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日本主妇还厉害的中国妈妈:家务不是一个人的事

好好住 好好住 2020-09-06

我最近一次感受「震惊」,是前段时间在好好住 APP 上翻到一个整屋。按理说之前也看过不少日本主妇的日常,但这位女主人的持家技能,我觉得比很多日本主妇还要厉害。


从装修就开始思考怎么减少日后的家务。最关键的是,拒绝「丧偶式持家」,家务不是一人包揽,而是通过全屋的规划设计,让每个家人都能参与进来,包括不到 5 岁的儿子。



女主人万万是一名收纳师。她认为最好的设计,是让每个家庭成员将对家的期待说出来,再帮他们一一实现。


99㎡ 的房子,听上去不算小了吧?但是对于这个五口之家来说,以前住的房子是这里的两倍,所要承载的家用却是一样多,还要保证三代人都住得舒适自在。装修前万万至少走过了 100 遍,模仿他们每个人的生活



房屋信息
户型  3 室 
使用面积  99 ㎡ 
装修花费  40 万元
房屋位置  广东 深圳

以下图片 / 描述均来自

好好住APP用户 @收纳师万万



户型图


万万九年来定居过 5 个城市,前后装修过 4 套房子,慢慢摸索出什么样的设计更适合这个家。这次没有请设计师,就从自己最擅长的「收纳」出发去规划设计。


要营造温馨互助的家庭氛围,空间之间的联结非常重要。三代人之间,既要保持亲密又能留有私密。



有住友说,为什么这个家只有九十多平米,但看起来这么大?


主要归功于开放式+洄游式的空间,加上大白墙、无主灯设计、落地窗,还有小尺寸的家具,这些细节都有「放大空间」的效果。



比如把厨房原有的非承重墙敲掉,开放式厨房看起来更大。同时将门往客厅的方向又扩了 30㎝,这样厨房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家务动线


万万在设计时优先考虑的就是「家务动线」。最大限度减轻日后的家务负担,有三点很重要:


洄游式空间,集中摆放,位置明确,动线最短;
台面尽量空无一物,比如餐桌、厨卫台面这些每天都要收拾的地方,随手一抹就能保持洁净;
不需要换季的衣柜,衣服烘干后直接收起来,用设计和工具释放劳动力。

PS:之前有讲过如何打造不换季的衣柜,点这里来回顾


这个房子的主卧、儿童房和厨房,与阳台都是相通的,不需要太迂回。


另外,在收纳的分类上尽量做大分类。不管是开放式空间,还是有柜门、抽屉,都很容易找到。每天减少 10 分钟找东西的时间,一年也能省下 60 个小时。



玄关


原户型进门是宽敞的入户花园,增加了一堵墙,分隔成玄关和储物间两个空间。牺牲了玄关处的采光,却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毕竟只是入户过渡区,每天也不会在这里呆多久,增加了人体感应灯和柜门灯作为补充光源。



玄关尺寸是 1.9 m,用三组宜家贝达 0.6 m 宽的柜子做了鞋柜,特别留了 10㎝ 的缝隙来存放雨伞。



另一侧是矮柜和镜子,低处的挂钩方便孩子自己能动手,省心省事。右图的镜子中能看到放伞的空隙。



每天外出要用的口罩、耳机、钥匙等,都在玄关有安身之处,拆快递的剪刀和应急蚊子药也常备在这儿。尽量不将室外的「污染源」带进屋,同时保证玄关的动线最短



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有球类玩具,譬如足球。孩子在外面把球踢脏了,进屋后放在玄关,想在家里玩就用湿纸巾擦一下。



储物间


玄关背后就是储物间。如何节省家务时间,是屋主设计时很看重的一环。首先是家务分工:两位老人分别负责吸尘和拖地,万万跟先生打理剩下所有环节。


将所有家务工具集中收纳,家人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也便于物归原位。井井有条的生活需要全家一起维护,而不是一个人一直跟在后面收拾残局。




用洞洞板安置了所有扫除工具,一些不太常用的配件收纳在顶部盒子里。



一排 60㎝+80㎝ 的宜家货架组成集中储物区,货架是先生精心挑选的,确保承重和安全性;万万负责收纳规划设计。



所有物品和收纳工具的尺寸都是经过测量和计算的。架子预留了打印机的位置,也提前设计了插座。


上部存放老人的各种杂物,用不透明的箱子分类收纳,贴好标签很容易找,外观上也不显杂乱。下面放的是家里的纸巾囤货:卷纸和抽纸存量在 10 包以内。现在买东西很方便,不必过度囤积占用家里空间。




客厅


客厅是一家人的公共区域,万万仔细梳理了每个家庭成员的需求:

① 自己要在家办公,会有很多的资料和书;

② 先生喜欢在客厅看书,要有大书柜;

③ 想让宝宝和大人保持亲密互动,客厅要放他的玩具、书本;

④ 爷爷奶奶很喜欢呆客厅,相册这种怀旧之物放在这儿,同时安置了舒适的摇椅。



关于客厅要不要放电视,是让一家人有争议的地方。老人比较传统,很喜欢看电视;但电视太占空间,也考虑到小孩的成长环境,万万不希望在客厅设置电视,起初的争论之下她也觉得有点委屈。



最后的方案是,单独给老人房设计了电视,同时满足了他们 1.8m 大床和 2m以上大衣柜,老人感动之下也退了一步。于是像现在这样,客厅不放电视,而用两个宜家卡莱克大柜子组装成书柜+储物区



储物架同样设计在前,画图做好收纳规划,每个格子放什么、怎么放都是提前考虑的。这套架子容量惊人,如果把物品全部拿出来估计会非常壮观。



储物区有藏有露,同样都在外侧打好标签,方便找东西和物归原位。根据使用频次,常用物品安排在柜子的黄金区域,不用弯腰就可以轻松拿取。



用袋子收纳数据线,是万万多年实践出来最轻松的方法,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很容易做到,越简单的收纳方式才越容易保持。



收纳工具也不便宜,不必所有都用买的。用废旧的包装盒改造成抽屉内的收纳分隔,收纳电池、孩子的画笔就非常好用。



父母的以身作则,也会迁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就算是玩过家家,近 100 种玩具,孩子也会自然地分类摆放整齐。


四五岁的孩子也会叛逆,偶尔不愿意收拾玩具,但没关系,万万认为在爱和理解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





餐厅


餐椅跟中岛有至少 80㎝ 距离,这个尺寸也经过测算,让两侧坐人都能有足够舒适的空间。



餐桌旁的一组柜子,分为上、中、下三个空间,可不是一个餐边柜那么简单!



中间层就是存放一些杯子、碗碟;最上层展示着孩子的手工作品,大部分是先生带娃一起做的,每每看见就能想到那些温馨画面。


最下层是一家的「回忆空间」,承载着这些年里最珍贵的礼物和回忆,还在不断充实。



孩子快五岁了,万万经常让他一起做家务,这些「回忆盒子」是跟儿子一起组装的。


2019 年一家人来到深圳,他第一次放入了自己心爱的公交车,那是圣诞老人的礼物。(其实当然是爸爸妈妈买的啦~




厨房


没有做吊顶的厨房看起来更高。开放式厨房,让做饭不再是关起门来的孤独劳作,一家人热热闹闹互相还能搭把手。



考虑到五口人的日常生活,厨房设计的需求很明确,一定要有中岛,两个水槽,四个灶,台面尽量保持「空无一物」。



很多人担心油烟问题,这个也要根据家庭的饮食习惯来决定。万万一家日常蒸煮的比例占 80% 以上,入住后每天做饭也没什么油烟,定期大扫除时发现家具也都很干净。



厨房收纳也是重头戏。煎锅、炒锅数量不多,采用立式收纳;特殊形状的锅,用转角拉篮单独放,更充分利用空间。



橱柜没有做成上下柜的形式,墙上只放了两层搁板,这样空间看起来不会太满,视觉上也有「显大」的效果。


中岛分担了一部分收纳需求,内侧的抽屉容量非常可观。依然提前用设计图安排得明明白白。



常用餐具、烘焙工具这些,用分隔工具收纳在容易拿取的顶层;豆类杂粮比较重,一定要设计在最底部。



没有选择双开门的大冰箱,而是单开门多抽屉的款式。虽然一家有五口人,但现在买菜这么方便,实在不用储存那么多食物呀!



至于为什么冰箱需要多抽屉?很多日本主妇都在用的「备餐」大法,之前我们也有写过相关的指南,戳这里可以回顾


万万和儿子一起做的备餐,一盒刚好就是一餐的量。



孩子经常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即使是很简单的工作,万万也从不吝啬夸奖。久而久之孩子对家务完全不会抗拒,反而还觉得自己很厉害~




主卧


主卧跟阳台打通后感觉很宽敞,放下了喜欢的台灯、斗柜和隔夜衣架。



主卧原本有个飘窗,显得房间很小,好在是假飘窗,毫不犹豫地打掉了。



很多邻居在斗柜这面墙设计了整排衣柜,好像衣服永远不够放。不过万万仔细计算过两人的衣柜用量,三个一米左右的柜子实在是够用了



斗柜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把每天用的放在最上层,不常用的设计在最下面,以减少弯腰的次数。



墙上的薄柜里,存放的是化妆品、首饰,将这些物品集中收纳,配有柜门灯和化妆镜。护肤品还是放在旁边的卫生间,这样动线也比较合理。



通向卫生间的区域自带两个天然的凹柜,1.2+1.2m 分别设置为男女衣帽区,全挂的设计才符合懒人,搭配防尘的帘子,和衣柜相比省了不少钱。



里放着所有的长款衣服和挂烫机,下面可以放常用的四件套,上面放被子,1 厚+4 薄,妥妥地放下 5 床。



打造一片可以放空的舒适区,一盏台灯,一个懒人沙发,一盏灯即可。口渴了,拉开窗帘出去,就是直通厨房的阳台。




老人房


相同户型的邻居没有一个设计成 1.8m 大床 + 2.4m 衣柜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门的位置换了个方向,离墙 60㎝ 多的距离,就把衣柜给凹出来了。



之前的老人房衣柜设计比较小,父母经常因为这件事吵架。万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如今的衣柜是完全够用了。




儿童房


儿童房看起来也比较大,是因为很多家具都是迷你版的。考虑到孩子长大之后可能需要重新布局,家具基本都很方便移动。



小床可以调节 1.4、1.7、2m 三个长度,能用到长大成人。书桌也是适合儿童的,长大后可以更换大书桌,这里后期改装可发挥的空间还很大呢。



孩子的衣柜也是设计成不用换季的样式,下排适合他的身高,孩子会自己挂衣服、搭配衣服,能省很多心。



虽然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妈妈帮忙,但是他说等过了五岁生日,就完全自己来了!

大概每个父母都期盼孩子长大,越来越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就轻松了~(做梦




走廊


走廊这个薄薄的 10㎝ 柜子,猜猜是干嘛的?



这里是孩子的「秘密空间」。小孩喜欢收集一些小东西,随手画些「丑画」,有这样一个独立的专属空间,让他自己打理,既是尊重孩子,也免得让家乱糟糟了~




卫生间


次卫干区,设计了高低台盆,宝宝 1 米的个子,78㎝ 的高度对他来说刚刚好。孩子很喜欢这个设计,每次都不让爸爸妈妈用他的龙头,说大人用大人的,小孩用小孩的!



会自己乖乖拿座便器去上厕所。



次卫湿区空间有限,淋浴+马桶宽度只有 1.4m,按理来说要 1.8m,但实际使用下来觉得也还好。所以「理论」作为参考,亲身体验也很重要。



主卫是个正方形的空间。以前的家设计了浴缸,几乎没用过,这次就直接放弃了。



淋浴间用了隐形浴帘,是万万强烈推荐的。如果做玻璃门,配合大理石水槽,预算可能要增加 8000 块呢,折叠浴帘方便又划算。




阳台


阳台很狭长,同时兼具多种功能,发挥空间很大。疫情期间把桌子搬进屋,就可以在这儿跟儿子一起踢球。



阳台一侧配置了洗衣台,方便手洗一些衣物。



从宝宝房凹了 80㎝ 宽 60㎝ 深的区域,叠放洗衣机和烘干机。白色布帘后面还是空的。万万家其实有不少空置的收纳区,物品都是一点一点增加的,要为日后留有余地。



角落配置了一个极窄的多层收纳车,所有的洗衣用品都收纳在这里,同样按照使用频次,常用的放在最上层。




#住友说
@收纳师万万

Q:你最庆幸,这次装修做的哪个决定?

最庆幸的是装修全程都是高度参与,能更好地把握「需求到实现」的过程。还有尝试了无主灯设计,夜幕降临孩子睡着的时候,一盏不刺眼的灯,真的是很让人放松呢!


Q:家里有哪些单品特别想推荐给大家?
无主灯设计、烘干机、折叠浴帘、宝宝台盆,更多想安利的是这些物品蕴涵的生活理念吧。

Q:作为过来人,你有什么装修心得或教训想跟大家分享?
① 不管有没有请设计师,一定要亲身参与到整个设计当中,在好好住可以学到很多装修方面的知识;
② 前期有多么辛苦,后期就有多么舒服,房子才能变成家;
装修前跟家人好好聊聊,无论孩子还是老人。不管他们的需求多幼稚,鼓励他们参与一点,在日后的相处中,会让你们之间有很多的感动;
④ 收纳是整理人心,三代人相处的家庭,前期对于收纳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周到,这是一个房子的底子;
⑤ 不要迷恋某些收纳单品,我们从来不缺少工具和方法,少的可能是背后的思考;
⑥ 软装我也不是很懂,虽然房子可能没有那么好看,但是好用只有自己才知道呀!


屋主还总结了一篇干货满满的文章

告诉你装修前必须了解的一些事

直接扫码去看

👇  


编辑 | 绵绵
策划 | 好好住编辑部
监制 | 陈fay




一键关注
获取你的家居指南

版权声明


好好住编辑部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业合作请联系:ads@haohaozhu.com

新媒体合作请联系:edit@haohaozhu.com


认为家务应该共同分担的

点亮「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