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近代日本史专题 | 新兴帝国为何走向深渊?
Editor's Note
核废水排海的决定、疫情笼罩下的东京奥运会、频繁被政客参拜的靖国神社……近半年来,有关日本的新闻频登各大媒体榜首。历史感情与现实关系纠缠在一起,牵动着人们的视线。
适逢日本发动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为何近代日本最终走上了侵略战争的不归路?是否存在迎来另一种命运的机会?直接给出答案或许很难,但直视近代日本历史的深渊却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在历史学和东亚研究领域有着长久的优势。本期书单全面盘点了PUP关于日本近代史的多本学术经典,按照时间顺序梳理近代日本在明治、大正和昭和前期三个阶段的时代主题,串联起日本近代史的发展脉络。01
明治篇
在漫长痛苦的国家统一与近代化进程中,明治政府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天皇制国家,从制度和精神两方面加强对臣民的控制,与此同时,知识分子也开始了对国家机器之压迫的解构与反抗。
明治维新
2000年,朝日新闻发起了“过去千年中你最爱的政治家”的国民投票,名列第一位的赫然是坂本龙马(1836-1867)。司马辽太郎在经典小说《龙马来了》中将坂本龙马塑造成现代日本人的理想形象,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龙马热”。1961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日本研究权威 Marius B. Jansen 出版了Sakamoto Ryoma and the Meiji Restoration,受到日美两国学界内外的高度认可。
本书以“国民英雄”坂本龙马的生涯为线索,串联起明治维新时期的政局推移和社会变革,讲述了日本历史上这一关键时期的故事。作者认为,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开始成为一个进取的统一国家,而足以作为日本开化崛起之象征的,正是坂本龙马。
本书自出版后至今历经多次再版,东京大学教授芳贺彻称之为“战后美国日本史学界首屈一指的杰作”。
天皇制国家及其反对者
启蒙运动以来的进步主义思潮催生了文明单线进化论,随着欧洲的对外殖民活动,一个个民族被纳入“文明的等级秩序”之中。而一个社会使用的刑罚种类被视为区分文明或野蛮、先进或落后、现代或前现代的重要标准。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研究近代日本的历史学家们大多将天皇制意识形态定位为导致二战的基本病理之一。日本帝国的意识形态家们尝试以“草偃风从”的标准教化人民,发布于1890年的《教育敕语》融合了神国思想和儒家伦理,强调了国民忠君爱国的道德标准,被视为天皇制国家在精神层面成型的标志。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对明治日本的文化——包括现代日本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 Janet A. Walker 在 The Japanese Novel of the Meiji Period and the Ideal of Individualism 中,以四位明治后期作家——二叶亭四迷、北村透谷、田山花袋、岛崎藤村——的作品为重点,分析了旨在描写现代日本个体的新小说的发展。作者通过对私小说、忏悔小说和心灵随笔的文本分析,研究了作为文学概念的“内在自我”的演变,追溯了明治作家们“自我”理念的发展。本书认为,明治时期的个人主义小说为其读者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他们直面逐渐凸显的自我意识。
02
大正篇
反思现代性
左翼的兴衰
二十世纪初,东亚出现了民族主义情绪的爆发。The State,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China and Japan 探讨了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国和日本致力于社会变革的激进思想家是如何解决有关民族认同、社会革命以及民族国家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
鉴于西方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理论家发现,马克思的民族问题不仅仅是 "劳动人民是否没有国家 "的问题,而是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相对价值这一更为根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因此将自己置于与传统文化和民族身份的紧张关系之中。作者关注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非欧洲背景下的适应性,展示了中国和日本的理论家如何试图调和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对国际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愿景的忠诚。
农本主义
美国东北大学历史学教授 Thomas R.H. Havens 在 Farm and Nation in Modern Japan 中,通过对权藤诚卿、橘孝三郎等主要农本主义思想家的文本研究,聚焦于1920和30年代的浪漫派农村公社运动,集中探讨了20世纪初官方民族主义和农村民族主义之间不断扩大的裂痕。
本书提出,农本主义思想是日本农民及其理论家对明治和大正时期的急速现代化政策的反动性回应,它旨在把广大日本人民从官僚主义、资本主义和城市化中拯救出来,塑造了日本民族主义的一条反政府支流,最终在动荡的1930年代中发挥了引发政治暴力的作用。
03
昭和篇
“昭和维新”
虽然这一被称为“二·二六事件”的叛乱在四天内就被政府军镇压,但它清晰暴露了日本军队内部的派系路线斗争,凸显了民事和军事当局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结果上,二·二六事件大大强化了军部的权力,成为了军部法西斯主义建立的契机。
二·二六事件到了战后仍然能激起日本人的感怀,1970年自杀的著名小说家三岛由纪夫便是青年将校的忠实崇拜者。希伯来大学日本史教授 Ben-Ami Shillony 在 Revolt in Japan 中详细叙述了二二六事件的来龙去脉,全面检视了叛乱领导人的身份背景和意识形态,探讨了昭和天皇和他的弟弟秩父宫亲王在事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全面战争
作者 Herbert Feis 时任美国国务院国际经济事务顾问,他借用职务便利,充分利用了美日两国政府的内部档案,包括国务院所有相关的文件,美国官方军事记录,战争部长史汀生、驻日大使格鲁的私人日记全文,以及同等级别的日本官方和私人记录。他和他笔下所有当事人都有密切接触。
本书追根究底地叙述了日美两国走向战争的过程,描述了日美要人的目的、态度和行动是如何推动局势发展的。
本书以一种“双面镜”的方式展开叙述,始终对比呈现美方和日方在同一时间点上的思想行动,因此发掘出了决策过程中双方行为的相互影响机制。作者仔细研究了官员、外交官和士兵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探讨了决策环境、国家野心、观念冲突、恐惧心理对战争决策的影响。
日本帝国三部曲
点击下文书名直达相关书目购买页
台湾、朝鲜、库页岛、关东州和南洋委任统治地构成了近代日本殖民帝国的正式疆域, (点击购买)一书将日本殖民史置于日本历史和全球殖民主义的框架之中,探讨了日本正式帝国(formal empire)的起源和演变、殖民地的管理机构和政策制定、以及殖民帝国背后的经济动力。
04
近现代日本的社会动员机制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早在二战之前,日本政府就已成功地创造出一个政治积极分子的民族(a nation of activists)。起源于政治高层的国家政策在政治积极分子的手中具有了更强的活力。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安德鲁·戈登评价道:“与任何精湛的历史作品一样,人们在读完这本书时,会对人类现象的复杂性有新的认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家自上而下实施控制的故事。Sheldon Garon的重要贡献,是展示了原本处于国家政策接收端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如何经常与政治官员协作,从而使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简单划分呈现出复杂图景。”
**书目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 END -
相关热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