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恒瑞医药:抗体药研发管线

Armstrong 生物制药小编 2021-06-08

恒瑞医药进入大分子药物领域不到十年时间,累计申报了14款抗体药物(包括1款IL-15融合蛋白),居国内药企首位。从其布局来看,非常坚定地执行Fast Follow策略。抗肿瘤药为其核心,卡瑞丽珠单抗赶上了PD-1抗体潮流的第一梯队,随后免疫检验点全线跟进。与此同时,对新出现的潜在明星药物快速跟踪,如跟踪PD-L1/TGFβ的SHR-1701、跟踪PCSK9的SHR-1209、跟踪硬骨素的SHR-1222、跟踪腺苷通路的CD73抗体、跟踪IL-15的SHR-1501、跟踪德谷胰岛素的INS-061、跟踪Fovista等的VEGF/PDGF融合蛋白等等。

注:红色为已申报临床,绿色为放弃项目,黑色为尚未申报项目(按申报日期排序)

从治疗领域看,肿瘤药占绝对多数,其他领域也多有布局。如自身免疫病的IL-17A抗体(Th17通路)、IL-5抗体(Th2通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β抗体,骨科药物硬骨素抗体,降脂药PCSK9抗体等。
跟踪开发的优势很明显,失败风险小,开发成本相对可控。除当年大热的VEGF/PDGF靶点,诺华核酸适配体Fovista和再生元VEGF/PDGF联合治疗相继失败,该跟踪项目被恒瑞放弃之外,几乎所有在研项目(根据公开专利)都成功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
以恒瑞的研发效率和销售力量,其他企业很难与之抗衡。不过这种趋势适用于机理相对清晰、机制明确的靶点。但要注意的是,目前一些机制复杂的靶点其抗体研发已经进入深水区。以免疫检验点激动剂抗体为例,其活性往往受表位、亚型、FcγRIIb-dependent Cross-linking等的影响,且常伴随器官毒性的问题,如OX40、CD28、4-1BB、CTLA-4等。这种情况下,单纯的靶点Fast Follow仍存在较大的风险,只有平衡好药效与安全性的better药物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小编总结

尽管恒瑞的体量大、研发效率高,但一大波创新Biotech随资本而兴起,恒瑞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肿瘤免疫的全面兴起,热点也越来越分散,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抗体、免疫检验点激动剂抗体、腺苷通路(A2AR抑制剂、CD39抗体、CD73抗体)、细胞因子/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Il-2、IL-7、IL-10、IL-15、IL-21等)、TLR7/8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ADC(第一三共为代表的新技术派等)等等。这种情况下,恒瑞能在一些主要的领域保持第一梯队,且研发药物不出大的问题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换句话说,未来的研发格局更可能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家独大。恒瑞医药仍将大概率保持优势,但会出现更多细分领域的抗体新药龙头。如专注骨科药物的安济盛、对CTLA-4和CD24有深入探索的昂科免疫、专注GPCR抗体的鸿运华宁等等。恒瑞和这些创新biotech,都将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添砖加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