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食品药品学习网
简介:食品(包括餐饮)药品相关的动态资讯与食品药品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食品检验问题,药品检验问题,职称证书评定,监管动态等,努力为食品药品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关注请点击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成为一名“吃货”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然而,
最让“吃货”痛苦的就是网上纷繁复杂的传言。
现在是吃荔枝的季节,
但很多人都担心荔枝被化学物质泡过以“美颜”,
这是真的吗?
今天,小编为您梳理几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消息。
1
不法商贩让荔枝“比砒霜还毒”?
荔枝在国人的心中有别样的吸引力。但最近朋友圈有传言称,很多不法商贩为了保证利润,用硫酸溶液和乙烯利水剂浸泡、喷洒荔枝,这些会导致“手脱皮、嘴起泡、烧伤肠胃”。还有的商贩用硫磺熏荔枝,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导致“头昏、腹痛腹泻”,甚至“还会致癌,比砒霜还毒!”这些消息让广大“荔枝粉”表示:很懵!
谣言
真相:荔枝保鲜很安全!
荔枝确实非常娇气,容易变质。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里,允许商家用抑霉唑、咪鲜胺等漂白粉溶液、杀菌剂、保鲜剂进行保鲜,它们效果明显,但毒性非常低。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不能保鲜,还会促进衰老,所以用乙烯利来处理荔枝纯属臆想。
用二氧化硫处理荔枝也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目前,所有报道过的荔枝检出二氧化硫的案例,含量都远远低于残留量标准。事实上,二氧化硫是气体,在水果表面根本吸附不了多少,残留30毫克每公斤的行业标准,几乎不可能达到。
2
多吃酱油导致全家致病?
酱油是每家厨房的必备。但是,朋友圈最近流传的一篇报道称,因为多吃了酱油,有家人出现中风、高血压、高尿酸、暴胖等情况。
报道中一位医师表示:“长期使用酱油的结果就是,诱发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等疾病。”原因是“酱油中确实含有很多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糖分、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但是含量最多的还是盐,多吃危害健康”。这是真的吗?
谣言
真相:患病并非酱油含盐量高!
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不过,获得“正常咸味”所需的盐一般多于人们身体正常运转所需的盐,所以营养指南中总是强调“限盐”,建议普通成年人控制为每天6克以下,高血压等患者低于4克。
按这篇报道描述,这家人不买盐,全部用酱油代替,一个星期用一瓶。按照最常规的500毫升一瓶的酱油,按照较高的标准——20%的含盐量换算,他们一周吃掉的盐约100克, 5个人每天摄入的盐只有2.9克。这个量,甚至明显低于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食盐控制量。所以,他们生病另有原因,并非因为酱油含盐量高。
专家提示,要获得相同的咸度,用酱油来代替盐,人体摄入的盐分可能还要少一些。合理恰当地使用酱油、味精和鸡精等调料,不仅可以获得更鲜美的风味,还有利于降低盐的摄入量。
3
“虾线”到底能不能吃?
还有一个一直困扰着广大“虾友”的问题,“虾线”究竟要不要挑掉?因为网上有消息称,虾线对身体有害!
谣言
真相:能吃但还是别吃
我们在掰开虾背的时候,看到的那条深色的线,就是“虾线”。它属于虾的消化道,常看到的那部分属于虾的肠子。因此,这里面的东西,有点儿“不可描述”……没错,就是“排泄物”。
不过,这个东西是否有危害还是和吃的量有关。专家建议,如果你不在意它的味道,或者不在意这是排泄物,不挑也不会有多大危害,吃一顿虾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你心里就是跨不过那个槛,总觉得脏脏的,要么吃的时候自己挑掉,要么就选那种已经挑了虾线的吃就是了。
点赞,就剥个虾给你吃!❤️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猜你还想看
各地严查网上H7N9禽流感虚假信息,多名造谣者被抓
网传吃葡萄,手指被染成紫红色,是人工染色?真相在这里!
公众号:食品药品学习网
简介:食品(包括餐饮)药品相关的动态资讯与食品药品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食品检验问题,药品检验问题,职称证书评定,监管动态等,努力为食品药品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关注请点击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