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屎蛋:做一档游戏圈的 Daily Show 是我的梦想丨游戏名人传

小黄瓜 BB姬 2019-06-04






“做一档游戏里的[Daily Show]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虽然有些艰难,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会坚持走下去。”狭小的办公室里,Stan不断开关着空调,眉头紧锁。

 

办公室隔壁,是正在装修的演播厅,刺鼻的甲醛伴随着焊枪与金属的对撞,像极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在这里,Stan和他的团队运营着一个名为[史丹利快报]的视频播报节目。这个原本仅供单机玩家消遣的小众栏目,因其特别的语言风格和犀利的吐槽,在2年里累积了大量人气。

 


Stan将自己投身游戏行业的原因归结于运气:“大学毕业那时候,工作上的选择并不多,加上小时候比较爱玩游戏,就投了个简历到多玩,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邀请,当时简直激动的不得了!哇,多玩啊,大公司啊!”

 

2013年末,Stan带着一丝期盼走出了桂林科技大学的校门。那一年,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汹涌的大潮中逐渐衰退,取而代之的是自媒体时代的来临。

 


曾经以魔兽世界专区为原点,发展壮大的多玩游戏网在那段时间停滞不前,早已不复当年的光鲜。Stan被分配到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岗位 - [有看点]栏目。这个游戏杂谈类节目的前三期投放都收效甚微,一度处于荒废状态,对Stan来说,这是一次机遇,也是挑战。

 

接手后,Stan把[有看点]改造成了一档有内涵,文艺范更浓的视频杂谈。他用游戏中的故事映射现实,其中有对梦想的追逐,有对现实的抨击,也有对往昔的回顾。

 


在那个浮躁的年代,[有看点]以极强的文字穿透力,和颇具感染力的心灵鸡汤,硬生生地在视频行业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时至今日,还有很多观众将[有看点]看作是青春的写照,诙谐中带着颓废,颓废里又迸发着些许激情。

 

Stan本人却对这档栏目不置可否,觉得太幼稚:“当时刚刚走出校门,一进入社会就觉得,哇,现在的人怎么都这么浮躁啊,生活难道不应该是一种朴素简单的感觉吗。”恍如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对繁华世界的自怨自艾。

 


他曾用“偷情”形容游戏对他的意义,“小时候家里不让我玩游戏,有个做软件行业的表叔对我妈一再重申,千万不要让小孩碰这个,玩了就废了。所以每次玩游戏,都像是跟家人打游击战一样,生怕被抓住。”

 

这种偷情般的紧张感让他特别享受,甚至一度成了他在游戏行业中前行的理由。

 


2015年中旬,多玩内部大换血,很多老一辈的游戏从业者离开多玩,各奔他方。Stan带着一丝不舍,转入沃达传媒,一次访谈中,他表示,“多玩以前那种浓厚的游戏氛围消失了。

 

也许现在看来,加入沃达是Stan后悔莫及的决定,但回溯当时,的确是个双赢的判断。一方面,沃达有远大的规划,需要一档上限更高的视频栏目做支撑。另一方面,Stan也一直想做一个全新的脱口秀栏目,沃达雄厚的资源能为他提供帮助,完成他的梦想。

 

就这样,[史丹利快报]应运而生。

 


短短两年时间里,游戏版[Daily Show]发展迅猛,截止目前,该栏目在B站拥有70W粉丝,总播放量达到了7900万次,视频发布当日的同时观看人数也达到了上万的级别

 

出彩的文案,趣味十足的表演,熟练的节奏把控,让[快报]一时间圈粉无数,但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背后的艰辛却鲜有人知。

 

“我这个人一直是比较闷骚的,突然让我跳到桌子前去讲新闻,根本就没办法适应。”

 


那段时间,Stan整日陷于自我的博弈中,从白天到黑夜,他面朝镜子一遍遍练习口才,设法消除镜头前的尴尬状况,节目里那些好玩的梗,他私下里早已练得烂熟于心。“只有自己感觉能看下去了,观众才会接受。”

 

除此之外,文案的问题也十分紧迫。起初,他联系了众多游戏圈内的知名UP主,尝试外包的形式创作文案。但后来发现,很多诸如Sinbasara、鸡鸡夫斯基等大触,他们优质的文案都没法和Stan的风格相融合。

 

“那时候每周要写5、6000字的稿子,还要兼顾表演、脚本和拍摄,整个人都有点抑郁了。”Stan将这段可怕的经历看做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那段磨砺,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2016年末,[史丹利快报]逐渐进入正轨。最初的绿幕变成了50平米的演播厅,4个人的小组成长为20多人的团队,甚至在[宅会玩]节目中,他们还拿到了腾讯的冠名,一时间Stan觉得,“[快报]怎么样都应该算是个成熟稳定的老牌脱口秀了。”

 

然而就在风华正茂的年头,沃达传媒遭遇了滑铁卢,一年前设立的大大小小项目全部崩溃,由于经营不善,动画、女团包装、电商等,全部陷入停滞,只有当时WODOTA的视频后期团队还在营利。

 

Stan怎么也想不到,收支相对平衡的[快报],会首当其冲地被清除队列。时年11月,Stan所在的栏目部被沃达宣布裁撤,连调离前一个半月的工资也没能拿到。

 


这次突如其来的变动,令他至今心存芥蒂,“当时真是万念俱灰,为了做好这档栏目,我们投入了这么多心血,却没能收获一个好的结果,心里真的很失落。”

 

他在微博短暂发布的心路历程,反倒引发了言辞激烈的骂战,不少围观群众对他愤而出走的行为十分不满,更有甚者直言,沃达就算养了一条狗,也该有点感情吧,什么事都谈钱有意思吗?”

 

面对多方的质疑,Stan的思绪渐渐平息,“我们做一档节目,肯定不可能只为了情怀。”说到这,他摆摆手,“算了,过去的就过去了。”

 


没有资金、没有人脉,Stan和跟来上海的几个小伙伴们,用多年的积蓄,在新址附近的好日子大家园里,完成了第一期低配版快报的拍摄。

 

“当时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因为拍的实在太劣质。”想了想那些等着更新的老观众,Stan咬了咬牙,把视频上传了B站。

 


为了[快报]的发展,也为了跟来上海的小伙伴,Stan在视频片尾开启了一次众筹,在付费内容相当匮乏的中国,这是他绝境关头,一次不抱任何希望的尝试。“如果实在做不下去了,我会拿自己的积蓄给大家发完工资,他们一路跟我来上海,不能让大家失望。”

 

视频上传后,Stan团队来到附近的一家KTV聚会,唱着唱着,手机开始响个不停,一笔笔备注着“加油”、“坚持下去”的汇款打到了他的支付宝账户,视频发出后几天,捐款数额还在不断增加。

 

谈起这次破天荒的众筹,Stan不断道谢,“以前一直觉得游戏圈嘛,大家都玩盗版,免费看视频什么的,没想到能有这么多人支持我们,真的很感动。”这次众筹让Stan坚信,比起所谓的营销,好的内容,一定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不少人在那期视频下方留言,建议Stan以后的视频,都采取这种收费的方式发布。说到这个,他大笑,“大家都有自己看视频的习惯,我们不能去强迫别人。”

 

这是自媒体极速扩张的三年,行业的发展与时代交互为产品作出了全新的定义,流量、变现成为了关键词,缺乏营销套路,仅靠内容取胜的[快报],与市场上的其他媒体显得格格不入。

 

在随后的数十期视频中,Stan和他的团队仍旧花费大量的时间打磨文案,在每一个笑点的穿插中寻求最优解。至于如何生存,除了那一个个防不胜防的广告,几乎找不到任何痕迹。

 


抛弃营销变现的[史丹利快报],只能在流量上大作文章。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快报]渐渐开始融入更多电子竞技和泛娱乐化的元素,整个团队努力维持着梦想与现实的均衡。

 

出走沃达后,[史丹利快报]更名为[STN],自给自足之余,少了一丝从容和淡定,多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心酸。

 

Stan看着上周视频中,关于[王者荣耀]的骂战,不禁感叹,“游戏再怎么说也只是娱乐的工具,就像当初很多人骂网游一样,你在游戏里玩出了很多感动、艺术啊之类深层次的东西,不代表别人也要跟你一样,大家玩游戏,开心不是最重要的吗?”

 


自2013年踏足游戏行业至今,Stan在视频岗位上才刚刚干满4年,相较于同龄人,他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游戏资讯脱口秀的领导者。在混乱不堪的自媒体战场上,他仍旧坚信内容至上,秉持着4年前的初心,创造美好。

 

这档本该死于2016年11月的脱口秀节目,带着所有游戏爱好者的希冀存活至今。那段浑噩的日子里,他们被人赶出演播厅,失去赞助,资源匮乏,甚至整个团队都分崩离析。


可贵的是,Stan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坚持,抛除掉一切的过往,重新开始。


低配快报的第一期里,他娓娓道出了初衷。

 

“我想要继续做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游戏文化脱离网吧和烟尘的形象,只有这样,别人说到游戏的时候,才能知道原来游戏里也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

 


-END-



最后送上屎蛋对BB姬的读者朋友的友好慰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968xz7kt&width=500&height=375&auto=0

 

注:屎蛋的游戏脱口秀节目可在B站观看,B站空间[史丹利Studio]







回复“BB”,每天送你一个游戏大美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