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仅以此文庆贺喵小姐十八岁的第十一周年,愿她憋博士论文的时候不掉头发(放心,不但不会掉,还因为香港迟迟不开关,没法去深圳理发,有望在年底达成“长发及腰,蹲坑要撩”成就);2. 我一个学土木的,写一篇讨论老建筑的文章,其实是想打着学术旗号达到不尬吹喵小姐彩虹屁的目的(可别扯了,就是拖稿);为了做戏做全套,我甚至还提出过一个中心论点试图和喵小姐讨论,虽然她并不怎么搭理我,但我险恶的用心似乎还是达成了那么一点(你现在反正厉害坏了,前言我都不配自己写了)。 P.S. 还是要虚伪地对蜡笔小白表达一下感谢,毕竟今年的拖工大户,其实是我自己……目测这位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应该都不怎么愿意收到我微信了,因为我们不管聊啥,我的结束语一定是“催稿.jpg”。
提到哈尔滨的老建筑,多数人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大概是圣·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建筑群这种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城市名片”。可城市中,更多存在于街头巷尾却历尽沧桑老建筑,展现出的却是另一番模样。那些首层被改造成了⻔市的老建筑,原本的美感被极不和谐的牌匾和装饰打乱;二层以上的部分或许因为商用价值不高,仍能倔强地展示几分往日的优雅。推⻔走进这些商铺,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并不算开敞的建筑空间与现代生活所需之间的不协调。唯一庆幸的是这些建筑没有被空置,生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延长。毕竟不是所有的老建筑都是索菲亚教堂、教育书店,多数老建筑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后,虽别有一番⻛情,却再难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在效率和利益至上的当代,似乎除了少数标志性建筑作为旅游景点,能够得到妥善保护外,其余的大多数要么被放任不理,要么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即使是伊维尔教堂这种躲过了各种磨难侥幸保全的“幸运儿”,也免不了在整修过程中被强行装饰,仿佛那些扮嫩的戏子——美则美矣,却未免让人感到不适。作为建筑学方面的大半个外行,我不够了解老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方式(正常……我一个学建筑的都不敢说了解),单从效果看,个人觉得有很成功的——位于博物馆转盘附近的原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从原本的破败,到修复后淡黄色墙体上的装饰都被细致还原,其中的用心令人感动;当然也有粗暴到难以直视的——最近偶然看到⻄十二道街上的某建筑,不知道修缮时出于何种考虑,单说建筑材料和配色,就足以带来满满的廉价感,与其这样,还不如保留好修缮前来自市井的烟火气。提到“烟火气”,就免不了要Cue老道外。改造前的“中华巴洛克”确实脏乱差——穿行在南n与北n道街之间,脚踩到的、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都不一定是什么;走在这片曲曲折折里时,目的也常常没那么明确——或许是为一个不常用的工具,或许为“苍蝇小馆”里的一道美味,更或许只是感受一下那令人着迷的喧嚣。那时的老道外并不怎么赏心悦目,但它所呈现出的这座城市独有的味道却令人着迷;如今的老道外,“中华巴洛克”一片早已完成改造数年,街道宽敞了,店铺焕然一新了,可新街区里的张包铺却似乎没有从前好吃了,荣华炸鸡好像也搬了家……属于老道外的烟火气就那样突然地消失在了忙碌的日子里,只剩街角那不愿离开的猫,在试图守护一段即将失去的城市记忆。
细细想来,也许老建筑的改造本身并没有错;常常被诟病的“只保留一堵外墙,内部全都推倒重建”也没有错,毕竟老建筑也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可如今所见的多数经历了保护再利用的老建筑,已然失掉了旧时光中的烟火气——特色或许还在,故事却被掩盖,总让人没来由地感到空洞。在老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方面,哈尔滨还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国内其他城市给出的答案似乎也并未高明许多(我倒是觉得香港给出的答案足够好了,等你有机会再来的时候,带你去转转吧)。过去与现在、利益与情怀之间的悖论,似乎只能随着城市管理者和大众认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被探索,只希望在这颇为艰难的探索中,历尽艰辛的的老建筑仍能挨过时间、⻛霜和拆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