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上幼儿园被“劝退”!这些准备,再不做就真的晚了
♬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儿歌《亲亲猪猪宝贝》
娃在3岁前依然属于亲子依恋期,更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这时候,如果送她们上幼儿园,就极容易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啊。
——鹿妈
文 | 苏米
来源 | 孩子王(ID:lovekidswant)
最近,微信群里的一位宝妈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在群里咨询说,从宝宝出生之后,她就辞职全职在家带孩子,现在宝宝已经2岁了,她也萌生了重回职场的想法。
她发现自己家附近就有一家幼儿园开设了小小班,设施非常好,她非常心动,想把孩子送进去,求大家给点建议。
一下子,好几个有经验的宝妈跳出来,积极帮助她,大家先是让这位妈妈把孩子的情况具体说说。
她滔滔不绝地开说了,孩子在家不太说话,主要靠比划。
不过她觉得问题不大,老师应该也能看懂。
吃饭是她追着喂的,午睡时间也不固定,比较随意,总的来说,一句话,孩子在家的吃喝拉撒需要宝妈时时关注。
渐渐地,群里没了声响。
这位宝妈继续问:“你们说,我家宝宝现在入园合适吗?”
这让我想起来,前一段时间有个新闻。
在芜湖,一名2岁半的女宝入园才3个月,父母就接到了“劝退”通知。为啥呢?
原来,这个小朋友从入园后就先后与10名同学发生冲突,还真是个性子很烈的小女孩。
小朋友的妈妈觉得有冲突很正常啊,老师做好监管就可以了。最后两方僵持,园方只好让孩子退学。
孩子到了2岁之后,已经可以做到很稳地跑跳了,能与人简短的交流,于是我们就认为是时候可以脱手了。
可是脱手后,孩子并不能很好地适应。
其实,类似的这种新闻屡屡见报。
2岁送孩子入园,孩子无法适应,这应该怪谁呢?
1
为什么要送孩子去上幼儿园?
有很多宝妈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在里面待一天而已,什么都不学。
再加上不久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幼儿园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导致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把幼儿园与看护机构划上等号。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孩子到了幼儿园后,每时每刻都在学习。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
有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他出人意料的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记者被他的回答惊呆了:“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
他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
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可见,在幼儿园,虽然没有学习深度知识类的课程,但是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在学习,都是在培养着孩子的兴趣、习惯以及良好的性格。
除此之外,幼儿园也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社交氛围,教会他们怎样建立友谊,教会他们在没有老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独立解决和小伙伴之间的冲突。
所以说,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每天要学的事情真是方方面面,十分不容易啊!
2
入园不可过早
为什么3岁成为分水岭?
对于幼儿园的定义,国家是这样给出的: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所以,3岁成了很多孩子上学的分水岭,是否有充足的科学根据呢?
3岁开始萌发社会化关系的意识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也是亲子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儿童3岁前仍然处于亲子依恋期。
3岁以内的小孩子是没有社交概念的,他们只会把其他小朋友当成是一个大的玩具。
3岁开始才渐渐萌发社会化关系的意识,有与同伴交往的意愿。
2~3岁入园将面临两个棘手问题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中,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
2岁时由于自我意识的逐渐萌芽,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我们俗称“Terrible Two”。
如果孩子刚好在2~3岁这个阶段入园,那就要面临处理“叛逆期亲子关系”和“入园分离焦虑”两个棘手问题的局面。
越小的孩子分离焦虑越强
说到分离焦虑,年龄越小的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越强。小朋友面对突然的变化,以及新的生活规则,脱离了父母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
分离焦虑使孩子从身体上来说,抵抗力下降更加容易生病。
从心理上来说,会让孩子患得患失。
大部分孩子在3岁左右熟练表达自己
3岁前,许多宝宝表达仍较多使用“联合注意”,也就是通过用手指东西的方法来吸引旁边大人的注意,和表达自己的需求。眼神、手势、身体动作。
这样的宝宝,在同其他宝宝共处时,经常会因为无法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急之下出现攻击其他小朋友的行为。
所以,从儿童发展角度来看,正常来说,3岁才是孩子做好充足准备的年龄。
家长不要因为一己之见过早送孩子入园,成为阻碍孩子长期发展的绊脚石。
当然,单纯以年龄作为分水岭也是不恰当的,每个宝宝在发育上的个体差异很大。
还记得《妈妈是超人第二季》中,马雅舒的女儿虽然是满3岁入园的,但由于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自己穿衣、上厕所、吃饭这几样统统都不会,而且也无法和小朋友交流,同样收到了退园的建议。
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宝宝的自身条件做出综合的评判。
总的来说,宝宝能用语言表达需求,具备良好的自理能力,以及萌发出结交小伙伴的意识,这样的孩子才算具备比较充足的入园条件。
3
至少提前半年做好入园准备
为了让孩子尽快的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上幼儿园之前,我们不但要准备各类物品,在家庭教育中也要提前做相应的准备。
成功的从家庭过渡到幼儿园,需要在孩子得到安全感的前提下,给予充裕的时间准备。
专家建议,至少提前半年着手准备。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闺密的女儿明年9月份要入园了,对于女儿的入园过渡她非常重视,她早早地就咨询好了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时间,在家有意识地培养女儿每天按照这个时间来安排作息。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让女儿自己进餐,也慢慢开始训练孩子上厕所、自主入睡、穿衣服等各种生活自理能力。
最近,她还向我推荐了一本绘本,说是生动描绘了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可以结交很多小伙伴,她女儿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去幼儿园了。
鼓励孩子敢于表达自己
我有一位闺蜜,她女儿在幼儿园不敢大声回答问题,不敢主动提出跟小朋友玩,甚至老师不高兴的时候都不敢提出上厕所。
可把她愁坏了,后来经过几番思考,妈妈问女儿觉得动画片里谁最勇敢,女儿说是超级飞侠,于是她就买了一个超级飞侠的卡通图案缝在了孩子的裤子上,并告诉宝贝,如果你觉得没有勇气说出你心里特别想说的话,就摸摸超级飞侠,她就会把勇气传递给你,你就变勇敢了。
结果她女儿真的迈出了第一步,并开心的告诉了妈妈。
平时也不要忘记,当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家长及时满足并给予些口头上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在入园后,孩子才能勇敢地表达自己。
再好的幼儿园也不能代替家庭教育
即便成功入园后,我们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在孩子行为习惯中的重要性。
俗话说,再好的名校也不如父母的言传身教。
家庭教育是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课堂。
我做父母的,拼尽全力也要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幼儿园,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但是却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人们常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一段渐行渐远的关系。
可是只有在孩子生命最初的那几年,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以及无微不至的关爱,孩子才能独挡一面,勇敢面对未来。
终有一天,我们可以放心的看他们飞远,拥抱世界。
*作者:苏米,爱旅行爱文字。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孩子王(ID:lovekidswant)。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