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准基《恶之花》:先天人格缺陷vs后天恶的习得?

小冒my 芸淡风倾 2023-01-23

小冒坚持原创的545天  这剧入股不亏!


我一度非常喜欢韩式刑侦悬疑题材的剧,但是遗憾的是,近几年来,可圈可点,惊艳四座的作品,很少。总是刺激有余,bug过多,炸裂不足。

10年追剧总结1:26部OCN大尺度犯罪悬疑剧盘点

然而这部剧,虽迟必到,终于来了——《恶之花》。




(一)李准基秒变脸的神演技,respect



在一开始故事平淡叙述岁月静好的生活,还在为悬念铺垫的时候,小哥哥上一秒还深情迷人,下一秒突然毫无感情的机器,一下就抓住了我。

不得不说,这个角色设定,太过瘾,也太适合他了。

一开始以为是难得一见的好丈夫,好爸爸,丧偶式育儿的反而是妻子:


下一秒,伪装成正常人的天生人格障碍,父亲是臭名昭著的连环凶手,自己也是在逃犯人,居然摇身一变,大摇大摆,和一个天生直觉过人,非常有能力的警察幸福地结合在一起,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他怎么做到的?

迷人深情全靠学习,日常营业随时下线,切换人格无障碍:



一方面过去的案件仍是悬念未决,另一方面当下一个个案件层出不穷,不断引导着妻子去寻找过去的“他”,

他能藏得住吗?



一系列的问题,牵动观众的心,马上爬上9分,绝对不是昔日男神的光环:

他曾经是花美男代表,火遍亚洲:《我的女孩》《王的男人》《一枝梅》;



转型期,虽然作品口碑参差不齐,不过演技一直在线:《夜行书生》《阿娘使道传》韩版《犯罪心理》和《步步惊心》;

上一部和徐睿知合作的《武法律师》,我就很喜欢他亦正亦邪的切换,不走寻常路的律师。

再看看这眼神。



小哥哥的演技,太经得住特写镜头的推敲;即使我对他本人的清白充满信心,都忍不住鸡皮疙瘩。



文彩元真的是一如既往地好看,在对手戏带动下,比两人第一次合作默契融洽多了。

虽然个别时候瞪眼的演技也还是数十年如一日,和《犯罪心理》《善良的男人》《那天的氛围》真的都差不多。

当然,这种偶尔瞪眼的演技,还是吊打国内抠图瞪眼演技。





(二)关于炸裂刺激的设定:天生人格缺陷 VS 后天恶的习得



关于所谓的psychopath,普通人对这方面的认知,都是源于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以及少量的社会新闻。

十几年前,我刚开始沉溺于各种刑侦类型的美剧如《犯罪心理》等时,那些连环凶案的犯人,九成以上,不是有过幼时被虐待的悲惨童年,就是天生的人格障碍。

这些虚构作品中,带有这种天生的缺陷,残忍冷血变态的反面人物,只要想起,都会觉得胆战心惊。



但负面形象也有很多层次的,没有共情力 ≠ 一定会犯罪。

韩剧近年来,一直不乏这种天生人格缺陷的主人公。除了吸引眼球,刺激炸裂外,我真心觉得,隔壁国家,是有在认真思考,如何用不一样的人设设定,传达给大众正面的认识,以及引导观众去逐渐改变刻板印象和片面认知。


我们首先要理解三个概念:认知,逻辑思维,共情力。

  •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它不一定是个归纳演绎的过程,有可能就是一种直接习得的客观事实,甚至是未经过检验的主观印象。比如利器可以伤人。

  • 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借助思维活动,如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理性认识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 而共情力,则是我们对外界的反应和感受。



在《恶的科学:论共情和残酷行为的起源》这本书中,作者剑桥大学精神病理学教授西蒙·巴伦-科恩,通过研究,将共情机制分出7个等级。

  • 0级:完全没有共情。他们无法体会悔恨或内疚,因为他们压根不知道别人的感受是什么。

  • 1级:可能伤害他人,但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反思,也会表现出懊悔。

  • 2级:仍有共情障碍,但他们对其他人的感受有些许体会,不会发生身体攻击。

  • 3级: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共情障碍,可能会对此做一些掩盖或者补偿行为。

  • 4级:男性居多,接近均值水平。

  • 5级:轻微超过均值,女性居多。

  • 6级:他们始终在关注别人的感受,而且会不辞辛劳地送上关怀和支持,正是所谓的高情商者。



1.没有共情力+错误的认知

去年高开低走,虎头蛇尾的OCN神剧《圈套》里的男主非常典型。

他们出问题的是错误的认知。我们认为善良正义的东西,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同样,他们不能认识到,对别人的伤害是错误的。再加上没有共情,就会残忍肆虐。

他不仅不存在我们印象中的思维混乱,甚至会比正常人更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隐藏自己与众不同的1%,混迹在人群中。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比失常行为,更致命的是“心盲”。

Kill it vs 圈套:野心太大,高开低走的OCN



2.没有共情力+后天习得正确的认知

去年《会读心术的那小子》里,男主的哥哥男二号,就是典型。

他的无共情,遗传自自己的父亲;但因为他有一个不放弃他,一直在努力传达真善美和爱的妈妈。哪怕翻着词典,来学习各种情绪,来传导正确的行为;哪怕一路躲藏,也想避免父亲对他任何不良的影响。

所以,即使小哥哥一直没有太多情绪,很可能他自始至终都不能感受到常人的爱恨情仇,可是他还是默默守护着喜欢自己的女二号,家人以及心怀愧疚的弟弟。

会读心术的那小子:新一季的破案刑侦剧们来啦


我更倾向于,《恶之花》青少年时期被人当做“怪物”的李准基小哥哥,是这个状态。

即使迷雾重重,悬念很多,他有着异于常人的冷酷无感,可是他并没有想去伤害谁。

反而是因为偏见和自私,甚至是正常人的邪恶,不由分说怀疑他,不明缘由就定罪,甚至是栽赃陷害,只因为他是天生的人格障碍,他犯罪就是顺理成章。


先观察女主的表情和情绪


调动,模仿,回应


为了像个正常人一样活下去,他才开始学习如何隐藏自己的与众不同,习得那些他根本感受不到的情绪和感受。

不是为了作恶,只是为了生存,必要时发狠,只是为了自保。


3.有遗传可能性+后天习得正确的认知


张基龙第一次当主演,爆红出圈的《过来抱抱我》里,他有一个连环凶手天生人格障碍的父亲,且执意想把认为真正遗传了他的血脉的男主,往错误的道路上引导。

即使生长在如此畸形的环境中,以及大部分人对他的歧视,怀疑,和唾弃,他还是遵循自己的本性,女主和家人一直以来对他无条件的信任,以及坚持成为一名警察,让他一步一步证明了,即使是儿子,也不见得就会变成坏人。

《恶之花》里也提到,这样的人可能高达3%,可是如果他们很努力想成为97%,为什么要断绝他们所有的可能?

佛系推荐新剧《过来抱抱我》丨善良,其实是一种选择



4.后天环境造就的完全扭曲的认知

截止目前,播出四集,紧锣密鼓地铺开三个案件里,为了离婚给妻子下药的出轨男,一言不合就起杀心,毫无悔过之心,异常冷血的伪善者,以及为了自己的执念,不惜牺牲他人的人;

这些普通人,正常人,是不是比没有情绪,瞬间变脸的小哥哥,更加令人发指?


即使是反派,也不能简单粗暴,以一概全:

《恶的起源》一书中进一步细分“零度共情”:


1)零度负面B型

人格诊断中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会有自我毁灭的冲动、愤怒和情绪波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还很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卷福神剧《梅尔罗斯》就很典型接近。

2)零度负面P型

也就是我们知道的“反社会性人格”。上面已经讨论过各种情形。


3)零度共情N型

也可以称为“自恋型”。他们的语言和行为都可能冒犯别人,但他们不太会做出残忍的举动。他们只是完全不懂谦虚,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得多。

内向的自恋者不善社交,但是还是有一种自命不凡的感觉,希望别人都来迎合自己,丝毫不肯妥协,或者总是愤愤不平,总在责怪别人做得不够好。

最近热播的金秀贤新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里,这才是徐睿知小姐姐的样子,即使有缺陷,不代表她是致命危险的。

而且反而因为她对任何人没有偏见,她还能看到那些伪善作恶的正常人,和其实无害的病人。

金秀贤徐睿知惊艳爆款新剧:与众不同的个体,可以不卑不亢地活着


零度共情也有不负面的例子:

1)阿斯伯格综合症。虽然共情缺乏,但是系统化的能力格外强大。对规律非常渴求。他们在数学、艺术等方面的天赋会很高。电影《雨人》就属于此类。《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里的惊艳的哥哥,也是这样。

2)典型自闭症。他们会把人当做物品,毫不关心。但他们没有攻击性。



(三)叙事节奏非常优秀,有主有次有逻辑有悬念



这部剧非常紧凑流畅。4集三个独立案件,还恰到好处地交代完过去的背景,主要人物一一登场,没有废话。

不破案的时候,还上演一下典型的灰姑娘豪门,不受待见的婆媳矛盾。非常接地气,缓和节奏,还进行了必要的悬念铺垫。


逻辑严丝合缝,高潮悬念迭起,松弛有度,还不时撒撒小清新的糖,节奏和剧本都太自如了。不愧是去年导出TvN良心庭审剧《自白》的导演的作品。

《自白》TVN烧脑庭审新剧中的暗潮涌动

权力游戏,囚犯医生和自白,4月真是幸福的追剧时光

权游,囚犯医生,自白:热播剧大结局,曲终人散,期待再次相遇


虽然《恶之花》大结局方向很好猜,不算烧脑。但这就是导演的特色,能让显而易见的故事,散发迷人上头的魅力。

大家都知道的故事走向,看巧妙的切入点;大家都知道结果和谜底,却万万没想到会是如此展开,如此被揭秘。

目前李准基分别组成了相爱相杀的两对CP,都很有看点。人物冲突对立,又必将互相理解帮助,想想都很精彩。


细节优秀,比如小哥哥的匠人身份,场景都非常细致舒服,看得出团队的用心:


不悬念的时候,真是美好,以至于反差强烈,太冲击:


我非常期待且有信心,这会成为我心目中今年新的十佳韩剧之一。




(四)切入点和深刻内涵,更吸引人



1.观剧,别上升颠覆三观

偶有反派的演员,个人魅力过于出色,意外会圈粉,“反派五官决定三观”,毕竟是娱乐,不过分上升,也无可厚非。

不管演员有多帅多有魅力,表演多有张力和感染力,这都是基于他们的业务能力被圈粉的;绝对不代表,可以合理化,甚至美化他们饰演的角色所有错误和残忍的行为。

再被吸引,也一定要清醒,那是我们喜欢演员和演技;错误就是错误,违法就是违法。

不应该有任何洗白的余地。我曾经写过的20个反派

十年追剧总结:盘点20位可爱又迷人的经典反派角色,存在感爆棚


2.正视,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限制负面角色的出现,除了降低了创作的多样性之外,其实并不能根治现实问题。当然,一定是需要正面正确地传递和引导。

我都没把握这篇文写出来,会怎么样,即使我已经很克制表达和措辞。

《我们与恶的距离》里,吴慷仁饰演的律师,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从永远做不了A咖到影帝视帝,良心台剧男主吴慷仁的十年蜕变



研究这些看似不应该存在的人,不是为了开脱,美化他们错误的行为,而是为了能从教育的角度,去修正这些天生和人为的不良偏差。

很多研究和事实证明,一个在共情量表上得分较低的人,完全可能在干预之后提高共情。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预防很多悲剧。这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地方。


3.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些与众不同的人?

小哥哥的隐藏,不仅仅是因为外界的歧视和害怕,更有人会存心利用,陷害和背叛。所以他不能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这也是曾经给我很多震撼的动漫《心理测量者》在探讨的问题。


逃避,忽略,歧视,粗暴,以偏概全,绝对不是正确的方式。




国产剧,也开始逐步接地气,融入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比如《隐瞒的角落》,让大家除了畅快追剧之外,开始反思社会问题。

所以我真的期待,有一天我们也可以有这样叫好又叫座的良心深度爆款剧。




作者:小冒,同名账号“芸淡风倾”,年读110+本书的资深追剧爱好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的野生写作者。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