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博会预告|Dinh Q. Lê 新作在ASIA NOW独家展出

10号赞善里画廊 10号赞善里画廊
2024-09-02


10号赞善里画廊将于今年10月20-23日参加巴黎艺术博览会 Asia Now。我们将呈现越南艺术家Dinh Q. Lê的全新图像编织作品《Khmer Reamker》系列


此次展出的四幅新作的主题将延续在2022年香港巴塞尔展会上呈现的《Khmer Reamker #12》,围绕柬埔寨吴哥寺中记载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Rāmāyaṇa),以及红色高棉(Khmer Rouge)政权控制下的“S-21”安全监狱的受害者


《罗摩衍那》在柬埔寨被称为民族史诗,且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Reamker》。而臭名昭彰的“S-21”安全监狱,曾关押18,000名受害者,最后仅有7名幸存者。


Dinh Q. Lê《Khmer Reamker #12》在10号赞善里画廊展位,2022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历史与文化的复杂性在Dinh Q. Lê编织的图像中产生了新的解读和意义。吴哥寺璀璨且悠久的文明,和红色高棉政权下的悲剧形成强烈对比辉煌与黑暗的冲突下,受害者的肖像和吴哥窟的浮雕交织在一起,若隐若现,令人感叹


Dinh Q. Lê,Khmer Reamker #23,2022,

Epson Inkjet Print on Epson Double weight matte paper, Ph-neutral double sided tape, Acid-free linen tape,165cm x 220cm


Dinh说道:“当我看见被关押的无辜受害者的肖像,我感到非常难过。他们被当作犯人一样留下的面部照片里,只有痛苦被永远定格在画面中。我想寻求改变,我将受害者的肖像与吴哥寺的浮雕进行融合,神猴战士仿佛变成了受害者的守护神。我利用这种交错的视觉影像产生新的表达。《罗摩衍那》不仅代表柬埔寨高度发达的文明,更代表勇气、正义和信仰,以及道德和美德的重要性。我希望观者能同时直面两者。他们是柬埔寨最好和最憎一面的重要见证。”


Dinh Q. Lê,Khmer Reamker #27,2022,

Epson Inkjet Print on Epson Double weight matte paper, Ph-neutral double sided tape, Acid-free linen tape,165cm x 220cm


“吴哥”的名称来自梵语的“都” (Nagara), 讹音是“吴哥”(AngoKor)。吴哥遗迹位于柬埔寨的叶林深处。吴哥王朝的全盛时期在十二世纪左右到十三世纪前半,以印度教和大乘佛教作为媒介发展。闍耶跋摩七世创造了一个几乎可以统治中南半岛的大帝国,并在吴哥建设了吴哥城,这样璀璨华丽的都城在一四三一年时化为一片焦土。而由蘇利耶跋摩二世建造的吴哥寺在距离都城不远的地方,并没有受到破坏。王朝崩坏后被改建成上座部佛教寺院,成为佛教的圣地,直到现在附近的居民仍然会去朝拜。


吴哥寺 (网络图片)


在吴哥寺的浮雕和碑文中记载了被视为印度教经典的《罗摩衍那》。主角罗摩原本是太子,但受到父亲的爱妾驱逐,与妻子悉多(Sita)、弟弟罗什曼那(Laksmana)一起到森林中修行。一天,魔王罗婆那掳走了悉多,罗摩兄弟由此展开一场英雄救美的故事。其中重要的角色之一是神猴哈努曼(Hanuman),罗摩在拯救悉多的路上撞见猴王争位,罗摩为他们解決了争端,猴王军师哈努曼也因此成为罗摩的好友,并幫他救出妻子。吴哥寺的浮雕和碑文中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军队征伐的果敢气势。在柬埔寨,《罗摩衍那》的故事十分受欢迎,全文主题是惩恶扬善,并且很早就以高棉语翻译成特有的民族史诗


浮雕中,右边的羅摩正举弓射箭,杀死了猴王的哥哥。

(网络图片)


Dinh Q.Lê 于1967年出生在越南和柬埔寨接壤的边陲小镇 Hà Tiên。1978年红色高棉的入侵迫使他和家人离开故乡并乘船前往泰国,并后来辗转至美国。动荡不安的早年经历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使他对柬埔寨的红色高棉历史产生了持久的兴趣。在90年代末期,Dinh决定返回越南,并常年穿梭越南和柬埔寨两地,在他眼里,两者均是自己的故乡。2007年,他在越南胡志明市创建了独立艺术空间Sàn Art


Dinh Q.Lê在工作室里


Dinh Q.Lê有着二十五年的创作图像及编织的经验。他利用儿时学习的传统草席编织技巧,将图像进行大规模的打印、拆解、交织、和重组。经过漫长的制作过程后,作品呈现出层层递进、迷人且复杂的视觉效果


Dinh Q. Lê,Khmer Reamker #26,2022,

Epson Inkjet Print on Epson Double weight matte paper, Ph-neutral double sided tape, Acid-free linen tape,165cm x 220cm


Dinh Q.Lê的最新欧洲大型个人回顾展“The thread of memory and other photographs“ 正在巴黎Musée du Quai Branly 举行,他最新的系列作品《罗摩衍那》也包括在此展览中。



此次展览的影像收藏部门负责人Christine Barthe介绍道:


“他(Dinh Q.Lê)解构现有的图像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图像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资源,一种需要转化的对象……作品因此产生了高度视觉化的效果,它具有深刻意义却又有些模棱两可,因为作品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He deconstructs existing photographs and gives them new meaning. Photography is more like a resource to him, matter to be transformed….It produces a highly pictorial result, one that’s very meaningful but a little ambiguous as there are always at least two ways of reading the image. ”


- Christine Barthe,  Head of Photographic Collections Heritage Unit,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回顾展“The thread of memory and other photographs”

现场展览图片


回顾展“The thread of memory and other photographs”

现场展览图片


回顾展“The thread of memory and other photographs”

现场展览图片



Dinh Q. Lê现居越南,获得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摄影艺术硕士学位。Lê的作品曾在多个主要美术馆展出和收藏,包括: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美国宾 夕法尼亚匹兹堡卡基内国际美术展,澳洲悉尼Sherman当代艺术基金会,纽约长岛的现代美术馆MOMA PS1,美国芝加哥当代美术馆,美国德州侯斯顿美术馆,美国马萨诸塞州美德福塔夫茨大学美术馆,及美国纽约亚洲协会等等。



Dinh Q. Lê


10号赞善里画廊


ASIA NOW

S04 展位,Salon sur Cour


Monnaie de Paris, 
11 quai de Conti, 75006

贵宾预览:2022年10月20日

公众开放:2022年10月21-23日 


媒体及作品咨询:Ellen Zhuang

ELLEN@10CLG.COM

+86 147 1492 2192



关于我们

10号赞善里画廊位于香港中环,坐落在大馆艺术馆后墙的赞善里巷弄。画廊由戴天利(Katie de Tilly)于2001年创立,是香港当代艺术文化的推动力,亦是亚洲领先的当代画廊之一。画廊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展开广泛合作,并支持新兴的亚洲艺术运动。在过去的十年中,画廊通过展览、对话、论坛和出版带动亚太地区艺术的蓬勃发展。画廊同时与多地区的策展人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展览和活动。画廊每年会参加全球数个知名展览和国际艺术博览会,比如香港和迈阿密的巴塞尔艺术展,纽约国际现当代展,伦敦的弗里兹大师展。


画廊创办人戴天利(Katie de Tilly)

10号赞善里画廊创办人戴天利(Katie de Tilly) 于1994年定居香港,并开始收藏当时还没受到国际高度关注的中国及亚洲当代艺术。透过与不同艺术家和文化人士接触,她对中国历史,社会状况和文化环境展开了深入了解。她于2001年成立10号赞善里画廊,专注发掘和推广亚太区艺术家,并积极推动文化艺术在香港的交流。


戴天利现任伦敦泰特当代美术馆(Tate Modern)亚太收藏会委员、RMIT大学艺术学院/香港艺术学院的委员会成员。同时,她是香港美术馆协会(HKAGA)的创始成员和联合主席。她是【M +赞助人】的创始成员,且正在领导“香港海外艺术家驻留计划”。她荣获美国商会颁发的2019年「最具影响力女性」奖项)。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10号赞善里画廊

Instagram::10chancerylanegaller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10号赞善里画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