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掇英 ——2019年品艺录
艺苑掇英
——2019年品艺录
● 1月6日 写前言
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爱湖一镜开新面;
心随梦远,梦随心远,古邑千年起壮图。
黄冈市遗爱湖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北十大最美湖泊”、国家湿地公园;她,既是一座公园,又是一幅画卷,更是一所学校,是黄冈人的诗和远方。而坐落在“一蓑烟雨”景区里的黄冈市遗爱湖美术馆,则是黄冈画卷的展示平台和瞭望窗口,是黄冈人诗的精神依托和走向远方的起跑线。
春夏秋冬,亭台楼阁,松竹梅兰,风雨晨夕,朗月星夜……遗爱湖公园应四时天气而不断变换她那美不胜收的阿娜之姿,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生态的大美,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是一种文化的内涵,需要我们用情怀去感受;是一种大爱的传承,需要我们用心灵去体会。作为美术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一片美丽无言的风景,以独特的慧眼、虔诚的爱心、专业的技能提炼、描绘、表现出来,把市民游人对湖城、对时代的澎湃的激情凝结、升华、表达出来!
为了艺术地再现遗爱湖的千娇百媚之不尽风情,为了深入挖掘遗爱湖之旷达文化内涵,黄冈市文联、黄冈市园林局、黄冈市遗爱湖风景区管理处、黄冈市美术家协会和黄冈市遗爱湖美术馆决定联合举办“印象遗爱湖”第一季美术作品邀请展。此次邀请的23位画家,是活跃在我市美术创作一线的骨干,老中青齐备,诸画种齐全。虽为同主题创作,但由于遗爱湖风景自身的多元性、画家个人艺术语言丰富性以及画种的独特性,使得此次展出的近百幅作品毫无单调雷同之感,无论是中国画的工笔、写意,还是油画艺术的抽象或具象,抑或是水彩画的水色流动与光影意境,无不生动地展现出每位艺术家心眼之中的诗化遗爱湖、艺术遗爱湖、梦幻遗爱湖。
此次专题展,必将如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石子,产生涟漪效应,此亦主办者之初衷也!今后,将邀请全国、全省画家为遗爱湖泼墨添彩,并将继续适时主办类似的主题美术续展活动。相信,此举一定能给广大美术爱好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艺术大餐和无比惬意的精神享受!
传承历史文明,一湖溶大爱;凝聚山川灵秀,千载寄深情。描绘身边的最美风景,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一定会有全新的收获,一定会油然而生骄傲感和自豪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城市和我们这个美丽的湖泊!
● 1月12日 临山谷
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少逸韵,蔡襄勒字,沉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在我看来,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米芾刷字,都是个人的风格特点,而非缺点。今晚通临山谷草书《太白忆旧游诗卷》,觉得“描”字之说颇有道理,我感觉不是在写字,而是在“描线绘形”,这肯定有问题。写毕,再次第N+N次重看新亚老师临该帖的视频,顿时泄气。
● 1月16日 墨磨人
花一晚上时间,只为修补两本字帖,十几年前在武汉江汉路古籍书店买的孙过庭《书谱》与《集王羲之圣教序》,临写了无数遍,现在已经脱页散架,只好一页一页理顺,再用粘胶粘好,以继续使用。
所谓“非人磨墨墨磨人”,没错,是墨把人的生命给磨蚀掉了,而不是人把墨给磨没了。十几年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耗费在书画文章上了,能把几本书写烂,那也是境界!只是,书用烂了,可以再版再买;人写老了,却再也回不去了。
今晚聚餐,一个朋友说我有一个生理缺陷……乍听,吓一大跳,说一个男人有生理缺陷,意味着什么?好在,他说的是:你白发越来越多了——这我就放心了。
就算我把白发染黑,内心的苍老,如何返青?不如随它去,顺其自然,爱白就白,爱咋滴咋滴。
进而又说我多才多艺,要知道,多才多艺,那就是问题。就算真的多才多艺吧,那也不是大水淌来的,那也是要付出成本的。你看,这写烂的字帖,就是成本之一。
进而想到,总有人在我面前口放大言:“我虽然不写字,但我能看出字的好坏来的!”我顶怕听这话,真的,既然不临帖、不体验、不研究,何以能看出好坏来?岂非痴人说梦。比如行草书,你不写《圣教》,压根就看不懂《书谱》,你永远都是书法的门外汉。要知道,不是长翅膀的都是天使,那也许是个鸟人;不是拿起毛笔写字就叫书法,随心所欲七扭八拐虽然草,但肯定不是草书。
写烂一本字帖看看,你还敢说你懂书法吗?反正,我是不敢随便说我是完全懂书法的。
● 1月24日 临苏字
今天是农历腊月十九日,近年来,每逢此日,黄州总要举办纪念活动。苏东坡诞辰982周年的“戊戌黄州寿苏会”今日在黄州安国寺举行,鄙人无缘,未能亲临现场躬逢其盛。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苏公的热爱与尊崇。
三年前,遵童师之嘱,转学苏字,虽日日习苏,临池不辍,奈何天性鲁钝,始终未能窥得门径。愚以为,东坡书法雅俗共赏,但易学难工,其皮相不难上手,难的是接下来该如之何?苏字厚实而灵动,无一笔无有性情,无一笔不合法度,须得大才气、大胸襟、大情感作支撑方能习得一二,余何德何能哉!友茶熟烟清称东坡字“特有男人味”,深以为然。余学苏,愈学愈难,愈难愈苦恼,不知如何。或许,知难而退方为解脱之上计也。
不过,学苏虽然无成,但通过书法这一途径,亦曾靠近坡公。透过苏字一点一划,似乎可感知其心跳、其呼吸、其目光,甚至其手泽、其髯须、其龙吟。也即,鄙人更多的是从情绪而非笔迹去贴近坡公,甚或,对苏东坡书法,不谦虚说,我虽不善书,晓苏莫如我。
前日,观98版《水浒传》“高俅发迹”一集,剧中东坡出镜,不禁眼前一亮,瞧他峨冠博带,剑眉朗目,长须飘然,形神兼具,完全是我心中的东坡形象。特别是他面含微笑,不动声色,睥睨轻薄浮浪子弟高俅写“俅”字的模样,实在太传神了。一代文宗的潇洒、蔼然而又不易察觉的清傲,尽在其中。
自此,每当我临写东坡法帖,眼前常浮现出他这种蕴含丰富的表情,他是否用四川眉州话在说:“瓜娃子,搞的个啥子呦!咋啷个写呢!”
●1月28日 读蒋韵
80后美女作家笛安的作品我还没读过,不过她妈蒋韵和她爸李锐的作品我读过一些,一家人都那么才华横溢,估计门窗都关不住吧!
刚读完《散文选刊》二期头条蒋韵的长篇散文《青梅》,被深深击中,上下四五代人的心路历程与情感纠葛,以及血脉亲情、家族命运与时代变迁,融在一杯竹叶青酒中,如此醇厚、如此香浓,也如此感伤、如此深挚!
蒋韵说:“我想让她(外孙女)知道一点从前的事情,让她知道一点我们这个小小家族的过往,让她知道,她来自何方。仅此而已。”多年来,我留意于家族记忆的打捞和记录,曾动员父亲撰写回忆录,正好与蒋韵完全契合。跟尚健在的父祖多聊聊过去的事吧,多记录下自己家族的过往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自己家族的历史做一份备忘,免得在若干年无人可问,暗自悔恨。
蒋文文末所写听佛音而起的感动,我也有过一次。前年,在峨眉山普贤菩萨脚下,雾气弥漫之中,忽然显出正大仙容,那种突如其来的震撼,瞬间使人致幻,不禁泪流满面。其实,我并不信佛,何以有这样憾人心魄的大悲伤大感动呢?是被某种超自然的伟力所征服,或者是隐藏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某种原始冲动被瞬间激发?这一直是个无解之谜。
●1月29日 听蒋勋
太能讲,也是问题。
大前年,在家兄的推荐下知道蒋勋,在上班途中、散步之时和睡前,陆续听完了“细说红楼梦”、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学史、中国书法史、孤独六讲等专辑——很庆幸,彼时都无需收费。那时想,一个搞美术的人,何以如此博学如此多闻如此擅讲呢?他简直就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文艺术通才。
我很快成了蒋粉,买了他好几本大部头书,还把他推荐给不下10个朋友听,我的推荐语称他是“史上讲红楼梦讲得最好的人。”无一例外,我的朋友们都被他的声音齐刷刷收割为粉丝。是的,蒋勋不愧他的姓,蒋特别会讲,口齿清晰、音质浑厚、富有磁性,并且饱含深情、条理清晰、娓娓道来,情绪把控上,拿捏到位、含蓄温和、不愠不火,再加上配乐也好听,天天听,真有一种致幻感与坠入感。他的声音立刻能让人安静下来,按林青霞说的,他的声音是半颗安眠药,是一种心灵按摩体操,很温柔,很舒服,就像羽毛拂过心间,听久了真会沉迷不能自拔。
当时想,一个男人,何以修炼得如此温婉温和呢?为此,不止一次为自己的庸俗粗鄙而自惭形秽。后来,因为喜爱,搜了许多关于他的信息,比如他没结婚、没孩子,而且是“同志”,那个他,就是台湾云门舞的lhm,于是又搜,看L或跳或编的舞,现代肢体语言与民族传统文化高度结合,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他们,都非凡俗之辈!
不过,不好意思,我毕竟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不大能接受这个。自此之后,再听他,总感觉怪怪的,总感觉哪儿不对。哪儿不对呢?说不清楚。
我买过江弱水的《诗的八堂课》,很佩服他的精深,更佩服他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他甚至认为久负盛名的《卜算子》“寂寞沙洲冷”算不得好诗,并对苏轼颇有微词……为这,我还跟我尊敬的老师产生了分歧与不快。读了江的“撕扇记”,不能简单说是文人相轻的笔墨官司,这涉及到学术的尊严,同时也给像我这样照单全收的蒋粉们,提供了一个参照。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也没有完美的学术。脑筋里,应该具有永远而伟大的怀疑精神,应该具有独立判断力,不人云亦云,不盲从、不轻信、不随大流,相信自己的直觉感知与理性判断,力所能及的自我思索自我行动——我想这应是读书人应有的特性与美德,老实说,这个,我还十分稀缺。
尽管蒋勋有许多硬伤,但我仍然坚定地认为,他对红楼梦的解读是独特而超前的,比如“大观园青春王国说”的确是独出机杼,发人之所未发。当然,他的书,文学史我不懂,美术史、书法史知道得多一点,我认为他讲的这两史实在是太浅显了,专业性与学术性的确不够,而且有许多文学性的演绎与美化。另外,我还看过蒋勋的画,作为一个大学美术教授,当然,是不够的。
太能讲,就是问题。蒋勋是,于丹更是。所以古人说“慎言”,是有道理的,但有几人真能做到呢?
●3月13日 获赠书
收到原州中学生马金海编著《全本对照——经典碑帖临写辅导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二册,该书为“教育部书法教材推荐范本”,可想其教材价值与学术含量。感谢小马同学见赠,扉页手书篆字,静宜匀净,清气扑面,古雅可喜。
不才拜童师习苏字有年,仅得皮相,终未能入其门径。愚以为苏字易学难工,入帖难,出帖尤难。余虽心慕手追、临池不辍,对临尚能得其一二,自运则粗鄙不忍睹,去苏远矣。始信“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谬也。退笔如山,尚难所至;读书万卷,犹如登天。苏子又云“天真烂漫是吾师”,余天性鲁钝,苦学渐悟尚不可得,天真烂漫则不知从何求来,遂知难而退、落荒而逃,且既惘又怠、一蹶不振。今得金海此书,或可知法度、获教益,甚或鼓干劲、增信心,果如此,则善莫大焉。
金海同学,团风人,朴诚和善,勤学笃思,雅好丹青,精研金石,实乃青年之才俊也。其于湖北美院书法系专业,近年居汉上设帐课徒,每岁艺考,皆有佳绩。此书乃其课徒所得,既理论,又创作,实乃度人之金针、泛海之舟楫也。
金海同学实乃余昔日同侪志峰先生之弟子,余并无机缘学力得而教之,而其尊我为师,惭愧之至。目今,金海为我师,亦绰绰有余矣。
●3月27日 看摄影
作为一个学美术出身的观众,我很多时候观影,与其说是在看电影,不如说是看摄影,我觉得影像画质是电影的第一要义。在摄像方面,国产片绝对不如欧美片。我爱看欧美电影,首先是因为他们的画面好,立意、构图、取景、布光、色彩、氛围等,都胜国产一筹,这可不是崇洋媚外,这是事实。何以如此?欧美电影人有油画艺术的传统,在画面上,他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不过,华人电影也有令我眼前一亮的,比如贾樟柯和王家卫。毋庸讳言,我非常着迷王家卫电影里的慵懒、绝望、颓废、怀旧与感伤情调,比如《花样年华》《春光乍泄》。昨晚重看《2046》,被故事情节吸引,被梁朝伟等艺人的表演吸引,更被画面吸引,边看边截图,不知不觉截了五六十幅图。
《2046》在2004年获得西班牙电影节“最佳摄像奖”,可谓名副其实。我查到了该片的创作团队名单,摄像者不知道具体是谁,摄像指导有杜可风、黎耀辉、关本良三人。该片摄像很文艺、很含蓄、很有想法,在营造电影情绪、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上,每一帧画面都是精心设计的,都妙不可言,比如宽幅构图中人物位置的偏移处理和留白处理,都值得探究。
我曾经劝过好几个摄影朋友,搞摄影一定要多看优秀的文艺片,揣摩他们的取景构图、布光造型、场景设置和情绪氛围,可惜没几个人听得进我的意见。我想,如果这样做,一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俗的趣味,一定有自己独特的图像语言和个性风格。
据说,王家卫正在筹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金宇澄小说《繁花》,期待。
●4月9日 播音梦
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出生地,也不能选择方言母语。某,孝感安陆人也,我的孝感安陆话中,an跟in不分,“我要看定影”“炒菜要放银”“这盘亲张好吃”,什么鬼?其实说的是:电影、放盐、千张。
方言转换普通话,最大的困难,是在关键字口那儿,你越想读准越读不准,越是加倍注意越乱了阵脚。舌头牙齿声带,说时迟那时快,它们就是要合伙造你的反,就是临阵倒戈不听指挥。所以,这造成的恶果,就是大学考普通话时,我像鸭子哽螺丝一样,练得舌头成石头、憋得脸红如猴腚,也只拿到了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此为鄙人平生一大恨事也。
鄙人语言表达一般,固然算不上敏于行讷于言,也无缘于巧舌如簧天花乱坠。但竟然,戏剧性地在大学一年级时,在湖北师范学院广播台播了一年的音,滥竽充数,忝列其中,太奇葩了,至今想来,不可思议。播音的经历如烟似梦如真似幻,别说地球人不信,我也不信。
但的的确确,我是通过三轮考试,进入院广播台的。我可以找到证人,比如,现湖师罗鸿飞教授,他那时是学院广播台台长;比如,现大冶市长周军,他那时是湖师广播台男一号;比如,李双晴师姐,但我不知道她毕业去了哪里。
李双晴高我两届,那时她是我的最佳拍档。我们共同主持周二午间的“校园新闻”和周四的“艺术广角”。我至今还能流畅地背诵她写的导语:艺术是谎言,它本身不是真理,它只是引导我们如何去发现真理——各位听众朋友,欢迎收听“艺术广角”……“艺术广角”这四个字,我们得一起念。我在很多年后,才知道这话,原来是毕加索老色鬼说的。
如果你还不信我曾经播过音,我可以呼台给你听,那是湖师广播台一个叫余涛的学长教给我的:“湖北师范学院广播台,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本台今天第一次播音现在开始……”
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我只在广播台混过一年,后来为什么不播了?因为我的弯管子安普(安陆普通话)和我单薄稚嫩的嗓音出卖了我。
安普咬字不准尚在其次,最要命的是语调,一张嘴就是方言。我甚至恨我的土得掉渣的方言:盐银咋就拎不清呢!
其次是我的嗓音。女儿小的时候,有次问她妈:我爸是不是没发育啊,怎么没喉结?她妈讲给我听,我恼羞成怒了,把女儿的小手按在我喉结上,愤愤地说“摸摸,你摸摸,老爸有没有喉结?”我当然有喉结,只不过不像有的男子,脖子下面像嵌个石头那样,一说话就乱动,跟癞蛤蟆似的。我的嗓音不够浑厚宽阔,不像周军市长那样一开腔,就如雷贯耳盈室嗡嗡然。老婆总说我说话,尤其是打电话,“就像个十七八岁的小男生,现在四十好几了,声音还是那么嫩”……每闻此,不禁悲欣交集喜忧参半。不过一想,声音听着年轻,当然好,总比沧桑干瘪枯燥如大便干结的声音好吧?
我没继续播音,跟嗓音条件不好有直接的关系。我记得第一次播音时,湖师美术系9501班有好几位同学都自告奋勇充当我的亲友团。当我走出广播台播音室,他们问我:“哪个是你啊?怎么都是两个女声?”这严重打击了我的信心。没办法,天生的鸭公嗓,人家不说我娘娘腔就很给面子了。
大学毕业之后,我来到了黄冈,走上了讲台。谁说当老师的普通话就好?我原来那所百年老校,有一小半老师上讲台是从来不讲普通话的,特别是在骂学生的时候,还是或罗田啊麻城啊的方言更淋漓尽致挥洒自如。“你怎么不认真听讲好好学习呢?”这样读:“我日个裸日的么不好生听讲好生搞日的!”特别是武穴话:“把介个小sao bi(烧杯)倒进大sao bi(烧杯)”……
一个安陆人在黄冈生活二十多年,说话会发生什么变化?是的,同化,你会被黄冈话特别是黄州方言所同化。虽然安陆话属于“淮北官话区黄孝方言片区”,孝感话与黄冈话差不离,但差别还是很大的,主要在语调上。自从踏上黄冈热土,我就坚持说普通话,开始还行,“大妈,您这白菜怎么卖呀?”买菜的大娘抬眼一看,外地佬!好,用八两的秤砣;“婆婆,你介菜么卖?”嗯哼,黄州佬,好,童叟无欺。
于是乎,慢慢地,我也安陆驴子学马叫,声腔声调,不知不觉染“黄”了。虽然乡音无改鬓毛衰,但乡音再也不那么纯粹,回到老家,人家说我声音都变了忘了本了,可是还是有耳朵尖的黄冈人一听我说话就问“你的,孝感人的有?”什么中华田园犬,不就是改不了吃屎的土狗吗,最多只是个串串,串串不就是杂交吗!我的乡音,就这样被串被污染,再也回不到我的广播台岁月了。不仅是盐银不分,我有时也水随不分、师丝不分、吃七不分——后者,其实我能分得清。
虽然流落黄冈,说话从安(特卫)普转到黄普(埔),但我的播音梦并没有死心。
话说2000年,我工作的学校旁边,就是东郊路,现在那有个桔子酒店,原先是黄冈广播电视台。有天路过,忽然看到门口贴着招聘播音员广告,顿时激动不已,某种东西蠢蠢欲动。我噔噔噔一口气爬到六楼,找到有关人员,“我要报名,我想到电视台当主播!”闻知来意,闻听我声,人家说:“我们不要师院学生。”我说我不是,“那你待业?”我说我不是,“你有工作?”我说是的,就是对面那学校的老师……人家面有愠色,打断我的话:“你是有编的老师,跑我们这里来干啥!!”
就这样,我被拒收,就这样,我的播音梦,就这样给掐熄。后来,只敢在“为你诵读”APP里,悄悄注册,自娱自乐,苟延残喘我的播音梦。
近来,市作协和黄冈周刊联合要搞一个“春天诗会”活动,谭总钦点我上台朗诵他的诗《听风听雨听花开》,还安排在第二个节目,我天,亚历山大!我不担心别的,就担心盐读成银、千读成亲。不过还好,上台之后,总算没出太大洋相,只是把春天读成了春厅。
●4月19日 指缘堂
上午去市委听报告,会毕,到实小隔壁的商业局食堂吃饭。就近去考棚街指缘堂书店看看,买《闻一多精选集》《方方散文》两册。该店设有湖北作家专柜和黄冈书籍专柜,堪为特色也。
我知此书店,是十好几年前,偶尔读到一篇关于指缘堂的文章。我喜欢“指缘堂”这个店名,该书店是姐妹所开,她们俩都是文学青年。今日来此,守店的当是姐姐,与之闲聊几句。谈及开书店之难,她说她开书店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情怀,虽然困难,虽然不赚钱,但她不想做别的,只想坚守……闻之,感佩。我似乎听说,在许多城市,政府对独立的个体书店是有补贴的,不知黄冈情况何如?问之,她说是有的,但总轮不到她头上来。
时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这当然很好。不过,我想,阅读本来是私密的,那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存在方式。一个人、一个群体的阅读行为,如果要政府去宣传、去营造、去推动、去引导——我觉得,这样的阅读仍然是被动的、低效的。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阅读,才是最好的阅读。没有阅读习惯的人生,是不美好的;没有阅读氛围的社会,是令人遗憾的。
实体书店生存不易,乃至没落关闭,其实你我这样所谓的“读书人”是有责任的。实话实说,忝为文化人,我实际上也很少读书了,一个月读不了三本,大量的业余时间都荒废在手机上了。目今是网络时代,读图都已落伍,有人说5G时代,就是视频时代,读图尚且不及,遑论读书?
我自认为也有文化情怀,我爱买书、藏书、囤书,每月买书的费用一直是我最大的日常消费,不过我绝大部分的书都是在网上买的,实体书店现在去得很少。并且,自从有了“喜马拉雅”,我养成了听书的习惯,去秋以来,网上购书也相对减少了。如此说来,不知道像指缘堂这样相对高品位的书店,还能坚持多久?不禁心生杞忧。
听国际台周薇的“轻阅读”,记得有一期节目是《书店风景——书店是城市最美的风景》,这个说法很好,书店,的确是城市最美的风景。一个没有书店的城市,是灰色的,是忧伤的,是令人失望的。徜徉在书店里,在书香的包围和熏染下,翻动书页,如果拨开世界的面纱。那种情形,是忘我的,令人陶醉的,也是美的。
指缘堂书店原在七一路,店面为军分区所有,因军队不能从事经营活动,临街店铺全部退租,故而书店乃搬迁至现址。前几年,市文联在市委大院办公时,我几乎每天都从七一路经过,除在指缘堂买书,还在该路的“北方饺子馆”吃饺子。店主乃山东人,眼小身巨,夫妻俩总是边包饺子边在手机里看电视剧。该店饺子物美价廉,韭菜鲜肉饺子尤为特色,我一周总要去吃三五次。但现也店门紧闭,不知搬至何处。
忽然自问一个问题:特色饺子店与书店,哪一个的搬迁、关门,或者消失,更令人感到失落与惋惜?——如你所想,毫无疑问,是书店。
●4月20日 弗莱迪
对我来说,每况愈下,是中年之后须直面的血淋淋的人生真相。没有梦想,没有激情,没有活头,无数个日子复制粘贴、再复制再粘贴,在水一样的流年时光里,身心被冲刷被洗白,洗得没有一点血色,洗得没有一丝温度。幸好,有美丽的风景,有不朽的艺术,有珍稀的真情,犹如氧气,使人能偶尔吸入,方能苟延残喘,继续活着。如何度过这不可再来的一生,如何让宝贵而短暂的生命,像一朵烟花那样尽情绽放?如果明天就会死去,你该如何度过这最后的12小时?
弗莱迪给出了参照,这样的人生才值得过一回。熊熊燃烧,完全怒放,然后枯萎,消逝……与其这么不咸不淡、不死不活、不冷不热地活着,不如按自己的意愿活一回真实的自己。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向往这样的活法。这样的人生才值得过上一回!奥斯卡大奖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岂容错过,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可是,臣工我做不到啊!
●4月21日 听弹琴
去年,单位发了三张“黄梅戏大剧院工会福利票”,一直舍不得去兑换,总想着挑最好的演出才会用掉。年初,德国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来黄冈演出,我想看,用了一张,就还剩两张了——要是再不用,到五月就过期了。
今晚,小妮不上晚自习,也不想画画,正好剧院有钢琴演奏会,于是陪她去看看。小妮去年暑假钢琴就考过了十级,但她喜欢音乐,至今仍还在坚持上课。我完全支持她。学琴不仅是为了考个级就了事,而是为了打开一扇窗,并充盈自己的精神、丰富自己的人生。
我此生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不懂音乐,从小到大,没有上过一堂正经的音乐课,至今不知五线谱为何物,完全是音乐的门外汉。音乐圣殿之门,对我完全关闭,多么无奈而遗憾啊!越是不懂,越想了解,甚至有一种奇怪的补偿心理,我十分羡慕并钦佩搞音乐的人,并希望小妮以后能上音乐学院,从事跟音乐相关的工作。即便不以音乐为职业,成为一个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人,她若能偶尔跟我谈谈肖邦巴赫什么的,多增加我一点音乐知识,也是蛮好的。
今晚的钢琴家是捷克人理查德·波尔,此前我只听过理查德·克莱德曼。波尔是钢琴博士,风度翩翩,他居住在中国,夫人还是中国人,他能说一口蹩脚的、勉强能听懂的中国话,但他所弹的曲目,我几乎不懂。
虽然不懂,我还是努力去听。我觉得他的演奏行云流水,比较有画面感,如《冬夜歌声》《在海边—记忆》《来自街上》,颇有点像印象派的风景画。并且他演奏得舒缓轻柔,情绪把控得很好。他演奏了一首中国曲目《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听上去不急不躁,不闹不吵,跟我在别的地方听到的不一样,他弹得深情款款,在较大的情绪起伏里,仍透出一种优雅感来,曲中那种苦兮兮的诉说与散发着火药味的激昂,似乎都被做了降调处理。
小妮说,他弹肖邦弹得好,反正我是聋子耳朵——摆式,我白长了一副耳朵,我什么也不懂。
●4月23 黄冈舰
今天,是光荣的中国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禁想起2015年4月25至27日,黄冈市文联组织文艺家前往东海舰队“黄冈舰”采风的情景。此前,市文联组织了几十位文艺家进行创作,为舰艇的“黄冈”文化元素打造贡献了微薄之力,“黄冈舰”舰歌的作词者,还是当时的文联主席写的。
当晚,舰队官兵热情招待了我们,酒席上,官兵准备了两种酒,一种是杨梅酒,一种是高度白酒。我不会喝白酒,看到杨梅泡在酒里,红艳艳的,以为好喝,不料杨梅酒也是白酒,而且后劲大。住在军港招待所,一夜昏沉,把我害苦了。一夜昏睡,朦胧中听见海风吹拂、海浪轻拍。次日晨,酒醒梦圆,满血复活,拉开窗帘,哇,浩瀚的大海就在面前,一艘艘白色的战舰如大白鲸一样停泊在蔚蓝的海边……那种感觉,是永生难忘的。
我从窗内看到杨明老师坐在海边写生,海风吹起他的灰发,顿觉惭愧,也随手用招待所的纸笔草草勾画了一小幅,也是一个小小的纪念。采风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报道《千里情缘一“舰”牵》,发在黄冈日报当年5月9日的头版。我在黄冈日报也发表了不少文章,但位居头版,也不过四五次。
●4月27日 逛书城
下午带杨小姐去图书城,这是我第三次去了。
有其父必有其女,杨小姐跟我一样的脾气,逛书店不喜欢有人陪。她说:“你说你一大筒杵在我身边,不觉得好奇怪、好多余吗!我还怎么看书?去去去,你看你的,我看我的,有事电话联系……”
我成功培养了另一个我,可是我与那个我不兼容,于是被成功落单。不过我在书城不觉无聊,精挑细选,每次不空手,买王开岭散文集《江河之殇》。
今天书城人很多,遇到了六七个熟人,还遇到了书城的邵总。特别是,遇到了美女同事也在此遛娃。小姑娘才三岁半,读小班,我抱起她,挺肉坨的,瞬间找到了杨小姐小时候在我怀中任我捏搓的感觉。
小姑娘眨巴着会说话的漂亮眼睛,看我半天,响亮而礼貌地道了一声:“爷爷好!”
●5月17日 王荷波
王荷波,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党的早期领导人,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年仅45岁就牺牲了。
今晚欣赏原创话剧《王荷波》,最打动我的一幕,是被捕后的主人公穿越时空,与他的母亲和妻子的一段真情告白。我看主人公不是以一个斗士,而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男人,在生命尽头,面对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的那种真实、柔软、浓烈的生命状态,有他对妻子的愧疚、对母亲的怀念,也有他母亲对儿子的心疼(儿啊,你怎么戴着铁镣),也有他妻子的悲伤无奈……矛盾在此集中,情感在此交织,精神在此升华,作品的魅力在此体现,艺术的价值也在此彰显。
文艺作品固然有宣教的功能,但情感的倾注与传达,更是其作为一部作品最可贵的内在本质,艺术是以情动人的,没有感情的作品就是一个空壳。红色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容易落入教条化和口号化的窠臼,人物形象容易流于脸谱化和扁平化的套路,类似这样把高大全还原为平凡本真的人的情节越多,或许越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如果说不足,我觉得舞台场景转换中间衔接不够紧凑,常常有冷场之感,这或许是舞台话剧因道具布景所需时间所导致的共有不足。之前看话剧《虎门销烟》也有这个问题。此剧中主人公策动海军起义那一幕,炮声隆隆,将观众情绪一下子带动起来,可是随后灯光熄灭、声音消失,至少有半分钟的黑暗等待期,然后才开始下一场(武汉八七会议),这之间如果有音效延续一下或许更好。
总体来看,话剧《王荷波》既有观赏性,也有教育性,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做得比较成功的作品。
●5月21日 听歌剧
今晚,中国歌剧舞剧院在黄梅戏大剧院举行“中国民族歌剧经典唱段演唱会”。感谢领导关怀和剧院的支持,特意安排与会的文代会和作代会代表前往观赏。
美女主持人开场介绍:“中国歌剧舞剧院是中央直属院团中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艺术剧院,内设歌剧团、舞剧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舞美部及剧目部、演出部等。剧院前身可追溯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歌剧,我这还是第一次在现场聆听,不禁满怀期待。前半场,在二楼观看,视觉上虽可俯瞰全场,可是听觉上一塌糊涂,只看见他们抒情的肢体动作,隐约听得到他们的歌唱,至于唱的什么,天知道。越想听清越听不清、越听不清越想听清,焦灼烦躁,简直是一种折磨。钢琴的伴奏还能听得见,声音不太大,但能感觉到弹得不错,好几首作品,我干脆闭着眼睛听钢琴。
我是外行 ,跟许多代表一样,也抱怨麦克风话筒音量太小,简直听不清,难道不能换话筒?没有声音(或声音太小),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干嘛不把音量调大些?
听着听着,听得想睡觉,中场休息15分钟,几欲离场回家,开了一天会,跑前跑后,也着实累了。事实上,也有一小部分人走了——他们走了,倒也好,我想下半场还是要继续听,毕竟机会难得,尤其是国家顶级水平的演出,人间能得几回闻。
下半场开始,我在一楼第四排左边靠墙找了位子坐下来,离得近,听得清楚了。再听,完全不一样,庆幸没有当逃兵。歌唱演员的精彩表演瞬间将我征服,那嗓音的质感、曲调的把控、节奏的转换、情绪的表达等等都十分到位,细腻、轻松、丰富,其表现力、感染力和代入感,都非常强大。特别是情感的投入与浓烈,如《原野》中金子与虎子的冲突与撕扯,还有《玉堂春》中苏三的哀怨悲愤,足见这些优秀的艺术家们都完全把自己摆了进去,全身心沉浸其中,特别能够打动人。这些,或许是高雅艺术所以高雅之所在,也是通俗口水网络歌曲所无法比拟更无法企及的。
最后一个节目是所有参加演出的11名艺术家,联袂合唱《我爱你祖国》,他们与观众互动,带动全场,起立一起高声合唱,热情高涨、激动人心,油然而生崇高感、自豪感。
演出结束,出场遇见了音协丁秘书长,我讨教了一二,吐槽二楼的声音太小,他说:“有些人说怎么不搞个话筒,这完全是外行,完全不懂!”有些人,说的就是我,惭愧。不过不懂不要紧,体验也是一种收获,慢慢的也就懂了。不怕不懂,就怕没兴趣去了解;不怕不接受,多接触就会喜欢。
今晚我知道了欣赏歌剧,就要原声,原声才体现出歌者的全部功力与艺术素养。若说不足,唯一的不足,是觉得钢琴伴奏老师的着装,颇有点暴露,她本身又有点臃肿,臃肿且暴露,着装一下子拉低了她的演奏水平,不知是哪个服装师的馊主意。要我说,高胸蓝色晚礼服,或许更适合“民族”歌剧演出这个特定的场合。
●5月29日 吻春泥
大概是新千年之后,湖北日报所在的网媒“荆楚网”设有“东湖社区”文学板块,并按地市州名称分出了若干子板块。2004年我初触网络,便以“丹青引”的网名,游走于东湖社区“黄冈文坛”“黄石文坛”等虚拟文学空间,并于2005年短暂担任过版主。
至今我认为,东湖社区文学板块对培养、活跃和繁荣湖北省草根作家功不可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惜后来网站主管头脑进水,撤销了地区板块,整合为一个大板块曰“湖北文坛”。纷纭分合之际,有诗人谷未黄者,于武汉晚报所属的汉网,另辟山寨,移驻人马,但东山难起。后随着手机网络的兴盛,东湖与汉网网络文坛雨打风吹去,盛景难再。
那时,我正处在写作的青春期,打鸡血一般,日产数千字,写完就贴到论坛里去,等待着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点赞、评论、留言和赠金币,自嗨于看不见的虚荣烟雾弹中。在阅读和点评互动过程中,我结识了黄冈黄石的诸多作者,其中一些师友,至今仍保持联系,每每谋面,辄直呼网名,如天河、耀旭、巧妇、一只蝴蝶、听雪吟、莲子清如水、小竹、溪、寒天一日等,亲近如同老友。
这其中就有红安县作家江旺明先生,他的网名叫“山野农夫”,他的主要写乡土散文,那种质朴清新、丰赡美丽的乡土散文,是我们都喜闻乐见的。不仅在网络,我还经常在大报上看到他的大作,虽不会每篇都读,但看到他的名字,总觉得亲切。其实我只闻其名其文,却不见其人,偶尔会想,这是这样一个人,他笔下的乡村世界,为何如此诗意动人?
我来自农村,我是标准的农N+2代,乡村题材散文对我有天然的好感。我喜欢南阳作家周同宾,我甚至买了他的全集,还有襄阳的席星荃、湖南的谢宗玉、江西的熊培云、台湾的陈冠学,等等。他们都是外地人,他们所写的与我所知道的乡村总还是有些许隔膜,比如周同宾所写的“芝麻面”,我就不知为何物。
而江先生在鄂东,与我的老家不远,并且我们现在生活在同一个地区,他所写到的农村生活,绝大部分都是我熟悉或经历过的,读他的文字,可谓感同身受,就好像昨日重现,那是经过文学照耀过的深情回看与精神的重铸提升。
前不久,黄冈市第三次作代会召开,我看到名单中有他,他跟红安另一位我网上“熟悉的陌生人”熊立功先生坐在一起。他是一个貌不惊人的老先生,头发有些稀疏,乍一见,跟扛着铁锹走在稻田埂上看水的乡野农夫,实在没什么两样,其实他是一个乡镇领导干部。我冒昧请安,果然是江旺明先生。他回去之后就给我寄来一本散文集《亲吻春泥》,并以漂亮的毛笔字跟我题字,只是“秘书长”云云,愧不敢当,我更希望他题写我的网名“丹青引”。感念之下,遂将我的拙作《丹青余墨》斗胆回赠,以致谢忱。
今日得暇,拜读《亲吻春泥》三五篇什,久违的泥土气息与乡野植物的青气,扑面而来。我似乎觉得,江旺明先生是一个被低估的作家,他的创作水平,实在达到了一个高度,是我所难以企及的。
江旺明先生在《出书断想》里写到道:“泥土浸泡我的大半生,闻一闻自己,我身上仍有泥土的味道。”我也下意识闻闻我自己,我的身上也有泥土的味道,一刻也不曾消散,永远也不会消失。甚或可以说,泥土味,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DNA,因为这共同的基因,所以气味相投。
在这篇文章里,江旺明先生还总结了散文写作的几点体会:题材要新、构思要妙、立意要深、语言要美——每一条,都是经验之谈,每一条都契合我心。他还说,他散文写作之内容主要定为“写乡土、记乡俗、颂乡亲、扬乡风”,他的散文美学风格追求为“自然、清新、质朴、真实,努力做到文章像我,我像文章。”这些真知灼见,都是我所希望达到的,而没法达到的。我达不到,那是一种写作理想,有江旺明先生文章在此,可以不时学习领悟之。
●5月30日 音乐会
今晚,“黄梅戏大剧院市民开放日·陈最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大剧院举行。陈老师是留俄归来的钢琴家,现任教于黄冈艺校。艺校的张校长,是文联兼职副主席,感谢张校长赠票,使我有机会现场聆听一场浪漫美妙的钢琴音乐会。
演奏会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非常高大上,演奏的是相当专业的肖邦,g小调、降 E大调什么的,主持人周翠老师介绍说是浪漫主义。陈老师不看琴谱,一口气背弹下来,牛!不过我也是牛,他对牛弹琴,我完全听不懂。
说来惭愧,肖邦其人,我早就知道,《傅雷家书》经常提到他。但第一次听肖邦,还是看电影《钢琴家》,这部经典二战电影,我看过五遍了。该片开头,那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席皮尔曼在华沙电台弹琴,舒缓,抒情,略带忧伤,很好听,忽然德军的炸弹就扔了下来,钢琴声被爆炸声所替代……电影看了几遍,那段乐曲我也听熟了,在网上搜,是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没想到,陈最老师弹的第一首曲子就是这个。远望陈老师在舞台上摇晃着身体、投入忘我地弹奏,不好意思,我脑海里浮现的全是电影《钢琴家》里的镜头片段,而忘了台上人。
周老师接着介绍第二部分是古典主义。陈老师弹的是贝多芬和塞内维尔,《献给爱丽丝》《水中的阿蒂丽娜》《梦中的婚礼》,这三首曲子我听过。
高中时,流行单放机,我在地摊上买过一盘盗版的理查德·克莱德曼磁带,这盘磁带好像还在。可以说,克莱德曼伴随着我走过学生时代,实在太耳熟能详了。常常结束了一天的功课,夜半三更,躺在床上,无数次听克莱德曼,闭上眼睛,感觉身体被托举,在云端漫游,在水面漂浮。当然,另外还有四大天王和欧美怀旧十大金曲什么的,听那些,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及至有了女儿,她也开始学钢琴,我迫不及待地想听她弹《献给爱丽丝》。第一次听女儿完整弹下来,兴奋不已,好像是我弹的,如同圆了一个梦,特有成就感。去年,女儿钢琴过了十级,克莱德曼她可以弹五六首了,在我这个音乐盲听来,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今晚,再听这熟悉的旋律,觉得女儿弹的,太跌跌撞撞了,节奏的把握、整体的流畅、情绪的表达,跟陈老师比,实在差太远了。
陈老师的演奏,最令我佩服,就是全身心浸入,就是技法的娴熟与情绪的饱满。《献给爱丽丝》如温柔呢喃,天鹅羽毛绒一样拂过面颊,心都要化了;《水中的阿蒂丽娜》如邻水照花人,清丽动人,令人沉迷。这首曲子的背景与美术史有关,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雕刻了一个美少女,他爱上了这个雕像,感动了爱神阿芙罗狄蒂,爱神施展法术,让雕像变成活人,从此国王爱梦成真。《梦中的婚礼》,悦耳怡情,美妙安宁,听得我直起鸡皮疙瘩!在艺术欣赏的审美活动中,类似这样,经由感官而至心灵而至身体反应的高峰体验,并不常有,只有那些击中内心的审美客体,才会让我起鸡皮疙瘩。
第三部分,是较能听懂的《黄河钢琴协奏曲》,由陈老师与沈晨老师合作。这首曲子是西洋艺术民族化的不朽经典,每次听,都能引起情绪的昂扬斗志与崇高的爱国之情。“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听来令人血脉贲张,内心澎湃着豪情。
最后一曲是《我和我的祖国》,由周老师等四人演唱,舞台下面左右两边还有学生合唱,虽然歌声盖过了钢琴伴奏(钢琴没有扩音),仍将演奏会推向了高潮。音乐的现场感和代入感,音乐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以及由此引发听众的参与性、互动性,是其他任何一门艺术都难以比拟的。会音乐,真好;欣赏音乐,真好!
这次钢琴独奏音乐会,可以说是艺校和陈最老师、周翠老师奉献给广大市民的一锅色香味俱佳的靓汤,然而,非常遗憾,我在有幸品尝的时候,却被不文明的观众素质给败了胃口。
在陈老师在开始演奏肖邦的时候,观众迟迟不能安静下来;在最轻柔最抒情最需要静心聆听的环节,忽然出现了小孩子的大哭声;在献给爱丽丝的温柔情话里,不断有感冒患者大声的不断的咳嗽;在黄河水咆哮奔流的时候,有个家伙跑到舞台最前面最中间的位置去手机拍照;在我聚精会神聆听的时候,后排的小盆友不停使脚踢我的座椅,她妈妈也不管,横眉冷对也没用;在我注视舞台,听主持人介绍节目的时候,前几排的几个观众,手握亮屏刺眼的手机,分散我的注意力。尤其是不懂上网爱好者,到哪里去玩手机不好,非要装逼跑到大剧院来全程玩手机,实在不可理喻,实在令人束手无策敢怒不敢言。
今晚是市民开放日,今晚的观众表现很差劲。我认为,赠票的观众不知珍惜,或者说,这部分观众素质整体偏低。如果,我们走进大剧院的市民朋友们,多一点自觉和自律,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多一点素质和热情,用眼用耳,用心用情,凝神静气,专心致志,把这场高雅的音乐会安安静静听完,那该是一道多么美的风景,那一定会使陈最老师的音乐会锦上添花,更令人沉醉!
●6月5日 读小说
读谢有顺主编的2011年《中国中篇小说年选》,有两篇小说给我印象深刻:
一是邱华东小说《塑料男》,这是第一次读邱的小说,该作关注的是环保与生存问题,既具现实意义,也有魔幻色彩。小说分两条线展开,一个是从个人和家庭角度,写“我”儿子怀孕与出生过程,对新生命的健康与未来担忧;二是从工作和社会角度,通过与环保记者的梦中深会,更广泛揭示工业时代污染的无孔不入与触目惊心。小说写到了纸箱人,颇有沈巍的影子。小说末尾,写到“我”变成了塑料男,孩子出生竟是塑料娃娃,则有卡夫卡变形记的意味。小说深刻表现了环境问题所导致的身体和心灵乃至基因和人种的变异,具有深刻的批判性。
二是陈继明的《北京和尚》,写得很有意味。
小说写一个和尚和一个小姐假戏真做终成眷属的故事,颇有戏剧性,具有矛盾性和悖论,拍成电影肯定好看。和尚可乘和小姐红芳这两个社会身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当然也是现实生存与社会环境的挤压而成。小说令人信服地写和尚还俗、小姐从良的过程,这个看似美好的安排并非外部环境变好了,而主要是他们抱团取暖、相互抚慰,共同抵御生存和心灵困境的结果。作者的叙事是平静而舒缓的,甚至有一种安详宁静,在欲望和宗教之间,在个人生活不幸和精神信仰之间,小说有客观的呈现与作者同情的理解。
小说中关于麻脸观音的设置,尤令人感动。观音也有不完美的,也可能是丑陋的,她正以平民性对应着苦难的芸芸众生。小姐红芳终归是一个陷入欲望和尘俗的人,而和尚可乘从内心里,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的,并具有完美人格理想追求的人。和尚时刻自省,无法抗拒欲望,也无法放下助人的责任,更无法放下心中的信仰。这个具有人间情怀的和尚,比逃离红尘的和尚更具有人性温度,比披上袈裟的假高僧更具有笃定的宗教信仰。这样的和尚,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令人感到亲切、感到敬重的,他是一个有情义的真正度人的凡间菩萨。
●6月7日 十六观
这本666页、69万字、定价178元的大书,是2014年,茶熟烟清兄在网上看到并网购赠我的,他说“你学美术的你一定喜欢”。那时,我与他只在网上聊过,还不曾见面。与此书同赠的还有老树的画册《花乱开》,《花乱开》,翻翻即可,会心一笑之余,不复有更多所得。甚至,他那样的打油诗读多了,我感到些许油滑,渐渐不为所喜。
而朱良志这本书,的确值得一读,他以一个哲学教授来感悟解读中国文人画艺术,知识丰赡,观点鲜明,理论高远,而且文辞特别古雅优美,读来,真是一种享受,可谓“知识的盛宴”。
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十六观文人画,并不为谈画而谈画,而是站在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高点,把绘画作为一种文化来进行观察,成功打通书、画、文、乐等各艺术领域的樊篱,达到交互共融的境界,给人以整体性的印象和认识。另外,他在赏鉴作品时,时刻不忘把时代、环境和作者起来考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解读,使得作品更加具有人格化、情感化与审美化。
迄今此书我已基本通读一过了。每次读,都会想起茶兄的情谊。但今次重读,感觉并不像初读时那么好,也不再对作者报以五体投地的崇拜。我觉得此书,至少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文句太不简洁,重复,啰嗦,翻来覆去说同样的话,免不了生厌。如果精简一下,这本书实在没有必要写69万字,40万字足矣。我在喜马拉雅上听过朱良志的讲课录音,我怀疑这本书是根据他的讲课录音修改而成的。现在大家都那么忙,写那么多字,不也浪费别人的时间吗。
二是,过度解读,令人乏味。诗和画,都是纯艺术,靠形式、意象、韵味等艺术本体语言来说话。作为读者的欣赏和接受,更多的是一种涵咏和领悟,不需要过度的阐释和分析,说来说去说那么多,反倒说得没有意思了。尤其是像我这样有相关背景的读者,与其听他唠唠叨叨,不如看画更直接,更有收获。
三是,上纲上线,动辄拔高,动辄就扯到玄虚的方面去。比如“艺术本体”,“艺术真性”,到处是本体和真性,可是我还是似懂非懂。作者是哲学教授,理论的逻辑性思辩性与艺术的形象性审美性,如何协调,如何统一,如何配伍,这是个问题。作者谈理论可以,他也很懂画理,但他不一定会画,不会操作与实践,那谈起绘画中的技术性问题,总还是隔了一层。
另外,作者对许多画家艺术特色的总结概括,应该说是十分到位的,比如,黄公望的“浑”、龚贤的“荒原”,可谓一语中的。但也有偏颇和牵强,比如恽南田的“乱”,恽南田的鲜花,哪有“乱”之理?反而是活泼的生命与有序的秩序。还有陈道复的“幻”、文征明的“浅”,以幻、浅来总括,似乎难以概全,也并不精当。
但总体来看,《南画十六观》是一本好书,颇值一看。尤其是对中国书画有兴趣且有一定了解的读者,读这本书,就懂了文人画是怎么回事,肯定有所裨益。
●6月14日 看庐剧
感谢朋友赠票,平生得以首次观赏庐剧《李清照》。何为庐剧?江西庐山地区剧种吗?非也,有求必应全能全知的度娘说:庐剧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起源于安徽霍山,俗称“倒七戏”,因安徽省会合肥古称庐陵,1955年才定名为庐剧。
那么,我认为,安徽省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地方戏应该是庐剧,而非黄梅戏。众所周知,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冈黄梅县,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结果,使黄梅戏在皖省大放异彩,而鄂省则欲让黄梅戏“归宁”回娘家,以期花开并蒂鄂皖齐飞。
作为一个孝感人,我观黄梅戏,如不借助字幕,尚且看不太明白,遑论庐剧!故而,若问观庐剧有何感想,可说者有三:
一是,道白基本听不懂,安徽方言太浓郁,没有字幕,不知所云。二是,长段道白,实在别扭,如李清照和张汝舟、李迒争论是否告发那一幕中的道白,如同听“歪果仁”说中国话,不利索,少韵味。三是,唱腔很好听,不过没有黄梅戏的婉转优美和花团锦簇,显得更朴实、更有泥土味,有些方言的收音和转音,较为短促,听上去,不如黄梅戏那么流畅自然。不过,恍兮忽兮,我细辨不出,基本上是把庐剧当做黄梅戏看的。
再说今晚的庐剧剧目《李清照》。
整体来看,当然不错。不过,剧名虽云“李清照”,其实演是“李清照二婚史”。该剧矛盾突出,剧情集中,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以李清照南渡之后,与张汝舟的婚姻纠葛为主要表现内容,并以点带面,以主人公个人在大动荡时代的遭遇,展现出一个时代的风云巨变。围绕对文物价值的态度、认知和处置,折射并对比出李清照与张汝舟、王御医等人的精神境界之高下,为北宋王朝的灭亡找到了一个根据,并以此凸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封建主义核心人生观。
剧中,按时间为序,以李清照南渡后代表性的诗词为背景知识、情感铺垫,对场次分剧情有统摄管领的作用,对观众进入情景中,有引导和渲染的效用。
对于李清照再婚,历史上有不同意见,有喜爱李清照的读者为此感到遗憾,也有人拿此事挑刺,质疑李清照的人品。该剧在这点上处理得较为暧昧,为尊者讳自没错,但编剧让李清照因染病昏迷而入洞房成婚,这颇有点站不住脚。其实,她的再婚,就是逃亡生涯中因为生活所迫和环境所逼,再加上保护文物的责任,以及她内心的孤寂所致。我认为李清照再婚是她自愿的,她对张汝舟不能说没有感情,不然不会在一起生活三年,不存在“迷婚”之说。
另外,李清照和张的反目,在剧中来得太突兀,刚才还举着扇子翩翩起舞夫妻恩爱,转眼就视若水火不共戴天,人物感情的转变缺少铺垫,令人不太信服。
在表演上,几个主演都表现不错。李清照的唱功尤好,李迒基本到位,王御医个性鲜明,但张汝舟的形象太儒雅、太正面了,甚至他就是一个好姐夫的标准,他性格中复杂市侩狡猾的一面,显得不够。
若论不足,其一是舞台美术,水平一般,没有太多创意,特别是建康李宅和临安李宅的那两幅背景山水画,模糊昏暗,效果太差。二是,剧中李清照诗词的歌唱活诵读,有多处或可商榷。比如《声声慢》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里的“黑”应读he,四声,押仄韵,可是唱成了普通话hei。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得,应该读de,可是唱成了di。庐剧是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不必迁就普通话,也不能全用方言,特别是对于古诗词,还是以古音为准较好。
●6月15日 续庐剧
关于昨晚的庐剧《李清照》,徐主席委托丁教授把我写的的观后感发给李清照的扮演者段婷婷女士看,段女士竟给予了肯定,欣慰。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修养从何而来?不会从天而降,而要经过不断的学习、体验和积累。观赏只是开始,学习不会终结。你只看到我天天看戏,却不见我戏后的学习。看戏是快乐的,学习是痛并快乐的,我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像熊文祥主席那样的内行家,那样具有怀疑精神的高级观众,而不仅仅只是一个鼓掌家。
思考与评说是二度创作,是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如同垂钓,作品就是饵料,我们观众,都是闻香而来的鱼。鱼不吞饵上钩,那钓个什么劲!故而,每有所观所赏,必有所感所思,且力求形诸文字,这是一种艺术欣赏习惯,更是一种文艺鉴赏的思维和文字训练。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关于此剧,著名剧作家熊主席却如是说:
“庐剧音乐缺少美感,极不入耳。如果说京昆是闺门旦,黄梅戏越剧是花旦,庐剧就媒婆。用庐剧来表现李清照,叫八竿子打不着。编导也极不成功。以前文人因封建礼教作怪,一直认为李清照再嫁是人生污点。李剧的编导挖空心思为李清照再嫁找些十分幼稚的理由,其实内心深处同古代封建文人一样,也认为李清照再嫁是污点,否则不会找那么可笑的理由为其辩护。开头三场写李清照在国破家亡之际如何护文物,完全不入戏,观众坐不住。殊不知文物收藏是盛世才有的雅事,乱世中,文物就是破罐破瓦。所以李清照怎么做都感动不了人。我认为戏要写得有深度,就应该写张汝舟娶李清照是慕虛荣,慕才女之名。李清照嫁张汝舟是被张表面儒雅风度所送惑。待到婚后,双方发现对方都不是原先所想象的。张汝舟没想才女这么难侍候,李清照沒想到张汝舟满脑子名利,庸俗不堪,由此夫妻反目,应写出夫妻生活的困惑,尴尬,给当代家庭以观照。当然,这样写编导沒有绝大才力,是写不出的。文学顾问是名人郭启宏,我一看就不感冒。郭虽在剧坛名噪一时,但郭写的戏可看性都很差,是被学院派的剧评家捧出来的。”
专家有发言权,我只有围观的份。
●6月27日 这些年
下午参加市直机关纪念建党98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我原来的单位黄州中学高中党支部获得了“红旗党支部”称号,我也感到光荣。会后,欣赏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原创话剧《这些年》。
该剧以1978、1988、1998、2008、2018年,即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作为引导,巧妙截取四十年里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面,以分镜头的形式,有机串联起来,讲述普通人的情感纠葛与生活变迁,呈现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大主题。
该剧有这样的介绍文字:“通过讲述武汉京广铁路旁棚户区三家人四十年来日新月异的生活,以小人物的视角真实质朴的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大浪中的命运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社会发展。”
实事求是说,《这些年》的故事情节设计并无新意,男女主角的情感纠葛也不新鲜,但汉味表演相当出彩,有效弥补了剧情的平淡。除了李念的扮演者以外,我觉得几乎所有上场的演员表现都可圈可点,幽默有趣,特别是王干部和李晓勇这两个角色,有性格,有特点,让人过目不忘。
剧中陈玉梅的口头禅“你爸是大学教授,我是大家闺秀”,给人印象深刻。若干年之后,很多观众可能会忘掉剧情,但这句经典台词估计很难忘记的。一部表演作品,能够让人记住一句台词,也不简单,这也是一种成功。
还有舞美设计也别具匠心。轮转式的舞台布景,并不稀奇,奇的是,在转盘上设置了三四个场景,展现了铁路住宅区与不同家庭的空间环境。经济,俭省,集中,较好地烘托剧情展开,又能自由转换,避免了长时间换景而导致的舞台冷场。
谢幕的设计,也非常不错,不是常见的那种根据角色大小依次出场谢幕,而是力图保存普通家庭生活的在场状态,十分自然地从剧情氛围中切换出来进行谢幕,实现与观众的互动。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徐建国这个人物,比较脸谱化、扁平化,他经历了从工厂干部到下岗者的过程,他买醉而死,我觉得对他的内心挖掘不够。还有,他与李茉的婚姻交代过于粗糙,他们为什么没有孩子,并且还能任劳任怨地收养黄建十王珍珍的女儿?另外,李茉好歹是读过大学的,八十年代能考取大学生,那都不是一般人,但这个女人,作为技术员下岗后,竟然会开家政公司,靠为人做卫生、摆夜市摊子养家糊口,这个有点假。
●6月30日 还画债
年初,一个陌生的老兄,委托共同的朋友找我,想要一幅水墨画,整六尺(180×90cm),宋元风格,临摹也行。他随即微信转账,给我发来了润笔费。
可是半年过去了,钱我早已用完,画却一笔没动。没画是因为,首先我书房太窄了,画四尺尚且勉强,六尺基本搞不开。再说我没有整块的时间,白天把牢底坐穿,晚上要例行散步,还经常有应酬。周末?周末要云游啊,雷打不动的。
当然最主要的,开年以来,我对山水画忽然没有一点兴趣,别说创作,临摹也没有。画画这事吧,不像水龙头,一拧就放水,一关就停,得有闲暇、闲心、状态。画画这事,跟新手女司机上路一样:越催越慢,再催熄火。它还跟蹲厕所有得一比:有时间不一定有状态、有状态不一定有动力、有动力不一定正常发挥、有正常发挥不一定淋漓尽致,你懂的。
但这位老兄太信任我、太仁义了,半年以来,从来没有催促过我。他越是不催,我越感内疚。我好几次想把润笔费退掉算了,一了百了,可是又怕让人家失望,等了半年等这个结果,以后还怎么混?人家会质疑我的。
说这些,可能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但都是实情。画债未还,如同情债难偿,我也好狂躁。
于是今天,下定决心,要开工了。于是清理书房,洗砚磨墨,梳毛理纸,定位起稿——就差放鞭炮庆祝开业大吉了。可是,到正式起笔落墨,已然过去两个小时了。这两个小时,都干些啥,只是在磨蹭,找感觉,试图恢复状态。一直画到下午6点,才弄了一点点。无数次想打退堂鼓,但得坚持,坚持,额玛尼玛尼哄,再坚持画三四个晚上,就差不多可以交货了。
我想起了童师讲的:写字就是对生命的消耗,作品就是生命消耗的物质载体。不错,画画也是,画画就是对生命的华丽浪费。比如这一幅画,我断断续续要花二三十个小时来完成它,我生命中的二三个十小时都要耗在这一张薄薄的宣纸上了。并且,注定,它是速朽的,不会永恒,不禁有点悲观……此画虽是个丑小鸭,但希望它以后的主人,能够喜欢它、善待它。
●6月30日 淘旧书
在空调房里对着电脑愁了一下午,头昏脑胀,眼冒金星,思维因中暑短路。六点,关机出门,投入滚滚热浪,臭汗一出,顿时神清气爽。劳动人民的脾性就是这样,刷上绿漆也难改。
去壕沟路淘书三本,《团风史话》是我感兴趣的,书中所记关于团风的风物、人事与遗存,有二分之一是我知道的,有三分之一是我实地寻访过的。买下此书,以期读后按图索骥。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书蠹耳;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夯货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者,牛人也。
另淘两本《收获》过刊。2011秋冬卷《收获》,收入齐邦媛《巨流河》关于张大飞的节选与王德威、周立民的两篇评论。《巨流河》我有,早已读过。2017年秋,去辽宁盘锦,在京哈高速辽河桥上停驻拍照,看着蜿蜒静流闪着亮光的辽河水,脑中全是齐邦媛和她的巨流河。该书传递给我的那份悲伤、愉悦与独特,至今犹存。
●8月11日 逛晋博
今天参观山西省博物院六小时,花一小时细赏“楮墨增华——明清山西书画艺术”,偶遇两位黄冈老领导的书画作品,一位是于成龙,一位是贾铉。于成龙的字,学赵孟頫与米芾
,严谨有余,洒脱不足,但比同时期官僚那刻板僵死的字要好。
曾任黄州通判和黄州知府的贾铉,其人工笔水仙画得不错。只是仿古绢年代太久,太暗了,隔一米外看不清楚局部。用手机放大拍照,看水仙的根茎叶,柔嫩滋润,但花瓣显得单薄,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这双钩设色花卉,不说达到了专业水平,至少比那些附庸风雅所谓逸笔草草的文人墨戏之作要强太多。
至于谈山西书法绕不开的傅山傅青主,今天看到他的几幅原作,实在说,不喜欢,粗疏狂野,胡搅蛮缠,精到处不如王觉斯黄道周,惟气盛耳。我更喜欢祁寯藻的温文尔雅,有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还看到了明代曾鲸画的张慎言肖像原作。大学学中国美术史,知道“波臣派”,创始人就是曾鲸。他借鉴利玛窦等传教士的圣像画法,用淡墨渲染出阴影凹凸表达形体结构,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一次巨大革新。今天,总算见到了原作。
●8月16日 厚古人
爱挑刺的人不是好家伙,但刺已长成肉刺,不挑出来,如鲠在喉浑身不适,还是一吐为快比较爽,反正我也不认识平遥书协的人,不怕得罪。
这次我想挑的刺,是平遥古建上的书法。平遥是票号钱庄的老窝子,真是财大气粗,有钱就任性。下午瞻仰城隍庙和文庙,真不愧为全国文保单位,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城隍庙尤其设计巧妙,布局合理,美轮美奂,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文庙里的大成殿、明伦堂和尊经阁,做得跟皇宫一样,远不是现存的黄州文庙可堪比拟的,就连泮池也比黄州的要大而深得多。
只是,非常遗憾,匾额楹联书法良莠不齐,尤其是今人所写的字,实在配不上也压不住那雄浑大气的建筑格局,相比之下,更显得寒俭、单薄、小气,甚至是俗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试举例,看看我挑的刺有没有道理:
传为刘伯温所书的“尊经阁”、“萱庭春永”、“中和位育”、“蔚泰厚”、徐继畲所书“超山书院”……都写得厚重雅气,端庄正气,压得住台面,书法与建筑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再看大成殿两边的楹联,尤其是小字,实在是其俗在骨。牌坊上的楹联倒可一观,但“敬业乐群”四字是典型的八十年代书风,书味寡淡。城隍庙大门气势博大、装饰华美,可是“城隍庙”三字写得实在不敢恭维,非隶非楷,非驴非马,新貌有余,古意不足。这样的字配城隍庙,可谓是字不配位。
我不知道那些字的作者是谁,如果是书法家的作品,那说明书艺不足,还得提高,不然愧对后人。如果是权倾一时的官员,那倒也罢,有权才是硬道理,奈何!文章千古秀,仕宦十年荣,不要以为手握权柄,就俨然以教主自居,以为自己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可以为所欲为。
古之当官者必得有所敬畏,第一要敬畏的是时间,时间会淘洗一切,并作出自然公正的选择。第二要敬畏的是文人,文人手中有一只笔,就算学秦一世来个焚书坑儒,就算挖了司马迁的蛋蛋,历史还是会被记录下来的。
行走平遥,看到大量的楹联、匾额、碑刻,时有今不如昔之感。文庙尊经阁前2004年重修文庙记的碑文,实在不能跟树立左右的前人碑文书法相比。前天在五台山看到王遐举所写的殊像寺大雄宝殿对联,竟也越看越不舒服……传统文化的断层与缺失,由此,或可见一斑。
●9月7日 迷水浒
最近颇迷《水浒传》。鲍鹏山新说水浒,自出机杼,新见迭出,令人脑洞大开;田连元说水浒,民间趣味与文人情怀结合,雅俗共赏,精彩绝伦;83版山东水浒尊重原著,朴素真实,极富生活气息,虽画质粗糙,但如陈年老酒,愈陈弥香;98版水浒传角色表演形神兼备,改编得宜,音画两美,百看不厌;2011版水浒,制作精良,求新求美但花哨浮华,情节改编太颠覆,令人大跌眼镜。特别是造型雷人,大多数表演空洞无神……人间幸有水浒传,生而有趣千古传.金圣叹说雪夜闭门读禁书,不亦快哉,是啊,不亦快哉!
●9月8日 求酷似
对我来说,“遗形取神”或“得意忘形”是个伪命题,写得不像,一切无从谈起——或者说,像是前提。写得有几分像那还远远不够,还要通过大量、反复、枯燥、艰苦的临写,真正上手,真正进入,做到“酷似”,乃至“逼肖”,然后才有可能无限接近“形神兼备”,然后再谈个性风格或者别的。不才天性鲁钝,学书始终未得法,只好拿出搬运工的笨劲,一遍遍地临仿,一天天地消磨,期望有所收获。学苏三四年,如今也只有这个样子,书法实在太难了,真是佩服那些拿起毛笔就开搞并且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大人先生们,真不知道其自信从而何来,看来我只有佩服的份。对于写字,无数次想放弃,却又难以割舍,日日写字,其实非关勤奋,只是习惯……活着,写着,这也是宿命。
●9月21日 说集字
应远方之约,以苏字为其主编的《黄石当代诗词选》集书名。
尽管有集字软件,但我基本不用,何哉?一是那软件经常张冠李戴,把字和作者搞错了;二是字有错误,常出错;三是图片太小,放大后失真;四是随便一拼,完全没有整体感。
我集字,一般都要查苏轼书法原作,或逐字查阅《苏轼书法大字典》。如果没有所需之字,则要造一个。比如我为遗爱湖公园“芸香阁”所集的“芸”字、幽兰芳径景区“兰舫”的“舫”字、大洲竹影景区“竹影楼”的“影”字等,便是我用苏字偏旁部首生造的。
搜集资料时,如果只有一个单字,合用的稍处理一下即可,不合用的,则要P图,按苏字风格进行修理,如遗爱湖“风雨廊”,的“廊”字,苏字典里只有一个,黄豆大小,笔画模糊,必须进行修理。如果查出有多个字,则在书写风格上反复对比,按照竖式上下与横幅左右的行气贯通要求,选最合适的那一个,比如遗爱湖公园里“风露亭”,我就集了两种风格,一个端庄,一个潇洒。
集字是一门学问,要懂书法,要懂所集书法家的个性书风。集字不是胡乱找几个字一拼凑就完事,而是一种再创造。必要时,要根据整体要求,对字进行适度处理,在大小、粗细、字形、攲侧、收放、向背等方面进行艺术加工。比如“黄冈市”的“市”字,按竖排,竖笔拉得奇长,那必须缩短;比如“黄石”的“石”字一撇,也很长,这里要横排,比原字缩短了一半。
集字,看起来简单,付出的时间精力是巨大的。集五个字,从查字、选字、排字、修字、调字,一般要耗费两个多小时。不过,集字挺有意思,待一幅字集成,得到专家和老百姓认可,还是颇有成就感的。比如“遗爱湖书城”“黄冈市遗爱湖美术馆”“文兴阁”“东坡文艺”“黄冈文艺”“黄冈市作家协会”“临皋讲坛”等等。
有次带远方游遗爱湖,我颇自豪地跟他说:“这字是我集的……”女儿一旁冷不丁说:“又不是你写的!”虽不是我写的,但是我拢来的,也不容易呀。
●10月14日 喂怪兽
今天买各种纸,费钱数百元。书法是头怪兽,不仅要用笔墨纸砚来喂它,还得用没完没了的时间、精力、金钱、才情来喂它,它才可能对你温顺一点点。同时看到几个不相识的老先生也在买,忽然觉得他们掏钱并抱纸独自归去的情景很悲壮。非人磨墨墨磨人,包括我在内,也许很多人就是一锭墨条,磨着磨着,把自己给磨没了才了事。绝大多数人写一辈子,也写不出什么名堂来,或许这也是我的写照。
晚上试纸,用100长的卷筒手卷毛边纸,通临东坡《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一过。纸很一般,笔更糟糕——如你所知,字写不好怪纸笔,老家形容这叫做“打屁扯椅子”。
●10月16日 画邹倩
去年有次到英山孔坊搞文艺活动,以前学校的老同事叶老师说,他有个学生叫邹倩,在孔坊福利院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她。
今年7月26日,在《黄冈日报》上读到报社记者沈红星采写的稿件《你未养我小,我愿陪您老——邹倩24年情暖孤残老人背后的初心本色》,不禁大为感动。报道说,1995年初,17岁的邹倩放弃上海打工的不错待遇,进入英山县孔家坊乡福利院工作。1999年担任院长至今,她已在福利院工作了24年。她为老人理发洗澡,悉心照料,甚至为老人喂饭、抠大便,情暖近200位孤残老人……久病床前无孝子,就是亲生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众所周知,中国已步入老年化社会,以后大部分人都将进入养老院,靠社会来养老。陪伴自己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的,不一定是老伴或儿女,而极有可能是像邹倩这样敬业、耐烦、善良、质朴、亲和、有爱心的人。毋庸讳言,我希望我的晚年能遇到这样一位好人,那是我的福气。
9月11日,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黄冈市文联小分队走进英山县孔家坊乡福利院,为福利院孤残老人送去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和生活物资,向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我见到了邹倩这位身边的先进典型,她与我想象的样子完全一样。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主动要求与人合影的,但这次不同,我请求与她合影,并写了一首打油诗送给她:“二十四年勤奉献,爱老敬老胜亲人。慈眉善目春风面,在我心中你最美。”
了解她的事迹,见到她的真人,看到她为老人服务,我注意到她为老人戴帽子、理衣服说话、微笑,都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毫无刻意之感……我当时就很想画画她!那次活动中,我拍了几十幅照片作为素材,但迟迟不敢下笔。主要是我画技不行,写意人物难画,平生很少练笔,笔墨生疏,实在驾驭不了。再说我白天要上班、晚上有应酬,很难抽出整块的时间来专心思考和绘制……
国庆前,找出一张六尺整宣,花了三个晚上打出炭条草稿,再花两个晚上落墨,人物结构总是处理不好。国庆后,又花三个晚上深入,再用两个晚上着色、调整,才基本完成——正如您看到的那样,目前只有这个效果,线条死,太求像而失掉了画味,惭愧,但画画完,觉得还是了却了一个心愿,表达了我对这位美丽女子的敬意。
画题叫什么呢,大别山盛产杜鹃花,英山更有五彩杜鹃,那就题为《最美的杜鹃花》吧。邹倩,就是来自大别山最美的杜鹃花,愿好人一生平安!
●12月3日 鲜于璜
对着电脑搞了一整天材料,晚上只想休息,而写字就是最好的休息。翻翻所藏字帖,忽然想写写鲜于璜。鲜于璜的笔法不难,方起方收,质朴自然,有点类似用排笔刷美术字,只不过其结字非常奇崛高古,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外,有许多字从造型的角度看,很有意趣。古人从秦篆、秦隶、汉隶中来,这么写,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毫不费力,而今人学之,则障碍如山。因为我们所接触的审美大多是四四方方以规整平正为尚,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状如算子的字,最容易被常人欣赏,要写成那样,真的就是电脑黑体字了。而今人若刻意求变,又显得矫揉造作,甚至被不懂书法的人讥为“丑书”。何谓丑,何谓美,不临个三五年帖其实是难以分辨的。
●12月5日 患平正
写端端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这话逻辑有问题,苏轼的字都写歪了,难不成他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吾患过于平正,而不敢再歪一点。人无癖不交,一个正经八百整天端个架子的人,多乏味、多无趣啊!
●12月8日 牵风记
花了两个晚上加一个上午共六七个小时,把《牵风记》读完了。有所感,简记如下:
一、《牵风记》好读,人物关系不复杂,情节推进很清晰,也能引人入胜,句子还算流畅,再加上我对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所以读起来豪不费力。
二、此书今年获得茅奖,我表示怀疑,我认为这本书不够条件,比《白鹿原》差太远了。之所以获奖,原因不外几点:一是作者是参加过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老革命,资格老;二是作者原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负责人,影响大;三是作者以90岁高龄写出此书,可敬佩;四是,也许沾了他的学生莫言的光,可以理解。
三、《牵风记》主要瑕疵:
1、语言上,不够简洁,显得疙瘩和啰嗦。
2、章节名,貌似新颖,其实不自然、不贴切、不能总括,甚至有点故弄玄虚,不如删掉。
3、叙事上,不够贯气,常常东扯西拉扯野棉花。
4、掉书袋,小说不是散文,没必要引用大段大段的文字对读者进行过度科普,比如,对古琴知识的介绍、对马的介绍,对溶洞知识的介绍……常常冲淡了叙事主线。
5、拼接感,小说故事发生在二野鏖战鲁西南、跃进大别山等这些大时代背景下,常常有不搭之感,情节的植入常感觉很生硬。比如写二野九旅的堂堂一号首长拍裸照……不管作者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6、奇怪而不奇幻,令人可疑。文末,讲曹水儿和汪可逾在“红军洞”里的章节,常常让我想起金庸武侠小说里类似的桥段。关于女主汪可逾之死与“滩枣”马将之进行树葬,包括齐竞服维生素C片而死……实在太离奇了!读来莫名其妙,产生不了信任感。
7、主题,貌似多元丰富,其实含糊不清,不知作者到底想写什么,波澜壮阔的二野征战史?一段浪漫刻骨的战地情史?对自然的膜拜对战争的反思?对以古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认同?作者什么都想说,可是好像一样也没说清楚。封底有两行字:烽火硝烟的宏大背景,凄美动人的战地传奇。要我说,传奇安不到背景上去,而且,传奇凄美,但没有打动我。
8、手法芜杂,看得出来作者想求新、求变,一会历史,一会现实,一会魔幻,最后都闹不清。网上说作者力图三次在艺术上突破,我认为他的突破是不成功的。看得出来,作者写得很吃力。
9、人物面目模糊。作为我军高级指挥员,齐竞是怎样一个人?开始把他写得很完美文武双全,后来越读越觉得这个人只剩下一团影子。曹水儿,既写他与各种女人厮混,又写他对汪参谋的忠贞,与群众妇女乱搞,他还是我党的骑兵通讯员吗?汪可逾参谋,作者显然是想把她美化、神化,跟仙女似的,连死都死得那么圣洁,可是我读完觉得这个人物并没有立起来,甚至还觉得她很傻很天真。总之,三个主要人物,都不像历经血与火洗礼的革命军人,缺乏可信度。如果作者是一厢情愿想表现人性的复杂,那我认为,跟欧美战争题材下的作品一比,《牵风记》就显得太幼稚太肤浅了。
……不说了,老同志那么大年纪,好不容易写出这一部作品,我说了这些,显得不尊老、不厚道,好在我乃无名小卒,再多不满,皆可忽略不计,就此打住。
如有亲读过,欢迎交流。
●12月24日 阮玲玉
听“轻阅读”关于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大师嘉年华”对关锦鹏的专访,之前看过他的《胭脂扣》。还想看看他的电影,于是,三个深夜,慢慢观看,时时截图,不停暂停或回放,终于看完了《阮玲玉》。关锦鹏太有才、太有想法,也太懂女人心了。张曼玉不那么甜美,但演技一流,气质非凡,是那种美在骨子里的女人。观影过程中,常常忘了分别,难分戏里戏外,不知谁是张曼玉谁是阮玲玉,是不是阮玲玉附体了,一点也不感到“隔”。
《阮玲玉》是一个人物传记片,也是一部具有文献价值的中国早期电影影像志。该片在三重叙事里,不断闪回,不断穿越,时而现实,时而历史,戏里戏外,光影梦幻,尘世人生,演绎一段感伤至极的挽歌。尤其是片末,阮玲玉的自弃,与朋友的告别,服药的过程,众人的缅怀与痛惜,关锦鹏细腻而冷静地导演,张曼玉沉浸其中的演出,屏幕外揪心地注视……好在,张曼玉的停止呼吸是短暂的,戏演完了,她还可以一骨碌爬起来,依旧光彩照人。
●12月25日 老电影
《客途秋恨》,许鞍华导演、吴念真编剧,张曼玉、陆小芬主演,拍摄于1990年。这部画质模糊、推进很慢的老电影,我竟然浸入其中,仔细看完了。
这次观影,不是冲着张曼玉,而是许鞍华,据说该片改编许的真实身世,讲述一对母女从隔阂矛盾到彼此谅解的经历。不错,《客途秋恨》就是一部关于和解的类型片,母女的和解、婆媳的和解、和故乡亲友的和解,乃至中日两国之间的和解。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有很多,我想其中一个就是学会妥协与和解,国家之间也是,只有和解才能共创真正的和平。
该片,地域跨度很大,人物在英国、日本、大陆、香港之间活动;时间跨度也长,从抗战胜利到70年代——在这广袤的时空里,个体的命运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时过境迁之后,都变得微不足道、风轻云淡了,或许,这是一种感伤无言却令人欣慰的宿命与结局。
观赏此片,常常会想起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多鹤跟片中的母亲葵子一样,是侵华战争中日本派遣到伪满洲来的开拓团平民,葵子的命运虽比多鹤好,但她们经历的心灵磨难是一样的。葵子与一个国民党翻译(张曼玉饰演的角色晓恩之父)结婚。中日两国的敌对关系与生活习性的差异,使这个日本女人备感压抑,但她终归能体面地回到家乡。多鹤则也一样,她已完全融入中国,葵子也是,故乡也回不去了,中国反而让她们有归宿感。这两个人物的改变,也显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与消化力。
张曼玉的表演也值得肯定,虽然不如《花样年华》《阮玲玉》那样出神入化,但她拿捏到位,较好表现了处在矛盾中心的尴尬角色。那时的张曼玉,看上去还十分青涩,甚至还有几分土气,不过我欣赏这土气的本真。
电影还借葵子之口,对她参加神风特攻队的小弟的嘲讽,批判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复活。片中还有对大陆wg表现与反思。晓恩进入香港电视台工作,她爷爷找出一本《宋词选》想寄给她可是遭到了红卫兵的粗暴盘问,因此中风。令人感动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老人,病重之时,还告诫孙女“不要对中国失望”——在当下的香港,似乎更具有思考意义。另外,片中,祖孙之间的亲爱之情,比如孙女背唐诗,并趴在祖父肚子上的那一幕,拍得特别温馨。
《客途秋恨》最大的不足,是国语版的配音对白太生硬了,不能很好地表达情感。这也几乎是大部分港产电影的通病。
香港其实有许多拍得不错的好电影,可惜看得太少。不妨少睡点觉,偷空看看。
●12月25日 王家卫
第三次看《花样年华》,仍然感动。一部情节简单的电影,为什么能让我看三遍?一是美,二是感动,或者,因感动而美、因美而感动。
美,首先美在影画。诸如旗袍百变的色彩款式、张曼玉苗条的体型或梁朝伟俊朗的面相;诸如暧昧的房间暖黄调、窗帘的猩红、袅袅青烟、流动的豆绿保温盒;诸如别致的半边或一角式取景,人物偏向一角的大疏大密的构图;诸如雨夜的迷离、路灯的孤独。
其次,美在声音。诸如清凉急促的雨声、具有音乐感的上海话与温情脉脉的粤语情话;诸如周璇梦呓一样糯软慵懒的同名老歌、撩拨心弦的爵士乐;诸如西班牙歌手Nat King Cole浅呻低诉的《Quizas Quizas 》;诸如柬埔寨吴哥窟宏大交响乐中宏大的建筑与渺小人物的宏大悲伤。
再次,美,美在情感。男女之爱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却有万千个不同的形式法身。爱情本身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并无善恶之分,而人不能独立于时代社会,私情必受或公序或良俗或道德或法律的约制,故而有所谓“不伦恋”之谓。《花样年华》呈现的情感,发乎情止乎礼,是东方式的:克制、含蓄、微妙、隐忍、忧郁、感伤。陈太太和周先生不是欧美那种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烈火干柴,而是互有好感同病相怜渐生情愫,爱而不能,因此感伤,因此美好。《花样年华》较之于成人童话般的《廊桥遗梦》,更为可信,且更显其美。
片中,最让我黯然的有两处。一是陋巷雨夜,那盏路灯下的离别,纷乱的雨脚、汩汩的流水、轰隆的雷声,一定刻进他们大脑的沟回,至死方休。其次是多年以后,二位的重访,张曼玉手握一杯茶,站在窗前,一边应答着房东的话,一边在急切搜寻,就在不易察觉一刹那,美丽的眼睛忽然晶亮,往事千端,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但外人在场,她忍住没有流下,且强装笑颜,切换到平常表情。而周先生的归来,同样在应答、在搜寻,不过,他笑了一下,他笑什么?他脸上的笑也就是心底的泪。这一哭一笑,蕴含了多少的心路历程与人世沧桑,王导厉害。张梁二位也拿捏得十分到位。
《花样年华》还美在悲悯与体谅,这是深层并不易察觉的。陈太太与周先生只是走到了台前,银幕后面还有一场花样年华,那就是陈先生与周太太的恋情。背后的那场戏上演更早,是前台戏的缘起与楔子。作为邻居的两对夫妻,事实上完成了一场换妻游戏,只不过,前台的那一对,始终不曾在身体上出轨。当陈周二人察觉后天发生的蛛丝马迹,他们最初,悲伤欲绝,女人开着莲蓬头,在水声遮掩下哭泣,男人在昏暗的街角吞吐云烟。随着潜流暗勇,他们不约而同地陷落,当事情挑明,我相信这个时候,他们一定在心底各自完成了对后台那一对人的原谅与理解。
《花样年华》是一部诗性电影,它的主旨并不在于讲述一个桃色故事,而是故事所蕴含的那种极致之美,王家卫调动了各种唯美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来实现之。比如摄像,便十分高超,偷窥式取景与局部摄取,便是一大特色。(前者如拍摄门框内打麻将的人,后者如手指、保温杯、电话等)我认为此片是有艺术特色与追求的上乘之作。影像是电影最重要的语言,该片的每一帧画面,都那么考究,那么经看,那么耐人寻味。粗糙而匆忙的尘心是感受不到那份美好的,一般观众或许会关注剧情,忽略那些丰富的细节,高级的观众自然心领神会。像我,是看到第三遍才看出来一些道道的。观影中,我有截图的习惯,《花样年华》看完,我竟截图四十多幅。一部好电影,不多看几次,不看进去,是无缘消受导演所精心准备的视听盛宴的。
好多年前,从电视上我看过对王家卫的专访,他始终戴着一副墨镜,至今不知他完整的面相,如同不知影片中后台男女的面容。王家卫以墨镜示人,是一副桀骜不驯不与世俗和解的模样,这的确也是一位有个性有思想的艺术家,尽管他的《春光乍泄》看得我有点翻胃,但《花样年华》是一首哀而不伤的诗,是一个时代的梦幻残影。也许,王家卫迷恋那个时代的香港,以及那个时代的美好情感,他称之为花样年华——是的,那就是已然逝去但永远缅怀的芳华。
●12月26日 点评会
今晚有幸参加市摄影学会和齐安读书会举办的“五彩冷家山 十里桃花溪”摄影诗文吟诵欣赏与交流活动,欣赏美图美句,还欣赏了陈幼林先生的现场朗诵的美声,并受邀作为“砖家”对诗文陪图作品进行点评。现场准备不足,上台紧张,作品欣赏也未能系统把握,前言不搭后语说了半天,直话也说了不少,恐又引起某些先生的不快吧……有一说一,大放厥词,我这毛病总是改不了。
归家,整理一下,我想说的主要意思是:
一、诗配图的出处。苏轼评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摄影作品是新画,图与诗有着自然天成、托物寓意、抒发襟怀的共同特点,美学理念是一致的。
二、图诗互补互参。图是具象物象,诗是抽象意境。配诗是一种再创造,一幅作品只有观众参与才算真正完成。好的题目和配诗是一种导引、一个进入作品内蕴的契机与入口。不搭的配诗,也许也是一种误导、偏离,从而走向歧途,或许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相距甚远,当然歧途也有新天地。契合或游离,都是艺术创作与解读的迷人之处,都有其意义与趣味。那种直白的平常之作,配上好诗能提升作品;而好的作品配诗平常的文字,则或许拉低了作品本身。
三、个人比较偏爱纯形式的摄影作品。如陈凌志作品,抽象的点线面自然生成,色彩、光影与构图的敏锐捕捉与考究处理,抽象的视觉元素所营造的丰富多义的情趣意境,可多重解读,更有想象的空间与审美获得感。
四、几件具体作品的解读。如何志宏先生的夕阳图与程秀珊女士的诗,程女士写道“嘉木抛枝接绣球”,想象丰富,寓意巧妙;刘开国先生为黄松先生补簸箕老人写的“簸箕掂苦乐,日月手中穿”,有理趣,出之自然,配得很好。还有程女士为胡佑民先生山涧红叶配诗“佳人提笔成佳韵,落叶飞花醉素秋。”也很得宜,可谓图文并茂的佳构。
五、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跨界然后融合提升,不同艺术领域的碰撞与交流学习,可实现双赢或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