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质疑“紫菜可能系塑料袋冒充”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一度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恐慌。我国食品安全博士钟凯接受南海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塑料袋制作紫菜根本不可能。海口市食药监局方面表示,经过对多批次紫菜进行抽样送检,未发现塑料袋紫菜。
据了解,海口一市民也怀疑从超市购买的紫菜为塑料膜制成。对此,海口市食药监局对该批次紫菜进行抽样送检,经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技术鉴别发现。一、经用火灼烧,送检样品散发紫菜烧焦后应有的气味,并伴有白灰;而黑色塑料袋散发出刺鼻气味,并迅速融化。两者气味对比明显不同。
二、经加水浸泡,送检样品吸水变滑软,部分沉入水底,弹性较小,易拉断和撕开,与浸泡前形状比较变化明显;黑色塑料袋碎片不吸水并漂浮在水面,且有弹性,不易拉断和撕开,与浸泡前比较无变化。两者浸泡现象对比明显不同。三、与紫菜正品比较,送检样品的灼烧实验和水浸泡实验,在其气味和性状上与正品一致。通过上述实验鉴别,证明该送检干紫菜样本不是塑料制品。
海口市食药监局发布的消息称: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明确表示紫菜不可能是塑料制作。一是视频中的产品干而脆,遇水变软,塑料并不吸水,所以它不可能由塑料制作;二是从成本角度考虑,制成塑料袋比做成类似紫菜的薄膜,获利更多。
紫菜,属海产红藻。由于紫菜中含有琼胶,所以具有弹性。视频中的紫菜之所以“嚼不烂”,与琼胶含量有关,与塑料毫无关系。紫菜由于采收时间的不同,口感、韧性会出现些许区别,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据了解,自“塑料紫菜”网络谣言事件爆发后,对晋江、福建紫菜产业将造成近亿元的损失,并有多家晋江紫菜企业负责人接到“具有威胁性的”陌生电话,声称“给我几万块,不然继续拍视频”。受影响的当地紫菜加工企业联合经销商和终端超市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已锁定两位谣言发布者,相关证据已收集齐全。
据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单位和个人利用网络、媒体、移动社交平台等载体,编造、散布、传播虚假食品安全信息,也被列为食品安全欺诈行为。
海口市食药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切勿轻信谣言,散播谣言,以更加科学和理性的态度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12331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
原文来自: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2月25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姜飞 实习生 胡丽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