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普导师(一):聚焦“大都市、小农业”
小
编
说
从2014年到2018年,由我院团委牵头搭建的环保科普导师平台已走过5个年头,期间共有40余人次的青年科研骨干为中学生辅导环保课题研究并获得了40余个奖项。近日获悉,由我院青年科研骨干辅导的学生环保课题在日前闭幕的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收获了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专项奖的优异成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身体力行引领青少年环保研究的明星科普导师吧!
本期导师介绍:汤正泽
她是汤正泽,来自我院环境健康与农村环保研究所,从事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研究工作近5年时间,主要关注养殖业、种植业、农村环境治理创新等领域。在过去的工作中,她跑遍了上海的各个郊区,了解到上海“大都市、小农业”的情况以及现有农业生产对于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给她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几个大型的奶牛场生产规模大、管理水平高、产品(乳制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这些奶牛养殖场开展环境风险治理,可以改善郊区环境、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由此引发设计的学生环保课题“上海城市污水厂沼气发电过程对奶牛场沼气发电方案优化的启发”荣获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及专项奖。
环保科研课题探究培养了青少年基础科学思维和绿色生态理念,而我也更加明白环保科普更需要适应不同的受众群体。
导师 汤正泽
经过这几个月的课题辅导,我也产生了很多感悟。环保辅导对于青少年构建知识体系是有很大帮助的,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对青少年基础科学思维的培养。从接触的课题中产生疑问,先联系已有经验和知识来应对,再通过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探索问题答案并对此进行总结和阐述,这是一个完整的遇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是培养青少年绿色生态理念,了解到“变废为宝”、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社会的生存发展带来的深远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这是我第一次辅导青少年创新课题。要引导一个高中生进行一项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并得出合理的推论,就要从他们思考的角度出发、联系到已有的情景,这是与平时工作不同的经历。而我们的辅导工作能为他们带来全新的启发与视角,这就是科普导师的意义。
学生 蔡东望(长宁区少科站选送)
科学探究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生活点滴之中,需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思考的心灵和头脑,以及善于实践的毅力和面对失败的勇气。我希望这个课题研究能为奶牛场管理者提供合理的建议,让奶牛粪“变废为宝”,在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让我们的城市家园变得更加绿色和美丽。在导师的帮助下,我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才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因此要向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市环科院专家和长宁区少科站老师致以由衷的感谢。
作者:健康所
责任编辑:院团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