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光 丨 大调悼亡曲:你的选择决定你国的文明

沙光 作家沙光 2018-08-18


点击上方 作家沙光 关注公众号






———————————

你的选择决定你国的文明






图注 《 fight the haze  雾霾天使 》

纸本水墨设色  37X40cm  2014年  島  子




 在良知与面包之间,在底线与牛奶之间,在规则与香槟之间,在真相与猪肉之间,在道德与白菜之间,在良善与羊排之间,在灵魂与权位之间,在正义与金钱之间,无论你如何作出选择,意即你选择甚麽,你的选择都无疑地决定着你的国家或文明或丛林的程度。

 有人为了获得面包而泯灭良知,为了获得牛奶而践踏底线,为了获得香槟而破坏规则,为了获得猪肉而遮盖真相,为了获得白菜而放弃道德,为了获得羊排而自阉良善,为了获得权位而交付灵魂,为了获得金钱而出卖正义。

 如此选择的人愈多,意味着纵欲贪婪的人更多,没有良知,没有底线,没有规则,没有真相,没有道德,没有良善,没有灵魂,没有正义,剩下的只有各种罪恶和被赤裸裸的罪恶裹挟之国。在这样的国里,人们因着自己的选择而承担灾难性的后果,并且,彼此不住地谴责对方没有人之担当。

 相反地,有人为了坚守良知而放弃面包,为了持守底线而无闻牛奶,为了遵守规则而蔑视香槟,为了恪守真相而拒绝猪肉,为了操守道德而弃掉白菜,为了信守良善而鄙弃羊排,为了恒守灵魂而抛却权位,为了扼守正义而舍弃金钱。

 这样选择的人愈多,即意味着配称之为大写的人更多,有良知,有底线,有规则,有真相,有道德,有良善,有灵魂,有正义,惟独没有人性“从众”而滋生的各种邪恶,栖居于造物主面前人人能以生而平等的神圣之国。这并非柏拉图式的理想国,乃是在现实中需要每一个被称之为人的个体皆应当为之去付出,去争取,去构建,惟有如此,人们方得活在一个有灵魂的国度。

 从众,是一种受心理活动所支配的现象,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从众心理(herd mentality)”亦或“从众心态、羊群心态、群众心理”。“从众心理”指涉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被从众的人,往往放弃了自己作为人当有的独立思考,因此成为他人思想与行为的附着体。譬如:货运水果车翻倒在公路旁,水果散落一地,有一个人选择了尽可能多地抢走散落的水果,进而,许多人加入哄抢水果的行列,构成一种群众效应。这种行为原本是抢夺他人财物据为己有的违法犯罪行为,却因为参与的人数众多而造成了群众行为,加之“法不责众”的丛林形态,致使这种从众行为逐渐地成为了一种常态。

 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常态”就是最基本的平庸之恶。相反,那些保持独立选择而拒绝参与哄抢水果的人,却因坚守了“不匪”之底线,反倒成了群众中稀有的另类,是显出从众之恶的异己分子。从众,使从众的人沦为毫无自己、善恶混淆的附着体。

 诚如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所言: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反智教育最显著的成果就是建立起来一个庞大的“乌合之众”体系,这个体系存在的基本体征可呈现为:反良知、反底线、反规则、反真相、反道德、反良善、反灵魂、反正义,但凡与文明相关的词语,这个以“乌合之众”为荣而存在的体系只给出一个字:反。

 “良知、底线、规则、真相、道德、良善、灵魂、正义”等这些与常识有关的词语是正常国家建立秩序的基石,这块基石的内核是自由与选择。意即:真正的自由是受到制约的自由。制约这种自由的内律是植根于个体之人灵魂深处的良知,是造物之主赐予人类个体生命的最美的礼物。


2018年4月22日  北京








                 

         

        回溯阅读链接:

           

            大调悼亡曲:穿越大半个中国跨省捕你


            大调悼亡曲:奥斯维辛左侧灵魂毒气室


              大调悼亡曲:毁灭一个民族的十六件事


              大调悼亡曲:独裁者惟一能听懂的语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