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2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官方透露!未来5年,基层医生路在何方?

全科前沿 2021-12-15


10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就“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建设”回答了记者的相关问题,透露“十四五”期间医疗行业的五大重点任务。

10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学军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健康中国建设取得的良好成果:





❶ 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实施,共建共享水平逐渐提高。

❷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克难,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❸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

❹ 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持续发力,健康扶贫成效显著。

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❻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继续加强,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

❼ 完善激发和释放活力的政策机制,中医药守正创新迈出新步伐。




随后,在提问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学军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就“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建设”回答了记者的相关问题。其中,从以下几个答问中,可以预见未来基层医疗、基层医生的发展方向。



01 继续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国成功应对了像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这次应对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是对我们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阅。


我国基本建立了以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专业的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依托,以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以全民参与为支撑,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今年3部委又印发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重点加强疾控体系现代化,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健全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虽然,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应对新冠疫情期间总体有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未来:“十四五”时期,立足更精准、更有效的“防”,抓紧补短板、补漏洞、强弱项,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加强监测预警,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有力维护人民健康。


在今年9月,《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中提到,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健全医防融合机制、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于基层医生而言:公共卫生防控,是健康中国事业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版块,尤其是经新冠疫情后,就显得更加不可忽视了。国家在这个方面只会抓得更紧,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自是由下而上,必须稳固有序。在下面,在基层,基层社区医生、乡村医生、诊所医生,就是公共卫生防控的中坚力量。所以对基层医生来说,公共卫生肯定是要一如既往地做下去的,并且需做得更细致,更全面。



02  解决基层人才紧缺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采取了4项措施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❶建立院校的教育、毕业后的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医学教育体系,为基层输送人才。


❷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让人才为基层服务;


❸制定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支持培训对象参与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基层培养人才;


❹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护士、管理人员、乡村医生等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升基层人才技能。


未来: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是不足的,城乡、区域间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仍然存在,特别是人才短缺的情况仍然还是短板,未来仍然要在加强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对基层医生而言:可以预见,国家是重视基层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视基层医生的整体水平,重视基层医生的后继人才,重视基层医生的能力提升。有技术、有证书、有能力的基层医生,路走得才更远。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人才发展重点,近年来全科医生的待遇也在逐渐提升,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对基层医生来说,是一条可走之路。



03  推进健康脱贫



一是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历史性的消除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每个贫困县至少有一家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和行政村至少有一个卫生院和卫生室,也都配备了合格的医生。组织三级医院和对口帮扶贫困县县医院,在推进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三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是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的短板,全面推进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攻坚,推动艾滋病、结核病、包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治,也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效。贫困地区群众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我们会同国家发改委先后印发综合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发热门诊、医疗卫生机构检验实验室等建筑技术导则,将贫困地区所有符合条件项目全部纳入中央投资支持范围。 


三是有效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分类救治,分类救治1900多万贫困患者,持续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全面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应保尽保、应迁尽迁、应治尽治。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费用自付的比例已经下降到10%左右,建立起及时发现、精准救治、有效保障、跟踪预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工作机制。



04  推进健康脱贫



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专题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大会。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在第一时间参与疫情救治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在疫情防控中,在实际救治过程中,研制出很多好的药品,包括康复阶段病人的康复疗养方式方法。再次凸显了我国中医药的传统优势。


未来:下一步“十四五”规划中,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是规划的重要部分和内容。下一步,也把中医药纳入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建设中,“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优势尽显,而下一个五年,“十四五”期间,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扶持力度会加大。对基层医生来说,拥有一身过硬的中医技术本领,会让自己的从医路走得更宽更远。所以,有兴趣学习中医,有机会学习中医,那不妨尝试一下。



05  智慧康养,推进基层医养



关于完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着力加强的一项工作。“康养服务+互联网+智慧管理”是当前的新业态,也是我们看好的、大有发展前途的养老康养发展模式。


未来:利用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把现在成熟的医疗健康养生保健技术和手段运用其中,在下一步的健康产业发展中把智慧康养产业作为大力推进的一个分支业务。

除了基本医疗服务,除了疾病防控,基层医生还能做什么?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关于养老方面的政策逐步放开,养老市场潜力不断被挖掘。在医养结合方面,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鼓励发展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机构,在房租、用水用电价格上给予政策优惠。依托“互联网+”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支持连锁化、综合化、品牌化运营。可见,无论是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等医疗机构,还是医疗机构内增设养老机构,政策都会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开办流程也更加简化,养老市场进一步放开。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整理:红杏e生 刘露。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仅供专业人士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如果您喜欢,分享给小伙伴们吧~

您的每一次分享,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源泉!

往期热文推荐

1.国务院发文:“两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样做!

2.重磅!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第二版)

3.急诊急救各种流程图

4.挥别2020,奋进2021!祝大家新年快乐!

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
6.顺义区局部聚集性疫情问责,五人被处理

7.高血压是这样一步一步毁掉一个人的……

8.除了头孢,服这7类药物饮酒也致死!元旦将至转发提醒所有人

9.国务院最新文件:7大院感防控要求,事关所有医护!

10.国家指令:突击检查所有医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