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终总结
2021年已经结束,拉了下收益率,-4.6%。回首这一年的表现,不是太满意,给自己打60分吧。
有必要反思一下这一年的心路历程,反思不是让自己后悔,不是让自己对唾手可得的收益没拿到感到惋惜。反思的目的,是检查自己的认知系统有没有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
这种状态下的反思比股市大涨时的反思要好上太多。珍惜这个市场给予的冷思考机会,这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反思。
春节前后,所持个股短期大幅上涨,当时整体收益率已经20%以上。白酒板块尤其热,当时经常看到有人发感慨,“年少不知白酒香,错把科技加满仓”。
本人也感觉到股市太热了,应该落袋为安,多次有过卖出的想法,但以不到卖点为由把自己说服了。事后看,如果当时能卖掉,即便中间啥也不动,今年至少会有至少20%以上的收益,不是很好吗。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不卖的这个决定对不对呢?
第一、不到卖点不卖,我认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事前列好交易计划,就是为了让自己少受市场情绪的影响,防止在狂躁的氛围中迷失自我。
所以,从这点上看,洋河不到卖点不卖是正确的。但是海康三次到卖点却只卖出了两次,而且整个卖出的过程犹犹豫豫,患得患失,显然是错了。计划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计划,这个大原则是不能动的。
第二、股市短期大涨,已经有了不错收益,是否就应该选择卖出?有人觉得,这不是很清楚吗?如果当时选择退出,今年至少会有20%是收益,不比现在强太多?这属于后视镜思维。问题是,如果行情继续大涨下去呢,如果这是下一个大牛市的开始阶段呢,你还会选择只获得开始阶段的2成收益,然后做个旁观者吗?
换一个思路,站在当下这个时点,请给我一个准确的判断,行情未来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下跌吗,企业债务违约,老百姓收入下降,房贷车贷可是一分不能少;消费下降,实体经济困难;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不好转,股市将会继续下跌?这个逻辑对吗,对。
上涨吗,房地产的十几年的大牛市结束了,现在大多数老百姓家里不止一套房,人口出生率下降,聪明钱会从房市退出进入股市;央行开始货币宽松,所谓水涨船高,肯定会推动股市走高,这个逻辑对吗?也对。
那么未来一年股市是涨还是跌?答案是,我也不知道。事实上,股市上涨,你能找出一万个理由,下跌,你同样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甚至同样一个理由,既可以解释上涨,也可以解释下跌。预测涨跌,臣妾做不到啊。
还是回到投资的第一性原理上来。想象一下,如果你买的这家公司是非上市公司,你还愿意买吗?如果这是一家持续创造利润,至少跑赢GDP,是自己能力圈内确定性最强,收益率最高的公司,那就值得拥有,否则就不值得。
所以判断买卖的标准不是已经获利了或者亏损了,也不是自己感觉将来会涨还是会跌。只能是在自己能力圈内,把收益率次高的资产调换到收益率最高的资产上。这条原则,以前在做,将来也要继续坚持。
第三,对洋河利润预估偏高,使得没到卖点。这是能力的问题。我只能说,人没法赚到认知能力以外的钱。只能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认知更接近真相。
所以,虽然结果不是很理想,虽然执行的过程有过纠结和打折,但总体还是克服了心魔,较好的执行了事前的交易计划,就冲这一点,给自己一个及格分数吧。
今年合计读书 22本,纸质书8本,电子书14本,在读2本。读财报18份,学着写了2篇企业分析。感觉有进步的是大体能看懂港股财报了,不论是繁体文字,还是财报结构,至少不像以前那样怵头了。哈哈,这也算是一个小进步。
今年11月份开始,自己决定学着写公众号。很多东西,自己觉得明白了,真要写时,又会觉得茫然无从下笔。从觉得明白到清晰的表达出来,还是有不少距离的。
写完一篇分析文章后,自己对企业的理解也会加深。这等于为自己的学习加了个反馈回路,有了个可验证的指标。所以这种输出倒逼输入的办法,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感觉挺好的。
展望2022,给自己立个Flag吧。
1、每周一篇公众号输出。输出倒逼输入,逼着自己不断学习,思考,并把所学所思记录下来。
2、投资收益率15%,为什么定这个目标呢,去年60%,今年-5% ,明年15%,这样三年年化收益率20%以上。
3、坚持锻炼,每周跑步不少于15公里。
4、全年读书40本,争取突破54本。
2022年,祝愿祖国更加强大,经济更好发展,人民更加富裕,小伙伴们的美好愿望都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