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怕脏的父母,养不出聪明的孩子

精读妈 女儿派 2023-11-22

讲真,小孩儿有几个成天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不都是跟小猴子似的到处玩耍。

如果做父母的我们,因为怕脏,限制了他们的活动,那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唉

——鹿妈 

 ◆ ◆

文 | 胡小喵

来源 | 爸妈精读(ID:bmnfrc)

1

我们住的大院门口有个大礼堂,而礼堂前面是个小广场,这里是院里孩子玩耍的天堂。

孩子一般在台阶上爬上爬下,跳上跳下,也有的就在花园里挖土、玩沙,还有到处走着捡捡垃圾,再到处扔扔东西。

当然下雨后出现的坑坑洼洼的水坑,是很多小朋友的玩耍的乐园。

但你总会听到:“你看看你家孩子爬来爬去,身上多脏啊。”

“别去玩水,一会儿把衣服弄湿弄脏了。”

“哎,干嘛呢?怎么能随便捡垃圾呢,多脏啊,快丢掉。”

“不要玩泥,都弄到身上了,快点打打,弄掉。”

但也有小朋友玩的很自由,他看到有小朋友爬来爬去,自己也在后面跟着爬来爬去。

一会儿又跑到花园里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土;

一会儿又跑到水坑里跳来跳去,还一边喊:“爸爸,妈妈,我们来跳泥坑吧,像小猪佩奇一家那样跳。”

没想到她爸爸妈妈还真过来陪孩子一起玩。

旁边有小朋友看的无比羡慕,也想进去玩水,可是身边的奶奶总会喊到:“你别去玩哦,会很容易弄脏。”

“可是我很想去玩。”说完她就跑进去了,可很快就被拽出来了。

玩的自由自在的孩子的姥爷说:“小孩子都喜欢玩,让她去玩吧,玩脏了再回家换衣服不就行了。”

“那不行,你看你家的鞋子衣服都湿了,弄的全是泥,也很容易感冒,你也别让他玩了。”

说完就拖拽着依依不舍的孩子离开了。

但是却仍能看到小女孩一步三回头,眼里充满了渴望的目光。

再看那个自由玩耍的孩子,不停的去和别的小朋友玩,去加入他们的游戏,也会不断的去尝试解锁其他的游戏。

就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允许“脏”是他们能够自由生活的第一步,如果怕脏而禁止他们的行为,则会让孩子失去很多。

2

我以前很怕脏,也很懒,总担心葫芦娃弄脏了,而我要不停的收拾“脏”后的残局。

后来朋友王姐的一次经历改变了我对孩子脏的看法。

邻居王姐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然而她现在却说要是回到女儿小时候,她一定不会那么“爱干净”。

女儿想要自己动手抓着吃饭时,就说:“这样吃太脏了,弄的到处都是,来,爸爸妈妈喂。”结果五六岁时还需要喂着吃饭。

当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别人在挖土玩泥玩水,浑身上下都脏兮兮的,虽然王姐也让女儿加入其中,但却不停地告诉她:“不要弄脏,小心点,弄到身上了。”

在N次的说教后,她女儿挖土时总是小心翼翼,偶尔把土弄到鞋上,也会赶紧用小手把土拍打下去。

而在家里,她女儿喜欢到处涂涂画画,可又是因为怕脏,只限制女儿在画纸上画画,甚至如果弄到身上就会说:“小心点,弄脏了很难洗。”

渐渐的,她发现她女儿对很多事情变得都不太热情,也不太感兴趣。

而且变得很害怕脏,也讨厌别人的脏,在学校期间总有些不合群,别人都是一起玩耍,她却喜欢一个人。

孩子主动的探索与体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最直接的方式,而这对他们的智力发展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总说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碰,会让孩子受到限制,好像被禁锢了一般,不再敢主动去接触这个世界,甚至变的小心翼翼。

这样的孩子不仅不快乐,也失去了主动对生活探索的欲望,而主动的探索欲会让孩子对事物保持强烈的兴趣,有助于他们更积极的去学习。

要知道,脏了的衣服可以洗,画画的地板可以擦,弄乱的房间也可以收拾。

若因为怕脏,而让孩子失去了主动求知、学习探索的能力就得不偿失了。

3

不要让我们的担心怕脏,而破坏了孩子的好奇心,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成长。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心重的孩子,在课余时间,你总能发现他趴在草地上观察蚂蚁。

他开心地观看黄蚂蚁与黑蚂蚁打架,观察中发现了蚂蚁是用接吻来传递信息,发现了蚂蚁的作战风格,昆虫的世界,如此趣味无穷,让法布尔沉醉其中。

因为好奇心,才会有兴趣观察,持续的精力投入,这为法布尔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观察记录和心得体会,让他写出一部风靡全世界的《昆虫记》,为世人揭示了一个精彩绝伦、不为人知的昆虫世界。

但试想如果父母怕脏,每次在他观察时都制止,“不要趴在地上,看什么蚂蚁呀,那么脏。”

或许就不会有闻名世界的法布尔和《昆虫记》了。

就像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玩沙玩水玩泥,他们对这充满了好奇心,会将心中想象的通过手中的泥、沙表现出来。

孩子天生喜欢探索周围世界,玩沙和水可以满足孩子探索自然的兴趣,同时给予孩子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对他们的心智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在游戏中,对于那些缺乏自信心或者比较内向的孩子来说,更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其实孩子们喜欢的“脏”游戏既符合孩子好奇爱玩的天性,又能把这种天性自然地融入到尝新实验的认知世界、探索世界的学习中去。

虽然“脏”,可是这里面却藏着孩子无尽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他们对世界对生活都充满了希望。

4

马云曾在“10人看10年”的演讲中说:

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问题,“教”和“育”。我们的“教”是不差的,我们差的是“育”。“育”其实就是文化,是想象力,创造力。

孩子的创造力总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但这需要他们大胆自由的去创作,而不会受到我们随时的干扰。

周末带葫芦娃参加幼儿园体验课,是在蛋巢上作画,参照老师的方法染成绿绿的毛毛虫。

老师给小朋友们系上围裙,就让他们开始自由作画了。

可是在作画过程中,你会听到:“这样涂色不对的,你看你小心点,都弄到衣服上,多脏。”

“哎,毛毛虫是绿色的,你怎么变成红色的了?”

“哎,小心,都弄到脸上了,很脏,我帮你擦干净。”

最后在家长的耳提面命下,小孩子渐渐的对这项活动没兴趣了,甚至还有的家长怕孩子弄脏,自己亲手帮忙完成了毛毛虫的制作。

可再看看有的小朋友,等画画结束后竟然变成了小花脸,虽然她的作品在大人眼里不符合标准,可是她的色彩却五颜六色。

如果因为怕脏怕乱,而让孩子老老实实的在那按照自己的步骤画画,这在违反孩子的天性,也破坏了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并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值得培养。

北美对创造力有多年研究的专家们指出,创造力来源于好奇心和爱玩的心态。

看似“脏”的游戏,比如随便乱涂乱画,又比如在泥里沙里疯逛的玩耍,还有的将各种玩具拆的乱七八糟,弄的脏兮兮的,这是孩子对未知事物保持好奇心的表现。

爱干净其实没错,但如果为了干净而破坏了孩子的创造力就得不偿失了。

5

有了孩子后,我们都希望孩子能生活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可是我们过度的担心,让孩子一直避免“脏”,这反而会让孩子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曾在《钝感力》中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帮同事集体用餐,因为食材不太新鲜,全部食物中毒,唯独一个小伙子幸免。

渡边淳一最后分析,发现因为这个小伙子家庭环境不太富裕,从小就吃一些不太卫生的东西,以至于他的肠胃免疫力优于常人。

虽然渡边淳一讲的这个故事很极端,让人发笑,但却不无道理。

其实英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孩子玩“脏游戏”时身上被弄脏,但身体接触的大量微生物,可以使孩子的免疫系统“认识”细菌而不会对其过敏。

最后,读到海桑的一首诗,会更让我们遵从孩子的天性,脏就脏着养吧。

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净衣帽整齐;如果他规规矩矩,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开口便是叔叔阿姨好、再见再见你好;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这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他是一只自私、可爱,又残酷的小动物;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而不是朽坏下去。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