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待成绩单的态度,暴露了你作为家长的层次
每部期末大片中最高潮的部分,莫过于期末成绩单的揭晓。
那如果……
孩子考砸了,你们要怎么对待他们?
——鹿妈
◆ ◆ ◆
文 | 糊糊妈妈
女儿派主笔 家有两宝
最近,一档别出心裁的亲子教育类节目上线。
父亲们穿上校服,变身答题的考生,参与一场知识竞赛,为孩子赢取一份心愿大礼。
第一轮父亲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卷,淘汰后八名,第二轮则要求由孩子为父亲抢得答题权,为父亲争取晋级五强名额。
在第二轮的抢答赛中,一位小女孩因过于渴求胜利而大哭,父亲于心不忍,主动要求退赛。
父亲感慨道:“从来没有考过一场轻松的试,我一生中多么期待‘考不好没关系’。”
《小王子》里面有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大人们期待考试结束后,有人可以对他说句“考不好没有关系”,却忘记了小小的孩子也有着同样的期待。
临近年关,期末考试早已结束,孩子们的成绩单,正陆陆续续地发往家长手中。
在中国,不重视孩子分数的家长几乎没有,其中有一些家长一味看重、追求好成绩,陷入了高分成绩单的漩涡。
其实,你对待成绩单的态度,暴露了你作为家长的层次。
三流的家长将成绩看成面子
有人在知乎上提问:“中国父母最喜欢聊的话题是什么?”
回答是孩子,更精确地说是优秀的孩子。
过去的人聊吃聊穿,现在的人就爱聊孩子,聊孩子的成绩、聊孩子的才艺、聊孩子的学校......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就有炫娃的父母。
孩子成绩出色的,高声大嗓,眉飞色舞,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孩子成绩不如人的,不是保持沉默,就是低声叹息,总觉得自己矮人三分。
前不久,和表姐一家吃饭,席间表姐一边给女儿夹菜,一边嘱托道:“马上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好好考,别过年走亲戚时,丢了父母的脸。”
侄女一下子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闷闷不乐,饭后我问她是不是这学期的学习有压力,侄女摇摇头,无奈地说道:
“爸妈一天到晚张嘴闭嘴就是成绩,好像自己只是他们的分数机器,是他们争面子的工具。”
《我的前半生》中有句台词:“面子是人最难放下的,又是最没用的东西。”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成绩单看成攀比炫耀的谈资,为了不让自己在亲朋好友中“颜面尽失”,就对孩子的成绩百般要求,如有差池,便横眉冷脸相对。
世上没有不在乎成绩的孩子,考砸了,孩子们的内心也很受打击,这时候父母最需要考虑的不是自己的面子,而是如何鼓励孩子,帮助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继续保持学习的兴趣。
真正聪明的父母,懂得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父母能做的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而不是让孩子背负所谓的“面子”。
二流的家长将成绩当作标准
还记得,2016年河南省的语文高考作文,是一组改编的漫画。
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另一位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
而第二幅漫画中,原来得了100分男孩考了98分,竟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另一位之前55分的男孩考了61分,却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
很多时候,成绩出色的学生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来的勤奋与不缀,成绩逊色的学生父母,认识不到孩子的能力与水平有限,仅仅以某次成绩的浮动,作为赏罚的标准。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以单一的赏罚标准,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考得好有奖励,考不好就挨打,而不去思考孩子成绩变动的原因。
曾经看到过,一则新加坡的暖心短片,期终成绩单下来了,哥哥成绩优异,弟弟却考砸了,哥哥担心地对弟弟说:“你完了。”
妈妈看到弟弟刚刚及格的成绩单,正想要发火的时候,想起深夜里,弟弟揉着朦胧睡眼用功复习的那一幕,便笑着释然了。
妈妈主动给弟弟夹了一颗奖励的鱼丸,夸赞他已经做的很棒了,弟弟原本害怕纠结的脸一下子就明亮了起来。
《无条件养育》一书中写到:“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它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不该以孩子成绩的高低来作为爱的标准。
作家王开东,曾提到他的儿子,在二年级时考班级倒数第二,他在试卷上签完名后,对孩子说:
“考试只是检查你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无论你考得怎么样,爸爸妈妈依然爱你。
因为很多美好的东西是考试考不出来的,比如你的诚实、勇敢、善良,还有你的坚强,爸爸对你非常的满意。”
优秀的父母都会明白,分数绝不能衡量孩子的全部能力,更不能成为赏罚孩子的唯一标准。
孩子能愉快地、主动地、努力地学习,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才是父母真正所要追求的。
一流的家长将成绩化为成长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打不败的对手,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家长,常常不自觉地陷入了,和别人家孩子比成绩的怪圈,却忽略了自家孩子的进步。
想起去年一则新闻,江苏宿迁一个小男孩考试考了7分,他爸爸非但没打没骂,还买了整整一车的烟花鞭炮“庆祝”,原来上次考零分的儿子,这次考了7分。
这位父亲不为儿子糟糕的考试成绩,焦虑动怒,反而选择积极鼓励儿子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一流的父母从不把孩子的成绩,当作社交的面子,视为赏罚的标准,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渴望向上的,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成长区,给孩子一朵花开的时间,让孩子成长。
就像去年那位爆火的金句校长所说的:
“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慢养,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读书的资质,有的孩子没有,读书不好的孩子是来报恩的,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不必太过强求,用心陪伴才是最好的。”
为人父母一场,能做的不过是陪伴,陪伴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而成绩不过是成长路上的指路标,指引着孩子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
非常喜欢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一流的家长会要求孩子用功读书,却不会一昧地追求成绩的高低,而是希望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人,选择自己想选择的事业。
亲爱的家长,当你收到期末成绩单的时候,不论成绩高低,都给努力一学期的孩子一个鼓励的拥抱吧,哪怕考砸了,也请对孩子说一声考不好没关系。
长大后,没有人记得曾经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但会永远记得那个不论成绩好坏,依然爱自己、支持自己的父母。
*作者:糊糊妈妈,女儿派主笔,资深儿童心理专家,佛系宝妈,专注于儿童心理教育和亲子阅读。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