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枚五专栏|你没觉得《疯狂的外星人》讽刺,才是真的讽刺呀!

枚五 Ifeng电影 2019-09-18



A故事和B故事


很多人以为《疯狂的外星人》是一出荒诞闹剧,但我给它的定义是——政治隐喻电影


有人说:隐喻可以,但是片子看起来很低俗、恶俗啊,很闹腾啊,墨迹啊!


表面故事,我们称之为A故事,它的目的是“传达一种情绪”,《疯狂的外星人》所传达的情绪是无聊、低俗、闹腾……



观众产生这种感觉就对了,因为这正是导演要讽刺的东西,是想让观众看完电影后反思:为啥会产生这么厌烦的情绪?


A故事敢给这个情绪,我们就得看看B故事了。


我认为,这个电影的隐喻对位非常明确:沈腾和黄渤代表中国权贵,西方特工代表西方权贵,外星人、猴子代表老百姓。


解读B故事


沈腾想赚人的钱,黄渤想赚猴的钱,沈腾更没人情味,黄渤略有同情心,沈腾是想赚“大家族”的钱,黄渤是想赚“底层民众”的钱。


沈腾和黄渤是两个派别


底层民众,是猴子,是外星人。他们是产出价值的“老百姓”。


电影第一部分,内容就是,黄渤说动沈腾,在中国,还是剥削老百姓的钱好赚!


怎么能让猴兴奋,死心塌地地赚钱?


首先是靠香蕉和皮鞭。



之后就要唱“少林武当功”,让老百姓相信——中国有神功!再唱“难忘今宵”,放上各种喜气洋洋的民乐,让猴子们沉浸在一种喜大普奔的盛世幻景中。


时不时的再来一句“虽远必诛”,看起来光荣正确,实际上还是为了让猴给自己赚钱!


墙,不好翻


西方人也想从中国的底层身上薅羊毛。


面对怎么薅的问题,他们一直在犯错误,一开始,他们跑遍了全世界,也找不到获取中国底层利益的路子。


这是西方最早与中国接触的时代,他们对中国人的认识非常肤浅,所以——他们说粤语!他们以为中国人都是广东人!



后来,他们找到了和中国权贵打交道的办法,以为和权贵谈妥了,羊毛就到手了。但是沈腾和黄渤给他的是屎味的假货。


更深层地看,随着外星人(老百姓)能力的提升,他们有了反制的力量,时不时的能在市场环境下“用脚投票”左右权贵的决策,所以,沈腾和黄渤渐渐地已经拿外星人和猴没啥办法了!


一句非常无奈地“又来了”表示这群老百姓得哄着、骗着去剥削,怎么哄、怎么骗他们渐渐失去主动权了。



西方人并不知道沈腾和黄渤并没那么大的极权力量,这是他们第二层对中国的认识——他们以为搞定并取代沈腾,在黄渤的陪伴下去和猴对话,就能得到猴的青睐,结果是——异想天开。


(上文说沈腾是赚权贵的钱,黄渤主张剥削底层,代入到吃屎味球的戏,就会发现,对位如此准确!取代中国的一个派别,和一个派别合作,妄想攫取利益,结果鸡飞蛋打,猴还是中国权贵的猴!)



再后来,西方人以为中国的权贵阶层说了不算,那就亲自去跟猴硬刚!当他们真的面对这群乌央乌央的大众(外星人、猴)时,才发现,他们也干不过猴。


这时我们可以看一下外星人和猴自己有什么诉求?非常扯!他们没诉求!


影片致敬了《ET》,人家ET有诉求,想回家!可是《疯狂的外星人》里的外星人想回家吗?至少想的很不强烈呀!所以,外星人和猴所代指的阶层有什么理想吗?



有!两层理想,第一层,吃香蕉!第二层,争口气!所以每次外星人牛逼之后,他也没怎么提回家的事,他就是想做“土皇帝”,可工农大众怎么能做皇帝呢?他有阶级局限性啊!他被糖衣炮弹(一顿劝酒)就干趴下了呀!


就在西方人也搞不定,中国人也搞不定,猴自己也不知道想要啥的尴尬纷争中,人们终于找到了能搞定猴的东西——传统文化!


好吧,这是传统文化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当“少林武当功”再次响起,当民乐再让老百姓嗨起来,所有人都在央视新闻和央视春晚里得意忘形,他们终于降服了外星人。



西方人也彻底地了解了啥才是这片土地上的真正老大——传统、文化、习惯!所以他们最终全副武装,从直升机上跳下去,去刚果——比中国落后的非洲——去抓猴。


是的,稍微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刚果在非洲呀老铁,不在南美洲啊!南美洲的猴,那是上一个时代里的猴啊!


理解了B故事,也就弄懂了为何A故事看起来烦


因为如果你不以讽刺眼光去看它,你就看不出来笑点。


片子里的笑点几乎都是讽刺“酱缸文化”



我们的文化有一种能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你是什么信仰,什么文化,什么传承了多少代的科学、哲学体系,到我们这里来,通通化为一句话——万物皆可盘


用啥盘?



用“中华有神功”盘,用《难忘今宵》盘,用锣盘,用酒盘,用“你得势了我巴结你,我得势了我了不起”的权力关系盘。


盘得昏天黑地,盘得日月无光,盘得没完没了也没着没落,盘得撕心裂肺也盘得死去活来,盘出鸡汤与成功学,盘出不出人命的气功大师,盘出不自焚的教徒,盘出不损肉身的灵修学,盘出激进的话语和保守的行动,盘出油腻腻的毫无原则,盘成一缸永不流动的酱。


影片里那个俗到难以下咽的二手玫瑰的歌:


哥是一根葱,我来自外太空


谁要拿我沾大酱,我弄他老祖宗


这歌难道不也是这个意思吗?



如果明白了这层讽刺,看到“虽远必诛”你会笑,看到沈腾劝酒你会笑,听到“南拳和北腿”你会笑,听到《难忘今宵》你会笑,你处处都会笑,因为——真他妈讽刺啊!



PS.1


二手玫瑰继承了崔健,他的歌也有A故事和B故事,不能把它单看成低俗的歌。


比如,崔健的《一块红布》里有一句: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了双眼也蒙住了天……



比如,二手玫瑰的《野史》: 两个正义之师呀/为了和平自由的主张/就在四哥家的后门/他们半夜干的是噼里啪啦 ………… 这个史他就剩下四儿了,那个史他就剩个六儿了 ……


PS.2


在拍《疯狂的石头》之前,宁浩名不见经传,他之前拍的《绿草地》是一个节奏非常慢的文艺片,那部电影里,他思考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如何面对大国文化的问题。


《绿草地》剧照


《绿草地》中两个蒙古小孩偶然得到了一个乒乓球,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个东西,为争夺乒乓球打架,后来,长辈用刀把乒乓球割开,一人一半。


影片结尾处,小孩来到了一个小城里,在一间房子外听见乒乓球的声音,推开门,原来是乒乓球训练室,满地的乒乓球……


那个画面太震撼了,我觉得那是宁浩电影最好的镜头!


毕力格的父亲用刀将乒乓球切成两半


但那样的电影实在是卖不出钱,所以这么多年来,宁浩一直在拍商业元素很浓的电影。而《疯狂的外星人》中有一个镜头,致敬了他自己的《绿草地》,就是黄色的乒乓球滚落下来的镜头。


为什么《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黄金大劫案》、《无人区》、《心花路放》都不致敬,唯独《疯狂的外星人》向自己那个时代致敬了呢?



我想,很有深意吧!


PS.3


关于A故事和B故事,多说一点:


很多电影表面上讲一个故事,背后再讲一个故事。比如观众熟知的《让子弹飞》,表面一层故事,底层还有一层隐喻。


由于大陆政治惊悚片的限制很多,所以我们看到了大量的“隐喻电影”,表面上讲一层普通故事,背后隐喻一层政治故事,比如管虎的一系列作品《斗牛》、《杀生》、《厨子、戏子、痞子》,再比如近一些的《健忘村》、《大护法》,当然,还有姜文的《一步之遥》、《邪不压正》。



这些电影,老百姓不是很买账,因为不管B故事讲得怎么样,A故事没讲明白,人们就看不懂。


在上述这些片子里,有一部略有不同,那便是《一步之遥》,《一步之遥》的开场有将近半个小时的花国选美戏,这个戏的目的不是为了观众看懂,而是为了让观众看烦!


“看烦”的目的是让观众对“春晚”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产生生理不适,从而讽刺这种形式主义,和《疯狂的外星人》相同。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心疼《一秒钟》!柏林的华语片今年中了什么魔咒?


作者电影or春晚小品?不妨碍他成为中国最好的荒诞大师


抱歉,韩寒这次熬的鸡汤,我实在有点喝不下



编辑:Hakuna Matat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