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本半导体产业是衰败还是韬光养晦?

2017-03-30 刘燚 半导体行业观察

最近日本半导体厂商可谓新闻不断,从几年前的东芝财务丑闻,近几个月的出售半导体业务以求生存,以及近日的旗下西屋电气申请破产保护。资不抵债的东芝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断臂求生以自保,气数已尽难自救。


同时,昨日也有消息表示,日本松下拟对6项亏损业务进行进一步整合,计划对无法盈利的多个业务部门进行裁员,并出售液晶面板生产线和半导体业务的股份。在此之前的2011和2012财年,松下因等离子电视机业务失败出现了超过7500亿日元的净亏损。此后,松下进行了大规模整合,比如撤出了等离子电视和等离子面板业务,并出售了铅蓄电池等众多业务。


日本半导体企业近来接连不断的新闻,使得刚刚落幕的几年前那一股唱衰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论调再次甚嚣尘上,更有愈演愈烈之势,除了全球半导体前二十强中很难再寻摸到日本企业的佐证之外,夏普、东芝、索尼这些日本标杆性企业出售总部大楼,转手业务部门,精简企业构架的新闻也似乎将这种论调坐实了。


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几大主要的日本半导体厂商的业务和销售情况,看看日本半导体是否真的衰落了。


东芝:破产与出售,翻身难如登天!


首先让我们看看正在断臂求生的东芝的发展情况,是否真的如我们所看到的那么难以为继。


由于近日东芝宣布将申请再次推迟提交包含2016财年前三财季合并财务报表的“季报”,目前我们很难估计东芝的财务情况到底如何。



但是,作为曾经的消费电子巨头,如今的东芝在原有产品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将“能源”、“存储”、“医疗”作为其三大支柱产业。


其中,在医疗领域,佳能于2016年的3月中旬以65亿美元收购东芝医疗,东芝彻底放弃了医疗领域。


在能源领域,早在2006年,东芝以5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核电技术企业西屋公司。这一价格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而后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又让东芝陷入了没有预测到的天灾当中,核能业务在日本本土难以进一步开展。


2015年底西屋电气收购了从事核电业务的美国石伟公司,这一错误决策由于受到成本的上涨导致最终产生的成本大幅超过收购时的预期,令东芝进一步陷入被动。



而在存储领域,东芝目前是仅次于三星电子的全球第二大闪存制造商,也是NAND闪存的创始者。NAND芯片制造一直是东芝最核心,也是最赚钱的业务。此次,东芝被迫决定出售部分就是存储业务,官方公布的出售比例约为20%。但国外媒体报道显示,由于最新核算需要减记的资金量高达63亿美元,因此东芝或将会出售60%的半导体业务股份,来换取足够的资金维持公司运转。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三星电子、美光、SK海力士等企业闪存业务崛起,东芝也逐渐表现出力不从心。在市场份额方面,根据DRAM eXchange的报告表明,2015年第四季度,三星电子NAND闪存强势占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以33.6%昂首称雄,而东芝仅占18.6%。在技术方面,三星的2D NAND闪存工艺已经达到14nm;但在3D NAND闪存上,三星与东芝水平持平。


但是东芝在存储技术方面依然有着很强的实力。据报道,在东芝和三星电子目前生产的闪存芯片中,在垂直方向上一共使用了48层芯片,层数的增加,意味着在单位的面积内,闪存芯片的数据容量更大。而东芝研发的新一代3D闪存芯片,将一共使用64层芯片进行存储,这样存储容量将能够提高三成。


半导体行业观察小编点评:


随着医疗业务的出售,核电业务的破产,存储已经成为东芝唯一盈利的部门之一,也是东芝最大的技术优势之一,这也难怪在有传闻东芝将出售存储业务之后,中国、台湾、美国等数十家厂商竞相收购。


可以说,东芝的失败在于其战略和财务的失败,东芝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其在存储技术方面的优势是很多国内厂商在短期内都难以企及的。但是随着存储部门的进一步出售,失去核心技术和业务的东芝将何去何从?


松下:剥离与转型,未来还可期待!


松下作为日本的家电企业,这几年的经营状况一直不好,包括他的家电产业、半导体产业,表现都不是很好。


始创于1918年的松下,曾于2012年经历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并因此进行过大规模的裁员。



其原因在于,2012年,松下在等离子电视领域的豪赌遭到失败,2011和2012财年都出现了超过7000亿日元的净亏损。业绩大幅下滑的背后,多与电视机、手机等产品销售低迷有关。


自2013年4月开始,松下将业务部门从88个简化至56个。除了大幅裁员外,还取消了员工终身雇佣制、降低董事会成员薪酬。


2015年1月底,松下关闭最后一家位于山东济南、主要生产液晶电视的合资工厂,被认为全面退出在华彩电中国电视市场。


松下裁员目的其实是逐步地弱化或是逐步地退出家电和半导体领域,往别的领域去转型。从目前来看,松下包括家电相关的产业在整个松下的占比已经很低了。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松下将对6项亏损业务进一步进行整合。除了讨论2017财年(截至2018年3月)出售液晶面板生产线和半导体业务公司的股票之外,还将于2017年春季拆分数码相机等3项事业部门以减少人员。


此次被列为裁员对象的6个业务部门2016财年的销售额预计为3800亿日元(1美元约合111日元),占公司整体销售额的5%,将出现约460亿日元的亏损。


出来裁员之外,松下还努力将业务进行整合,更加贴近中国市场。从2017年4月起,为了更好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日本松下将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的家电业务从该公司剥离,转移到位于杭州的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


聚焦新领域方面,松下正在汽车零部件方向发力,不但计划以1000亿日元收购汽车照明开发商ZKW,更斥资数十亿美元与特斯拉公司建设巨型电池工厂。


未来,松下将把汽车和住宅两个领域定位为今后支柱,希望通过其实现坚实的增长,但新的支柱业务算不上新领域。


半导体行业观察小编点评:


松下由于等离子电视的原因拖累了整个公司的发展,同时由于日本企业本身的制度和战略原因,使得整个公司在智能手机和数码产品方面举步维艰。过去那数量众多,品类齐全的松下数码产品也渐渐的消失在消费者的视野之外。


可以说,与东芝类似,战略的失败与转型的迟缓是拖累松下业务的两大方面,与欧美企业更加开发的管理方式和快速的转型相比,松下目前正在进行的业务整合很难让人看出未来的前景到底如何。


索尼:断舍离,聚焦CMOS,确立市场不败地位!


索尼成立于1946年5月,是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众所周知,索尼在消费电子业务领域也曾陷入挣扎,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2016年2月,索尼根据增长前景、投资优先性对业务进行了重组,一分为三。索尼最优先发展的业务是图像传感器、视频游戏、电影以及音乐;相机、视频和音频设备业务次之;智能机和电视业务则最不被看重。



但由于时代的变革还有索尼的应变不利,索尼逐渐砍掉了一些一些不能挣钱的部门,或者说将精力放在了一些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业务,如CMOS。


目前,CMOS传感器的市场老大非索尼莫属。以其多年深耕摄影机业务的经验,索尼在图像传感器方面的实力早已不言而喻。


2010年时的索尼图像传感器业务在业内还仅仅是还不起眼的小将,全球排名第六,份额7%,在索尼把图像Sensor作为其重振集团的主要业务后开始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2012年,索尼因其全球首款“堆叠式结构”CMOS图像传感器,“Exmor RS”声名鹊起,索尼开发的系统能够将两颗芯片堆叠在一起,每颗芯片只有一小片指甲的大小。一颗芯片捕捉图像像素,另一颗则包含传感器的电路。


2015年,在摄影与智能手机上的高像素领先技术助索尼拿下全球35%的市场份额。


现在,CMOS业务现已是索尼四大主业之一,给在智能硬件上败下镇来的索尼重整雄风。目前CMOS的应用范围早已不局限于智能终端,开始逐步向汽车、安全和医疗等方向延伸。


但是除了CMOS业务之外,索尼在半导体领域,尤其是组件业务方面亏损额度巨大。为了环节这种风险,2016年底,索尼与日本村田制作所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最终协议,将索尼集团的电池业务转让给村田集团。


根据最终协议,索尼将把由其在日本的全资子公司——索尼能源设备公司运营的电池业务,以及索尼在中国和新加坡的电池相关制造场所,索尼分配在日本和全球的电池业务销售及研发中心的资产和人员,转移到村田。


此项交易完成之后,索尼则可以摆脱掉这项“拖后腿”的业务,将更多资源集中在那些赚钱的业务上。


半导体行业观察小编点评:


和存储芯片不同,图像传感器生产所需要的工艺不是竞争对手在短期内能够学到的。虽然索尼在移动通讯、家庭娱乐及音频业务领域近几年来一直不景气。但是凭借着索尼在CMOS方面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可以说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之中都会采用索尼的CMOS传感器。


与其他日本半导体厂商最大的不同在于,索尼的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是最贴近欧美企业的日日本企业之一。这种风格也使得索尼在业务上能够更好的聚焦优质资源,专注优势技术,业务方面也没有过多的拖累。但是其骨子里的日式血统在移动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领域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或许这就是其手机业务难见起色的最大根源。


不过凭借着索尼在CMOS方面的成就,索尼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至少在短期内是难有企业能够撼动的!


瑞萨:关注优势领域,成功实现翻身!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今日的松下就仿佛昨日的瑞萨。


自2010年瑞萨科技与NEC电子整合成立瑞萨电子公司后,这家公司的销售额几乎逐年减少,但是其营收却在近几年里扭亏为盈,并且正在稳步增长。‘


根据瑞萨电子官方提供的资料,其2011年度共亏损了568亿日元,2012年的财报同样惨淡,年亏损达到了232亿日元,多数分析师对瑞萨的前景都不看好。但是尽管连续两年亏损,瑞萨却一直占据了汽车半导体市场霸主的位置。如今的瑞萨,年利润超过了1000亿日元,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地位无人能撼。



瑞萨宣布2016年财年上半年(从2016年4月1日到2016年9月30日)合并财务业绩。上半财年净销售额3046亿日元,营业利润331亿日元,净利润194亿日元。


目前,瑞萨早已剥离了冗杂的业务结构,仅留下两大业务部门,分别是汽车半导体和泛用半导体。


汽车半导体领域,在2015年,瑞萨的汽车操纵系统业务仍保持平稳势头,但受制于泛用半导体业务与的下降颓势,总营收的下降趋势不可逆转。此外,由于恩智浦收购飞思卡尔与英飞凌收购国际整流器公司(IR)两大并购案的双向夹击,瑞萨由全球汽车半导体第一滑落至第三,但其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并没有减退。


数据显示,目前瑞萨电子是全球汽车电子 MCU/SoC 市场占有率排名第1位的供应商,2016年的销量超过9亿颗,预计2017年销量将超过10亿颗。


泛用半导体领域,瑞萨电子以智能家居、智能工厂、智能基础设施为三大发展方向,通过新平台进行创新嵌入式开发。从2010年到2015年,瑞萨MCU产品线了较大幅度的改变,除了本身工艺的提升,瑞萨2015年还睿初MPU产品RZ,这是瑞萨通用电子部门最高端的产品,另外,其多款产品如RX系列和RL78都可应用于工业领域推出的。


半导体行业观察小编点评:


作为汽车半导体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剥离了多余的业务结构之后,瑞萨凭借着在汽车半导体方面的技术优势,成功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巨大翻身。


半 50 30634 50 15533 0 0 1849 0 0:00:16 0:00:08 0:00:08 2921体行业观察小编总结:


衰败与繁荣,冷暖自知!


其实日本还有很多半导体企业还活的非常滋润,远没有到衰落,脱离世界领先行列的地步。现在媒体对于偶有日本半导体企业过分夸大的宣扬,反映了媒体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关切,可谓爱之深,自然希望邻国的竞争对手的衰败能够推动中国产业的崛起。


尽管,在全球半导体企业排行榜前列已经很难再看到日本企业的身影,但日本的电子实力绝不仅仅落脚在消费领域,在IC元器件产业、半导体设备产业和半导体材料产业仍具有极高的水准。


半导体行业观察小编认为,像东芝这样的企业即便破产在即,但是在存储领域的优势使得很多企业竞相购买,这不得不说明一定的问题。在半导体行业观察小编,东芝、松下这样的百年企业之所以难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走向衰败,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本身的文化、战略和方针的问题,而不是企业技术没有竞争力,非战之罪也!而像索尼、瑞萨、罗姆、村田这些企业依旧在芯片和元器件等领域凭借着技术优势,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技术远比市场重要,中国半导体企业即便占据再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在手,就很难获得半导体市场话语权!


R

eading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直接阅读)

Intel与Qualcomm的自动驾驶路线对比

中芯国际2016年营收29亿美元,90nm以下工艺是营收主力

iPhone 8导入Nor Flash,今年涨价超60%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征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包括翻译、整理),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签约成为专栏专家更有千元稿费!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 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摩尔精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