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丨彭林:周礼“天神、地祇、人鬼”祭祀体系之解读
马一浮书院重点围绕传统经学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国际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等领域开展工作,着力打造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平台。书院特设敦和讲座,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努力为师生带来融通文史哲的学术盛宴。本期邀请到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兼任教授彭林作了题为“《周礼》‘天神、地祇、人鬼’祭祀体系之解读”的精彩演讲。
2023年4月20日下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敦和讲座”系列讲座第八讲在书院1313演讲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兼任教授彭林主讲,主讲题目是“《周礼》‘天神、地祇、人鬼’祭祀体系之解读”。讲座由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马一浮书院执行院长冯国栋主持。马一浮书院敦和讲席教授虞万里,历史学院教授韩琦,敦和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武潇、项目专员夏榕女士,及来自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50余位师生参加。
讲座开始前,书院为彭林教授举行了简短的聘任仪式,书院执行院长冯国栋教授为彭林教授颁发了聘书。
讲座伊始,彭教授引用钱穆先生“无论我们做哪一段研究,都应该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整体了解”的名言。彭教授表示,尽管他主要从事先秦学术与文化的研究,但他所有的研究都与中国文化的总体性质如何有关。中国文化重视祭祀,《周礼•春官•大宗伯》对“天神、地祇、人鬼”祭祀体系做了最高层面的表述,这段文字很容易被误读为鬼神崇拜,其内在理路究竟为神性抑或理性?涉及到对中国传统文化品质的评判,兹事体大,切忌望文生义。为此,深入辨析《大宗伯》此语,做出符合文本文意与先秦史实的解读,尤为必要。彭教授综合运用经典文献、出土器物、天文历法知识等材料,指出所谓天神、地祇,不过是古人早已掌握其运行规律的自然体,对它们的隆重祭祀旨在“报”,即报答大自然的恩赐,并无古代希腊、印度神祇体系所彰显的神威。而对祖先的祭祀,乃是生者与逝者的情感沟通方式,亦无后世佛教、道教中的“鬼气”。彭教授的讲解条分缕析,举重若轻,引人入胜又启人深思,引起现场听众热情互动,在场师生亦获益匪浅。
撰稿:郑旭文
摄影:沈卜丁
编辑:严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