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卧底实拍女德班视频曝光:而比女德班更坏的,你却浑然不觉

豆妈 女儿派 2023-11-22

 ♬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儿歌《唐诗联唱》


在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中淘汰、丢弃的糟粕,现在他们视若珍宝地捡回来。

这不是教育,这是作恶。

深入想想,女德难道只存在于“女德班”中吗?细思极恐

——鹿妈 

 ◆ ◆

文 | 豆妈

女儿派主笔,二胎女儿的妈妈

01


这是今年我听过的最生气的消息。

去年被责令关停的辽宁抚顺“女德班”原班人马,今年又在浙江温州卷土重来。

这一次,他们披着“亲子夏令营”的皮囊,把魔爪伸向了未成年人。

视频链接:

这个“夏令营”的培训老师,大多来自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主要针[xǐ]对[nǎo]5-18岁的少年儿童,推广“女德”。

亲子夏令营里,共有56名青少年参加,其中44名为女孩,而最小的女孩,连7岁都没有。

有家长在开营之前,担心地询问老师:“会不会讲一些女德里面男尊女卑的内容?”

在得到老师“不会讲”的保证下,家长放心地把女儿送进夏令营。

结果呢?完全是场骗局。

“女德夏令营”第一课,就是向这些还未成年的女孩灌输“男尊女卑”的恶臭腐朽观念。

“女人啊,就得少说话,多干活。”

“不论丈夫说啥,都要说‘是’‘好’‘马上’。”

“柔,是女人的根;顺,是女人的本。”

“女子不应该往上走,就应该是在最底层。”

大谈特谈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妻子对丈夫必须遵守“四项基本原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婚。

和着我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结婚以后就活该变成一文不值的受气包、附属品?

没想到2018年了,还有如此荒唐可笑的毒瘤言论存在。

别教女孩怎么徒手掏便池了,先掏一掏自己的脑子吧。

参加夏令营的未成年女孩们,正是探索世界、树立三观的时候,而这些道德人渣用恐吓和弯曲事实的言论,大肆宣扬糟粕,扭曲女孩的心理。

视频里,一个女孩看着屏幕上“色情泛滥,造成坏疽”的图片,吓得捂住了嘴。

另一个女孩说:“在夏令营里,老师要求必须是男生打饭先吃饭,女孩晚吃饭,我当时就觉得很不公平,我在后面气得我都不吃饭,但后来很长时间才能明白。”

记者问:“明白什么了?”

女孩反过来教导记者:“你就观察,如果一个家里面是女的当家挣钱,男的在家干活的话,他们家以后肯定得败。”

谎言有多可怕,人心就有多黑暗。

更可怖的是,女孩们被洗脑成功,这些不攻自破的谎言,在她们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02


“女德班”到底有没有道理,我相信很多父母心里都是清楚的。

可所谓的“女德”,却无处不在。

前段时间看《少年说》,有个女孩站在天台向妈妈喊话:

“我妈妈在家总是和我说,女孩子就要多做家务,家里的家务,几乎都是由我来做。

什么洗碗洗衣服,打扫房间,都是我包了,有时候我想休息一下,我妈妈就会说‘你以后嫁人了,难道还让你老公帮你做饭吗?’

我想问问我妈妈,我老公为什么就不能帮我做呢?

女孩子一说完,台下就响起欢呼声一片。

电视机前的我正感慨这届女孩真硬核,能大胆喊出中国最需要的呼声时,一盆凉水“唰”地浇下来,冰透了我的心。

台下的妈妈反问:“假如,你嫁的老公也不会做家务,你该怎么办?”

女孩思考了一会,说:“那我就生个女儿,让我女儿帮我做。”

你看,看似跳出“女德”牢笼的女孩,实际上潜意识里已被父母洗脑成功了。

女孩口口声声想要的性别平等,在她的心底却是个大写的≠不等号。

伏波娃在《第二性》里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直到今天,还有家长在给女孩贴上这样的性别标签: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你弟弟才是我们家的香火;

女孩子理科就是不行;

女孩子家家不要发表什么意见,听话就行了。

可“听话”,说到底不过就是女德班里“逆来顺受”的代名词而已。

这些看似是把女孩放在高台上细心呵护,揭开面纱,实则是伪装成了高台的牢笼,笼外猛兽垂涎,笼内万丈深渊。

03


去年美国某大型服装公司曾推出这样一则童装广告。

图片上,右边男孩的标签是“the little scholar”,翻译过来是『小学生』,没有任何问题。

问题出在左边女孩的标签上,商家给出的宣传语是“the social girl”,中文含义是『交际花』

广告一经发布,引起轩然大波,英国广告标准局以“性别歧视”为由发布禁令,将其全部下架。

有网友表示这则广告太恶心了,也有网友质疑这则广告的创意是怎么出来的,暗指都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公司在用这种极其固化和错误的歧视语来宣传。

可在我们周遭,这样的广告比比皆是,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这不对,不该是这样的”。

某购物网站“阻断女孩出生”的首页广告,标题上赤裸裸的两行大字:“生了女儿怎么办?二胎用碱孕宝”。

还有在广告中“决定”儿童未来职业的某品牌奶粉,男宝宝喝了奶粉长大后会变成登山爱好者和工程师,女宝宝喝了之后就变成芭蕾舞演员。

有网友曝光在微博的一则淘票票和某移动支付app联合投放的平面广告:“没有姑娘也能占便宜。”

这些广告堂而皇之地将女性的角色刻板化、标签化,用“性别、容貌、年龄、工作、身材”一步步把女孩逼入“被看”“被观赏”“被摆布”的死胡同。

再想想身边的一些人,他们对女孩的身材评头论足,调侃着她们的穿着打扮,工作上轻视她们的能力,用女性点缀饭局......

女孩子在被社会不断地“规训”着,直到成为世人眼中合格的“女人。

一如“女德班”里信奉的戒条: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男为大女为小、女人就得做女人该做的事情。

作家@刘筱bamboo在微博里说:

“人们一笑而过,也对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着的性别歧视视而不见,最后不幸发生了,大家开始痛骂,但一切都晚了。

再好的教育环境都不可能避免人渣的存在,但恶劣的教育环境不仅仅会滋生大批量的人渣,还培养了一批对自己受到了屈辱但浑然不知的女性,对黑暗劣行麻木不仁的围观者。

谁又不是那个帮凶呢?”

04


王小波曾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在美国读书时,有个人问:“你们中国哪个阴阳学说,怎么一切好的东西都属阳,一点不给阴剩下?”

王小波回答:“话语权属于阳的一方,它当然不会说阴的一方任何好话。”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但我还是希望每一位家长,都可以坦荡地告诉自己的女儿:

“你是女孩,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从事任何你想从事的职业,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你要相信,你有这样的能力。

你不必向任何人委屈求全,也不必依附任何人生存,你可以不将就不取悦不随波逐流。

因为在你身后,有无比爱你的爸爸妈妈。

而这种爱,无关性别,只关于你。”

撕掉陈旧的性别标签,所有的教育才开始有意义。

* 作者:豆妈,女儿派主笔,资深儿童心理专家,少女心满满的二胎妈妈,专注于幼儿心理教育和亲子阅读。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