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 | 虚词辨章 考镜源流——评《吴语虚词及其语法化研究》

史濛辉 上教语言学 2020-01-18

学界短评

《吴语虚词及其语法化研究》一书以现代吴语的一些重要功能范畴,如指示词、趋向词、连词、介词、被动标记等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周边方言和汉语史,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本书揭示了吴语中起重要作用的虚词的多功能性,并通过与周边方言的比较,论证了其发展演变轨迹的类型学意义,是一本值得方言调查者和类型学研究者参考的好书。

——陈玉洁,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伟教授所著《吴语虚词及其语法化研究》,既有共时平面上吴方言的材料映射虚词语法化的过程,又有大量历史文献进行验证,深入揭示了各类虚词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所反映的类型特点,是近年来吴语虚词研究的集大成者。

本书所揭示的吴语虚词及其语法化特点,对其他汉语方言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同时也反映出东南几大方言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指示词“尔”、处置标记、使役标记、被动标记在吴语和湘语中都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似的演变过程,反映出吴语和湘语除了全浊声母演变等语音上的共性之外,在虚词演变方面也有高度的相似性,这为“古江东方言”“吴湘一体”等学说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

——夏俐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




《虚词辨章 考镜源流 ——<吴语虚词及其语法化研究>评介》


作者:史濛辉



郑伟先生所著《吴语虚词及其语法化研究》(以下简称《吴语虚词》)一书2017年3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属于“中国当代语言学丛书”中最新的一部专著,也是目前所见关于吴语虚词专题研究最详尽的一部作品。


之前的吴语研究,可能是受到赵元任先生(1967,Contrastive aspects of the Wu dialects. Language 45, 98)认为的“(吴语)比起音系方面的差别,语法的差别要小得多”观点的影响,大量的工作都是围绕语音和音系展开的,语法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少,而虚词的研究则更加罕见。


郑伟先生是地道的常州人,2008年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目前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主要包括语言演化、汉语历史音系学、方言历史语法、汉语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等,尤其着力于吴语研究,目前已发表相关论文及专著近80项。


《吴语虚词》一书着眼于共时描写和历时构拟的互补作用,历时上考镜源流,共时上横向比较,以揭示吴语中虚词看似多读音、多功能的“混乱表相”背后的共性。


《吴语虚词》一共有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吴语的概貌、吴语历史语法的已有研究、本书的写作体例等。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讨论了现代与早期吴语的指示词(能、尔、个)、时间表达词(头、手、脚、背、底、尾)、趋向词(上、下、开)、连介词(搭/同、听/教、捉/拿/把/拨/担/驮)、被动标记(等、拨/把/本/担、搭、吃/乞/丐/讨)等虚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历程。第七章从方言比较的角度,以几个虚词为例(手/尔/侬/底),说明吴、闽方言之间的历史关系。第八章是全书的总结,对各章内容做了概括,同时指出了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吴语虚词》一书让我获益颇多,以下简述四点:


第一,涵盖议题充分,由点及面,娓娓道来。


从上文提到的各章节内容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吴语虚词》一书几乎涉及了虚词研究的每个方面。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研究都是通过对具体个案的深入分析,从而透视吴语虚词在吴语历史文献和现代吴语中的具体表现,进而论及这些虚词在语法上的多功能性、在吴语和周边方言中表现的异同,以及与汉语史主流发展的联系等重要话题。


第二,注重历史文献,尤其是早期吴语文献的利用。


正如该书在“内容提要”中提到的,“吴语从晚明开始出现了数量较多的历史文献,比如《六十种曲》(若干南戏的宾白)、《山歌》(明·冯梦龙编)、《绣榻野史》(明·吕天成撰)、《缀白裘》(清·钱德苍编)、《三笑》(清·吴信天撰)等,这些语料的时代、地域性质大致上都是比较明确的”。此前,以石汝杰先生为代表,吴语文献已经完成了一定的梳理与考证工作。《吴语虚词》一书利用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清晰地展现了现代吴语虚词中某些用法的来源及其变化。


例如第三章中谈到,和北方方言不同,南方方言可以用身体部位名词作词缀构成时间词,这种现象在现代吴语中十分常见,如苏州、上海的“连手”(顺手)、“一脚”(一直)等。作者认为汉语史上这种构成时间表达词的表达方式并不常见,但是他通过对早期吴语文献的整理发现这种现象在吴语中一直较为普遍。因此作者认为“有些在汉语史文献中观察不到时间表达用法,但在现代方言中已成为具有较强构词能力的词缀(主要是后缀)……可见,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汉语中空间范畴到时间范畴的语法化,仅仅关注现代汉语普通话是不够的,更多的则应该从方言的历史材料(如早期吴语)和现实材料中发现与归纳语言事实”(第148页)。


第三,注重方言类型,尤其是吴、闽语之间的比较。


吴闽关系是吴、闽语研究,乃至整个汉语方言史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不少学者对此都有一定的见解。目前,比较令人信服的是“南朝江东方言说”。


详细可以参看梅祖麟(1994,唐代、宋代共同语的语法和现代方言的语法,《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2,61-97;2011, 江东方言的“汝”字(>苏州nᴇ⁶“倷”)及其相关问题,《东方语言学》第九辑,1-12,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何大安(1993,六朝吴语的层次,《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4.4,867-875)、丁邦新(1995,重建汉语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中国语文》6,414-419)、陈忠敏(1998,吴语及邻近方言鱼韵的读音层次——兼论“金陵切韵”鱼韵的音值,《第六届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345-364。台北:中央研究院)、郑伟(2010,北部吴语与闽语的历史联系——几个词汇上的证据,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8.1,70-86)等学者的研究。


其中人称代词“侬”的表现及虚化路径一直是学者认为吴、闽语同源的重要词汇证据。


从吴、闽语内部来看,“侬”的本义表示“人”(详见,潘悟云、陈忠敏, 1995,释“侬”,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3.2,129-147),这个用法可以追溯到南朝所谓的“吴声歌曲”,如《子夜四时歌》等。但是,“侬”另有“我”义,如“侬,吴人称我是也”(南朝·顾野王《玉篇·人部》)。


问题是,“人”和“我”这两个意思孰先孰后,之间是引申关系还是并起平行的义项?


《吴语虚词》第七章中认为,吴、闽语中“侬”都经历了“实义词(人)>人称代词(我)>类后缀(附着词)>后缀”的演变。


但是近来,陶寰、史濛辉(2016,人称代词考源的原则——兼论吴语的“侬”,《汉语史学报》第十六辑,124-142。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研究认为,“人”和“我”是一种并行义项,两者很早就在吴地同时使用。“侬”作为人称代词后缀更可能来自“人”这个义项,而不来自“我”这个义项,即可能不存在“我”和“侬”同时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互相竞争的局面,而是“我”进入吴、闽语后直接和“侬”表示“人”这个义项形成“词根+词缀”的形式,同“我”展开竞争。


虽然目前关于一些吴、闽语虚词的问题还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吴语虚词》一书从语义演化类型角度梳理这些虚词的演变路径,可以让我们对吴、闽语关系有一个更清晰的整体认识。正如作者所言“虚词史的探讨同样是我们观察吴、闽语历史关系的重要窗口”(第279页)。


第四,《吴语虚词》一书也是我们了解该领域内前辈学者研究的一个很好的通道。


比如赵元任先生1926年发表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又收录于2002,《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133-176,北京:商务印书馆),该文应该算是第一篇汉语方言语法虚词专题研究的科学论文,文章通过精确的描写和对比,综合分析了三地方言,尤其是以北京话为参照,分析了两处北部吴语的语气词与之不同的地方。


又如由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的梅祖麟先生的《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其中以其1988年发表的《汉语方言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中国语言学报》第三期,139-216,北京:商务印书馆)为代表,该文承续梅先生1979年The etymology of the aspect marker tsi in the Wu dialect (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7.1, 1-14,又陆俭明译,吴语情貌词“仔”的语源,1980,《国外语言学》3,22-28)一文,立足汉语史,用历史语言学,尤其是历史音韵学的方法探讨和对比汉语方言中“著”的用法。


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汉语方言虚词研究中,特别是在吴语方面,音系-句法接口研究的经典实践。


21世纪以来,刘丹青先生的《语序类型学和介词理论》(2003,北京:商务印书馆)一书也包含了很多吴语虚词研究的重要成果,刘先生高屋建瓴,在精准描写的基础上,着眼于不同语言(方言)之间的类型比较,着重刻画句法标记的“功能演变”及这种演变类型的共性与区别。


《吴语虚词》一书,在吸收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又结合文献与方言,打通历时与共时,从语法化角度探讨方言虚词及其演变,阐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总体来说,郑伟先生的《吴语虚词》一书通过文献考证、历时比较、共时描写等方法,几乎涵盖了吴语中虚词研究的各个议题。对于每个议题,该书既做了良好的回顾,也给出了自己的研究,但以此为基础,必定能让今后的讨论在一个新的高度展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吴语虚词》一书的四项附录十分重要,它们分别是:“各地吴语指示词一览表”、“各地吴语相关虚词对照表”、“吴语代表方言语法例句对照”和“吴语早期文献选录”。这些附录中的材料可能是目前所见吴语材料中,关于语法及虚词领域内,较为详尽的一个描写与归纳。这些材料无疑可以为后继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较好的横向比较的来源。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附录3“吴语代表方言语法例句对照”,该附录中列出的10个吴语点的各100条例句,基本都是由该方言受过语言学训练的母语者转写而成,因而极具参考价值。在更为可靠的方言记录上展开分析与比较,对语言学理论,尤其是对方言类型比较的进一步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END-


《虚词辨章 考镜源流 ——<吴语虚词及其语法化研究>评介》,原刊于《中华读书报》2017年4月12日10版《书评周刊·社科》版。

上教语言学公众号已获授权,可标原创发布。




吴语虚词及其语法化研究 

作者: 郑伟 著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7-3-31 

页数:438 

定价:98.00元 

装帧:软精装 

丛书:中国当代语言学 

ISBN: 9787544472647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均可购买

出版社官方微店特惠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