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干部磨破嘴皮都没用,如今暴雨一来,村民自行撤离
“如今,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了很多,逃生避险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和过去相比的确变化太大了。”说起近年来村民安全意识的增强,唐永富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今年54岁的唐永富是贵州省赤水市两河口镇大荣村党支部书记。每年汛期,是他和村干部们最担心和紧张的时期。“原因很简单,我们这里地形陡峭,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沟’,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曾经磨破嘴皮都没有用
"
有一年的一个夜晚,上级单位紧急通知转移,唐永富和村干部冒着瓢泼大雨一家家敲门喊村民转移,但是有的村民就是不愿意走,甚至还反问村干部:“我们祖祖辈辈住了这么多年,也没看到掉下来一块石头,你凭什么就判定今晚会垮?”
“那时我们真是又急又气,身上早被大雨淋得湿透了,磨破嘴皮动员都没有用,最后只能强行拉着撤离。”回忆起以往的经历,唐永富笑着摇了摇头。
如今村民懂避险、会避险
"
不过,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大荣村村民的安全意识已不可同日而语。“最典型的一件事就发生在去年,我特别难忘。”唐永富回忆。
去年7月20日19时,镇上接到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提示辖区内将有暴雨。该镇有关部门单位随即通过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立即将这一预警信息发到各村,要求加强防范,做好避险撤离工作。
“大荣村有4个村民小组,我们马上把预警信息发到各村民小组工作群里,提醒村民注意防范。”唐永富说。
当日21时,降雨开始。“才下了几分钟,雨势就突然变大,而且越下越大,村里的河水水位迅速上涨,我不由得担心起来,尤其担心鸡飞崖地灾隐患点周围的村民。”鸡飞崖地灾隐患点是大荣村唯一一处地灾隐患点。据介绍,受到该隐患点影响的共有18户87人,当晚实际在家32人。
“眼看雨势没有减弱的样子,我准备组织村干部到鸡飞崖地灾隐患点实地查看,评估一下是否要转移群众。”但是,唐永富没想到的是,等他到达村委会安置点时,看到的是满满一屋子的人,都是鸡飞崖地灾隐患点周围的村民。原来,村民们还没等村委会干部组织动员就已经自行撤离了。“我一数,27人。只有一户5人还没有撤离出来,因为这户群众家里有瘫痪在床的老人,行动不便。”唐永富和村干部马上把自行撤离的群众安排在村委会旁边的一家旅社,立刻前往最后一户群众家里帮助撤离。
“我最先发现情况有些不对,马上组织家里人转移。”今年42岁的桂光永家是距离地灾隐患点最近的房屋,他说,“山崖就在我家房子的后面,直线距离不到600米。”
“这几年,村里一直对我们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强调下大雨时要多观察、多注意,提防滑坡、泥石流发生,转移时要沿着逃生路线撤离。这些我都背熟了。”桂光永告诉记者。当晚,接到村民小组微信群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后,他十分警惕。
那晚雨下得很猛,桂光永每隔几分钟就去看看河水变化情况。21时35左右,桂光永发现河水水位不断上涨,当机立断要求家里人往村委会安置点撤离。“我对家人说,今晚雨水太大,家里不安全,得赶快转移。”随即,桂光永组织一家人迅速打着雨伞往外走,“我妈还想把她的陪嫁首饰找出来带走,说是怕丢了。我拖着她就往外走,告诉她‘生命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在组织家人主动撤离的同时,桂光永通过手机迅速将河水涨水的情况通知地灾隐患点周围的其他村民。他说:“我们基本都住在那一片,大家都要安全才行。”接到信息后,周围的村民纷纷迅速撤离,都往村委会安置点集中。
60岁的苏永州也是当晚主动撤离的村民之一。“那天家里只有我和老伴。得知不少乡亲主动撤离后,我也毫不犹豫地带着老伴转移。”谈及为什么会如此果断时,苏永州严肃地告诉记者,安全第一位,其他都是小事。
“我们将32名群众妥善安置并将情况上报,监测地灾隐患点情况。”唐永富说,次日早上,确定地灾隐患点没有安全隐患后,他才让大家返回家中。
“有了那次的经历,村民们开展避险转移更有经验了,安全意识也更强了,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很有成效。今年汛期,如果再发生类似的危险情况,我相信村民们依然能做得很好。”唐永富对记者说。
299人,躲过一劫!汛期避险提示
是对应急人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