游也。
樊笼谁愿入,局促度华年?
看我逍遥日,任他晴雨天。
驱车远尘俗,呼友向山川。
且赴涌泉口,更攀金竹尖。
披襟还历险,冒雨各争先。
一路巉岩立,沿途花草妍。
林中闻好鸟,溪畔看流泉。
老干多盘曲,枯藤总挂牵。
峰峦犹可赏,烟雨亦堪怜。
徜徉览奇秀,匍匐至高巅。
古刹何幽寂,新亭果翼然。
留心赏联语,举目望云烟。
村寨皆纷蕴,山川自蜿蜒。
观峰窥隘谷,停驾息飞鸢。
乐道乐山水,得鱼还忘筌。
这首诗构思奇特。缘于看了树明兄的关于他游览金竹尖之图文,引发诗兴,参照图文加以叙述写成十五句诗,发挥想象神游了一遍金竹尖。
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语言特别优美。全诗十五句,句句对仗工稳,音韵和谐,句句押韵,读来很享受。
再就是故典很多。这有利于很简洁地表达丰富的内容、复杂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
首句“樊笼谁愿入,局促度华年?”就用了俩典。陶渊明的诗里常用“樊笼”、“尘网”来比喻黑暗的官场。这里当然不会是指官场,因为作者从没有在官场待过。这里应该是泛指束缚人们身心的生活。“局促度华年”句则化用了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中“锦瑟华年谁与度”句。诗的开头用的是一倒装句:哪个愿意进到樊笼里去极受局促地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呢?
再看“驱车远尘俗,呼友向山川”句。典出明人何文渊《谢公亭记》“足以远尘俗而绝嚣喧也”句。还有《晋书·隐逸传·索袭》“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又有唐人杜荀鹤《题开元寺门合》诗的“唯有禅居离尘俗,了无荣辱挂心头”句。那么,尘俗是什么呢?就是世俗的意思,多指日常的礼法习惯等。那么这句诗就不难理解了:抛开世俗的冗繁杂务、日常的繁文缛节,邀上要好的伙伴,开车向山川进发。
还有“林中闻好鸟”句。李白《蜀道难》有“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句,悲鸟、好鸟以其发出之声判之。悲鸟发悲鸣,好鸟发好听之音。其实,鸟之发声哪有什么“悲”、“好”?悲音、好音是随听者的心情而来的。这么说来,可见游者的心情极好。
还有“峰峦犹可赏,烟雨亦堪怜”句,就直接用了清人刘澄《忆秦淮》中的诗句“堤上柳丝堤下舫,纵无烟雨亦堪怜”。堪怜,是可爱的意思。不过意思全不一样。刘澄意在表现河堤上的柳丝和河堤下画舫就是在没有烟雨的“装饰”下,也是令人喜爱的。而纪诗则直接表达对金竹尖山上的烟雨非常欣赏和喜爱。这里“可赏”、“堪怜”意思一样,是互文现义。
还有“古刹何幽寂,新亭果翼然”句。用“幽寂”一词描写古刹的比较多。词句意为:金竹尖山上的一座小寺庙很是幽寂,一新亭真的像鸟一样翼然于其上。宋人欧阳修《醉翁亭记》有“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句,翼然,写新亭的神态,即亭的四角翘起,像张开翅膀的鸟儿飞临其上。
“村寨皆纷蕴”句的“纷蕴”一词比较偏僻,但它是有出处的。南朝齐王融的《和王友德元古意》之二有“千里不相闻,寸心郁纷蕴”的诗句,不过,“纷蕴”用在这里,指寸心很是忧郁的意思。而“村寨皆纷蕴”则意为:从金竹尖山上往山下望去,只见远处村落民居缤纷杂陈。
最后以“观峰窥隘谷,停驾息飞鸢。乐道乐山水,得鱼还忘筌”则全部用典,表达了自己的神游金竹尖之感。“观峰窥隘谷”表面看是写实,而连同“停驾息飞鸢”一起看,其实在用典。南朝梁人吴均《与朱元思书》有令人拍案叫绝的佳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作者借以表达自己神游金竹尖乐而忘忧,精神升华之感。“乐道乐山水”的“乐山水”的“乐”不读快乐的乐,而读“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yào”语出《论语·雍也第六》。乐,在这里当喜爱讲,即“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之意。“得鱼还忘筌”,则是成语“得鱼忘筌”的改装。语出《庄子·外物篇》庄子曰:“筌(筌,捕鱼竹器)者所以在(在,捕得的意思)鱼,得鱼而忘筌;蹄(蹄,捕兔器)者所以在兔,得免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后来就有人将“得鱼而忘筌”敷衍出一个成语故事来。说是古代一渔夫到河边捕鱼,他把竹器筌投进水里,终于一条大鱼上筌了。他十分高兴取下鱼把筌抛在一边,跑回家吹嘘自己的功劳。其妻说这是筌的功劳,问他筌呢?渔夫这才想起忘记带筌回家了。用来讥讽有人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助自己成功者忘掉或抛弃,批评他们忘了根本。其实,这故事把“得鱼忘筌”本意篡改了。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作者在这里显然用的是庄子的本意——“我”可不是得意忘言之人,“我”要说,通过神游金竹尖,“我”的精神得到一次升华,心灵受到一次洗涤:让我们放弃一切不实际的幻想,活在当下,放松身心,寄情山水,拥抱大自然吧。
对《神游金竹尖》一诗,我作这样品读,敢问不知纪老师以为然否?
读快哉风先生《杂念》而生杂念遂步韵以和
镇国犹期炼太阿,修身且赖好山河。
朝临箕岭观云霭,暮赴金湖浴浪波。
闲住常吟小园赋,酒酣亦唱大风歌。
庭槐卅载惊迷梦,知在南柯在北柯?
快哉风先生的《杂念》写于2016年7月7日,全诗如下:
篱间斥鴳越崇阿,大象蛇吞蚁渡河。
日下寒山淹草木,月移西海没沧波。
途穷自有回头路,宦达当思扣角歌。
若羡帝居多禄米,长安道上尽南柯。
应该说两首诗都表达了人生的感悟。快哉风感悟于前,纪老师的诗缘快哉风感悟而步其韵表达自己的感悟。
快哉风是周根平老师的艺名。周老师博学才高,历史掌故信手拈来。他的这首《杂念》感悟诗就用了很多典故。斥鴳为飞不到一尺高的小鸟,即蓬间雀,庄子的著作中就提到过。首联是说,蓬间雀、蛇、蚂蚁这些动物小虫不能安守本分,总想做一些自己能力办不到的事情:蓬间雀老想飞越那高高的篱笆、蛇老想一口把大象吞掉、蚂蚁老想横渡长河。以此讥刺那些不自量力之人,告诫他们不要盲目自信,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了。颔联则用日月若不在天空而是在山上,或者在海上,就和草木无异,或被汹涌的波涛吞没,来告诫人们当安于职守、安于本分,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位置。颈联用了俩典故。一为阮籍穷途而哭,一为宁戚扣角而歌。以此来告诫世人:人生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可悲观失望,也不可得意忘形。阮籍,三国时期魏国人,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晋书·阮籍传》载:“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穷途知返当然是可取的,执迷不悟就危险了。宁戚扣角而歌这典故很有意思。相传春秋时卫人宁戚家贫,在齐,饭牛车下,适遇桓公,因击牛角而歌。桓公闻而以为善,命后车载之归,任为上卿。后来“扣角歌”成了求官的代名词。“宦达当思扣角歌”则告诫那些达官权贵,想想你的出身,你这官是怎么来的,不要忘本。也就是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不要忘乎所以,永葆革命本色。
“若羡帝居多禄米,长安道上尽南柯”句,长安,古帝都,也叫帝乡,京官自然是高官厚禄。
此句意为:要知道“若羡帝居多禄米,长安道上尽南柯”,居帝乡长安固然好,但长安米贵,长居可不易;在帝乡做官是高官厚禄,固然令人欣羡,但能到那里做上官的又有几人?君不见长安道上尽是一些做作南柯一梦的来去匆匆的过客吗?清人顾炎武《哭归高士》诗云:“常为扣角歌,不作穷途哭。”这又是一种见解,另当别论。
纪老师的和诗与周老师的原诗在内容上并没有联系只是步其韵。当然,也是谈人生的感悟。
那么,纪老师谈了些什么感悟呢?谈了治国,谈了修身,谈了寄情山水,谈了……
治国还当有镇国重器。镇国重器是什么呢?太阿剑!也是有典故的。太阿,古代名剑之一。中国有四大宝剑:太阿、鱼肠、干将、莫邪。所以,“镇国犹期炼太阿”句,也可以写作“镇国犹期炼鱼肠”“镇国犹期炼干将”“镇国犹期炼莫邪”。当然,从诗的平仄等等方面考虑,还是“镇国犹期炼太阿”好啦。现在靠太阿宝剑当然不行了。这是比喻的说法,引申的说法。把原子弹、氢弹、东风—41这样一些现代的高尖精的武器比作太阿剑。
修身尚且有赖于好山好水。这里暗暗化用了《论语》上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就是“修身且赖好山河”句的意思。
“朝临箕岭观云霭,暮赴金湖浴浪波”谈的就是寄情山水的意思了。
“闲住常吟小园赋,酒酣亦唱大风歌”谈的也是人应该有自己的爱好,保持自己的闲情逸兴。这里的“小园赋”和“大风歌”有典故。南北朝人庾信著有抒情小赋《小园赋》,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唱了充满霸王之气的《大风歌》。引《小园赋》、《大风歌》于此代表作者所有的自己闲下来吟吟诗、哼哼曲、搞搞创作的闲情逸致。
“庭槐卅载惊迷梦,知在南柯在北柯?”比较不好理解。其和诗里似乎是用了这一联来回应周老师的感悟诗。“庭槐卅载惊迷梦”,用南柯一梦之典。典出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觉原是一梦,一切全属虚幻。用以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梦。“知在南柯在北柯?”顺势则加以发挥,不管你的梦里做的是南柯太守,还是北柯太守,都是让你空欢喜一场。所以,人呀,活在当下,当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为人,治国之事自有人担当,修身之事要看自己;踏实做事,也要放松自己,别忘了还当有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闲情逸致啊。
我这样解读《读快哉风先生〈杂念〉而生杂念遂步韵以和》,不知纪老师以为然否?
题上冯山上清水池
寂寂秋山忽如春,一池碧水自粼粼。
徘徊不愿人间去,只在深山不染尘。
上冯山中清水池人有冬泳者
只爱幽人来问津,不须钓客坐垂纶。
可怜如许天池水,竟与凡间洗俗尘。
美丽乡村上冯是大冶的一张亮丽名片。上冯村山上有一清水池,因生于山顶,称天池,说是天女出浴处。一秋日,作者来此观光游览。登得山来,果有一水池。只见碧水闪闪亮、波光粼粼动。让人忽然感觉寂寂秋山有如春至。更好看者,游客者中有爱好冬泳者投入池中,似寻仙女嘻闹洗浴,给了这寂寂秋山几多生趣开心、几多浪漫情怀。
两首诗似可作此解读?其实大谬不然。
写于同一天的两首诗,从题目看,似是写山水景物,实际上是写了作者来到山上看到清水池时和看到有人在池中冬泳后自己内心所感。两首诗实为颇有深意的政治讽喻诗。通过寓情于物寄情于景的手法,作者将自己的好恶情感意志主张,通过山上的景物表达出来。将山中的清水池完全形象化了、完全人格化了。这清水池在作者笔下成了一位超凡脱俗之人,一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一池碧水自粼粼”,是其形。清水池独自在此,如此清清幽幽,如许美丽可人,如果下得山来,去到某一名胜公园,岂不可以迎来更多观赏者和垂钓者?但她是天池呀,却“徘徊不愿人间去”,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此念。为何?“只爱幽人来问津,不须钓客坐垂纶”,更认为“只在深山不染尘” ——其神呼之欲出!
“可怜如许天池水,竟与凡间洗俗尘”。作者大发感慨:多么可爱啊,这原本给天上仙女洗浴的天水池,竟然志在为凡间之人洗去俗尘!在作者看来,这些冬泳者竟然与天水池那样默契—— 一个愿意来“洗俗尘”,一个愿意给“洗俗尘”。“幽人”、“问津”都在用典。幽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在此,幽人,应不会是指“贞吉”隐者;而应为作风正派者。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语出晋人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那么,“只爱幽人来问津,不须钓客坐垂纶”、“只在深山不染尘”,清水池,其品质其超凡脱俗可见。
诗中的“尘”、“俗尘”,应该都是用来喻指世俗中的一切不好的东西。包括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以及一切不好的规矩条律等等。
如此将“物”形象化、人格化的还有好些篇。
题H君《安陆银杏图》
桃红李白尽张杨,我自岿然不感伤。
待到秋风萧瑟后,倩君看我艳城乡。
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被称作活化石。银杏树在湖北安陆城乡很普遍,安陆被称着活化石之乡。有一本叫《安陆银杏》的书,《安陆银杏》是迄今为止国内地方政府为本地银杏树种立传的,全国尚属首例。了解一下这背景,有助于理解作品中银杏这一艺术形象。银杏,在作者笔下是一什么样的形象呢?我感觉,胆大气壮,目空一切,天下舍我其谁的充满自信的男儿形象。用这一男儿形象的视觉看桃红李白,他们是那样张扬自己,简直是张狂可笑。无论你们多么张扬张狂得宠取悦于人,“我”丝毫不为所动,更不会觉得自己渺小居于人下。待到萧瑟秋风到来之后,再看看,看他们这些轻薄儿都不见了影踪。似在对桃李们喊叫:你们都哪里去了,有种的请出来逛逛。不敢了吧!不敢亮相了吧!那就看我的!你们这些自称倩男靓女风流不可一世者,看我如何让安陆城乡美艳起来靓丽起来吧!简直与唐人黄巢笔下那“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菊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银杏在萧瑟秋风中也会叶黄飘落的,既然银杏成了艺术形象,就不能苛求于作者写她不叶黄叶落啦。艺术虽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还指导生活引领生活。
题小区银杏图寄上宫俏丽和范小小
前日拙句《题H君〈安陆银杏图〉》于八八网贴出后,上宫俏丽和范小小积极响应。余又赋此以寄也。
神州多白果,秋后绽黄金。
绿化诚佳木,美观真茂林。
琳琅高干直,挺立老根深。
潇洒寒窗外,迎风正啸吟。
《题小区银杏图寄上宫俏丽和范小小》从多方面称扬银杏着笔:银杏之果有很高的医用价值,秋后成熟绽开称白果。白果珍贵赛黄金,神州处处称扬。她确实是佳木,既可绿化城乡,又可供观赏,多么美好的树啊,树干高而直,树根扎土深,迎风挺立,风吹不到她,寒气威逼不了她。
前后两首吟咏银杏的诗都是好的。但放在一起比较,感觉后面的一首稍有逊色。《题小区银杏图寄上宫俏丽和范小小》这首诗,不是对仗不工稳,而是三、四句和五、六句对仗极工稳;不是音韵不和谐,而是“金”、“林”、“深”、“吟”韵脚相同,全在根部韵辙上,和谐之感十足;也不是银杏不形象,而是“迎风啸吟”的潇洒之状可见。比较《题H君〈安陆银杏图〉》稍有逊色之处在于,银杏,在《题H君〈安陆银杏图〉》这首诗中更见个性,那可是个呼之欲出的充满自信的男儿形象。
三叶草花
校园内有三叶草花,花小而艳,尤为怪者,艳阳下其花则盛开,阴雨日及每日早晚其花则自行闭合。遂感而赋之。
扎根贫瘠亦昂扬,长向人间送暗香。
花小犹能生艳色,阴霾不爱爱阳光。
她扎根于贫瘠的土地,也能打足精神昂扬向上生长。一直以来默默奉献,一阵一阵给人们送来花香,让人们得以神清气爽地工作。尤为怪者,艳阳下其花则盛开,阴雨日及每日早晚其花则自行闭合,她好像是专为人们工作而生。此花个儿小,却花色艳冶。让人看了爽心而悦目。对了,她“阴霾不爱爱阳光”的性格,正是说明她是专为人们工作而生啊!
其实,全诗将三叶草花人格化的句子只“阴霾不爱爱阳光”一句,而一位有个性的、有着“怪癖”的“志愿者”形象就立起来了。
题后院月季与茶花
寒风瑟瑟动疏篱,花草凋零万木衰。
却有二君真逸致,同园并立更同绯。
深秋时节,瑟瑟西风已寒意浓浓,花容无有芳草英姿不再,万木凋零催败。大自然的寒秋耍的算是小脾气,多少生灵都吓得躲起来。我家后院却有月季与茶花,冽冽寒风之中,仍兴致颇高且浓地开着。朵朵颜色还是那么红艳的月季和茶花立于院中竞相怒放。作者把月季花和茶花写出了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也就有了感染人的力量。
咏秋柳秋荷和快哉风先生
读快哉风先生《经秋泮湖荷残柳败非复往日争荣气象》乃感而奉和。
秋柳秋荷有戚容?飘然傲立笑秋风。
倩君莫怪今残败,我自曾经绿与红。
快哉风先生的《经秋泮湖荷残柳败非复往日争荣气象》写于2015年10月29日,全诗如下。
绿叶曾经映碧空,柔条千缕夺春工。
秋声一夜何潇飒,败柳残荷细雨中。
泮湖入秋细雨中的荷、柳周老师诗笔下为败柳残荷,而纪老师将周老师诗笔下之荷、柳以“有戚容”概之,并发问句:“秋柳秋荷有戚容?”戚容,即脸上现出忧伤之色。经入秋风雨的摧折,泮湖湖岸之柳、泮湖湖中之荷,不再有往日争荣气象,而现愁容满面了吗?“我”并不这么看。他们只不过是暂时脱掉了映碧空的绿衣,让人感觉他们已经不是青春年少而已。看吧,柳随风飘然仍很潇洒;荷雨中傲立,仍亭亭净植不蔓不枝,正直之气凌然。他们笑对阵阵袭来的秋风——其奈我何!“倩君莫怪今残败,我自曾经绿与红”。倩君,本义为古代男子的美称。在此应是对快哉风先生的尊称。柳、荷说:周老先生,别看我们现在似乎很残败,白乐天有诗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曾经的绿与红也是不会死灭的,来年逢春,我们自会恢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碧玉妆成一树高”“柔条千缕夺春工”的!我们这些大地草木、自然之子,“一岁一枯荣”合乎正道循乎天理,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这首诗一、二句为作者之言,三、四句为柳、荷代言。把柳、荷人格化了。因为周老师性格开朗多幽默风趣,诗作此解读时带上聊笑语调侃味,想必周老师是欢迎的。
咏楼前腊梅
楼前三径外,落落不争春。
嫩萼犹沾露,新花未染尘。
闻香自生趣,对影可安神。
岁岁望相似,与君长比邻。
腊梅,开在“我”楼前,长在三径侧旁。你花枝俏丽,更有气质襟怀。从不与人争迎春之功。你是天生的容颜丽质,却十分注重后天的养成。嫩嫩的花瓣就已经很诱人了,你还注意吸取阳光雨露的滋润;新开的花朵艳丽无比,你注意总能让她不染上尘污。你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多么好的环境,你香气四溢,自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趣;你花姿阿娜,花影之下,让我们神定气清。希望我们一年复一年都是情谊不变的好朋友,希望我们永远是好邻居。
题丁老师水仙花图
幽芬满一屋,仙姿谁可比。
此生但何求?半盆好清水。
读此诗让人很快联想到鲁迅的“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陶铸的《松树的风格》……
他们都是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与人的甚多。同样,水仙花给与人的是满眼仙姿和满屋清香。她生来就是供人观赏和享受的,而她要求于人的甚少——“半盆好清水”足矣!写的是水仙花的奉献精神。
题无名小花
星星还点点,朵朵复丛丛。
赫赫明溪畔,幽幽入眼中。
无名岂羞愧,有色自从容。
花小亦芬馥,春心处处同。
一朵朵、一丛丛,好一大片啊,盛开在漫山遍野,盛开在溪边湖畔,色泽是那么鲜明光艳。无名小花在一些人看来,却是幽幽隐隐的并不怎么入人眼。就因为她没有名字吗?无名小花并不因为有人看不上眼而羞愧。是啊,既然造物主造就了我,有什么好羞愧的呢?无名岂是羞愧的理由?我有明艳的花的色彩,自会从容应对有人对我冷淡。我花朵儿虽小,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和处处可见的姊妹花们绝对是一样的!
“羞愧”、“春心”这样一些原本用于人的词语,用到无名小花上,就把无名小花人格化了。
题瓶中杜鹃花
不辞劳案牍,欣可对芳容。
遗我神舒爽,为君色嫩红。
清芬出清水,春意伴春风。
独坐堪成趣,如临幽壑中。
强迫自己作了一段很长时间的紧张案牍之劳。抬起头来,一眼看见桌上花瓶中的杜鹃花,一阵欣喜!这花儿色嫩而红,美丽可人。杜鹃花以芳容相迎,以清香相送;杜鹃花,花枝招展,眉目传情,示以情意。顿觉春意暖暖,如伴春风。虽是独坐进行劳神的工作,享此片刻欢愉,也有了乐趣。就如同畅游于开满鲜花的青山幽壑,令人精神舒畅,一身轻松。这可是瓶中杜鹃花的友情馈赠啊!遗,应读wèi,馈赠的意思。说杜鹃花馈赠“我”礼物,这就将杜鹃花人格化了。
题白色槐花图
不爱绯红只洁白,此花花中一幽客。
岂向人间染红尘,岁岁年年自本色。
幽客,指隐士。作者说“此花花中一幽客”,此花,即是槐花。花中哪有隐士?这是将槐花人格化了。此诗四句,似是作者介绍性述说,都把槐花当人一样介绍。
当然,此诗四句,除“此花花中一幽客”句,其余三句也可理解为是槐花的自白——
我是花中一隐士,人间的繁华,红尘紫雾,精彩纷呈,五颜六色,眼花缭乱,如此诱人情怀,而我哪敢有非分之想。我不喜欢其他种种色调,只爱洁白的颜色,年年岁岁自是白色,白色,是我槐花本色也。
“不爱绯红只洁白”中的“绯红”,当为除“白”以外之色调。
题K老师红蓼花图片
不求山人居士夸,非菊非梅是草花。
辛辣驱虫亦生艳,红红白白满天涯。
鄙人不是陶渊明先生所怜隐君子们所爱的菊花,也不是自谓“梅妻鹤子”的隐逸诗人林逋先生之最爱之梅花,我乃普普通通一草花也。不过,我颜值不差,也艳若桃红李白,红红白白满天涯盛开不败。还因为我有辛辣味儿,我就具有了驱虫于千里之外的本领。我还有一好品质就是:颜值高也好,本领强也罢,我从不向人邀功求赏,更不向如陶渊明先生、林逋先生一样的高士隐者自夸。我是谁?我叫红蓼花。红蓼花居然作起了自我介绍,作者把他人格化了。
步韵YN老师咏《紫鸢尾》
却看未红初发紫,谁人篱畔识芳容。
恰如梅菊神姿妙,不屑李桃华艳同。
秀色有形凭晓露,幽心无处寄春风。
何时一尾添双翼,从此逍遥广宇中。
紫鸢尾花因花瓣形如鸢鸟尾巴而称之。此花初发之时呈紫色,开在篱笆上,没有谁能识其芳容。而这种花恰恰又如梅花、菊花一般姿容,其气质更有梅花、菊花之神妙。人们所称赏的桃红李白艳艳花容,对于她简直不屑一顾。其花色却是经露而秀,其幽心更是无人能赏识。幽心,幽栖之心也。幽栖之心,即不想出风头哗众取宠。典出南朝梁人江淹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云:“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诗中“无处寄春风”,则可理解为,并不想取悦于人。不想出风头哗众取宠、不想取悦于人,就足见其品格。
“何时一尾添双翼,从此逍遥广宇中”。更是将其人格化地加以赞美。尽管此花初发不为人识,而一旦长成,就将堪当重任了。因紫鸢尾别名蓝蝴蝶,俗称为“爱丽丝”,而爱丽丝在希腊神话中是彩虹女神,她是众神与凡间的使者,主要任务在于将善良人死后的灵魂,经由天地间的彩虹桥携回天国。在我国,也常用以象征爱情和友谊,鹏程万里。啊!原来,紫鸢尾是人间大爱的使者和友谊的传递着,她所从事的工作又是多么的不一般呀!
鸭之殇
父母居乡下,饲养鸡一群鸭两只。前日赴亲戚家探病馈其鸭一只,其余一只从此落落寡合。朝觅清溪,历历惟留鱼影;暮寻笼舍,喧喧但有鸡声。栖之无伴,食之无香;立卧不安,悲鸣未已。余遂悯然觅句也。
君今何在也?剩我独彷徨。
孤影空来去,凄声自短长。
鸡多皆异类,食美竟无香。
日向清溪水,悲思待夕阳。
“我”的双亲住乡下,养了一群鸡和两只鸭。前天去亲戚家看望病人,送给他一只鸭。剩下的这只鸭,因失伴而落落寡合。每天早晨觅于清溪侧畔,惟见鱼影历历在目;每天薄暮则寻于笼舍之内,但闻喧喧鸡声在耳。只见它,自从没了同伴,食不甘味,立卧不安,悲鸣不止。“我”遂起怜悯心,落笔写下这些诗句。以下便是拟作这只形只影单之鸭自己的自白。
我的发小,我的朋友,你现在在哪儿呀?剩下我一鸭独自彷徨,好不孤寂凄凉。独来独往,我形只影单;长吁短叹,我声气凄悲。身边虽不乏鸡群,但皆为异类,如何合群?主人喂食,食虽精料美食,并不香甜却淡而无味。我日日向清溪水边走去,那里可是我们常在一起的游乐园啊,却次次失望而返,我成天落落寡欢,像掉了魂。待到夕阳西下,圈入鸭棚,我更觉孤单寂寞难耐,悲思一波一波袭来,我又怎能安心舒心地闭上眼睡上一觉啊!
题《母鸡带雏图》
窝巢贮温暖,山野任徜徉。
翅广护儿女,喙尖驱鼠狼。
小虫真带劲,嫩叶亦含香。
看我一家子,何须羡凤凰。
全诗把鸡人格化了,但让人感觉与《鸭之殇》中那只失伴的鸭的情绪调门完全不同。《鸭之殇》中的那只鸭孤苦伶仃、落落寡合,虽精料美食,却不香甜而淡而无味;圈入鸭棚,悲思一波一波袭来,孤单寂寞,只有凄凉,哪有温暖。而题《母鸡带雏图》则替母鸡描绘了它“一家子”的幸福生活——窝巢鸡舍是它们温暖的家,这一家子,是一群被放养的鸡。平日里,由母鸡领着儿女们徜徉山野,好悠闲自在。当然,母鸡会自觉担起保护自己的儿女不受侵害的职责。那么,母鸡宽大的翅膀就成了儿女们的庇护所。若有老鼠“来访”、黄鼠狼“拜年”,母鸡一眼便知它们没安好心,就用自己尖尖的喙啄这些不速之客,把它们驱走。小虫和嫩叶是鸡们的美食。你看它们啄起小虫来多带劲,吃起嫩草来是喷喷香。都说“落水的凤凰不如鸡”,看来,不待凤凰落水,“看我一家子”自由潇洒幸福温馨的生活,就用不着羡慕凤凰了!全诗所描绘的鸡的幸福生活,又是完全契合鸡的生活环境和其生活习性的。
午休
午间犹小憩,聊作主人翁。
床上倚高枕,窗前临远空。
浮沉谁戚戚,来去莫匆匆。
梦出槐安国,飘然天地中。
既是午休,可能入梦,也可能是倚枕小憩一会儿。那么,这个一会儿,思想的野马会上天下地任意驰骋。此诗更像是小憩片刻的思考。作者思考了些什么呢?诗的后面四句应是思考的内容。“浮沉谁戚戚,来去莫匆匆”,意为:沉浮天地间,谁个不忧戚愁闷,但切切不可做来去匆匆的过客。《论语》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话,看来“戚戚”由此出,但在这里“戚戚”者,不能都说是人格低下卑鄙的小人,且《论语》中,“小人”与“君子”对举,君子为道德高尚的人,小人为一般的民众。“梦出槐安国,飘然天地中”,意为:做着黄粱美梦的人应该不止南柯太守吧,真做了南柯一梦,当从梦中的槐安国里走出,飘然于天地间,相信天地之大,每个人都会有其伸展拳脚的地方和机会。
只是“聊作主人翁”句让人颇费思索。字面可解作:姑且做一回主人翁。那么,为什么只在午休小憩时才聊作主人翁呢?就是说别的时候自己的思维机器的开动不是自己做主的了。这里有作者的难言之隐。是不是说平日里工作过于紧张,逼着人去思考的都是工作、备课、应试……当然,这些并不是作者所想要说的,“聊作主人翁”是暂且放松了身心时的感受。作者所想要说的是在后面四句,诗的主旨亦在后面的四句——对人生的严肃的思考。
华清池访古
骊山脚下访唐宫,千古笑谈总不穷。
出浴杨妃今尚在,低眉对客有羞容。
注:华清池内有杨玉环出浴雕像。
史书上说,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然是前明而后暗,他更是一位荒淫奢靡的主。骊山建有其寻欢作乐的行宫,留下了说也说不完的供人们谈笑的千古奇闻异事。行宫有华清池,皇帝度假休闲常携杨贵妃及宫娥采女们在此洗浴嬉闹。所以,华清池因此而“名胜”。华清池现已是天下闻名的旅游景区。为招徕和取悦游客,华清池内造有杨贵妃出浴的雕像。“出浴杨妃今尚在,低眉对客有羞容”,这是作者访此所发感言。这就令人好奇了,杨贵妃见得来客低眉颔首竟有了羞容。是因为时过境迁,这位美女性情大变,还是作者心里感觉,时代不同了她应该有变化呢?杨贵妃本李隆基的儿媳妇儿,竟与公公同床共枕,爱得死去活来,她原本是不知羞耻为何物的女人呀!
秦陵怀思
唐宫看罢到秦陵,此去中华史上行。
迎面始皇真自得,可知一路血犹腥。
注:未入始皇陵迎面即有一高大始皇雕像。
跟着作者的游踪由唐宫而秦始皇陵。未到始皇陵迎面即有一高大始皇雕像。在作者眼里,始皇显出自得神情,由此感慨:你可知道,我这一路走来,犹如在历史的长路上逆向而行。见得你的雕像,想起你的暴政。我这一路走来,还闻得血腥味呢!有始皇陵而思及其暴政,“血犹腥”代言其暴政。“一路血犹腥”又似可解作:秦始皇一生作恶多端,杀人无数,他一路走下去,一路的血腥,今见此人雕像,即闻到浓浓的血腥味——诉其残暴至极!
湘西之行杂咏
湘西乃山水青秀人文荟萃之胜地,余久已向往之。今年暑假乃得与二三同事携眷一游。时间仓促,未能仔细领略其中韵味,然张家界、凤凰城、芙蓉镇等处风光一一入于我眼,记于镜头,亦可谓管中窥豹,得其一斑矣。返程后回味不已,特以记之。
三
曲径盘旋天泪澜,更生雾霭罩层峦。
诸峰尽是深闺女,不使人间色鬼看。
注:第二日清晨入索溪峪,诸峰尽在云雾笼罩之中。
作者游索溪峪,遇雨,云遮雾障,山上诸峰尽隐于其中。本是件憾事,却心生奇趣。想象这些奇山秀峰一个个都是养在深闺未出阁户的美女。今隐身于云雾中,是因为不想叫凡间色鬼们看见而让他们生歹心吧。这就写出了兴味。读到此,斗胆乘兴进一言:作者是不是该向躲在云雾背后的群峰大声表白:我们这一行人,不是色鬼啊,可都是些正经人士!你们可否露一露芳容?
十六
怅望凤凰风雨中,征车回首赴芙蓉。
入城历历米豆腐,何处佳人是旧踪?
注:第四日午后抵芙蓉镇。此镇原名王村,因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改名。
跟着作者一行的征车离开凤凰城冒雨前行。第四日午后来到芙蓉镇。芙蓉镇本不叫芙蓉镇而叫王村,因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改名。据说这里米豆腐很有名,米豆腐很润滑鲜嫩、酸辣可口是地方小吃名菜。入得城来,果然,历历在目者米豆腐也。“何处佳人是旧踪”。当年电影《芙蓉镇》非常红火。芙蓉镇因刘晓庆而红,还是刘晓庆们因芙蓉镇而红?说不清,反正刘晓庆和姜文的戏份足很抓人!作者一行人似乎受名人效应影响,来到芙蓉镇,绝对是慕名而来,看来,主要不是为了尝一尝米豆腐,而是来寻觅这里的人文景观。名人刘晓庆、姜文们当年拍电影留下的旧迹应该还在吧。这又可否照应了序中所说“湘西乃山水青秀人文荟萃之胜地”?
送王华返苏丹
故人王华受派遣前往苏丹工作已一年,最近回国探亲,今日来访,即日将返苏丹。余忆十数年相交之谊,乃吟诗相送。
正是秋风起泮池,故人过访慰相思。
无聊数载邻蜗室,有幸今来对酒卮。
异国怜君久漂泊,梓乡愧我总差迟。
茫茫尘海征帆去,稳定萍踪知几时?
正是金秋时节,有如亲人的老朋友王华前来探访,多年思友之情深受慰抚。作者家住一中,一中有泮湖,泮池亦即泮湖。这里以“泮池”代作者所在地。往岁,我们的居室紧邻。我们是多年无所不谈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是再也亲密不过的了。蜗室,比喻窄小的居室。亦用作谦称。王华受派遣前往苏丹工作已一年,最近回国探亲,今日来访。有幸老朋友相逢对酌,格外开心。酒卮,即酒盅。“对酒卮”,即对饮,畅饮。席间谈及王华孤旅在外漂泊异国他乡实属不易,我甚为怜惜。安居家乡的我不能为朋友做什么总觉愧疚。差迟,可理解为差池。差池意为差错、差劲。在此可解为做得不够,帮助不够。“茫茫尘海征帆去,稳定萍踪知几时?”是送别的话。海外征尘茫茫,你即将离开故乡亲人返苏丹而去,我徒自心忧。海外生活就是再好,在我看来总像浮萍一样,哪能像居住在家乡一样踏实呢。你这样漂泊无定的生活要到何时结束啊!我还是希望你早回梓乡故里!
貂裘换酒
向晚得闲,与二三子驱车赴湖山,食狗肉,饮枝江大曲,大醉而归。其后有作。
狗肉枝江酒,问渊明、一生落魄,几时能有?太白江中曾捉月,醉里船头下手。却赚得、千年不朽。作客耒阳遭水困,杜少陵,劫后难收口。追往事,酹三叟! 不多几粒茴香豆,叹童生、命途多蹇,苦情难受。 我亦红尘无聊赖,唯结诸君酒友。但愿得、时常厮守。昔日牢骚今莫发,举清樽,浇尽愁肠透。何必怕,再丢丑!
由于这首诗是作者酒后兴起所作,词中自然提及闻名古今的也是喜欢酒后吟诗作赋的老前辈诗人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因为是邀朋友驱车赴湖山,食狗肉,饮枝江大曲,大醉而归,就以醉后酒话开了头。狗肉枝江酒,这可是好东西啊,敢问一生不得志的大诗人陶渊明老先生,几时能有这样的享受呢?李白,人称诗仙,也是很能喝酒,他一喝酒就诗兴大发,多少次醉倒船头船尾,却赚得多少千年不朽的诗篇。李白,浪漫诗人,他是酒醉后跳江捉月溺死的,他的死也是一首浪漫诗。人说,悲愤出诗人。杜甫就是这样一位诗人。杜甫也属酒后赋诗的大家。一次作客耒阳遭水困,劫后余生,举杯痛饮,好诗就源源不断地出来了。“难收口”,当是“口占一绝”而来。难收口,就是不停口,不断地口占一绝。追怀名家名人过往事迹,让我们举酒先敬三位诗国老前辈。
“我亦红尘无聊赖,唯结诸君酒友”句。我也是尘世一无聊赖之人。我也喜喝酒的。常常是就着不多的几粒茴香豆倾杯自斟自饮。每每喝酒自叹儿时可怜,今生人生境遇未来道路多么艰难。唯结得诸位酒友,是我今生之大幸大乐。但愿我们能常聚长相守。无聊赖,即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但在这里可理解为,我一极平凡极普通之人,我一凡夫俗子。“但愿得、时常厮守。昔日牢骚今莫发,举清樽,浇尽愁肠透。何必怕,再丢丑”。往昔的事情就不要去说他了。牢骚太盛防肠断,不如举杯喝个痛快。让酒把愁肠浇个透,酒润泽愁肠,总比断肠好啊。开怀畅饮吧,不要怕喝成了关公脸,何惧丢丑!
词的标题为“貂裘换酒”,敢问纪老师,查词牌名大全无称“貂裘换酒”者。查得近现代诗人革命家秋瑾的《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貂裘换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换酒喝,多用来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放诞和豪爽。李白《将进酒》诗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亦似为所本。敢问纪老师,不知本人对标题“貂裘换酒”理解对否?
摸鱼儿·秋情
网上读快哉风先生《如梦令·秋恋》不觉回帖“怅然”。先生怪而问之“怅然何由生?”遂填此阕以答。
读先生、恋秋新曲,油然生出萧索。秋声秋色能无限?何况败荷寒雀。红叶落,不留树、漫天飞舞何堪捉。沉沦田陌。看渺渺高天,急风断雁,万里觅依托。 年年是,秋去秋来似昨,秋光眼底飞掠。秋风秋雨秋滋味。秋梦觉,怅千古、芸芸秋士徒空搏。蝇头蜗角。伤长吉桐风,衰灯络纬,千古失魂魄。
快哉风先生的《如梦令·秋恋》写于2013年11月6日.全词如下。
侧耳云间征雁,举目枝头红遍。秋色与秋声。一样诗情缱绻。留恋,留恋,莫谓秋光无限!
纪老师的《摸鱼儿·秋情》是又一次与快哉风先生的“顶牛”之作。纪老师的《咏秋柳秋荷和快哉风先生》与快哉风先生顶过一次牛,谁胜谁负?着实让人不好妄下结论。应该是“公说公有理,婆也理不差”,应该是“打了个平手仗”。那么,这一次呢?先来看快哉风先生的《如梦令·秋恋》说了些什么吧。
侧耳听见云间传来远征归雁的进行曲,举目得见经霜枫叶红遍枝头。这秋之声秋之色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一样的诗一样的抒情。这秋之声秋之色如一对难分难舍的孪生姐妹携手而来。好一派秋日的无限风光啊,叫人怎不留恋怎不留恋!
快哉风先生词作《如梦令·秋恋》无疑是颂秋的,对秋声秋色秋光是“留恋”。然而纪老师对秋声秋色秋光油然生出萧索,不觉回帖“怅然”。快哉风先生感到奇怪,问之“怅然何由生?”是呀,这对忘年交诗友对秋为何有着如此绝然不同的感觉和情感呢?来看纪老师怎么说吧?
快哉风说秋光无限,纪老师反问之:“秋声秋色能无限?”是呀,“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还有那败荷残柳早已经低下了头没了颜色,那蓬间雀早已经躲进了窝巢不再唱歌。至于“举目枝头红遍”的枫叶,马上北风就会吹来,就不再留在枝头招摇妩媚。就会漫天飞舞抓他不着,最后沉沦田陌荒野,又有何色?看渺渺天际,急风吹断南飞雁的行阵,雁阵七零八落,万里长空,无处寻觅依托,他们雄壮的进行曲,早已是的哀鸣丧魂落魄!依我看吧,秋去秋来如昨,年年这样,所谓秋光从人们眼底一飞而过。秋风秋雨频频袭来,滚滚红尘一片纷扰混浊;秋风秋雨频频袭来个中的愁滋味,才是秋的真切感觉。千古芸芸秋士徒空搏,让人怅惘感叹。我与唐代诗鬼李长吉有诗《秋来》言“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有同样感觉。什么意思?秋风起,桐叶落,壮士心惊。随着一年一度的岁华流逝,诗人进取的心志也被消磨。络纬,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在这苦雨凄风之夜,衰灯之下,纺织娘的哀鸣传之墙角,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似在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岁月将暮,多么令人心寒,令人心里无着落。秋,千古同感——让人丢魂落魄!
快哉风先生将秋描绘得如此美好,纪老师将秋写得如此不堪。如此“顶牛”,谁胜谁负?又着实让人不好妄下结论。各人经历不同,际遇不同,心境不同,所感哪能强求一律呢?也应该是“公说公有理,婆也理不差”啊。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