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读书笔记・第16辑



我们在抄书,你来吗?

读书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章节、段落,一些好看的句子,基于我们自己认为的原因,你会希望记住它、给它做标记、在它旁边的空白处做笔记。


现在开始,凤凰读书开设一个新的版块,我们做一件古老的事:抄书。


我们现在就是要一起寻找和分享书里这样的闪光之处:一段话,几句话,击中你的。


参与方式:


直接在本文后留言,摘抄你特别喜欢的书中部分。




—— 读书笔记 ● 第16辑 ——





文学



台湾南部乡下小镇,半夜十二点,十字路口,一家二十四小时豆浆店。这大概是台湾对中华文化最美好的贡献,三更半夜,你可以随时从幽黑寒冷的巷道走进这温暖明亮的地方,看着平底大锅上锅贴在滋滋煎烧,新鲜的豆浆气息在空气里弥漫,脆脆的油条、松松的烧饼、香得让人受不了的葱油饼,全在眼前。忙碌工作的几个年轻妇人用轻快的语音问客人要吃什么。整个小镇都沉在黑暗中,这简陋的小厅就像个光亮的橱窗,正在展出生活的温煦和甜美。


——龙应台《目送》之“普通人”P161页

摘自:vinny



我看见一个僧人,从幽静的巷子里走出来。灰色的僧袍被风吹起一角。僧人脸上满是皱纹,眼神静定,步履稳重。


我看见一家纸店,宣纸一捆一捆的,大大小小的毛笔悬挂,黑色的笔杆,白色的毛,像含蓄未开的白荷花,一个美的展览。摊开在人行道上的,是厚厚一叠手工制纸,桌面一样大。纸面凹凸,纹路粗犷,纹与纹间夹着真实的沉绿色的竹叶和绛红色的九重葛花瓣。十月的阳光照在纸上,我就站在那人行道上,看呆了。要怎样地崇拜美,才会做出这样的纸来啊?


——龙应台《目送》之“首尔”P165页

摘自:vinny



二十二岁的我,无法回答,但是,他的质问,像留在皮肤深层的刺青,静静地跟着我长,然后成为我写作的胎记——不懂的字,不用。


——龙应台《目送》之“蔚蓝”P201页

摘自:守望幸福



“给它取名了吗?”“就是小狗,好像叫什么都不对,它是自由自在的,一取名就好像成了宠物。”


——《一个人的朝圣》/蕾秋·乔伊斯

摘自:海水与海岸之间



萨巴拉老师——大家都这么叫——提到两三个我们都认识的人和几个我应该认识的人,之后扔下我们,回去拿起他的红色铅笔和紧急稿件,继续浴血奋战,就好像从来没和我们有过任何联系一样。埃克托尔在铸排机发出的绵绵细雨声中跟我继续聊,仿佛他也从未和萨巴拉有过任何联系。他谈兴甚浓,妙语连珠,令人倾倒;他天马行空,虚构出一些神乎其神、连他自己都信了的事情。我们聊了好几个小时,聊活着和死去的朋友,聊不该写出来的书,聊忘记我们和我们无法忘记的女人,聊他的出生地托卢天堂般恬静怡人的加勒比海岸、阿拉卡塔卡言出必中的巫师和只能在《圣经》里找到的悲惨遭遇,总之,聊所有已经发生的和应该发生的事。我们不喝水,不喘气,只抽烟,人生苦短,只怕来不及畅所欲言。


——《活着为了讲述》/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P296

摘自:林天阳



生活仿佛远离了我,它失去了此前我所感到的力量和色彩,物品也失去了它们曾经让我感到的力量和真实。多年后当我潜心读书时,我在法国诗人奈瓦尔的一本书上,读到了能最好诠释自己在那些日子感到的平庸和低俗的诗句。最终因为无法忍受爱情痛苦而上吊的诗人,在明白永远失去了一生的爱情后,在《奥雷莉娅》一书中说,从此生活留给他的仅仅是一些“粗俗的消遣”。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没有芙颂的日子里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粗俗、平庸和毫无意义的,我无法从这种感觉里摆脱出来,我对造成所有这些粗俗的人和事感到愤怒。但我始终没有失去最终找到芙颂,甚至拥抱她的信念。这种信念既让我好歹活着,也在延长我的痛苦,就像后来我带着悔恨想到的那样。


——《纯真博物馆》/奥尔罕·帕慕克著/陈竹冰译/世纪文景/p178

摘自:xiao nuan



吉本指出,古老的威尼斯共和国的独立归功于剑,但靠笔证明。帕斯卡说,河流是行走的道路;威尼斯的运河则是忧郁的平底船行走的道路,平底船和忧郁的提琴相似,它们柔和的线条让人联想到音乐。


我曾写过一篇《威尼斯的玻璃和黄昏》。在我看来,黄昏和威尼斯几乎是同义词,但我们的黄昏失去了光线,害怕黑暗,而威尼斯的黄昏却是美妙永恒的,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地图册》/[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著/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P.19

摘自:慕克斯基



我相信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结果。我也始终相信这些因素都是人为可以改变的。


——《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摘自:Horus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王尔德

摘自:和你在一起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摘自:sunj1zZ



你是我的闹钟。年纪是我的闹钟。为什么老头儿醒得那么早?难道是要让白天长些吗?


——《老人与海》/海明威

摘自:张瘦瘦儿



无论发生什么都欣然接受。一切都是礼物。我们给予,我们接受。


——《亲爱的生活》/爱丽丝·门罗

摘自:大欢



那时雨季刚过,云从四面八方升起来,天顶上闪过一缕缕阳光。我们有各种选择,可以到各个方向去,所以我在路口站了很久。后来我回内地时,站在公路上等汽车,也有两种选择,可以等下去,也可以回农场去。当我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另一条路上的事。这种时候我心里很乱。


——《黄金时代》/王小波

摘自:马吉吉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当它们的每一声跳动都是在向对方说:我永远也不离开你!那么,爱情就已经悄悄地来临,没有任何力量能把它们分开了!”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摘自:嘴唇里的阳光



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地嘬着,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过于喧嚣的孤独》/赫拉巴尔

摘自:于非鱼



因为我听说命运女神是个喝醉了酒的婆娘,喜怒无常,而且双目失明,一味瞎干瞎撞,推翻了谁,扶起了谁,自己全不知道。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摘自:倩云~ok



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未曾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


——《伤逝》/鲁迅

摘自:pistachia



"你离开了这里,结果被截掉了一只胳膊,”阿贝尔回敬道,“你要为此承担责任,因为那个世界是你认同了的。很多人因为你而死去。很多人也因为埃尔诺的父亲死去。拙见是,所有人都要为自己所认同的事而负责。”


“你们很快也要被征兵了。”埃尔诺冷冷地说,“到那时你们还这样讲吗?”


“到时候我们当然就不这样说了,我们也都将对此负责。但至少到那时为止,我还不需要知道他们的世界的规则。也不需要上音乐课,不需要上这堂我刚用一张假的纸条逃开了的课。我也不需要知道剧院的墙根是不可以公开撒尿的。也不需要知道世界大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这里的原因。”


“我明白了。”埃尔诺说,“那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

“我们在这里,身处在他们的事情里。”阿贝尔说,“你还不明白吗?我痛恨他们教我变成这样子。我不相信他们所相信的。我不敬重他们所敬重的。我总是孤单一人和姨母在一起。现在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但是我不想和他们一起生活。我不想吃他们的食物。所以我在这里。因为在这里,我才能破坏掉他们的那个规矩。”


——《反叛者》/马洛伊·山多尔

摘自:椰子




思想・社科




爱的合理分配问题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永久的基本伦理问题,在今天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人类必须抉择》/汤恩比

摘自:古西瘦马



中国的知识分子的走向,牵涉20世纪中叶以后的思想分野、知识分子的分化。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个问题没有解决,老是将“国家的自由”和集体自由摆得很高,这是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决定的,想摆脱屈辱的地位。但是他们没有想清楚一个问题,要国家富强,关键在哪儿。关键不在推翻哪个政权,而是严复在19世纪所说“人贵自由”;也是胡适说的,你想救国,先救你自己。意思是先把自己塑造成为自由的公民,尊重公民的自由。从理论上讲,就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亚马蒂亚·森所说,自由是发展的主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马克思主义也说过,理想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是集体自由的前提。


——《迟到的文明》/伟时著/线装书局/2014年

摘自:荒野侦探



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说的严重一点,后者已不是一种好现象,而是组织机构违反时代,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的结果。


——《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中华书局出版发行/P78

摘自:流水不争先



人生的大病根在于不肯睁开眼睛来看世间的真实现状。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若要改良社会,须先知道现今的社会实在是男盗女娼的社会。


——《易卜生主义》/胡适

摘自:杨俊



这是一种强烈的渴望。事实上,和平相处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不断的进贡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也显出政治上的软弱。所以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首先夺取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接着经过近十年的多次征战,将游牧部落赶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国为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


——《丝绸之路》/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章P009

摘自:vinny



由开明的统治者恩赐的自由是不可靠的。随意给予的,亦可随时收回。清末特别是民初中国人之所以能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决定性的因素是民间社会力量强劲并在继长增高,牵制着统治者不敢轻举妄动。可是,进入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1927年以后,国民党蓄意控制民间社团,取缔言论和集会结社自由,情况就每况愈下了。新中国成立,独立的民间社团被彻底摧毁,私营经济被铲除,个人自由被视为必须坚决清除的“资产阶级”病毒,中国人一一被迫成了“驯服工具”,去哪里寻找有充分个人自由的国民?


——《迟到的文明》/袁伟时著/线装书局/2014年

摘自:荒野侦探



连接太平洋、中亚、印度和波斯湾的通道上不止是货物在流通,还有思想。最重要的思想是和神有关的。智慧和宗教的交流在这片地区一直非常活跃,如今则变得更为复杂、更富竞争性。地方宗教和信仰体系开始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宇宙观相碰撞,形成了一个使各种思想得以相互借鉴、相互改善并最终焕然一新的大熔炉。


——《丝绸之路》/[英]彼得·弗兰科潘/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二章

摘自:vinny



天子约为婚姻,百官出其门下,堂下建牙吹角,堂后品竹弹丝可也,此一消遣法也。日后麻麦一餐,树下冰霜一宿,说经四万八千,度人恒河沙数可也,亦一消遣法也。


——《金圣叹评西厢记》序

摘自:杨俊



在高华看来,革命和知识分子的关系一直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知识分子倾向革命,这就和共产党发生思想和组织的关联;知识分子还要“民主”和“个性解放”,这就和共产党的“思想一致性”和集体主义发生矛盾;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最具革命性”的农民,革命自要满足他们的利益、心理、情感要求,知识分子却不思改造自己,反而要去改造农民的所谓“落后”和“愚昧”;革命要前进,离不开思想和组织的高度一元化,更离不开革命的最高代表——革命领袖的思想和组织领导,知识分子却喜欢高谈“个性独立”和“平等”,对敬仰和服从革命领袖的必要性缺乏起码的认识,更不会像朴实的陕北农民那样去欢呼“大救星”。


革命和知识分子的矛盾,注定了知识分子以悲怆结局的命运。


——《史家高华》/章立凡徐庆全等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

摘自:荒野侦探


11世纪末,蒙古人是中国北部诸多草原部族中的一支,有人将他们描述为“活得像动物,既不信宗教,也没有法律,只知道四处游牧,与那些吃草的野生动物没什么区别”。另一位作者则说:“他们把抢劫、暴力、卑鄙和无耻视作是刚毅和出色”。他们的长相同样令人厌恶,与4世纪的匈奴人一样,身上穿的都是“狗皮和鼠皮”。这是当时外界人对草原游牧部落最常见的描述。


蒙古人的生活看似混乱、野蛮、漂泊不定,但他们的崛起绝不是混乱无序的结果。果断的决策制订、简洁的组织结构和清晰的战略目标是他们成为历史上最大的陆上帝国的关键。蒙古人成功的背后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领袖人物:铁木真。他的另一些称号更为世人所熟知:“世界的统治者”或“凶猛的统治者”,“成吉思”或“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出身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的家庭,他的命运在他诞生时就已经注定:“生时,右手握着髀石般的一块血”,据说是寓意将掌握天降的生杀大权。尽管他在后来的中世纪时代让人闻风丧胆,但他早期奠定自己地位和权力的过程却是非常缓慢的,他必须和其他部落首领达成协议,并谨慎地挑选战略同盟。他在挑选对手方面也特别讲究,他总是能在最佳时机将对手干掉。他用最忠实的随从作为贴身保镖和战士,组成最牢不可破的核心集团,并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这是一个精英人才体制,本领和忠心远比部落背景及他们和首领的亲缘程度重要。作为对忠诚效力的回报,首领会在货物、战利品和职位上给予奖赏——这些做法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因为成吉思汗的军事天赋足以让他慷慨解囊来保证部下的忠诚。


这些巨额奖赏是以一系列成功的征服行动为基础的。他靠着武力或恐吓连续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部落,直到他在1206年成为蒙古草原上无可争议的真正霸主。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彼得·弗兰科潘著/邵旭东孙芳译/读客图书/P136-P137

摘自:xiao nuan



存在这样一些事物,无论你探求还是避免,都会使你烦恼,事实上他们没有来找你,而是你去找他们。因此对那些事就打判断,你必须保持冷静,这样他们便不会来搅扰你,你也无需再去辛苦探求或全力避开他们。


——《总理枕边书·沉思录》/[古罗马]马可·奥勒留著/赵速求编译/高等教育出版社/P95

摘自:郑小媚



以往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第十五辑:为了避免思考,人类发明了中国这件事

读书笔记・第十四辑:任何瞬间的心动都不容易,不要怠慢了它

读书笔记・第十三辑: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读书笔记・第十二辑: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

读书笔记・第十一辑:蟋蟀低唱,燕子绕空飞鸣,秋已深了

读书笔记・第十辑: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

读书笔记第九辑:千古中秋月夜,不变的是中国人的心灵

读书笔记第八辑:每个人无不显得很幸福……

读书笔记第七辑: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

读书笔记第六辑: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

读书笔记第五辑:我二十一岁,有好多奢望

读书笔记第四辑:人事过眼,若有所思

读书笔记第三辑:沉默是一种消极的自由

读书笔记第二辑: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

读书笔记第一辑:送你一颗子弹






本期读者书单

《目送》龙应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一个人的朝圣》/蕾秋·乔伊斯/黄妙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9-1

《活着为了讲述》/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李静/南海出版公司/2016-4P296

《纯真博物馆》/奥尔罕·帕慕克著/陈竹冰译/世纪文景/p178

《地图册》/[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著/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P.19

《海边的卡夫卡》[日]村上春树/林少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4

《月亮和六便士》/[英]毛姆/傅惟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吴劳/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亲爱的生活》/罗[加]艾丽丝·门罗/姚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5-1

《黄金时代》/王小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7-01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8

《过于喧嚣的孤独》/[捷克]赫拉巴尔/杨乐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10

《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张广森/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1

《伤逝》/鲁迅/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1

《反叛者》/[匈]马洛伊·山多尔/赵静/译林出版社/2016-6

《迟到的文明》/袁伟时著/线装书局/2014年

《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中华书局出版发行/P78

《胡适文集》/胡适/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7

《丝绸之路》/[英]彼得·弗兰科潘/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二章

《金圣叹评西厢记》[元]王实甫、[清]金圣叹评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史家高华》/章立凡徐庆全等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

《总理枕边书·沉思录》/[古罗马]马可·奥勒留著/赵速求编译/高等教育出版社/P95




读者书单里的部分书籍在凤凰读书官方微店有售

↓↓↓





长按以上二维码或点击 阅读原文

有更多书籍哟~



鳳 凰 讀 書

文字之美 精神之渊
主编:严彬(微信号:larfure

责编:邱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