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平台︱上海城市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城市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噪声工程中心”)是2014年11月1日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设(沪科[2014]507号),以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单位,服务于城市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研究机构,于2016年11月11日通过市科委验收(沪科验(2016)第1119号)。

噪声工程中心组织机构图

噪声工程中心定位于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研发机构、本领域技术孵化器,其发展目标是针对城市环境噪声控制技术领域的全局性、前沿性、关键性问题,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研发新工艺、新设备,将科研成果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制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相关标准、规范,为上海城市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利用本平台培养噪声与振动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噪声工程中心拥有一支长期从事环境噪声控制的研发与工程应用团队,现有固定人员42名(1名为客座研究员),其中包括教授级高工5人,高级工程师15人;博士4名、硕士14名;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主持参与编制20余项国家与地方噪声与振动标准、规范;在SCI、EI、核心期刊、国际会议等发表相关领域论文、论著60余篇,获得专利10余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上海市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上海市市政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声屏障领域上海市市政工程金奖2项、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创先争优创新项目奖项等;所承担的工程建设项目获得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市优质工程)等。在噪声与振动领域形成了系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集群及软件著作权,有工程产业化条件,行业、社会认同高;声屏障、设备噪声治理等方面有大量工程产业化与示范,有很好的市场化经验。

噪声工程中心通过混响室的建设、消声室的改造、仪器设备的更新与配置,形成了环境噪声主观调查与评价实验室、环境噪声产品验证与研发实验室、城市环境噪声虚拟实验室三大实验室,并具备了产品开发与产品审定的技术能力,满足国家实验室认可委CNAS及计量认证CMA的环境噪声实验室检测与现场检测能力(21项环境噪声与实验室噪声检测),声学主观评价实验研究能力,基本建成城市噪声地图管理体系。

混响室

消声室

噪声主观评价实验系统

驻波管测试系统SW463

噪声工程中心研究团队在环境噪声、振动控制研究领域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如在国内率先进行“消声百叶”系统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国内率先引进消化、自主研发声屏障技术,国内率先开展高架道路交通噪声控制研究,国内率先开展轨道交通噪声、振动控制研究,绘制全国首张城市噪声地图,国内率先开展高速磁浮噪声控制及相关标准研究,国内率先进行飞机噪声自动监控系统设计研究等。

基于团队多年来在相关领域形成的技术储备和研究特色,噪声工程中心在噪声地图、轨道交通减振、低频噪声控制、声功能区调整、飞机噪声监控等行业重点、难点领域承担完成了各类科研、咨询、检测等项目,行业影响显著。

噪声地图

3D噪声预测软件

地铁振动仿真

自成立以来,先后有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上海市原副市长陈寅、副秘书长黄融以及市科委相关领导莅临噪声工程中心视察,对噪声工程中心建设工作给予指导。市环保局各级领导对噪声工程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2016.12

环保部黄润秋副部长视察噪声工程中心

2017.3

上海市政府陈寅副市长、黄融副秘书长视察噪声工程中心

2017.5

上海市科委秦文波副主任视察噪声工程中心

2018.6

上海市环保局寿子琪局长视察噪声工程中心


未来三年,噪声工程中心将围绕着人口密集型城市环境噪声的管理及防控研究,致力于人居环境改善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基于既有实验室手段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并逐步建立振动实验手段;加强噪声、振动应用研究,持续提高学术水平,在科技创新、管理支持和行业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陈端伟、储益萍

责任编辑:院办公室


为您推荐

创新平台︱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创新平台︱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要闻速递|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培训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阶段成果研讨会

要闻速递|市环科院成功举办第二届上海城市噪声国际研讨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