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强力介入缅甸冲突,果敢同盟军等民武示软!

联合早报 缅甸之声 2019-06-03

作者:彭念/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去年12月21日,缅甸国防军正式发表声明称,为了先后与未签署全国停火协议(NCA)的民地武进行协商,国防军将于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4月30日,在缅北地区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缅军的这份声明是回应此前12日果敢同盟军(MNDAA)、德昂民族解放军(TNLA)以及若开军(AA)等三家民地武发表的停战声明。缅军的这一“友好”举动,使得外界对缅甸实现和平充满期待。


此番缅甸和平曙光的出现,与果敢、德昂及若开三支民地武的主动“示好”密切相连。这三支民地武不仅一直未签署NCA,还曾在2015年2月初对缅军发动突然袭击,引爆缅北新一轮紧张局势。缅军随后也“毫不客气”地对其围剿,并将其列入恐怖主义组织名单。正因如此,双方视彼此为“死敌”,缅军拒绝这三家民地武参与和谈,而民地武也以武力反击回应。


尽管如此,民地武的劣势愈发明显,难以长期撑下去。一则,民地武力量悬殊,无法与缅军抗衡,只好采取游击战术来袭扰缅军。这自然无法对缅军产生杀伤力,同时也无法扭转民地武的颓势。此外,这三家民地武也缺乏牢固的根据地予以有力支持,因而难以为继。倘若战事持续下去,民地武不仅占不到半点便宜,反而会被拖垮。因此,民地武在声明中承认武力不可能解决政治问题,希望回到政治谈判的正常轨道上来。


二则,中国不仅不支持这三家民地武的武力斗争路线,还加紧了对其的管控。尤其是在缅军指责中国雇佣军介入缅北军事冲突之后,中国关闭了果敢同盟军在云南境内开设的银行户头,部分阻断了其资金来源。与此同时,中国也加强了边界管控,防止缅北武装冲突“溢出”到云南。在中国加强边界管控的严峻形势下,果敢等民地武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更加难以同缅军长期对抗。


此外,正如诸多分析人士所观察的那样,在中国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大背景下,民地武的存在反而成为了最大阻碍。特别是果敢等民地武还曾试探性地在中缅最主要的边贸口岸木姐区域发动军事袭击后,中国对民地武的“破坏效应”更加警惕。正因如此,中国也加快了与果敢等民地武的接触,试图劝说其放弃武装斗争路线,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此次果敢等民地武就是在云南昆明发表声明,同时还要求中国参与未来的政治谈判。由此可见,来自中国方面的压力,也是促成果敢等民地武与缅军和解的关键推动力。当然,中国也会积极促成缅军及政府的积极回应,以确保民地武的声明能够带来回报。换言之,中国所提供的一定程度保证,也是民地武主动停火的重要原因。


缅甸军方对果敢等民地武的回应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缅军在与民地武的斗争中并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也没有逼迫果敢等“刺头”主动请降。不仅如此,缅军还被外界指责在缅北地区制造冲突,践踏人权。因此,对于缅军来说,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借助罗兴亚难民问题,对缅军发难的重要背景下,缅军所承受的外部压力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缅军不对果敢等民地武的“示好”做出积极回应,恐怕会招致外界更为强烈的指责,增加自身所承受的压力。


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压力也是缅军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中国都强调缅军与民地武双方都应保持克制,以维护边境稳定为首要任务。换言之,不管是缅军还是民地武,只要谁危害到了边境稳定,中国就“不答应”。


与此同时,中国也一再强调要通过政治对话实现民族和解,表明其对缅军以军事斗争求和平策略的不认同。值得注意的是,在果敢等民地武发表声明后,中国外交部及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都表示,希望并相信该声明将为缅甸有关各方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彼此问题,实现民族和解与和平创造良好条件。


此外,翁山淑枝所领导的缅甸政府和平委员会,在民地武发表声明后的同一天就表达了欢迎立场,也给缅军施加了一定压力。换言之,在缅政府及中国都表示赞同的呼声面前,缅军也不得不做出积极表态。否则,缅军将承受来自内外的巨大压力。正是基于多重压力的考虑,缅军才在仔细斟酌了近十天后发表声明,积极回应各方关切。这也是缅军展示和谈诚意的重大举措,对缅甸实现真正的民族和解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民地武及缅军双方能否切实遵守承诺,避免在停战期间再生事端,以实际行动来建立起双方的互信。然而,就在缅军发表声明的第二天,即12月22日,若开军就称缅军炮击了若开邦冰酿瓦存和孟玛村之间的地区,并对其发动了地面进攻。若开军还表示,如果缅军持续进攻,其将被迫反击。由此可见,缅军与民地武之间的诚意考验及信任建设过程仍很艰难。


除此之外,如何确保签署全国停火协议之后,双方不再发生武装冲突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换言之,如何以可信任的制度来保障全国停火协议的权威性,仍是民地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缅政府和军方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在全国停火协议的权威性及有效性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之上,后续的政治谈判才具备开展的基础。这对于缅政府、军方及民地武都是重大考验。

(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