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福州美食是一种戒不掉的毒药

2018-01-17 福州吃喝玩乐直播

01

有一种毒药,

叫福州小吃

小时候你吃过的,

你将一辈子都忘不掉。

福州小吃,就是一种毒药。

想戒你都戒不掉!

想忘你都忘不掉!




寸枣


小小的寸枣,

外面裹着一层糖衣,

看上去像一根根小“金条”,

香香脆脆,咬起来“咔呲咔呲”响。

有着香、酥、脆、甜四大特点,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拿它泡蛋花汤吃过~


别看这寸枣不起眼,背后其实有一个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逢年过节,主人家请客人吃茶点时,常以红枣、桂圆、冬瓜糖来款待。但在战乱时期,寓意早生贵子的红枣稀有珍贵,物资缺乏的年代,为了讨吉利,聪明的乡贤就以糯米做成枣子的形状,这便有了因枣得名的寸枣茶点。


灶糖灶饼


福州的灶糖灶饼花样多。
 
   既然要粘住灶神爷的嘴,

就应当品位高,花色齐,款式多样,

味道奇特,方能甜蜜灶神爷的心坎,

好让这位特务在玉皇大帝面前专拣好话说,

不说坏话。


 灶糖灶饼以红纸包为主帅,统领三军。红纸包包的是豆粉、花生粉,细腻香酥,直捣心田,令人飘飘然,小编喜欢裹着红纸碾成末倒到嘴里吃。包纸的麻生糕,洋酥之类,比红纸包油、腻。但那会儿吃起来却格外可口。


洋酥、生仁酥、蒸酥


洋酥,是福州最传统的糕点小吃之一,

花生嘠,嘠是粘住的意思。

用炒香的花生,浇上热糖,

就粘住了,粘住牙齿

,还吃个不停,舍不得放下。 



花生汤


老福州的花生汤,

讲究的是花生形在,

但口感却是绵绵软软的,入口即化。

福州人嗜甜,

但传统的花生汤汤水不会太甜,

喝起来丝毫不腻。


如果让福州人给你推荐正宗的花生汤,相信很多人都会推荐“没牙伯花生汤”,这家店面不大却名声在外的老福州甜品店。完完全全就是老福州的味道。


雪片糕


片薄、色白,质地滋润细软,

犹如凝脂,能久藏不硬

雪白如云的颜色,

清香扑鼻的气味,

就会令你赞叹不止。


撕下一片送进口里,即如雪花溶化,

轻轻一嚼,那清甜细腻更是令你陶醉不已,

细细品味记忆中的味道。


老鼠仔


小时候对老鼠仔特别偏爱,

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它的量最多,

小号的老鼠仔,

用糖水浇灌成四方型的,叫“骑马酥”。

没事就“偷偷”拿几个藏兜里,

时不时掏出来嚼巴嚼巴。 

现在吃起来,还是那么香脆

入口甜而不腻,回味悠长。


芋泥


说老福州的甜品,

当然少不了芋泥。

芋泥也叫芋茸,

是福建汉族传统甜食之一,

常常作为福州宴席上的压轴甜点出场。

拌过猪油的手工芋泥,甜度恰到好处,加上炒过的芝麻以提香,口感软糯香滑、细腻甜润。看似凉菜却烫嘴,别具风格。每个地道的福州人对这碗热的“冰淇淋”仍然是回味无穷。 


冰饭


糯米饭、花生、葡萄干、西瓜、菠萝、椰果…

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食,

覆盖上冰,浸透在清甜的冰水中。

随意搭搭配就会出现不同口感,

或许除了舌尖冰到心里头,

还可以让你惊艳!


麻生包、花生噶、牛轧糖


这三种其实口感都差不多,

刚出锅都是黏黏的,

等到冷却再来,就不粘了,硬邦邦的。

咬“嘠”的一声响,

满嘴口都是花生香


红糖粿、年糕


红糖粿,大块的红糖下锅,

加水大火熬成红糖浆。

把糯米粉慢慢倒入糖浆里,

边倒边搅拌均匀。

在竹屉里铺上糖粿叶,

将搅好的红糖糊倒入,上锅大火蒸。

蒸熟了就会散发出一股独特清香。

糖粿,还寓意着年年高,年年红。

是福州人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的。



炒肉糕

用地瓜粉、白糖和水调和成浆 ,

然后放铁锅里用猪油炒出来的膏状甜食,

色泽白透,富有弹性,形态有点像果冻。


没有肉为什么叫“炒肉糕”呢?猪油就是肉。过去福州一带农家娶媳妇,新娘子进门下厨,婆婆考的第一项厨艺,便是要做一道“炒肉糕”,这个做合格了,做媳妇也算合格了。


线面


福州线面拉开长度可达180厘米,

细仅0.6至0.7毫米直径,

挽面时在面头上扎上红线,

由于线面是面类中最长的面,

又叫“长面”和“寿面”。

由于福州话“长面”和“长命”谐音,

故福州人又叫它“长命”。



mieng-sieu 面烧


大家对面烧还有印象吗~福清地区特色~现在已经蛮少见的了。


吃时舀适量面烧放入碗中,徐徐倒入少量开水,用羹匙搅拌使炒面成为均匀的糊状,然后再倒入沸水用羹匙搅拌均匀,一碗美味的面烧即可食之。



碗糕


立夏时节福州人常常要吃碗糕(又叫发膏)

表示吃完之后眼睛会明亮,

这一天,家家户户磨麦粉、米浆,

做煎饼,炊碗糕。

碗糕以小碗为模具,

抹净油,倒米浆,上面撒些芝麻,将碗上屉,

旺火蒸15分钟,出锅将糕从碗中倒出即可。

碗糕松、绵、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春糖、花糖


五颜六色的糖果,

里面包裹着香脆的炸花生仁,

吃起来香甜可口,

现在很少看见市场上有售卖了。


酥饺


其特点是油炸后形成多层次,口感酥脆。

个头不大,外观形似月牙,

炸熟后外皮金黄色,

似一个个亮堂堂的金元宝。


内陷有含花生仁的糖馅

或紫菜瘦肉糜加咸味料馅

甜馅外酥里甜,咸馅外酥里鲜,

十分美味。


礼饼

扁圆形,比月饼大,

皮薄如纸,馅饱味香。

吃起来香肥细润,润而不肥,

饼面上那一层严严实实的白芝麻,

经烘烤香喷喷的总是那么的令人难以抗拒。

馅中冬瓜条、肥膘肉、葱花、花生、芝麻

以及时令果仁等等一应俱全。

 
用刀子将礼饼切成小块装在小碟中

葱的青、冬瓜条的粉红、花生的金黄

还有那夺人的点点嫩白

以及隐约其中的时令果仁,

泡一壶香茗,细细地品尝,

暖暖午后的另一种美丽。


饛(méng)糕


饛糕又称发糕,

是用大米粉蒸制的小吃之一。

酸甜适口,松软有弹性。

米时

搓米时聚搓搓,节节年年高,

大人添福寿,伲仔岁增多,

搓米时齐搓搓,依奶疼依哥,

依哥讨依嫂,依弟单身哥


“米时”(福州方言:拔隆细,“C”(糍))是大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磨成浆,压成半干后搓成的圆形丸子,煮熟,外粘豆粉、糖即可食用。


福州人搓“米时”时,桌上置竹箩,箩中放红桔数粒、红筷一双、纸花一对,泥塑男女孩童一合,瓶插红色菊花。搓“米时”也称“搓圆”,寓意团圆;“米时”则象征“时来运转”。


搓“米时”由全家人围坐在圆桌周围,边搓“米时”,边唱歌。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福州俗定这一天为冬节。旧时,人们在此节日前夕,合家聚在一起,在祖先牌位前搓“米时”。

海蛎饼、蛎烰、海蛎煎


一种油炸食品,用大米加大豆磨成浆,舀在特制的“蛎饼勺”中,加上时令蔬菜、紫菜、瘦肉、蛎,再覆以米浆,入花生油锅炸熟,外酥内软,油香浓郁,是福清许多地区节令食品和风味小吃。



▲蛎烰


大家常吃的蛎烰,是用海蛎加芹菜、大蒜苗、葱花加上番薯粉、水、调料调匀,用勺子挖起来一团团,下油锅炸。出锅时外酥里嫩,鲜甜浓香。和蛎烰做法类似的,还有海蛎煎。


▲海蛎煎


光饼、紫菜饼、夏饼


食用时,常从中间切开,

加上蛎饼、炸豆腐、红糟五花肉、海苔脯等。

有的在烤制前还在中间包入紫菜称“紫菜饼”。

风味独特,香酥脆三绝


每年立夏,福州人都有制作夏饼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把福清特有小吃“光饼”烘制成很多样式,如小动物或是玩具类的,人们习惯叫“夏饼”。


芋粿、wo gui(音)


福州用芋头加工的小吃品种不少,其中最普遍的是芋粿,呈三角形,芋香扑鼻。


鱼丸、鱼饼


福州鱼丸重在选料。必以鲨鱼、鳗鱼为原料,食时配以高汤,外韧内鲜,有咬劲,名闻四处。以鱼丸料加入鸡蛋、面粉,再入油锅炸熟,即成“鱼饼”,此为福州独有的小吃,又是宴席的特色菜肴之一。



扁肉


又称“扁食”,即北方的小馄饨。以精面粉擀皮,内包以五花肉、水发香菇、尾梨丁及各种调料调制的馅料,入沸水煮熟,皮薄馅足,令人大快朵颐。


草冻


由一种特殊的海草熬水做成,配上蜜红豆、炒花生、淡淡清香令人心境平和,回味无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