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语言学研究”评刘鸿勇著《汉藏语名词性结构的对比研究》
中国是汉藏语的故乡,语言资源极其丰富,除汉语普通话之外,还有各地汉语方言和不同民族使用的民族语。不同的民族往往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认知世界。每种语言都可看成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在生成语法“原则与参数”理论视野下,对汉藏语不同语言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揭示不同语言的特点,也能窥探到隐藏在人类语言深层的普遍语法原则。
公众号“形式语言学研究”对
《汉藏语名词性结构的对比研究》一书的推介
本书在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下,详细讨论了汉藏语名词性结构的句法和语义。书中考察的语料主要来自汉语普通话、粤方言、吴方言、景颇语、凉山彝语、腊罗彝语、湘西苗语、乳源勉语等。讨论主要围绕量词结构和关系结构展开。本书一方面交代了名词性结构研究中一些核心问题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在跨语言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先爬梳了汉藏语名词性结构目前的七大核心研究问题,然后简单介绍了形式语言学中和名词性结构相关的句法语义理论。
第二章讨论的是名词性结构的语义。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入手,本章先综述了学界对英语中三种形式的类指义短语的研究,对“类”、类指义短语、类指句这些核心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汉语中不同类型的类指义短语的语义生成机制,并以汉语的光杆名词、数量结构和“你+个+NP”结构为例,对汉语中的定指、不定指和类指短语进行了详细的语义分析。
第三章讨论的是简单名词性结构的内部句法构成。简单名词性结构由名词、数词、量词、指示词、(不)定指标记等成分构成。具体到汉藏语,“数量”短语是不定指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指量”短语是定指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本章以景颇语、凉山彝语、腊罗彝语、湘西苗语和乳源勉语为例,讨论了汉藏语简单名词性结构的构成。另外,本章还详细探讨了普通话中诸如“二十斤的西瓜”这类包含度量短语的名词性结构为什么既可以有单调性解读,也可以有非单调性解读的原因。最后,本章考察了普通话中“五碗饭吃了十个人”这类包含数目短语的转翻句的论元结构和题元结构,提出以数目短语作为类指短语的分析。
第四章讨论的是汉藏语复杂名词性结构的内部句法构成,核心观点是汉藏语系大部分语言中的关系结构本质上都是名物化结构。名物化标记主要包括结构助词(例如普通语中的“的”、粤方言中的“嘅”)、指示词以及量词。我们以普通话、凉山彝语、腊罗彝语、汉语粤方言和吴方言为例,考察其关系结构,并为之提供了一个基于名物化的统一分析。
第五章是结语部分,一方面总结了全书对汉藏语名词性结构的语义指称和内部句法关系的考察,另一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数量词的跨语言分析、度量短语的跨语言分析、领属结构的跨语言分析。
生成语法理论源于西方,是以英语为主要参考语言建立起来的一套理论。生成语法学界所做的汉藏语语法研究中,除了汉语普通话以及吴粤方言外,很少涉及其他语言。理论是帮助我们找到答案的工具,本书的研究思路说明生成语法理论能为汉藏语语法研究,特别是中国境内众多的少数民族语言,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以上评述内容来自形式语言学公众号,
搜索微信号FormalLing可关注!
目录|请滑动查看
作者简介 ·
刘鸿勇,湖北监利人。
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2001年获北京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2009-2014年在华南师范大学英语系任教。2015年至今在澳门大学中文系任教。
研究领域为形式句法、英汉语法对比以及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民族语文》《汉藏语学报》《现代外语》以及Linguistics,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Language Science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Studia Linguistica等国内外语言学核心期刊。
内容简介 ·
《汉藏语名词性结构的对比研究》一书在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下,主要讨论了汉藏语名词性结构的形式和意义。本书所涉及的语料主要来自汉语普通话、粤方言、吴方言、景颇语、凉山彝语、腊罗彝语、湘西苗语、乳源勉语等。汉藏语系语言中,名词性结构具有多种不同的句法形式,这些句法形式在不同语境下表达各类不同的指涉意义。对名词性结构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不仅能揭示名词性结构在形态句法上的多样性,也能展现它们在逻辑语义层的共性。
购书渠道 ·
刘鸿勇著《汉藏语名词性结构的对比研究》
书号:978-7-5720-0085-0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
京东、当当、上海教育出版社官方微店
均已上架销售
点击以下文字,可购买:
淘宝悦悦图书专营店等均已上架~
生成语法与民族语研究 | 《汉藏语名词性结构的对比研究》(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