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上个班,我杀死了一半的自己

阿诺 Ifeng电影 2022-05-08


几乎每个打工人,都有过这样一个愿望:工作和生活完美分开,上班可以专注工作,下班可以忘我享受。


Apple TV+出品的一部新剧,将这种愿望变成了现实——《人生切割术》。这部惊悚剧,看傻了全球打工人。



我,奴役我自己


《人生切割术》英文名“Severance”,直译遣散费、解雇,这是剧中主角无法得到的东西。


故事围绕一个名叫“卢蒙”的大公司所展开。


这家公司掌握了一项分离技术,可以在人脑里植入分离芯片,让你的工作记忆和生活记忆分割开



换句话说,它会让你分裂出两个人格:一个是工作人格(内我,innie),一进公司你就会忘记所有与生活有关的事;一个是生活人格(外我,outie),一离开公司,你就会把工作中发生的事、认识的人忘得一干二净。


二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比如,上一秒你坐在车里痛哭流涕,将鼻涕纸揣进兜里。下一秒你精神饱满来到公司,对兜里的纸团感到疑惑,随手扔进垃圾桶。



比如,工作时你会跟同事聊天,一旦离开公司,你们立马会变成陌生人。



而且,分离手术不可逆


所有入职卢蒙的员工,都必须接受手术,美其名曰“防止商业机密外泄”、“帮你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来卢蒙打工的人,大部分都有惨痛过往:有的丧妻,有的丧女,有的丧子……


他们希望分离能让他们逃离现实,没想到,却要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透过女主赫丽入职卢蒙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对人的异化


赫丽的出场,是一个上帝视角的俯视镜头,暗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她在会议桌上醒来,面前放着一只音响,音响中传来五个问题:你是谁?你出生在美国的哪个州或区域?请说出美国任意一个州名?伊根先生最喜欢吃什么早餐?你母亲的眼睛是什么颜色?


赫丽只答出了第三个问题。


提问者非常满意,宣称她获得了满分,因为分离手术成功抹去了她的过去


她像一张白纸,等待被工作填满。



事后,工作人员给赫丽看了她手术前录制的VCR,表示她是自愿接受手术来卢蒙工作。


看着录像中冷静自若的自己,赫丽决定留下来试试。



赫丽加入的“宏观数据精检部”,共有四名员工,由马克领导。


他们的任务是对数据进行分析,靠直觉筛选并剔除那些恐怖的数据。


虽然工作内容听上去极其荒谬,但其他人却做得一本正经。



与工作内容比起来,更荒谬的还在后面。


由于没有生活记忆,赫丽的工作人格感觉自己从未离开公司,没有周末,没有私人时间。



所以,刚来公司没多久,赫丽就琢磨起了辞职。


对于辞职,卢蒙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只有工作人格和生活人格一起提出申请,才能成功辞职


矛盾的是,公司禁止将“工作记忆”带出公司,“生活人格”根本不知道“工作人格”的痛苦。


公司配备的“编码识别器”,可以探测识别所有文字符号,赫丽每次带着“辞职”的字条出去,都被逮个正着。



一次次碰壁,让赫丽成了行政部的眼中钉,她被送到“休息室”,遭遇精神虐待,重复道歉1072次。



为了逃离卢蒙,赫丽后来干脆用了上吊、自残等极端行为。


终于,她获得了用录像向生活人格传话的机会。


可让没想到的是,生活人格无动于衷,一口回绝了她的辞职申请:“我(生活人格)是一个人,你(工作人格)不是。做决定的是我,不是你。”



与其说分离是帮人平衡了工作与生活,不如说它是用科技杀死了一半的自我,将对方奴役致死


这种设定,有点像科技时代下的“新奴隶制”。这个哲学命题,在很多科幻作品都有探讨。


比如,《攻壳机动队》和《西部世界》借义体探讨灵与肉的关系,《黑客帝国》用虚拟世界、缸中之脑反思人的自由意志,《黑镜》中有一集人将自己的意识复制成一个保姆……


只不过,与上述作品比起来,《人生切割术》将故事安置在职场,离我们更近,更能共情,也更绝望……



全方位的噩梦


和剧情一样毛骨悚然的,还有《人生切割术》的美术。


充满设计感的片头,看起来细思极恐。


男主马克的分身被困在一片虚无的白色里,如同被拽住的提线木偶,又如行尸走肉。



镜头将极简美学、对称构图发挥到了极致,看起来规整又冰冷,突出了职场的规则感、纪律性



除了强迫症般的构图外,卢蒙的环境配色,同样单调乏味。


走廊是大面积的白,暗示这里的劳作是虚无的、无意义的;地毯是大面积的绿,仿若人工草坪,暗示这里的生命是虚假的、了无生机的。


它们搭配剧情,进一步加强了惊悚感



入职之后,赫丽收到了一份员工手册,里面介绍了卢蒙公司的基本信息。


手册的核心,是创始人基尔得出的8字箴言:悲哀(woe),嬉笑(frolic),恐惧(dread),恶意(malice)


这是基尔穷其一生,得出的人类灵魂四要素


一旦驯服这四要素,卢蒙公司就能获得掌控世界的伟大力量。



而以基尔为首的伊根家族,就试图通过摧毁人类的意识形态,创造一场技术奇观。


卢蒙公司出现的圣人驯服图、弗里德里希的《雾海上的漫游者》,都透露出了他们试图征服一切的激进态度。



分离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变成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


“宏观数据精检部”的四位员工,既是分离数据的维护者,也是公司的试验品。


前面,我们曾说他们的工作内容听上去极其荒谬。


但仔细推敲,却又别有洞天:他们的工作是打开一个个以人名命名的文件,然后剔除那些恐怖的数据。数据桶里的分类列表,正好是创始人总结出的灵魂四要素的英文缩写。


这是否就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是在规训一批丧失情感的工作机器?而卢蒙公司在背地里,是否已经豢养了这样一批人?



卢蒙公司的很多设定,都能在现实生活找到原型。


卢蒙公司的口号是“不可以软弱”。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厂也以员工内卷为标榜,总是打鸡血、喊口号,将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与个人努力划等号


赫丽入职后,管理层给她安排了一场欢迎会,欢迎会要求每个人做自我介绍,让员工找到归属感、对公司心存感激。


现实生活中,类似活动俯拾皆是,比如破冰游戏、比如公司团建,它们一步步地推着你,让你消解自我,打造出一个顺从集体的打工人。



作为资本方,卢蒙公司还在最大程度地挖掘员工产能。它设置了一套奖励机制与员工的KPI相对应,工作先进可以获得橡皮擦、指套玩具、漫画像等奖励。此外,他们还会为每个季度的最佳员工举办一场华夫饼派对。


可以说,几乎每个打工者,都能从《人生切割术》里找到相应的生活影射。



它牢牢抓住了人们对现实的恐惧,让人在悚然一惊的同时,对手头工作发出警惕。


毕竟,将自我让渡给工作的案例,现实当中早已屡见不鲜。


扪心自问,如果真的有这么一项“人生切割术”,你会作何选择?



往期内容

将Ifeng电影【设置星标】你就能更快收到我们的消息啦♥️分享/在看/评论/点赞都是对原创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