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粉丝走向大众,团综如何避免“团灭”?

从易 Ifeng电影 2021-02-18



从今年的爆款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功的出道的宁静、万茜、孟佳、李斯丹妮、张雨绮、郁可唯、黄龄七位姐姐组成了X-sister。


X-sister的首档团综《姐姐的爱乐之程》,播出伊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但不同于《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高开和高热度,《姐姐的爱乐之程》正片播出后遭到不少差评,热度也不及预期。


可以说,X-sister的首档团综,“出师不利”。


回望这两年来的综艺市场,团综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像2019年,有从《创造101》成功出道的火箭少女101的《横冲直撞20岁》。


有从《偶像练习生》成功出道的NPC的团综《限定的记忆》。


有从《青春有你》成功出道的UNINE的团综《UNINE蹦吧》。


有从《创造营2019》成功出道的R1SE的团综《十一少年的秋天》。


而今年以来,市场上就有火箭少女101的告别团综《横冲直撞20岁2》。



有从《青春有你2》成功出道的The9的团综《非日常派对》。



德云社的首档团综《德云斗笑社》。



以及最近开播的《姐姐的爱乐之程》。


与其他综艺相比,团综有什么特点?


团综又该如何探寻出圈的可能?


初始阶段:小打小闹的“日常”


团综起源于韩国,是以团体及成员为主要展示对象,记录其成团后生活、工作等内容的真人秀节目。


在韩国,基本每一个有影响力的偶像组合,都曾参与过以该团体成员为核心的团综。多年以来,韩国已经形成一条成熟而完整的造星流水线。


团综的目的是通过展示偶像的私生活、私人性格、团队的团魂,服务粉丝、巩固粉丝、吸引粉丝。


团综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由公司或经纪团队掌镜,记录成员们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片段,每期时长就几分钟。


第二种也是由公司主导拍摄的,会加入一些综艺技巧和综艺流程,比如让组合成员合宿、做游戏、旅行等,但制作上也非常简单,每一期时长也二十分钟左右。


另外一种则是与电视台或专业的制作公司合作,从运营一档综艺的思路出发,把团综当综艺运作。


这一种韩国团综有很丰富的经验,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G.O.D组合2000年的首档团综《G.O.D的育儿日记》,记录了五名成员与一位名叫“在民”的孩子一起生活的内容。该综艺在电视台播出,获得超过30%的收视率,也帮助G.O.D的人气更上一层楼。



再比如少女时代的《少女上学去》,EXO的《EXO’Showtime》等,都取得不俗的成绩。



相较之下,国内的团综运营起步较晚,并且在挺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前两种形态,以“小打小闹”的日常记录为主。


2013年,国内开始试水团综节目。TFBOYS出演家族综艺《TF少年Go》。



2014年,一首《青春修炼手册》红遍大江南北,TFBOYS真正意义上的首个团综《TFBOYS偶像手记》播出。其记录了组合去台湾旅游的趣事,填补了国内团综市场的空白,也受到粉丝的拥趸。



尝到甜头的时代峻峰,又于2015年推出了日常相处向内容的团综《TFBOYS观察日记》,进一步圈粉。



这一期间,团综基本被TFBOYS“垄断”,一些组合推出的团综,没什么影响力。


2018年《偶像练习生》的播出,成为一个转折点。节目的成功,引爆了偶像选秀市场。


偶像团综也借助这一股东风,纷纷冒出来,基本以日常向记录为主。


比如2018年,SWIN、ONER、易安音乐社、X玖少年团、MR-X、BBT、乐华七子NEXT等组合,纷纷在微博、B站等平台,推出几分钟的团综,记录成员们的“小日常”。


这些“小日常”起到一定的圈粉作用,也有助于提高组合的成员在选秀综艺里的可见度,并且成本不高。


但它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家庭手工作坊”的拍摄和制作,让这些团综简单粗糙,和vlog没啥区别。


内容上也呈现同质化、碎片化的特征,记录的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非粉丝观众根本没兴趣看下去。


再加上缺乏主流平台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更多是粉丝小圈子内的传播。


进阶阶段:专业制作,面向大众


从2019年火箭少女101的团综《横冲直撞20岁》开始,国内的团综才真正进入第二阶段:专业团队、专业思维、专业制作、专业运营。


团综试图走出粉丝小圈子自嗨的局限,而是立足粉丝、面向大众。


不仅是为粉丝提供售后,更是要经由综艺的形态,进一步提升组合的热度和商业价值。


像《横冲直撞20岁》,它既是一档偶像团综,但它同时定位为青春探险真人秀。


火箭少女101的11位女孩在无水无电无信号的条件下徒步撒哈拉沙漠、穿越喀尔巴阡雪山等。撒哈拉沙漠的行程,将用时4天3晚的时间,徒步穿越。



同时,节目挖来了因《变形记》《爸爸去哪儿》而知名的谢涤葵,制作投入上也是按S级综艺的标准来执行,它显然是有出圈的野心。


假若你不是火箭少女101的粉丝,也不妨碍你把它当做一档自成一体的独立综艺欣赏。



虽然跟其他爆款综艺的点击量没法比,但《横冲直撞20岁》也达到了国内团综前所未有的热度,平均单期播放量5000万左右,并且招商成绩不错。


之后,从大热选秀综艺出道的组合,都会推出团综,其团综就分为两种。


一种是粉丝自嗨的日常向团综,比如UNINE的《UNINE蹦吧》,硬糖少女303的《硬糖少女BON-US》,主要体现偶像日常状态,展示组合团魂。



另外一种采用《横冲直撞20岁》的运营思路,将它打造为专业化综艺。比如R1SE的《十一少年的秋天》,团体成员通过体验其他同龄人的生活,走出舒适圈,打造“破壁”感。第一期就请来了相声圈当红演员郭麒麟。



THE9的《非日常派对》,以游戏互动为主,视觉上跳脱传统棚内综艺。不但请来了何炅、金星这种能控场的主持人,还邀请了团员虞书欣剧中的“男朋友”张雨剑,剧中的“舅舅”王耀庆,团员喻言的偶像明道,等等,力图提升综艺的话题度。



近段时间热播的《德云斗笑社》和《姐姐的爱乐之程》,是团综内容和形式上的又一次延展。


《德云斗笑社》是德云社的首档团综,但德云社并不是偶像组合,它是一个专业相声社团。


《姐姐的爱乐之程》虽然是X-sister的团综,但X-sister的成员并非刚出道的新人,她们是在娱乐圈乘风破浪的姐姐。


那么,它们离有口皆碑的出圈有多远?


出圈的可能:定位清晰、凸显个性


进阶阶段的团综,都试图走出粉丝小圈子。


团综要走得远,首先要有清晰定位。


因此,这些综艺不约而同地包裹在某种综艺类型的外壳下,并通过真人秀部分制造冲突、话题和看点。


像《横冲直撞20岁》,本质是冒险旅行了综艺。


《非日常派对》,本质是棚内游戏类综艺。


《德云斗笑社》,本质是户外游戏类真人秀。


《姐姐的爱乐之程》,本质是音乐旅行综艺……


《德云斗笑社》是比较成功的尝试。


节目以郭德纲于谦对徒弟们的考核为主,在一轮轮任务中进行相声创作和表演,定期末位淘汰,最终选出真正的“德云一哥”,形式像极了“101选秀”。


有选拔、有比拼,同时围绕着相声这个主题,可以满足相声爱好者的诉求。


但节目每一期户外真人秀比重也占了一大半。


节目的总导演严敏,也是《极限挑战》最受好评的前四季导演,所以观众可以察觉到《德云斗笑社》真人秀部分,有股浓浓的“鸡条味”。


节目播出后,单期平均点击量1亿次,达到了预期。


《姐姐的爱乐之程》选择了音乐旅行的类型。七位姐姐组团到不同的城市,开始一段与音乐有关的旅行,了解不同城市的音乐文化,并在当地完成一次音乐路演。



这其实是可行的。“乐”既指涉“音乐”,这与《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音乐竞演是相契合的,X-sister也是一个唱跳组合。


“乐”也指涉“快乐”。它不是走《花儿与少年2》的那种“撕X”路线,而是凸显姐姐们之间的女性情谊,打破女性之间只有“撕”而没有女性情谊的污名化。



可惜的是,节目在定位上的呈现上,不够清晰。


像第一期正片,徐峥和素人占了一大半。姐姐们去哪儿了?



第二期路演占据主导部分,但它又有一股浓浓的MV味,修音也很严重。



未能像韩综路演节目《Begin Again》那样,还原音乐最自由、最纯粹的那一面。



《姐姐的爱乐之程》旅行有一点,音乐有一点,慢综艺的闲聊有一点,上星综艺的素人元素有一点,然后拼贴组合起来,哪一点都没有深入,哪一点都不能让观众过瘾。


与其面面俱到,毋宁把某一点做深入。


更致命的是,《姐姐的爱乐之程》忽略了团综的另一个核心:凸显成员的个性和魅力。


这是团综的应有之意。否则,干嘛做团综?直接做综艺不就好了。


《德云斗笑社》就能凸显个性。


严敏通过恰如其分的情境设置,以及“弱干预”,让德云社的师兄弟们充分发挥他们“坑蒙拐骗”的“特色”,彼此之间互相“使绊子”、“出贱招”,各种“勾心斗角”,充分解放天性。



但《姐姐的爱乐之程》,姐姐们的“戏份”太有限了。


她们互动有限,个别姐姐的镜头也非常有限,甚至还不如植入广告多。


观众期待看到的是,姐姐们从《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竞技状态走出来后,她们如何建立联系、如何确立团魂、如何弥合个性差异。


但《姐姐的爱乐之程》中,目前这一方面呈现太稀少了。


节目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将姐姐“糅合”起来、调动起来。


于是,有些姐姐都快成了“背景”和“工具人”,整个团也形不散神散。



当然,如果《姐姐的爱乐之程》只想做一个服务于X-sister粉丝的综艺,那么笔者也无话可说。


可《姐姐的爱乐之程》从制作、宣发到招商,明显是要做一档出圈综艺。


但它定位不清晰,姐姐在节目中释放出的个性亮点有限,很难持续吸引普通观众的关注。


可以预见,团综还会是之后综艺的一个重要形式。


如果只是想讨好粉丝,那么小成本、小日常的小制作,是一种选择。


但如果要从粉丝走向大众,既不能遗忘团综的“初衷”——体现出每一个成员的个性、特色和能力。


也要有专业制作的思维,有清晰的节目定位,提升综艺的可看性,提升节目的商业价值。


否则,组合的群众基础再雄厚,但综艺不好看,观众的新鲜感也只能撑一两期,大制作的节目终将沦为粉丝专供。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从肉体诱惑上升精神碰撞,它达到了泰国腐剧天花板!

这部出圈的耽美日剧,究竟有什么魔力?



商务合作

方式如下

Ifeng电影【设置星标】

你就能更快的收到我们的消息啦♥️

别忘了

让我们知道你在看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