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汉语研究方法导引》新书预售开始!
《汉语研究方法导引》是一部旨在引导语言学研究生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入门教材。本书特点在于,在大量案例剖析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介绍研究原则、研究方法与研究程序,讨论一般科学方法、具体科学方法、不同语言学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本书力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范式,从而提升学术探究能力。
目 录
第一章 汉语研究方法意识与学术探究
一、 科学方法论与汉语研究
二、 科学方法意识与汉语研究
三、 汉语研究与学术探究能力的培养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二章 以方法为主导的汉语研究历程
一、 汉语研究概述
二、 具体科学方法与汉语研究历程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三章 历史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一、 理论介绍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四章 结构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一、 理论介绍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五章 生成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一、 理论介绍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六章 认知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一、 理论介绍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七章 篇章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一、 理论介绍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八章 互动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一、 理论介绍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九章 对比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一、 理论介绍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十章 社会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一、 理论介绍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十一章 语言类型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一、 理论介绍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十二章 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一、 理论介绍
二、 研究方法
三、 案例剖析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第十三章 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汉语研究展望
一、 社会文化视野下的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二、 自然科学驱动下的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三、 当代语言学发展趋向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
后记
序 言
语言学是一门极其讲求研究方法的学科。这正如莱布尼茨所言,数学的本质不在于它的对象,而在于它的方法。语言学恐怕也是如此,自进入现代语言学的历史阶段以来,各种理论流派的发展演变,究其实质也就是不同研究方法的嬗变更替。方法说到底,不外乎研究对象的某种性质或内部关系的一种呈现程序,已有的方法指向预料中的结果,要揭示未曾发现的性质或关系,就需要有新的方法,没有方法,我们就只能处在笼统、肤浅、整体直观和猜测的状态中。
对一个初入此门的学者来说,找不到方法固然是举目茫然、手足无措;面对众多可选择的方法,也会让人目迷五色、莫衷一是。周红在自己的学术经历中以及后来指导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工作中,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在申报研究生课程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以此为题,却不顾这一课题将会带来的艰辛——若不是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了然于胸,若不是对语言学方法的运用游刃有余,以及善于将这一切化为深入浅出的表述,这一任务是难以完成的。十几年前我曾经开过一门叫作“语言分析与研究方法”的课,只是把研究方法的运用局限在对语言现象的分析上,就已经感到左支右绌力难胜任了。由于深知其中的不易,最初听到周红的这一课题获准立项时,其实是很为她担心的。但周红是一个意志坚定,做事脚踏实地的人,眼见着她就这么一步步地走过来,两年多的时间过去,居然七易其稿的厚厚一本教材就已经完成,而且还经过了教材试用阶段并录制了教学视频。当然,离开了上海一群青年学者的齐心参与,鼎力支持,周红大约也是寸步难行的。下面还要谈到,能有这么多的青年学者集聚起来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对上海的语言学界有着特殊的意义。
面对这部已经完成的教材,感到有两个方面是有必要特别提出来说说的。一个方面是关于教材本身。整部教材的定位不在知识性而在学术探究的过程,不是论证语言学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的学术价值如何,而是针对一个初学者如何通过这些方法去发展在学科领域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至于从整体上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水平——即使将来没有从事语言学研究方面的工作,也能从中得益而将所获迁移到其他研究领域或实践领域中去。着眼于能力这一总体思路,贯穿教材始终,可以看出,编写者对此是煞费苦心的。首先就在于全书在三个层面上认识语言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 一个是适应于所有领域的一般性研究方法(第一章第二节),第二个是适应于语言学所有领域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再一个就是语言学各分支各流派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全书主要章节)。虽然前两个层面所占篇幅并不多,但有了它们,对初学者的能力就有了一种既能深入其中又能高屋建瓴的要求,指向的也就不仅仅是具体的语言研究能力,而且是以之为基础,希望能扩展到人进行思维、分析和研究时所需要的整体素质上。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在第一层面上谈到一般性的科学方法时,也能扣住语言现象进行分析。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到,本教材的直接目的当然是发展初学者的语言研究能力,着眼的是各种语言现象的探究,但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通过这一过程,提升自己的整体思维能力和研究素养。反过来,也只有前两个层面的能力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具体的语言研究才能左右逢源,棋高一着。
为了切实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本教材尤其用心于语言学各分支流派的研究方法。用心就在于,每一分支流派研究方法的表述都由三部分组成: 理论介绍、研究方法和案例剖析,然后配上思考题和进一步阅读的书目。这里的案例剖析自不必说,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入门的捷径,问题是哪些案例才真正有助于对研究方法的领悟和把握。对比历次修改稿可以看到,这里的案例都经过了反复甄选,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初学者在对相应的理论观点和具体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之后,知道怎样的研究课题更有利于消化这些理论和方法,更有利于为自己模拟一个研究的实际情境,让自己像一个真正的语言学家一样在这个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至于选择一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对编者的学术功底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相比理论介绍和研究方法来说,这一部分要难写得多,因为要将某一分支流派的理论方法落实到对一种语言现象的具体分析上,本身就需要一种融会贯通的能力,更需要变换思路,站在一个尚在懵懂之中的初学者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而不是简单重复原作者的论证过程,更何况还要用清晰简洁而明白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就成稿来看,这一部分有待提高的空间还很大,但也可以看出,编者们都努力朝这个方向去做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教材的亮点之一。
这里还想重点谈谈自己的认识,这部教材为什么采取了理论介绍和研究方法两个部分齐头并进的表述方式?在人们的通常理解中,研究方法很容易被想象为就是一些可以完全程序化的操作规则,只要按照这些程序对一定的语言材料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理想中的结果。如此理解研究方法,一是窄化,二是机械化了。严格地说,在理论和方法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一种理论只要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并解释一定的语言现象,它就已经具有了方法论的价值,就作为一种方法原则指导我们的研究,从中就可以派生出种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来。我在一篇文章中就曾经这样提出过,理论只要是合理、充分并具有效解释力的,合适的方法也就蕴含于其中了。就现在语言学各种分支流派而言,明确概括为操作程序的研究方法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方法其实蕴含在理论原则的表述甚至分析的实例中,正有待我们去提取。所以,只抓住这些可以拿来就用的方法,往往是无法适应多彩多姿千变万化的语言现象的。初学者在学习了一些研究方法后,却经常会觉得无所适用,而遇见了有研究价值的语言事实,又会觉得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原因正在于此。所以,方法的学习与理论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从方法出发去回溯它背后的理论,从理论出发去发现它蕴含着的方法,是无法分开的两翼。这部教材如此强调理论介绍和研究方法的齐头并进,以至于形成了本教材的一条主线,原因正在于此吧。这是将来这部教材的使用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不重视的。此外,正因为在理论和方法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内部同样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看到教材中一些专门介绍方法的章节,根据不同分支或流派的具体情况分出了研究原则、研究程序、分析方法、研究手段、技术概念甚至研究范式等概念,来对研究方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表述。这种不拘一格的做法也正是适应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值得特别提出来说说的另一方面是这部教材对上海语言学界的特殊意义。地域是形成学术共同体学术风格和流派的一个重要因素,上海虽然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高地,也有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厚传统,可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呈现出语言学研究应有的地域特色,更不要说形成风格或流派了,连上海的语言学人集体亮相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机会都很少。但是,历史上其实是有过几次机遇的。首先就是当年复旦大学的胡裕树、华东师大的林祥楣、上海师大的张斌三位教授的跨学校合作,已经形成了某种特色,若不是封闭的学术环境和迭出的政治运动,他们很可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带动上海的学人,至少形成语法研究中的一种上海风格。第二次机遇则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上海领风气之先而成立的上海现代语言学会(XY)。据笔者了解,XY有两次高潮,第一次在20世纪80年代,可惜的是,虽一时风起云涌,却没有什么有影响的成果留世;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XY的成员有了更为明确的启流立派的意识,力图在功能和解释这两种学术目标上形成上海的语言学追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除了合作写成一篇纲领性的论文《功能与解释的交会》,发表在1996年的《语言文字应用》上,不久也就风流云散了。
时间一下子就来到了21世纪头十年的中期。2015年11月我参加这部教材编写的第一次会议时,看到这么多来自上海各个高校不同院系,有着不同学术背景和学术旨趣的年轻学者们,在完全没有行政意见也没有学术大腕召唤的情况下,仅仅是因为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学术兴趣和出于教师的责任感而坐在了一起,心里一则是喜,一则为忧。当时真是为周红担心: 这支队伍能坚持下去吗?研究方法并非轻而易举的课题,一旦出现问题,靠什么将他们凝聚起来?看来我真是低估了现在年轻学者相互之间的包容心和责任感了。2016年3月第二次会议上,大家都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谈编写的具体思路了,很快,8月就拿出了初稿。特别是下半年,教材进入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班的试用阶段,编写者们轮流到上海财经大学去讲授自己编写的部分并录制了教学视频,这在上海恐怕还是头一回吧。在此基础上,教材又经过了修改和最后定稿,邮件频繁来回,意见反复切磋,要在各个学有专长的学者之间取得统一。这一过程在我看来是很复杂很困难的,而在现在的年轻学者之间却变得非常谐和寻常。在周红的眼里,这是一个“大家共同努力,热烈探讨,积极合作,建立了很好的友谊”的过程。虽然这次合作并没有涉及深层次学术观点的碰撞和交融,但是它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更重要的是出了成果,表明上海的年轻学者们是合作的、包容的、进取的,可以期待,他们中间将会出现一个体现了上海风格的学术共同体,会显现出自己独特的学术追求,甚至形成流派。
虽然已经有了几部专著,但是对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作为一种元科学,在国内尚不兴盛。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部专门对初学者进行“导引”的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教材就显得尤为可贵了。通读这部四十多万字的教材,客观地说,粗糙之处还是有不少的,但它的意义,一在于它的开创之功,二在于它对上海青年语言学人的凝聚之力。希望这部教材会在使用中越改越好,更希望在越来越多的合作项目中,上海的青年学人能走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学术空间。
刘大为
2017年12月
主 编
简 介
周红,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国际教育和语言习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编商务汉语教材11部。
后 记
本书是为上海财经大学“汉语研究方法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而编写的。本书是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等硕士研究生教材,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学理论,更深入地学习不同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范式,更有意识地运用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开展汉语研究,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能力与学术探究能力。
2007年9月,主编周红在上海财经大学首次开设了“汉语研究方法论”。经历了8轮的教学后,2014年12月,周红申报校级研究生课程,并于2015年1月获得立项批准。2015年1~10月,周红对教材编写纲目开展了五轮的修订,11月组建了教材编写团队,并建微信群讨论教材体例。2016年1月,编写团队召开了教材讨论会,确立了编写理念和内容设计,明确了编写任务。2016年8月,教材完成初稿。2016年9~12月,在上海财经大学2016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班级进行了教材试用,并录制了课程教学视频。2016年10月,配合课堂教学进行了课程网页建设。2017年3月底,该课程通过了结项验收,评定结果为“优秀”。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编写团队进行了教材修订、完善与统稿。2017年10月交稿。
本书得到了上海财经大学黄锦章教授、复旦大学刘大为教授两位专家的指导,感谢他们一直关心教材建设。本教材编写人员大多数是上海各大高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各有专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扎实的学术功底。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大家共同努力,热烈探讨,积极合作,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在此对他们的热情参与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本书分理论介绍、研究方法、案例剖析和思考题等四大板块,重点在于案例剖析,探讨不同语言学理论方法、研究范式在汉语研究中的运用。第一章讨论语言学科学方法论,阐述科学方法意识在汉语研究中的运用,分析学术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二章是从具体科学方法角度描述汉语研究历程;第三章至第十二章分别介绍不同语言学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具体运用;第十三章展望语言学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向,并介绍社会文化视野下和自然科学驱动下的语言学与汉语研究。每一章后面还有“进一步阅读”的文献,供学生查阅。由于篇幅原因,本书不再列书后参考文献,而是在每页对所引用的文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脚注。本书由周红统稿,具体编写情况如下:
第一章 汉语研究方法意识与学术探究 周红
第二章 以方法为主导的汉语研究历程 周红
第三章 历史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金耀华
第四章 结构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刘娅琼
第五章 生成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刘辉、亓海峰、周红
第六章 认知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卢惠惠、刘承峰、周红
第七章 篇章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黄友、刘焱、周红
第八章 互动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谢心阳
第九章 对比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付冬冬、周红
第十章 社会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吴春相、王连盛
第十一章 语言类型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盛益民
第十二章 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与汉语研究 郭曙纶
第十三章 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汉语研究展望 周红
虽然我们抱着较大的热情编写这部教材,然而,限于我们的水平和编写经验,本书一定存在许多问题。之所以敢于出版,是因为师长的不断鼓励,编写者的精诚合作,同学们的热切期待。出版只是一个起点,希望得到更多师长的批评指正,也期待更好的教材问世。
最后感谢上海财经大学的经费支持,感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领导的关怀,感谢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鼎力帮助!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成书全过程中,积极沟通并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7年12月
新书预售开始了!
汉语研究方法导引
作者: 周红 主编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8-7
页数:404
定价:90.00元
装帧:软精装
ISBN: 978-7-5444-8260-8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出版社官方微店预售中!
感谢关注
上教语言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