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武清】战“疫”夫妻档续篇: 红莉老爸老妈坚守北五村一线

美丽武清 美丽武清 2022-05-15


一大早,李福庭刚吃完早饭,就匆忙拎着工具箱来到村头的防疫卡口,他想早点替换一下正在值守的老伴儿张朝霞,顺便再把从自家搬来给防疫队员们遮风挡雪的集装箱卡扣紧一紧。


提起李福庭这一家子,在上马台镇北五村从南头儿走到北头儿、从村东走到村西,乡亲们人人都挑大拇指。


闺女李红莉,是武清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一名护士。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在收到驰援武汉的紧急通知后,身为党员的李红莉在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递交了请战书。1月26日下午,农历大年初二,她随队奔赴武汉,勇敢地站在了战“疫”最前线,在武钢第二医院的病房里已经坚守了20多天。因为救护任务繁重,面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李红莉也只能见缝插针地通过微信,透过小小的手机屏幕向家里人报个平安,让家里不要挂念。她的爱人郭广朋是区医院医学检验技师,在老卫校院区工作,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诊急诊病人、各类体检等人体标本的检测工作,夫妻二人都坚守在各自的抗 “疫”战场。


李红莉夫妇并肩作战



李福庭的老伴儿张朝霞,是北五村的村民代表,同时也兼任着村里的网格员。现在,她又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村里的战“疫”志愿者。她“秒进”战疫状态,一刻也闲不住,不是积极配合村委会开展防疫知识普及、防控政策宣传,就是做好排查登记、及时掌握人员动向,每天微信步数都是两万起步。在村疫情防控微信工作群里,她一直都是反馈情况、落实行动最快的那一个。



“只在手机上沟通我还不放心,每天我还是要挨家挨户走一趟,隔着大门和窗户问一遍。”短短两天内张朝霞对她所负责的网格内100多户村民进行了全面摸排,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一天两次体温随访监测,每天忙的团团转。


说起李福庭,那更是村里头有口皆碑的热心肠。一开始,由于防疫形势紧急,准备工作仓促,村头的卡口就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桌子是一摇三晃的旧课桌,椅子也“瘸”了腿儿、掉了漆。这还都能克服,但夜里凛冽的寒风却是吹的人没地儿躲没处藏。执勤的执法队员和村民志愿者冷得实在没办法,只能跺着脚围着不大的桌子转圈圈,队员们给自己起了个形象的称呼——游“冻”哨。同时,因为气温太低,红外测温枪也动不动闹“罢工”,显示的温度经常是忽高忽低,值班队员只好把它塞进袖筒里捂严实了,才能不让它耍脾气。李福庭听说后,便再也坐不住了,赶紧把家里的集装箱收拾出来拉到村口,这才让村头的卡口又变回了“固定哨”。


“还是李大哥办法多,您这是可不止雪中送炭啊,简直就是送房啊。要不这两天寒流一来,大雪再一下,我还真愁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解了燃眉之急的村党支部书记孙秉锁高兴地拽着李福庭不撒手。


“乡里乡亲的,都是应该的。况且,红莉早就去了武汉最前线,你嫂子也忙在咱村的最前沿,我一个大老爷们儿,哪儿好意思掉队!”话刚说完,他就抄起地上的工具箱忙乎起来。寥寥数语,话虽不多,但句句都是从李福庭心窝里淌出来的。



正是这样的一家人,都有着金子般的心,在这个举国上下共克时艰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共同守护着美好家园。



文字:区委宣传部 程仲令

图片:董鑫 仲夏

视频:董鑫 杨雨涵 前线志愿者 小石

编辑:赵爽


【武汉·武清】一篇来自红区的日记:春天已在路上

【武汉·武清】再传捷报!武钢二院又有40人治愈出院

【武汉·武清】有面有蛋有惊喜,31岁生日在红区

【武汉·武清】战“疫”准新娘

【武汉·武清】前线医疗队的第12天,有好消息传来!

【武汉·武清】战“疫”夫妻档

【武汉·武清】战“疫”父女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