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 | 丁健 :重读陆丙甫《核心推导语法》

丁健 上教语言学 2020-01-18

出版缘起


 汉语语法分析传统上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中心词分析法”),后来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传入又出现了“直接成分分析法”(又称“层次分析法”)。 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两种分析法在运用时的优劣逐渐成为学界所关注的热点,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析句方法”的讨论(相关论文可以参看《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在这场讨论中,当时还是复旦大学研究生的陆丙甫提出了将两种分析法相结合,并简化分析的层次和步骤的观点(参看陆丙甫《对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些看法》,《中国语文》1981年第4期)。 尽管这一观点提出后并没有引起学界太多的注意,但陆丙甫在赴美留学后仍继续深入思考相关问题,在1991年至1992年间写出了一部系统性的语法理论著作《核心推导语法》(以下简称《核心》)。该书于1993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核心》一书立足于认知心理基础,从听话人解码的角度出发,将语义和 句法相联系,提出了一种兼顾核心词和层次的“向心层次分析法”和由有限多项式构成的“向心轨层”的语法结构观念,基本上解决了20世纪80年代讨论中所指出的两种析句方法的弊病。 在此基础上,还对汉语语法分析中的一些传统问题和难点问题作了统一处 理,比如词类划分、语法本位、向心结构、多项定语的语序、主谓谓语句 、主语和话题的区分、作格动词,以及基本句型的确定,等等,可谓是“提纲挈领,以一持万”,给当时国内的语法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我第一次接触《核心》是在大学一年级,当时要完成一个作业,是比较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而《核心》中正好对二者的得失有很好的分析,可资借鉴。 不过那时我看得并不认真,很多地方都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 2015年8月,由作者亲自勘误、补充的《核心》第二版再次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遂重新通读了一遍。 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析句方法”的讨论早已淡出学界的视线,那么时隔二十二年,出版《核心》第二版的意义究竟在哪儿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到“析句方法”的讨论上来。 当年,有些学者支持句子成分分析法,有些学者支持层次分析法,但无论持哪种观点,都只是偏重于对两种分析法的评价,指出利在哪里,弊在哪里,而鲜有新的见解提出。 同时,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也基本上局限于结构的分析,几乎没有涉及对语义和语用的考虑。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句法分析并非语法研究的终极目标,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分析之后作出相关的理论解释。 因此,也没有必要将析句方法规定为哪一种,只要适用于具体的研究对象或研究范围就好。 


与此不同的是,《核心》在分析得失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而且书中提到的轨层结构、语义靠近、内小外大、同步组块等概念不仅能分析句法结构,还能揭示出句法背后的语义因素,同时这些概念也有深厚的认知心理基础,将语法分析和功能解释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对当前的语法研究仍有积极的意义。 


举个简单的例子,汉语中的双宾句可以说“送了他一本书”,也可以说“送了一本书给他”,但不能说“*送了一本书他”。 这就可以用“内小外大”来解释:在句子结构中,靠近核心的从属语总是较短小的,而较长、较复杂的从属语则置于结构的外层,这样便于听话人对信息的处理,降低心理操作的难度。 “一本书”比“他”复杂,所以只能是“他”更靠近动词核心“送了”,如果一定要突出“他”,将其置于句末信息焦点的位置,那就采取再加一个动词“给”的补救措施,构成一个连动结构。当然,双宾句的语序还与宾语的有定、无定有关,此处不再详述,详见《核心》7.1.3节。 


可见,析句方法的讨论虽然已经远去,但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核心》一书并没有过时。 如果翻看近几年发表的语言学论文,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积极运用《核心》中相关理论的案例。 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前不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作者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语言共性”,即“所有语言都以这样一种方式自动组织:句子中相关的概念尽可能保持近距离,以降低理解句子含义的难度”,并提出了“从属长度最小化”(dependency-length minimization)的假设(网页链接http://m.pnas.org/content/112/33/10336)。 这一观点实际上与《核心》中所说的“内小外大”和“语义靠近原理”不谋而合,可以作为《核心》一书理论前瞻性的一个佐证。


另外,《核心》这部书不仅对研究者来说是有用的,对语法方向的研究生也很有指导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现今的“现代汉语”教科书大多是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并附带介绍句子成分分析法。 就我个人的学习经历而言,老师在课上只是侧重教学生应该怎么切分结构,并给予正误判断,至于切分背后的理据,则不得而知,从而使得语法分析变成了一种机械式的练习,不少学生对此感到枯燥乏味。 读了《核心》之后,你会明白为什么“认真/研究汉语”要比“认真研究/汉语”的切分更合理,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语法成分在句子中又是根据什么而确立的,等等。 再举个例子,“漂亮女孩”这个短语的内部结构是什么,可以说“定中”“定名”“形名”“形中”等,似乎都不错,但这实际上体现的是四种不同基准的描写方法,这些在书中都有说明。


语法研究该怎么做?这恐怕也是很多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 《核心》中强调语言能力和人类的其他认知能力没有差别,而语法研究也和其他的科学研究没有差别。 因此,书中最后一章(第二版新增)指出语法推导的初始点是两个一致性,即“语言结构跟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一致性”以及“语法形式与交际功能的一致性”,而语法研究的目标就是从这两个最基本的一致性出发去发现更多被隐藏的具体一致性。 同时,书中第一章还对描写和解释、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的观点客观而温和,没有偏废一端的激进表现,这正是语法研究所需的正确态度。


当然,《核心》中也有一些值得进一步讨论的地方。 比如,我们一般都说“新编葡萄牙语-汉语词典”,而不说“比如,我们一般都说“新编葡萄牙语-汉语词典”,而不说“葡萄牙语-汉语新编词典”。 根据“内小外大”,应该优先采用后者,因为“葡萄牙语-汉语”的组块大于“新编”的组块,但这却和语言事实相矛盾。 相反,根据“语义靠近”,又应该优先采用前者,因为对于核心名词“词典”而言,语种的属性要比编写的新旧更能反映其本质(任何一部词典相比较之前编写的都是“新编词典”),所以也更靠近核心,这又与语言事实相吻合。 也就是说,就这个例子而言,“语义靠近”比“内小外大”的作用更大。 那么,其他情况下是否也是这样? 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某个结构形式并产生矛盾时,优先发挥作用的因素背后是否也存在着某些规律或倾向,这些问题《核心》中并没有谈到,是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本文作者:丁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师。


《核心推导语法》作者简介:

陆丙甫,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胡裕树。康州大学心理语言学硕士、南加州大学东亚语言博士。主要研究范围:语言类型学、功能主义语法、语言应用等。现为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类型学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核心推导语法》(1993年)、《汉语的认知心理研究》(2010年)、主编《当代西方语言学要著研读》(2012)、《语言类型学教程》(2015)。




《核心推导语法》(第二版)

 作者:陆丙甫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5-8-31 

页数:311 

定价:59.00元 

装帧:软精装 

丛书:中国当代语言学 

ISBN: 9787544455732


了解更多图书信息,

请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出版社官方微店已上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