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孔院外方院长:希望更多吉青年学习汉语
“学习汉语可以为吉尔吉斯斯坦年轻一代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吉尔吉斯斯坦有志青年学习汉语。”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简称:孔子学院)吉方院长古丽扎特·伊萨玛托娃接受丝路新观察全媒体采访时说。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伊萨玛托娃担任孔子学院吉方院长10年。多年来,她坚持“特色教学”理念,致力于为吉中各领域发展培养所需汉语人才。
让山区孩子也能了解中国语言文化
吉尔吉斯斯坦(简称:吉)是高山之国,0-7岁儿童共有87万人,占国民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但该国仅有14%的儿童享受学前教育,贫困山区牧民的子女几乎没有机会获得学前教育机会。2015年,孔子学院积极加入“萝扎·奥通巴耶娃国际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草原幼儿园”计划,让生活在山区里的孩子第一次了解到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据伊萨玛托娃介绍,“草原幼儿园”是吉前总统奥通巴耶娃2013年发起的一项旨在为贫困儿童创造平等教育机会的计划。每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开课,自2015年加入该计划以来,孔子学院持续派遣志愿者教师到山区给孩子们上绘画课、书法课、剪纸课,教孩子做眼保健操,让孩子们感受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魅力。
如今,志愿者教师们的教学足迹踏遍了奥什州、贾拉拉巴德州、塔拉斯州、巴特肯州、纳伦州等多个地区的山区。伊萨玛托娃表示,孔子学院将继续这项工作,为更多山区孩子打开外部世界的大门。
2015年,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与吉尔吉斯语SANAT电视台开展合作,每年为该电视台录制每集45分钟,全年50集汉语教学课程。“汉语课程转播后,我们国家所有的山区孩子都有机会接触汉语了。”伊萨玛托娃高兴的说。
她说,越学汉语越觉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博大精深,中国的经济成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的智慧,吉未来的发展需要年轻一代广泛的汲取世界各国发展智慧。
汉语课程从未停止
今年是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15周年。经过15年的发展,该孔子学院已开设有9个孔子课堂,10个教学点,目前,汉语学习人数超4000人。
伊萨玛托娃说,一般情况下,包括孔子课堂和教学点在内,该孔子学院每年大约举办500场活动,有教师培训、学生培训、人员交换交流、高端访问团接待、汉语桥比赛等。
“孔子学院几乎天天都有活动,有时候一天要组织2—3个活动。我和中方孔院合作非常愉快,每一次活动的效果都非常好,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的学生、家长、老百姓了解了更多中国信息。”伊萨玛托娃很重视孔子学院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她,只有加强文化交流,才能促进吉中两国民心相通和共同发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很多工作停止,但孔子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文化活动依旧正常。“能线下完成的工作我们尽量线下完成,不能线下完成的我们采取线上模式完成,没有耽误一天的教学任务。”她说。
她说,疫情之下,学生们的汉语课程从未落下,少不了新疆大学给予的大力支持。在该校帮助下,孔子学院解决了教材、教师、线上上课等问题,2021年新疆大学为比什凯克国立大学赠送了25台新电脑,2022年为该校音乐厅赠送了一个大电子屏幕,让音乐厅内的活动更加精彩。
特色教学 培养市场所需汉语人才
孔子学院下设的孔子课堂和教学点分布在吉国大学和各中、小学,每所学校教学也各不相同。因此,伊萨玛托娃常常向老师们强调,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特色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
她举例说,孔子学院下设大学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工业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际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玛纳斯大学、外交部直属外交学院等,每个学校的教学计划都不同。
与此同时,她还与各个学校保持沟通,以便教学效果最优化。近期,孔子学院正在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工业大学沟通协商,计划将该校汉语课程从一个学期延长至两个学期。
伊萨玛托娃说,学生仅通过一个学习的学习,汉语水平无法达到就业要求。随着吉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不断增多,工业大学的电器、计算机、交通、矿业等多个专业都是市场所需人才,如果该校毕业生兼学一定的汉语,毕业后将有机会到更大的跨国公司工作。
吉尔吉斯语翻译教材缺乏是许多吉汉语专业学生面临的一大困难。为了方便更多从小学吉尔吉斯语的学生学汉语,伊萨玛托娃与该孔子学院老师共同出版了HSK3级和HSK4级吉尔吉斯语翻译教材。她还将继续编写一些吉汉翻译教材,希望更多吉青年能学习到汉语。
来源:丝路新观察全媒体记者 刘英
监制|张兴鼎 编辑|肖逸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