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没有界限感,是伤孩子最深的毒药
以爱为名的控制,到最后,都成了孩子命运里的苦果,渗透到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没有界限感的父母,是伤孩子最深的毒药。
——鹿角姐姐说
作者:佟霏
前几天看了综艺节目《少年说》,其中一个孩子对妈妈的告白让我印象深刻。
初一女孩徐嘉唯,在告白一开始,她便开门见山地说:我的妈妈是一个特别有条理的人。
有条理到什么程度呢?我的暑假,每一天的安排,都有一个表格。
妈妈的监控精确到女儿几点钟吃饭、睡觉、写作业,也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在家不可以翘腿、抖腿,早起马上叠被子等等一大堆的生活细节。
末了,徐嘉唯发出对妈妈的请求:
“能不能不再对我做这么细致的规划了?”
然而妈妈坚定地认为:
“这都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最基本的。”
“就是因为我们早出生、早经历,所以我们才会把我们所经历的提前告诉你们。妈妈说的话,即使不是百分百正确,肯定也有百分之六七十是正确的。”
此时,台上的嘉唯听着妈妈的话,脸上透着掩不住的失落和无奈。
主持人陈铭一针见血地说:
“自律是一件好事,但妈妈把自律变成他律,就成为了压力。”
归根到底,是妈妈希望女儿的一生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地按照自己的期待去行走。
她想帮女儿绕过弯路,让女儿去做“正确”和“应该”去做的事,而妈妈则是标准的唯一制定人。
有一种父母,被称作“直升机父母”。
他们时时刻刻监控并干预孩子的一举一动,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
言则是爱,实际上,却让孩子承受着无比巨大的压力。
控制欲,其实是一种自身很难察觉的欲望。
控制欲强的人,往往对他人的行为进行了过度的绑架而不自知。
控制欲强的父母,常常会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
听我的,没错。
我都是为了你好。
爸爸妈妈不会害你。
父母初心是爱,却成了孩子命运里最深的伤害。
前不久台湾女星狄莺的儿子在美国被警方逮捕,被控恐袭威胁罪。
据媒体报道,狄莺儿子孙安佐曾告知朋友:5月1日别来学校,我要进行枪击。
而随后,警方在他的卧室里,找到了防弹背心、1600发子弹、枪支支架等。
此事一出,不免让人想起了早前狄莺在《康熙来了》中谈到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方式。
儿子11岁开始,为了让他能够长得高壮,她要求儿子必须吃成人的饭量。把每天吃多少饭、喝多少水全部写进“规定”,必须完成。
我一天盯他吃饭七个小时。然后一直催:儿子,赶快啊。
并且,孩子不能自己夹菜,因为妈妈认为:“这很浪费时间。”
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妈妈要求更严:“低于80分就打到屁股开花。”
难以想象,这样在妈妈的高压之下生活的孩子,内心会走过怎样的压抑和痛苦。
可是,这个妈妈不爱儿子吗?当然不是。姐姐狄玫提到狄莺说:“她是可以为了儿子去死的人。”
可是,正是这份密不透风、压力巨大的爱,让孩子走向视死如归的路。
以爱为名的控制,到最后,都成了孩子命运里的苦果,渗透到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有时候,当我们觉得孩子出了问题,需要改变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尤其是,控制欲这种欲望,会以爱的外衣,遮蔽父母自己的眼睛和内心。
父母的意念转变,改变的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我的一位朋友,有一个8岁的女儿,有一天,她和女儿闹翻了。
起因其实是一件小事,女儿想买一个公主风的文具盒,妈妈坚持认为那会让孩子上课分心,说什么也不许买。
女儿哭着大喊:为什么你那么霸道!什么都得听你的!
女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个下午,而那之后,三天都没有主动和妈妈说话。
朋友开始反思自己,小时候,妈妈工作太忙,经常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家里,那些孤单无助的时刻,让她记忆犹新。
女儿出生以来,她总想着要给女儿最好的照顾,却忽略了,孩子也需要自主的空间。
这之后,她主动给女儿制定了一个零花钱计划,每个月给到女儿一定的零花钱,让女儿自由支配。生活上,她也让女儿更多参与到选择中来。
如今的女儿,活泼开朗,愈加地敬爱着妈妈,也更加果断和勇敢。
女儿的反抗,让她明白,放手是一件必然要发生的事。
妈妈退一步,孩子才能向独立成长再迈出一步。
过强的控制欲,归根究底,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当孩子未按照父母的规划行事时,或者脱离父母视线,表现出独立时,会触发他们内心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
与控制欲相伴的,还常常有自卑。他们外表强势,内心却藏着一个极度需要被证明和被看见的自我。
那些控制欲强的父母,在自己的童年里,往往都是被忽略和伤害的。
可是,当父母把过强的控制欲,施加在孩子身上时,等于是把过度的关注施加给了孩子。
这是对孩子心理边界的侵犯,挫伤的是孩子成长中的自我意识。
当我们有以下行为时,需要警惕,自己对孩子是否控制欲过强了:
想要知道孩子的一举一动,不然就焦虑。
担心孩子遇到危险,过多限制他们行动。
主动指导总是多于孩子的提问。
希望孩子实现父母的梦想。
当孩子求助时,替代孩子解决,而不是引导他们自己解决。
对孩子的情绪敏感,见不得孩子哭。
替孩子安排好一切,总担心他受苦。
面对孩子,我们需要保持自省的能力,警惕自己,不要侵犯了孩子的“心理边界”。
越是在亲密的关系中,越需要清晰的心理界限。
在孩子1岁前,孩子与妈妈是“共生关系”,而到了孩子3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建立,就需要父母逐步的放手。
童年时未能够建立起清晰“心理界限”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人际关系中总是退让,或者在未来成为第二个“控制欲强”的父母。
放手的另一重含义,是信任
我儿子小树三岁时,发生了一件触动我的事。
一早起床,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帮他穿好裤子,而是默默的坐在床边,看着他自己穿好。
小家伙穿完裤子,搂着我的脖子说:“谢谢妈妈,你真是个好妈妈。”
这声“谢谢”来的突如其来。他的感恩,并不是我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什么都没做。
哲学家佛洛姆说:
“教育的对立面就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
可信任,才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当我们给予他们信任,他们将报以惊喜。
每一个孩子,都会成长为完美的“自己”
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曾经在自己的书中提到,她与一位在联合国儿基会长期从事儿童保护工作的朋友聊天时,这位同时身为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的朋友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的。”
三川玲有些吃惊地问她:
“你指的是每一个吗?无论是身心状况,智力状况、受教育水平……真的是每一个吗?”
她坚定地说:
“是的,从基因科学的角度,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天赋。”
发现并允许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实现他们的天赋梦想,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张爱玲曾在一篇短文中写道: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人生的路,不是只有“正确”这一条。
当孩子的选择被忽视,梦想被掩盖,只能走向被控制的道路时,空虚便会填满他们的内心。
人生仅此一程,走自己的路,是生命在时光轮回面前的平等。
尊重、接纳、自由,是父母能够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作者:佟霏,凯叔讲故事专栏作者,早期教育指导师,家有3岁娃一枚,专注分享幼儿心理与早期教育启蒙知识。本文来源于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转载已获授权。。
或许,你还喜欢(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