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血压防控的10大认识误区!

全科前沿 2021-12-15
最新!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禁忌
宣武医院首席专家遭遇惊魂“鬼门关”之行
停止成人第一剂新冠疫苗接种?!官方最新安排来了

正确认识高血压,有助于医生更好治疗~

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患者高达2.7亿,但治疗率只有45.8%,控制率仅为16.8%。关于高血压的认识误区比比皆是,严重干扰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

关于高血压的10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防控高血压是个人问题

每天摄入2~3克钠盐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须。


每天摄入6克以上钠盐,血容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导致血压,特别是清晨血压和夜间血压明显升高。


如果家人坚持“重口味”,高血压患者限盐就成了一句空话。


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冠心病及卒中风险增加20%~30%。如果不戒烟,家人永远消除不了这个心血管危险因素。

误区二:正常血压概念不清

正常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血压水平120~139/80~89的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当血压≥120/80,就应该改变生活方式!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诊室血压≥140/90,家庭自测血压≥135/85。夜间血压≥120/70,即诊断为夜间高血压。


当诊室血压≥140/90时,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1~3个月),血压仍超过140/90,就应口服降压药物治疗。

误区三: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


第一,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


虽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第二,没有不适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


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


第三,对症治疗药,不能代替降压药治疗。


有些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使用西药、中药、保健仪器也可以缓解,但绝不能代替降压药治疗。

误区四:不愿意过早服降压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舒张压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


第二,血压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肾损害。


研究结果表明,舒张压每降低5mmHg(收缩压降低10mmHg)可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降低40%和14%。


第三,有些高血压患者,开始只用一种降压药,过几年后需联用两种降压药。这不是耐药了,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血压比原来更高了。

误区五:降压药伤肾

伤肾的是高血压,不是降压药。


第一,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副作用,但降压药的副作用远小于高血压本身对身体的损害。


第二,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占1%~5%,但并不是每位患者在用药后都会发生不良反应。


有些人担心降压药副作用,是因为知识欠缺。有些人故意渲染夸大降压药副作用,是为了卖保健品,这是无德。

误区六:开始不能用好药

经济许可时,优先用“好药”。


第一,选择长效降压药。


短效降压药指需每日3次的降压药。中效降压药指需每日2次的降压药。


同类药物中,选择每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不仅依从性高,而且可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包括夜间血压和清晨血压),能更有效地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第二,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


“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适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的患者。


“地平”类降压药,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的患者。


“洛尔”类降压药,适合于中青年、心率偏快、伴有冠心病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


氢氯噻嗪、吲达帕胺,适用于摄盐较多、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和下肢水肿的患者。

误区七: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


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较长,有合并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可稍慢。


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需要1~2周才能达到最大和稳定的降压作用,不要急于更换降压药品种。

误区八:血压降到正常后,隔天吃一次降压药

很多患者以为,血压≤140/90mmHg就算正常了。


其实,即便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发生脑梗、脑出血、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依然随血压的升高而增加。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


已经证明血压大幅波动可加剧靶器官损伤。隔天吃一次降压药,血压忽高忽低,与高血压一样有害。


假如每天吃一片药血压偏低,可以改为每天吃半片(缓释片、控释片绝不能掰开),这样可以避免血压明显波动。

误区九:不了解降压药副作用

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人不能耐受。了解降压药副作用,有助于合理用药。


1.“普利”类降压药可引起干咳。不能耐受者应换用“沙坦”类降压药,不要盲目使用止咳药。


2.“地平”类降压药可引起踝部水肿。不能耐受者应换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不要盲目使用补肾药和利尿药。


3.“洛尔”类降压药可引起心动过缓,用药期间应监测心率。


4.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可引起低钾血症。如果出现乏力、食欲差、双下肢无力、甚至意识障碍等应立即就诊。

误区十:只知道服药,不知道定期检查

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疗方法。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服药、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监测靶器官损害。


1.监测用药方案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如果血压≥135/85mmHg,需要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检査靶器官损害


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行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钾、钠、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肌酐);尿液分析(尿蛋白、尿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等。

关于降压药的10条必备常识


1.哪种降压药降压作用最强?

从整个人群角度而言,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相似,所以不存在谁比谁更强的问题。然而具体到每个人,不同药物的降压作用可能有明显不同。

例如,张三用沙坦类效果显著,但李四用后血压降低却很少;王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使血压明显下降,而马六用同样的药物后血压却没有多少变化。

所以每个个体之间对于降压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明显差异,我们不要看到隔壁老王用某药效果很好,自己也跟着用。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是最可靠的。

2.一种降压药能使血压降低多少?

药物的降压幅度主要取决于当前的血压高低。

例如,老王现在的血压是140/90mmHg,用一种降压药后血压降低一般不会超过10/5mmHg;老李现在的血压是180/110mmHg,用药后血压有可能下降20/10mmHg左右。

这就是说,当前的血压越高,用药后血压下降幅度就越大。

3.我收缩压很高,舒张压高的不明显,用降压药后会不会把舒张压降得太低?

有可能。但需要说明的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收缩压降低10mmHg,舒张压可能降低5-6mmHg,所以用药后虽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下降,但舒张压下降的幅度比较小。

我国有人曾完成一项研究,发现用某种降压药后收缩压降低16mmHg,舒张压降低13mmHg,看到这个结果我就呵呵,呵呵……

4.降压药会耐药吗?

一般不会。有人说我用某某药5年了,原来血压控制很好,近来又高了,是不是耐药了?

不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收缩压都会逐渐增高,现在血压控制不好的原因是你的血压比原来更高了,而不是耐药了。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再加一种药物或把原来的药物加量,而不应尝试换药。

5.用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正常了,能停药吗?

如果用药前你的血压不是太高,并且近来你很注意运动、减重、少吃盐,用药几个月后可以试着停药,并且密切监测血压,部分病人停药后血压有可能不再升高。

如果停药后血压再次升高,那就赶紧恢复用药,并且以后不要再试图停药了。

6.一种降压药用久了需要更换吗?

有人担心一种降压药用久了会出现副作用,所以要求换药。其实大可不必。

降压药的副作用一般出现于用药几周到几个月之内,如果用了数年没有出现副作用,说明能够良好的耐受,只要血压控制满意就不必换药。

7.降压药应该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按照说明书去做,不同药有不同的要求。说明书上没有特殊说明的,一般都在饭后吃。

8.每天吃一次的降压药应该早晨吃,还是晚上吃?

因人而异,多数人可以在早晨吃。

最好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如果夜间或者早晨血压高,可以晚上吃药;如果白天血压高,可以早晨吃药。如果天天应酬、晚上经常喝酒,最好早晨吃药,因为酒精对很多药物会产生影响。

9.吃降压药物后多长时间发挥作用?

不一样。

舌下含服的药物可以在几分钟后开始发挥降压作用(虽然作用快,但对人体不好,一般不建议这样用药)。

口服短效药物一般在一两个小时后起效,长效药物可能需要连续用药一两周以后逐渐发挥最大作用(虽然慢,但是血压波动小,这对高血压患者是有好处的)。

10.降压药会伤肝伤肾吗?

理论上讲任何药物都具有损害肝肾功能的潜在危险,包括中药同样如此(一些人常说中药没有毒副作用,这是错误观念)。

但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总体安全性是非常好的,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一般不会对肝肾功能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资料来源:高 芹/ 胃肠病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仅供专业人士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推荐好物:

1.湿疹、皮炎!抹它,3秒止痒,3天去湿疹

2.含一颗“爆珠”,5秒解决口臭!

3.被灰指甲折磨了20年,还有救吗? 4.失眠严重?湿气大?贴个它,睡得香!

5.膝盖疼痛?做对一件事,关节疼痛不找你!

6.插上它,除螨、防蚊虫,比太阳暴晒强万倍

联络微信

温馨提示
为了每早6:30与你不见不散,我想邀请你
全科前言设为“星标”,或经为文章点“在看”。

如果您喜欢,分享给小伙伴们吧~

您的每一次分享,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源泉!

往期热文推荐

1.最新!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禁忌

2.我国一省突现多例本土新冠确诊病例!行动轨迹涉及多所医疗机构...

3.宣武医院首席专家遭遇惊魂“鬼门关”之行

4.世卫组织更新新冠疫苗接种路线图!

5.关于幽门螺杆菌(Hp),这是一篇最全最好的科普!

6.北京全面启动12-17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7.多国宣布放弃抵抗,与新冠病毒共生共存!

8.强制接种来了?多地区回应

9.重磅!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指引来了!

10. 为什么是《中国医生》而不是《中国医护》?

11.重磅!新冠疫苗接种禁忌症及相关问题把握标准发布

12.这类人员不打疫苗,一律停发工资!多地公布未成年人接种"时间表"
13.你是如何一步步养成糖尿病的?

14.卫健委发文: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最低60元/次!

15.世卫组织:可能出现更危险、更难控制的新冠变种病毒

16. 患者签字自行承担风险,坠床后谁来担责?

17.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及解读

18.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19.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0.规培取消一年两试?真相没你想那样简单!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