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海研的立项机会调研---以“冠状病毒监测”为例

franze、 予 海研分享 2023-04-09

中国的研究人员在广东省的一个洞穴中捕获一只蝙蝠进行研究(图源:ECOHEALTH ALLIANCE)

一、“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概念引用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经过专家组检测,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病例的病原体被判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在自然界中,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繁衍。冠状病毒的宿主丰富多样,除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一些冠状病毒感染后可造成人畜共患病。

目前除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6种,其中4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包括人冠状病毒229E、人冠状病毒OC43、人冠状病毒NL63和人冠状病毒HKU1。还有2种冠状病毒较为人们所熟知,分别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也就是我们简称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属于高致病性新发冠状病毒。

SARS是21世纪初首先暴发于我国并造成全球大流行的一种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冠状病毒科的β冠状病毒属,具有起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征。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SARS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也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到环境中。虽然它已销声匿迹十多年,但SARS到底从哪里来是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探寻的问题。经过十余年的追击,蝙蝠已被证实为SARS病毒的源头,是背后真正的自然宿主,而果子狸只是将病毒从自然宿主传播到人的中间宿主。【1】

二、检索词“野生动物与冠状病毒”国内外立项情报

那么“野生动物与冠状病毒”全球立项情况如何呢?在海研中以“野生动物”与“冠状病毒”为项目主题关键词做检索,检索规则如下图。

检索结果显示美国这方面资助最多,共计36项,其次是中国香港13项,中国台湾9项,中国大陆5项,详见下图。

而资助金额这一块,美国累计资助金额达2700万美元,其次是中国大陆达到430万美元,中国台湾330万美元,详见下图。

从上图可知资助最多的是美国,在海研中查询到美国最新的立项是NIH2017-2019连续资助项目:Broad-spectrum antiviral GS-5734 to treat MERS-CoV and related emerging CoV,同时已有三篇论文产出(见下图)。

那么“野生动物与冠状病毒”在国内有那些相关立项呢?

在左侧窗选择中国大陆,点击导出按钮导出数据,如下图。

下图展示部分导出内容,项目摘要、关键词、项目成果报告等详细内容请关注海研全球科研项目数据库:www.hiresearch.cn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动物源病原体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致病性研究资助金额1800万元人民币,项目成果颇多,海研将标注项目编号的文章与项目相关联形成成果链接,该项目海研收录86篇项目成果,其中包括85篇期刊论文与1篇结题报告,其中不乏多篇Nature、Science论文,部分成果链接截图如下,同时海研提供原文传递服务。

从立项数据可以看出,自从2003年SARS爆发后,国家科研立项反应迅速,科研人员快速参与申报相关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携带病原体的发现与研究。在此期间,武汉病毒学研究所冠状病毒专家石正丽团队和美国生态健康联盟的疾病生态学家彼得·达萨克在中国各地的洞穴中研究蝙蝠已经有8年了,他们采样了1万多只蝙蝠和2000多种其他物种。通过从蝙蝠的粪便和血液中提取病毒样本,他们发现了约500种新的冠状病毒,其中大约50种与SARS病毒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2013年,他们在云南省的一个山洞里采集的中华菊头蝠粪便样本中,发现了冠状病毒RaTG13。石正丽等人最近发在《自然》的发表文章称,通过基因组全序列比对,2019-nCoV与RaTG13的基因同源性为96.2%,与SARS为79.5%。达萨克教授说:“虽然RaTG13与新型冠状病毒有高度的基因组序列一致性,但不能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是由RaTG13突变而来。据估计,一旦在中国南部和中部进行了更多的采样,将可能会发现许多其他病毒,其中一些可能和新型冠状病毒更相似。”【2】

三、检索词“发现新病原”国内立项情报

病毒源头仍是未解之谜,说明未来病原体和新病元发现研究至关重要。那么国内发现新病原体的研究进展如何呢,以“发现新病原体”为项目主题关键词在海研中检索,检索规则如下图。

这里观察到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项目名称为“我国未来病原体和发现新病原战略研究”,项目负责人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徐建国,项目详情如下图。

该项目结题摘要中提到:美国科学界2016年就发起推行“全球病毒组计划”,探索与发现动物种群携带的未知病毒,并计划在我国西藏等地设立监测点。2018年1月19日,美国国防部负责研发军事用途高新科技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启动了预防新病原体威胁项目(PREventing EMerging Pathogenic Threats (PREEMPT)),研究全球动物源性和媒介生物传播的病原体。野生动物未知微生物是珍稀资源,无论从国家生物安全考虑,还是从资源保护和开发计议,我国应该组织专项基金和队伍做好顶层设计,开展中国野生动物病原组学研究,发现新细菌、新病毒、新真菌、新寄生虫研究,在主动防御新发传染病方面,争取在技术、理论和实践方面引领世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研究了84万份各类标本,发现了1640种新的病毒,发现和命名了10种新的细菌,发现4种新的病原体,发现我国存在17种新发传染病风险。具备了冲击世界前沿的能力。中国野生动物病原组计划的实施,可提出未来新发传染病病原体目录,开展针对性研究,主动预防和防御未来新发传染病。这是革命性的进步。

四、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全球立项情报调研

受上述项目启发,针对目前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很想了解冠状病毒监测的研究进展怎样。

4.1 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全球立项概貌

在海研中检索,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项目主题,模糊包含,语种全选,成果关联,金额不限,检索结果为33条。按国家级,检索结果左侧窗显示,按资助来源,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基金立项数为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等,见下图;按源学科分类有public health & prevmedicine 5项、生命科学部3项、biochemistry 1项、Ciências Agrárias 1项、MICROBIOLOGY/IMMUN/VIROLOGY 1项(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基金可以一个项目多个学科,)、PHYSIOLOGY 1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1项、未知分类14项。

4.2 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全球国家级立项情况

4.2.1 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全球国家级立项项目名称

剔除连续资助的同一个项目名称的重复部分,“冠状病毒监测”检索结果国家级立项项目名称见下表。成果关联的检索规则使检索结果更全面,不得不说,关联成果的项目检索规则如缀玉连珠,是一种文献筛选方法,是一种新型学术研究路径。

4.2.2 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全球国家级立项项目成果

4.2.2.1 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全球国家级立项项目成果名称

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检索结果国家级立项项目成果613篇,剔除掉同一文献为不同项目资助而重复出现的成果后计555篇,见下表展示其中81篇项目成果名称。

4.2.2.2 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全球国家级立项项目成果所在期刊情况

以上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检索结果的项目成果发表来源期刊计247种,其中有JOURNAL OF VIROLOGY、VIRUSES-BASEL、VIRUS EVOLUTION等,发表前三十位期刊见下表。

      

4.2.3 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全球国家级立项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及项目负责机构情况

就上述检索结果,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检索结果的项目负责人及机构见下表,说明:检索结果中同一项目连续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做了合并,排序为随机排序。

“冠状病毒监测”专家TOP22或许是他们?建议跟踪这些项目负责人了解他们的更多研究。

  

4.2.4 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国家级立项项目按资助年度情况前十位

4.2.4.1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全球国家级立项项目按资助年度情况前十位见下图。

4.2.4.2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中国国家级立项按资助年度前十位见下图。

4.2.5 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全球国家级立项项目的关键词词表(部分展示),见下表。

五、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的检索结果

在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查询包含“冠状病毒监测”检索词的文献web of science检索结果为检索后没有发现记录;知网检索情况:检索词完全包含在文章名称中检索结果为1条,题目为“禽源冠状病毒监测简报”,2020年2月6日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国动物检疫”。“中国动物检疫”主办单位是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以上两个数据库检索结果截屏如下。


六、《禽源冠状病毒监测简报》文献获取及阅读

建议不仅采用检索词“冠状病毒监测”,可以采用更多其关联词在海研中检索,对检索结果项目及成果包括省级项目做全面调研;以及对最新文献做一个了解。

通过海研“应用”下拉菜单“文献服务”请求索取“禽源冠状病毒监测简报”邮箱服务。几分钟后得到该文献。海研文献服务一般情况下在48小时内有服务结果。

文献“禽源冠状病毒监测简报”关键词有禽源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监测、核苷酸同源性、简报,结论是初步排除2019-nCoV 来源于已知家禽冠状病毒的可能性【3】。

薄弱研究中找项目,关于“冠状病毒监测”,我们可以用更多的关联词在海研中检索,在检索结果中调研,关注海研全球科研项目数据库http://www.hiresearch.cn可获取更多全球范围立项竞争情报。疫情期间,海研提供免费访问服务。祝科研顺利!

祝国家、全球早日战胜疫情,大家都平安健康无事!加油!

参考文献:

【1】中科院之声. 《冠状病毒“这一家子”,都是怎么回事?》.

 https://mp.weixin.qq.com/s/-OGE6SzmcVg2plafPTai9A

【2】科学媒介中心. 《追本溯源——新型冠状病毒从何而来》.

https://tech.sina.com.cn/d/f/2020-02-07/doc-iimxyqvz0950093.shtml

【3】王楷宬.禽源冠状病毒监测简报[J].中国动物检疫,2020,37(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