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2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张煜医生事件升级!马进仓女儿赴医院封存病历,警方或将介入调查

全科前沿 2021-12-15
来源:“江淮医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叶正松


张煜医生事件,如同这立夏后的天气,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也进一步引发热议。


据新京报报道,5月8日,陆巍曾诊治过的患者马进仓女儿面对采访时表示,想了解卫健委评议标准。5月8日11时,她抵达上海新华医院封存其父病历,并准备针对NK治疗一事报警,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调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陆巍,在去年推荐了50岁的癌症患者马进仓接受第三方公司3万元一针的NK免疫疗法,但最终马进仓于2020年12月在家中离世,留下十几万元的外债,“人财两空”的结局让患者家属不满意,就在网络上求教了北医三院的一位年轻主治医生张煜。


张煜医生分析了马进仓家属提供的一份陆巍手写诊疗方案,指出其有多处不合理的超适应症用药,加之推荐并未有任何临床证据显示对胃癌肝转移患者有效的NK免疫疗法,致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家属花费了常规治疗10倍以上治疗费用,属于明显诊疗违规。于是,公开发帖,予以质疑并谴责。


事情发生后,漩涡中的陆巍医生被暂停出诊接受调查。


4月19日,国家卫健委回应称将对此事进行调查核实。


4月27日,国家卫健委就此问题进行了回应,一锤定音:治疗基本上符合规范!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长焦雅辉在发布会上披露,国家卫健委组织了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对患者的病例以及整个治疗过程进行一个专家和同行的评议。经认真负责的评议后,认为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治疗原则基本上都是符合规范的。


图源:见水印


随后,据医院一位工作人员说,张煜医生也已经停诊。最近两周的医院门诊排班表上都没有张煜,不知道他何时恢复出诊。


一起学术争论,导致两位医生停诊,这在医学史上几乎罕见。


国家卫健委公布调查结果的当时,张煜医生向某媒体表示,自己不方便对外发声,因为可能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


但是,仅仅一周之后,5月5日,他再次公开发帖,质疑国家卫健委的调查结果,称国家卫健委的调查结果让他失望和愤怒并且担忧,他确定专家团的意见是错误的,关于陆巍医生的治疗方案基本符合医疗原则的结论,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他要求国家卫健委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和专家团对陆巍医生事件进行辩论。如果输了愿意吊销自己的行医执照,终生不再行医,但如果赢了,请换个专家组,并且公开调查流程。



随后,有最接近国家卫健委的人士向媒体表示,国家卫健委对张煜医生的呼声很重视,正在积极组织相关方面。


就在大家都抻长着脖子,眼巴巴急切切的等着国家卫健委公开回应的时候,患者家属马进仓的女儿却如一匹黑马,杀入到这一事件中来,亲赴上海新华医院封存其父病历,并准备针对NK治疗一事报警,希望警方介入调查。这是令人始料未及的。也让无路可退的张煜和被他逼到墙壁的国家卫健委都有了一个缓冲。因为,就这一事件发展到现在这一局面,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有许多人都认为,陆巍医生将患者推向3万一针的NK免疫疗法无异于 “魏则西事件” 重演。患者马进仓不过是距离大学生魏则西离世6年之久的又一个牺牲品。当“人财两空”的悲剧再次降临在马进仓和其家属身上,人们愤怒的质问监管为何形同虚设?其监管失灵的背后是否涉及到巨大的利益?


也有许多人认为,从DC-CIK免疫疗法到NK免疫疗法,这些临床试验性治疗和探索,对于走入绝境的患者,能不能基于患者最后的一丝曙光予以启动?


对此,“我们组建了7个群,共有全国各地三甲医院近两千名医生,其中肿瘤相关领域医生近五百多名,省会级以上大三甲肿瘤学科医生一百多名左右,他们虽然各自观点有异,但都认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院士对于癌症治疗中药物超适应症使用的观点。


赫捷院士什么观点?


他认为,临床药理机构和伦理委员会应当严格监督,在开展超适应症和超治疗指南的临床研究上,属于临床治疗的创新,并不是过度治疗。在临床药理机构和伦理委员会严格监控下实行,事实证明,很多癌症患者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可以获益的。临床治疗中的创新并不是过度治疗,国家仍旧鼓励创新,让更多患者获益。


一位血液方面的权威肿瘤科专家对“张煜医生”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医疗改革正在顺利进行,创新是永远的话题。细胞治疗的乱象是需要打击,尤其在一些不规范医院,医生因利益诱骗患者进行无意义的免疫细胞治疗十分普遍,应该建立严格的监管审批制度。但社会进步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应面对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打击医生、吐槽医院。张煜医生事件后,网上出现了大量声音对肿瘤医生群体进行攻击抹黑,这种现象是极不合理的,所以许多医生挺身而出,站出来发声。因为“看病难、看病贵”不能往医生身上推,而是国家的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所导致的。只有上下齐心,医患同心,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好的医疗环境,才能使中国的肿瘤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服务和生存质量。


每个医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每个医生也都有自己的局限,应当理性看待自己和别人。有时候出发点是好的,可结果就是好的吗?


医疗领域的一些问题,其实谁不清楚?这些问题根本就不缺发现问题的眼睛,缺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才是最关键最关键的。而张煜医生的问题是,在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就先把问题抛出来了,把矛盾先摆到了大众的视野,在媒体的曲解下,事情被发酵,最后必然是激化医患的矛盾。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即便完全为患者考虑的医生拟定的方案,也会遭到患者的质疑。


实际上不管是立法,监管,监督,对医疗领域的治污,管理者都在大力推进,并非没有作为,从心脏支架等耗材的灵魂谈判和一降到底,可以看出,这几年国家对医疗的改革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逐步的纵深推进,我们要相信国家对医疗行业治理的决心和力量。


实际上,国家对医疗毒瘤的存在,早在张煜医生事件之前,刀子就举了起来。其实,发现问题很容易,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资料源:江淮医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仅供专业人士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供稿请发送邮箱:quankeqianyan@163.com


温馨提示
为了每早6:30与你不见不散,我想邀请你
全科前言设为“星标”,或经为文章点“在看”。

如果您喜欢,分享给小伙伴们吧~

您的每一次分享,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源泉!

往期热文推荐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方案(2021 版)

2.钟南山、张文宏紧急呼吁!果然,疫苗的“副作用”出现了……

3.局势失去控制!“迷你印度”正在形成...

4.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5.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

6.急救手册 人手一份(2021最新版)

7.张煜医生再度发声:请求与专家团公开辩论

8.什么情况下需要挂全科?全科?什么病都能看吗?

9.重磅!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及相关问题把握标准发布

10.里程碑意义|中国疫苗,世卫组织宣布了!

11.指南共识丨2021年版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发布!

12.第23个“世界哮喘日”|“揭示哮喘的误区”
13.你是如何一步步养成糖尿病的?

14.每位医生都该在急诊工作2到3年!

15.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