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院里专业水平很高的人有多牛

大眼短发妹子 CAD插件lisp 2023-02-20

作者:南瓜大人的茄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举三个人的例子。

一个是我老东家的结构总,现在应该80+岁。我就不透漏她的名字了,清华大学毕业,圈里很出名。能看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女。

她能把很复杂的东西都简化成了很简单的模型。

我举个例子,她教给我条形基础是悬挑梁的计算方法,条形基础相当于单向的。矩形基础也是悬挑梁,只是它是双向的,所以比悬挑梁的算法算出来小一些。

大家可以看一下规范公式:

假设是轴心受力,Pmax=p 忽略一下a',

M

是不是

1

的模式

她用q取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于是手算算就能看出来配筋的思路对不对了。

我觉得她脑中有一个PKPM!!!当时她指导我做一个工程,总高度98m,转换在三四五层,属于高位转换。算参数的时候不过,她看了看模型的布置,让我调整梁长墙长,然后告诉我大致结果是哪几个参数怎么发展。结果出来之后,pkpm结果如她猜想。有一次算出来和她预计的不一致,她很疑惑,经过排查,我进机时有一个地方没按她说的调整。果然调整后进机计算,结果又和她预想的一致~真是给跪了。

她堂哥在北京某大院,高层混凝土规范的起草人一栏有他的名字。若她更换性别,搞不好现在名声更大的就是她了。有一次朱炳寅朱总来我市开讲座,我们正忙着出图,老总接到了朱总的邀请的电话,在我们一水羡慕膜拜的眼神下,老总礼貌的回绝了。回绝了……她对我们说“我只听规范编制组的意见,不听其他人的意见。”。。。她经常被邀请在规范发布前根据规范成品稿提意见。

她老公也是清华毕业的,建筑学。当时她来我们院是因为他老公来我们院做建筑负责人。不幸的是她老公过了几年因病去世了。如果她老公还活着,估计整个设计院都是她家的了……

除了她的技术,她人也特别棒。大家都很尊敬她。每次和她一起干活,她会列出一个明确的计划,督促帮助我们完成。她推动项目的速度很快,先重点后细节。与其他老总不同,设计图纸出错的时候她不会说“你怎么又错了?对你的图能不能放心?”(把错误定性为人格或者性格等无法改变的东西,让人觉得有压力感)她会就事论事的说错误,并且表示只要改完就可以了,然后爽朗的一笑。这样做的好处是和她一起工作很快乐。不止我一个人,大家都是真心尊重并喜欢她,发自内心的。

我跟她一起的时间不长。她是我重要的启蒙老师,教了我很多概念,把复杂的问题全部简化成简单的力学模型(就像刚才悬挑梁的那种),我还从她身上学做人。

第二个大牛,是某个钢结构院的结构总。某名校的研究生。现在40+岁。

这个奇男子考一级结构师用了1个月,岩土工程师3个月,全是刚刚过通过线。他还考过了一级建造师。我认识他的时候他还考了一部分一级建筑师,后来他去做辅导班,没时间考试了,不然估计一级建筑师也过了。

他做钢结构的,很少接触高层混凝土。

但是,但是,他讲起高混的时候,不夸张的说整个人都发光。shine bright like a diamond

说到这里,我又把这个歌翻出来听了一遍~

跑题了,接着说。我敢保证省院市院绝大部分的结构人都很难达到他对高混的理解,不不不,是对结构主要规范的理解……

他在学习上特别通透,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触类旁通。有种把散落的珠子串起来的神奇技能。他把规范的编写思路,相互之间的关联都找出来,公式后的本质含义都指出来。听他聊专业,有种堵了好几天的下水道忽然通开的畅快感,捎带着全面的洗脑和概念爆炸式的轮攻,有种听君一席话,颠覆结构观的感觉。

我只能感慨人和人之间智商差距很大。恨不能早点认识他,可能自己也能考上个top5。

让人崩溃的是,他除了在智商、学商上碾压我之外,还勤奋!!!还专注!!!

人和人的差距,有的时候比人和猪还大……

他对我最大的影响除了专业上的指点,还有学习方法。他给我安利了几个好用的学习方法,我特别受用。

20200810补坑:

欠大家的学习方法第一弹已写完——真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被迫营业的两个月注考复习指南

剩余部分尽快填坑

第三个人是老东家的建筑总,清华建筑学毕业,现在70+。

技术很牛的那种。为人很耿直。

有次本市的地标建筑方案讨论会,请他参会讨论方案。这个地标建筑已经和政府汇报了多轮,早已内部达成了共识。说是讨论方案,实际就是找专家走个过场。

结果老总非常潇洒的列了若干不合理理由。由于这个方案是院里做的,而且通过了院里、市里多个领导专家的审查,还有多个政府要员参会,老总毫无预兆的疯狂打他们的脸,翻车场面相当~尴~尬~

结果就是……没过几天,老总被院里找了个理由提前内退了……

老总之后给院里审审图,带着眼镜,骑着破自行车,穿梭……画风很迷。

若干年之后,该地标建筑出现了一个巨大的bug,官方虽然没有报道,但是当地人都知道,伤亡人数很多。这个bug,就是当时老总提出的不合理原因中的一个。

我的第一场 Live,题目是《如何3个月通过一级结构师考试》


作者:赏物清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外面上辅导班的时候,遇到一个电气大牛。GB50034作者之一。

我爹一个月赚(人民币)10块钱,养一家4口人的时候,人家就月收入130几了。

国航金卡会员,从来不用。唯一一次用,是汶川地震时期,四川双流机场供电故障,他是总工,要过去看怎么修。

出门就骑自行车,坐地铁。

我还傻呵呵问些肤浅问题,老先生先夸我,小伙子,你挺认真啊,考虑问题很深入。。。然后解释问题具体怎么回事


作者:我心无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设计院水平高有什么用呢?这种传统行业,像建筑设计,100年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技术突破的行业,技术再高能高到哪里去?即使是民用设计院里最有技术含量的结构,也是大半个世纪都没什么技术突破,100年前建高层,现在还是建高层,150年前做水晶宫,现在还在做钢结构、玻璃幕墙,至于建筑方案设计,基本沦为玄学!

又不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且能对世界日后的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建筑设计有什么了不起的技术?它自身的技术提升都需要其它学科反哺,更别提带动其它学科发展了。

再说技术高,在资本面前,甲方面前,照样没啥地位!甲方自己内部开玩笑都说做设计有啥技术、简单得很,你怎么反驳?一个发展的如此成熟的行业,没有任何专业壁垒的行业,一个发展100多年都没技术突破的行业,注定沦为资本的附庸,怪不到谁!


作者:BayMax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市政设计院,我曾经的总工的水平就特别高。

作为给排水专业,基本上工作中能够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去问他,没有能问倒的。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规模测算、工艺计算、水头损失计算等等,都有自己编制的计算书/表。

除此之外,他还能够做到在其他专业工程师介入前,就为他们考虑好工作重点和难点,直接指导配套专业开展工作。

最厉害的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学习研究能力,之前有项目涉及到工业污水处理,他很快就能掌握之前未接触过的处理工艺和工业污水项目的习惯做法;还有一个项目涉及对区域排水能力分析,需要用软件进行模拟计算,他不到一周就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计算原理,可能导致的误差等都掌握了。

对这位总工,我们这业内也算是声名远播,有很多项目业主都指明要他来带。同行也都是赞誉有加,而且他还很年轻,不到40岁。

再有,像老牌市政院,都有国家级设计大师坐镇,是业内被仰望的存在。

以上。


作者:litdoph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其实并没有多厉害,干到后来就是体力劳动。

我17年8月份毕业之后就去设计院电气专业,主要成长还是在前两年,后面的就是一些机械重复性的工作,单体的完成基本不会出现大方向的问题,缺点是没参与过厂区的规划,大局观不行,这个也还是得多做几个,多跑跑现场才知道。

入职以后,并不是想象中的给你一摞规范慢慢学习,而且给你个图,照着画,就是所谓的照葫芦画瓢,并不需要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你能画出来。规范也是后来慢慢画,时不时的翻翻规范,慢慢知道出处在哪里了。实际上常用的也就那么几条。

过程中有试图问问师傅一些复杂的东西的算法,但是基本上还是用天正的软件自动算,有时候问的详细了,发现师傅也忘了具体怎么算了,给你找个设计手册,有需要的自己翻吧。但是一线设计忙的要死,最后还是天正软件给算算,写上点推卸责任的话。(其实有时候也不怪我们,我们收到的资料就是不全的,计算过程中有些数据缺失,算不了)而且会算了也不会升职加薪,毕竟照葫芦画瓢就行了。


作者:饶冰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这个问题我想起了一个人,是我的顶头上司,他的牛只需要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了。

在设计院工作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勘察设计执业资格考试吧,通过考试的人只能算有点牛,不能算很牛。但是基础考试前一天晚上打牌到四点,第二天早上八点过去考试顺利通过的比起一般通过基础考试的人来牛了不少了吧。专业考试不带书进去,开卷考试闭卷考过的就不是一般的牛了吧。


作者:匿名用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很牛,曾经共事过一个水专业老总,研究员,教授级高工,各专业配合时,找他来把关,基本上每个专业都懂,连建筑都懂一点,解决问题高效利落,无懈可击。有次出去开会向甲方介绍超高层的给排水知识,对方老总服服帖帖,也是当地一个比较有名的地产老总,开发的项目都是境外设计院设计的。教授级高工本身是在承担研究项目的,有项目经费,平时就签字开会,相当潇洒,实际的项目更像是一种兼职性质的。他吐槽过我们设计院怎么变成这样,像外贸工厂,外面催单里面血汗工厂,还给我们说同行有个单位人倒机不倒,就是轮班,电脑不歇。

有个结构老总,省内楼塌地下室塌等等疑难杂症,上新闻那种,政府会请他去解决。

和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大师一起做过方案从构思到落成,他把关,我负责其他所有事情,博导、系主任,协会会长,后来我出国的推荐信他给写的。其他事迹我不了解,我觉得他牛,是七十几岁整天嗑药还在做设计,丝毫没有架子,目光很清澈,尊重后辈意见,不以地位压制,我基本都是短信发发就可以安排好他的开会行程,他的学生基本很多都是社会上的要职。最让人敬佩的是敬业精神,这么大年纪照样和我跑工地晒太阳,从不推辞。他还说过我们的幕墙水平连日本90年代的水平都没有达到。

这些人的存在让我对原单位还是有自豪感的,基本他们在我出生前就在这个单位了,平时大家都会尊称他们为老师。

最近看到很多在吹甲方技术牛的,说的好像设计院没接触过甲方一样,几斤几两谁没数。原单位设计的好的住宅,都是可以评奖的,但大部分普通的,不用动脑筋画完收钱就得了,有创新要求和需要攻坚的才能发挥我们的实力,比如王坚和万科第五园的关系,不是建筑师不想动脑筋,是根本不需要你动脑筋,甲方蜜汁自信。绿城有产品研究院,一代代产品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建筑师也没什么发挥的余地了,不是创作型建筑师喜欢的。万科有自己的技术控制文件,基本像是技术总结,便于学习和质量传达。但这些在我眼里都算不上什么牛逼技术,因为我们市场上流行的房屋产品并不好啊!

而且像原单位设计院有大量公建项目,住宅都不是主要的。当然我国是土地财政,房产没落慢慢也会影响公建。高赞答案说混不好才去做甲方,在我的圈子里是这样的,基本是设计学的不好的一毕业去做了甲方。


作者:勾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你在平常的小院,或者是普通项目里,是不可能看见这些人的

只会出现在行业顶尖的专利技术领域,攻坚项目里,作为总工程师统筹全局,代表了单一专业在业内的最高水平

了解一下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

了解一下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作者:清静aaaaa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搞工程的,专业水平极高的,不常见。

能有做过国家大项目的,就算不错了。

真的高手,多是横跨、精于N个专业,

起码能在实际中应对如流。

····~~~~~~~

见过2个比较牛的。

一个是建筑专业总师。参加过人民大会堂设计施工经历。

对建筑专业之外的其它专业的设计施工,均能较精深。

另一个是某院工艺总师。

参加各种项目专家评审会,对各种工艺均能一人独挡,面对科研所、厂家的科技人员。


作者:车家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讲个故事。某次去电规总院参加项目审查会,我是被审方。说到某个问题的时候,我给审查人员解释这个为啥参数这么设计,我说规范里是这么说的,所以这么做了。他说你这不对,接着给我讲这个参数应该怎么算,然后又把欧标里面怎么规定的怎么算,美标怎么规定怎么算讲了,最后说,规范这条就是我编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