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古镇有点嚣张,吃的比玩得还过瘾

2017-11-17 小二 魔都食鉴局

果要问上海有哪里又好吃又便宜,恐怕谁也比不上那群忙活了半辈子,如今功成身退的退休阿姨爷叔更了解了吧。


这不,局座家的头号旅游积极份子——舅妈,去前刚结束自己35年的工作生涯,现在每周不是和广场舞友们去这里一日游,就是和小姐妹去那里农家乐。每回家庭聚会在饭桌上碰到局座,都会兴奋的拉着局座把她去哪儿哪儿玩的照片一张张仔细介绍并翻给我看。


最近的一次碰面,她去了趟召稼楼,除了给全家人带给不少手信,还绘声绘色地给局座介绍召稼楼里的风土人情和好吃的。本来觉得“古镇不都一样嘛”的局座,居然被超有语言天分的舅妈给“噱”进了。


局座我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找美食的嘛……美食在那里召唤,又怎么能不去?趁着工作日人少,就去那里逛逛吧(此处要立一个flag)。于是,局座打发阿花先撑住局里的场面,打着“外出取材找灵感”的幌子,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召稼楼。


你以为局座来这里就光顾着走胃吗,局座也是走心的好不,前脚刚走到召稼楼门口,后脚就从兜里掏出了之前做了一番功课的“美食清单”。



这里面既有舅妈的重点推荐,又有网上的好评,可能你要说逛个古镇看到好吃的直接买不就行了,还要做啥攻略啊。嗯哼哼,你们还是太年轻了啊…...因为整个召稼楼,都是这样的👇

喏喏喏,就不继续浪费你们的流量了。


各种干货、炒货、熟食、点心样样都有,相机里随便翻翻就有那么几十张街头小吃的照片,纵使局座有十个胃也吃不过来啊。肚量有限,可不得吃的稳、准、狠,做好充足的功课吗?就不卖关子了,马上开吃。




还没踏进“战场”,与招牌并排的位置便发现了局座此次美食清单上头号选手。


如果对上海汤包小笼之类有过小研究的童鞋,应该听说过这家名气响当当的汤包店吧。局座来之前也做了一番功课,据说小店老板是出身绿波廊的国家一级点心师----陈丽娜老师,不认识没关系,反正就是很厉害的一个人物就是了,曾经被派到日本大阪做过南翔馒头店的中方技术指导,感觉郎平去美国当女排教练差不多的性质。


回国后的她,潜心在浦江镇上开起了这家汤包馆。据说她家小笼包卖完即止,一般只在白天和中午营业,人气最旺的时候中午11点就卖完了,想吃就得择日再来了。


为了吃上这一口,局座踩着点赶过来,生怕晚到一点就吃不上了。虽说是玻璃店门,但是完全看不见里面,玻璃门上各种警示贴纸贴的满满当当,差点以为已经关门了。


突然抬头看看门口右上角的“本店店休:星期四”,看了看手机上的日期,呀,今天不就是星期四嘛。完蛋了,千算万算……还是没算到有店休这个套路,难道真的就吃不到了嘛?


不死心的局座透过门口的玻璃往里看,诶?屋内亮着灯,这不是开着吗,推开门,里面的人还真不少。

一进店门,左手边的工作台堆满了一盆盆拆解中的大闸蟹,没错,这里主打的就是蟹粉汤包


屋内右手边的工作台上,阿姨们正娴熟的包着每只都带有32个褶子的汤包,不信你可以数数看,反正局座是信了。


阿姨见局座便招呼了起来,“你们不是周四店休吗,怎么今天还开着?”局座疑惑的问。“哦~最近生意太好,蟹粉供不应求,老板娘喊我们加班拆蟹粉呢,顺便就开张了,平时周四还是休息的。”


局座真是被神宠幸的男人啊,运气头一次那么好。也是,现在正是吃大闸蟹最好的时节,上个礼拜刚去吃了蟹宴(戳👈可以回顾),套餐内的蟹粉小笼都只有1只,根本没有吃够,今天可逮着机会大吃特吃了。


店内的墙头也有不少美食节目和明星到访的照片,老板也不止一次强调了:


“屋有鲜仅此一家”

“原乐添兴汤包,被人冒用,所以我们改为屋有鲜汤包”

“平西街乐添兴汤包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从字面的意思上看就是,屋有鲜以前叫乐添兴,后来搬迁并改名了,而现在召稼楼街内乐添兴是大兴冒牌货。(后来局座把山寨货也试吃了一下,味道嘛……别急,请往下慢慢看。)


提前做了功课,局座叫来了阿姨就速速下了单。


Ξ 局座点单

蟹粉汤包  33元

上海蟹谢  72元

虾仔小馄饨  8元

杏仁豆腐  12元


还没等汤包上桌,阿姨先送来了三碟调味料。在这里,不但汤包讲究,连蘸料的醋也讲究的很。不同品种的汤包被指定要蘸不同的醋搭配着吃才最完美。他们家甚至还在菜单上把小笼给编了号,阿姨上醋的时候娴熟的说道,粉色的蘸8号,白色的蘸11号,最小的碟子是柠檬露,用来最后吃完解腻的。


 蟹粉汤包 


正研究着醋,局座的8号汤包先上了桌,对照着菜单看,8号就是蟹粉汤包啦。一笼六个,每只都白白胖胖的。


吃之前,阿姨会先询问局座是不是第一次来,在确认是局座是初体验的时候,拿起局座面前的调羹和筷子便演示起了汤包的正确吃法。


阿姨的演示,是把醋用汤勺舀一小口灌进汤包顶部的小口内,如果这真的是正确的姿势,那局座打从出生以来,吃汤包的方法都是错误的……(捂脸)


像这样把醋灌进整只汤包之后,接下来就应该把汤包整个含进嘴里,让蟹粉的汤汁和特调醋汁完全在口中爆开才最爽,但为了让你们能看清蟹粉汤包的内部构造,局座还是把第二个汤包肢解开来了。蟹粉肉紧实有劲,腥味什么的在这里完全都没有,满满浓郁饱满的蟹鲜味。


 上海蟹谢 


上海蟹谢是囊获了蟹黄肉、蟹盖肉、蟹膏肉三种式样的汤包组合。顶部分别有一小撮蟹黄、蟹盖、蟹膏用来区别不同品种,虽然6只价格比普通蟹粉汤包的价格翻了一番,但用料都是扎扎实实的,能以最小的代价,尝遍各种滋味已经算是很厚道了。


蟹黄肉


蟹黄汤包内,是满满橙黄诱人蟹黄肉,整块都是蟹黄,几乎都看不到肉的踪影了,这个下去真是无比的满足啊。


蟹膏肉


局座在这三者中最喜欢蟹膏肉的汤包了,咬开薄皮流出整包的汤汁不说,内馅展露到眼前的是满满整汤匙大小的蟹膏,配上醇香的特调醋,那满口粘稠的湿润感,现在回忆起来,都想让局座垂涎三尺啊。


蟹盖肉


在蟹黄和蟹膏汤包的光环下,蟹盖肉汤包就显得普通了不少,吃口还有些偏腥味,必须蘸醋吃才能缓解一些,局座还吃到了没拆干净的蟹壳,在口感上就越加打折扣了。


 虾籽小馄饨 


这里除了蟹粉汤包外,最有特色要属这个虾籽小馄饨了。讲真,上海还能吃到一碗像模像样的虾子小馄饨的地方,真的是太少了。这个虾籽可不是包在肉馅里的,而是在这里——


看到没有?这家小馄饨的汤头之所以偏褐色的,并不是因为多加了酱油,而是因为用虾籽熬成的。舀一勺汤,汤底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虾籽,也正是因为有了虾籽的加入,汤头变得更为鲜美。为了对得起虾的子子孙孙为这碗汤所做的牺牲,局座把汤都喝得一干二净。


 杏仁豆腐 


杏仁豆腐就感觉一般般了,反正局座就是受不了杏仁那股子药味儿,倒是同去的负责摄影的探员,把它吃了个精光。


吃完屋有鲜,趁着味觉的记忆还新鲜,便决定先进古镇内寻找那家所谓的“冒牌货”的汤包店,来个“真假美猴王”大PK好了。




你还别说,这家“冒牌货”做的还挺像模像样的,木质的牌匾上还写着舌尖上的美食,看上去牛逼哄哄的样子,如果不是做过功课,知道召稼楼门口有家正宗的汤包馆,肚子饿的时候没准就会摸到这家来。


店内看上去干干净净的,主打的也是蟹粉汤包,也有不少不同种类汤包的组合,和屋有鲜的模式神似,拷贝不走样溜溜的。店内菜单上也印着电视台采访的图,看起来好像很厉害是吧?局座后来一查,发现这是当年采访屋有鲜的前身——还叫“乐添兴”时候的节目的截图……哎,说什么好呢?


除了雷同的菜单外,在点完单后,老板还拿来了一大桶他家加了柠檬的特调醋,虽然没有屋有鲜针对不同品种的小笼还需要用相对应的醋那么清细,但确实也比街头巷尾的普通汤包馆更费了点心思。


正当局座仔细端详店内摆设的时候,瞥了眼台面上的醋,然后便看到了辣眼睛的一幕……透明的醋瓶内密密麻麻有5、6只不明小飞虫贴在瓶壁内飞来飞去……局座倒吸一口凉气,赤豆大的眼睛瞪得比桂圆还大,差点没把刚才吃的蟹粉小笼给吐出来,这小虫在这满是浓厚醋味的密封罐子里还能存活那么久,生命力也是十分顽强的……


不知道其他顾客看到这瓶东西会作何反应,要不是已经下了单为了给你们做测评,局座绝对会扭头直接走的……


Ξ 局座点单

招牌蟹粉汤包  30元

吃吃看汤包组合  22元


等单的过程是煎熬的……小飞虫的画面在局座心头挥之不去。虽然店里客人不多,但可能是现蒸的关系,等了足有20多分钟小笼才被端上了桌,往里探头一看,只见汤包个个的都软趴趴的躺在蒸笼里,看上去有气无力一点精神都没有,不知道是否蒸过了头,这让本来就没食欲的局座越加没了胃口。


 招牌蟹粉汤包 


从汤包外咬了一个小口,金黄色的汁水便顺流至汤勺内,汤汁看起来尚可,但是凑近闻一闻隐约中带着一点腥气,这原本可以蘸醋来解决的问题,如今局座连看都不敢看这台面上的醋……

 

想挖一挖蟹粉,但发现内馅完全松散成了一堆糊状,局座此时真的想放弃,但是为了你们,拼了!慢悠悠的夹了一点肉出来放到嘴里,烂噗噗的感觉令人难以咀嚼,还没两秒就吐了出来……对不起,已经尽力了……


 吃吃看汤包组合 


仍旧是三种混合汤包的组合,但这里和屋有鲜的蟹黄、蟹粉、蟹膏换成了干贝、咸蛋黄和虾肉的组合。除了能完整的吃到这三样完整的标志性食材,不知道店家的馅料到底是有什么技术问题,肉馅和蟹粉汤包同样烂烂散散的。


至此,这家“山寨”汤包馆试毒完毕,反正局座是不会再来了,想来这吃汤包的各位也请转战门口的屋有鲜吧。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货比货得扔……



出了乐添兴,局座重新抖擞精神。看着长长的清单,赶紧去攻克下一个。此时想起,刚从召稼楼大门口进来,就被人群重重包围的那个小铺子。于是倒着往回走,不远处就能看到了。喏,就是这家。




一进召稼楼最主要通道的弄堂口就被队伍塞满,还以为是买什么呢,走进一瞧,原来大家为了一个油墩子而争先恐后。


这个江阿姨油墩子在召稼楼可不只有一点名气,局座曾经在电视台的节目中看到过。因为离市区有点远,所以很遗憾上次没把它加入到我们的油墩子探店(戳👈可以回顾)中。这次来,没想到现场比电视上生意还要火爆,这可是工作日的白天啊……


排队的年龄层涵盖了男女老少,有像局座一样冲着她家名号而来排队的,也有不少“噶闹猛”的阿姨,比如排在局座身后的那几位,从她们交流中得知,她们甚至不知道队伍前在卖什么,而是看到很多人排队自然而然就加入队伍了……


窗口内,装着一身白大褂,带着帽子和口罩的人想必就是江阿姨本人了吧,这样全副武装、神情专注的样子,若不是手中操作的油墩子,局座还以为走错哪个手术室现场了呢……


队伍之所以排那么长,最主要的原因是所有的油墩子制作都有江阿姨独自一人操办,当场一个个淋上面粉炸出来的,出锅慢,如果前头有人一下要买七八个的,那后面的人等待的时间就可想而知啦。


局座掐表看了一下,排了整整48分钟啊,已经超过现在去买喜茶要等待的时间啦。


Ξ 局座点单

油墩子  4元


本想排那么久,不买10个8个的真对不起自己花的这点时间啊,但为了后面排队的人考虑,也为了给胃腾出点空间,就买一个尝尝。


因为是从油锅里现炸出来热腾腾的,所以即有纸垫着还是挡不住油墩子本身的热度,十分烫手,必须再垫一张纸巾才能缓解。


吃下来嘛……局座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乎其神,可能是排队人多着急了的关系,表面的面粉炸得不够金黄香脆,里面的萝卜丝倒是晶莹剔透挺脆口,不喜欢偏生的萝卜口感的人,大概不太会喜欢吧。另外,这家油墩子也没有什么蘸料,总感觉缺点什么似的。


如果你路过发现人不多,买一个尝尝味道怀旧下倒是可以,但像这样要排将近一个小时的队,局座是认为不值得的——哎,辛苦局座我一人,节省了你们很多时间啊。



吃完咸的再找个甜的吃,穿过江阿姨油墩子来到这条主街。


印象里,叫老街汤圆、古镇汤圆什么的店也不少,不知道是不是什么连锁。召稼楼这家老街汤团即使到工作日下午的非午餐时间,也被坐得满满当当,基本都是老年人居多,可能因为这家店算是整个召稼楼规模最大的汤团店了吧。


除了汤圆,店内还有馄饨和面,但“当家花旦”肯定是要数这白白胖胖的各种汤圆了。每种味道都是3.5元/颗的价格不算贵,这么大的个头,吃上两三个绝对能填饱肚子了。


在收营台买好单,自己凭着票子拿着碗去窗口排队领汤圆,看着这大铁锅内的汤圆在水里自由翻腾,局座已经迫不及待了。


Ξ 局座点单

荠菜鲜肉汤圆  3.5元(个)

芝麻汤圆  3.5元(个)

枣泥汤圆  3.5元(个)


因为店内客满,找个位置不容易,本来局座就想将就站着端着碗尝尝味道,身旁的老大爷可能看我长得帅(拉倒吧你)好心得还空了个座给局座。


店内所有味道的汤圆都在一个锅里大锅里煮着,不同味道的汤圆会包成各个形状再下到滚烫的开水里,有的汤圆被揉搓成长柱形,有的汤圆肚子上长了角,这五花八门的形状,估计也只有掌勺的阿姨才分辨得清谁是谁吧。


 荠菜鲜肉汤圆 


荠菜汤圆一咬就有汤汁留出,内馅的荠菜被切得很细腻,只是现在这个季节,荠菜的香气稍有不足。想必应季的时候,他家荠菜馄饨的味道肯定也是不错的。


 芝麻汤圆 


芝麻汤圆就显得皮厚了不少,要咬一大口面粉才能见到中间黑亮的芝麻馅。味道就是小时候芝麻汤圆的味道,芝麻味香浓不会偏甜。


 枣泥汤圆 


被搓成长柱形状的就是这枣泥汤圆了,和芝麻汤圆的一样,皮太厚,内馅少。虽然皮厚,但这汤圆皮的吃口尚可,软糯不粘牙。


召稼楼里逛得累了,来店里点上几个汤圆解解馋,喝口热汤暖暖胃,只需十来块钱,就能坐着歇歇脚,真是再好不过了,难怪顾客盈门。

 

吃了半饱走出老街汤圆店门,正对着街对门的地上摆满了一袋袋绿色的东西,成功引起了局座的注意。


哦~原来一袋袋的都是草头啊,坐在屋门口的阿姨正在往大桶里拣菜,草头看上去很新鲜的样子,一问价格5元一包。不怎么懂菜场行情的局座,不知道这算不算便宜,猜想如果是局座姆妈舅妈什么的来逛,估计此刻要掏钱了。


局座看着美食清单,下一个解决的就是下沙特色烧麦啦,说来也巧,卖草头的阿姨右边往前走,不远处就发现了要找的目标。



店门口一字排开,当场现包烧麦的阿姨们阵仗很大,总能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

 

最为吸睛的就要数海报上老板和“上海阿婆”的合影了吧。上海滩不知道有多少阿姨妈妈,是“上海阿婆”的扮演者舒悦的“迷姐”哦,每天晚上闲来无事都要守在电视机前看他“噶三湖”的,对着屏幕嗝嗝嗝傻笑的,估计不止局座姆妈一个人吧。


舒悦都吃过的,大概来头不小吧。


阿姨包烧麦的手法娴熟,那叫一个上下翻飞,局座还没怎么看清呢,一个烧麦就包好了。

 

堂吃的人不算多,买生的打包回家的人倒不少,烧麦的价格和街对面汤圆一样,都是3.5元一个。


赶巧一笼刚蒸完出锅冒着热气,白白胖胖煞是诱人,局座赶紧要了一个,走进店内速速找位就坐。


Ξ 局座点单

下沙烧麦  3.5元/个



下沙烧麦虽是浦东地区(原南汇)的知名点心,这几年在市区也开出来不少,局座之前在南京路后面山东中路与福州路的十字路口吃过。那里曾开过一个门面不大的下沙烧麦专卖店,因为旁边就是仁济医院,有时中午去还能看到身着护士服的姑娘一起跟着附近居民排队,生意好得不得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没过多久就拆掉了,局座逛福州路的保留节目之一也随之落幕,然而那滋味哦,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言归正传,下沙烧麦最令局座回味的是什么呢?一个字,“鲜”。

不像常吃的糯米烧麦,下沙烧麦是肉馅的,像小笼汤包一样,包的时候会放肉皮冻,所以咬开会有汤汁。这不,刚开了个小口,金黄冒油的汤汁便按耐不住往外涌了出来,随汤汁而出的是,那弥漫开来的诱人香气。


下沙烧麦的肉馅里混着新鲜的笋丁,所以以往都是春笋冬笋上市的时候才有的应季食品。如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了,局座的这一颗笋丁个头大,肉质扎实,如果能再蘸点醋那就更加完美了,要不是局座还要留着肚子往下吃,一顿吃4、5个肯定不在话下。


吃下来味道很不错,于是就想好了走之前打包一盒回家孝敬姆妈的,结果愣是忘买了,可能是黄鱼面吃太多(戳👈粗体字可以回顾)的原因吧……(黄鱼:怪我咯?)


接下来局座的经历就有点魔幻了(可能也是大多数古镇的通病吧),在召稼楼闲逛的时候,又发现两家下沙烧麦专卖店,门口的大海报均贴有笑星舒悦的照片,看店门口外卖生烧麦的盒子包装三家也是出奇的相似,不知是不是同一个老板经营的——在经历过“山寨汤包”事件后,感觉有点人间不信了。


呼,召稼楼的上半场就是这样了,下半场的头炮,就是传说中的海棠糕了。这也算是童年回忆之一,在市区真的千年难得一见了。为了找这款海棠糕,局座把古镇兜了整整两遍,一来是街上人多,二来卖海棠糕的只有那么一家(反正局座就只看到这家),三来他们家的海棠糕很低调,被放在小型玻璃展示箱内保温,玻璃上还有反光,稍不留意就会走过。


之所以叫海棠糕,据说是因为形状酷似海棠花,在局座眼里,它和海棠花简直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更像是一块半焦的煤饼。


Ξ 局座点单

海棠膏  4元


别看它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是“吃藕”,味道确绝对能把人的魂儿给勾走。咬上一口,表皮起先是脆脆的焦糖,而后是松软的面饼,内里的豆沙馅细腻而且量超多,趁热的时候还有种流沙的微妙口感,不时伴有阵阵猪油香,不知不觉一个就下了肚,哎,好开心。


一路走一路吃一路逛,在召稼楼,局座发现,最常见到竟然是这一麻袋一麻袋装的……肉皮。

每穿过一条巷子,就能看到不少卖肉皮的摊子,每个摊子上都有一大张一大张猪皮的身影。


都知道,浦东三林盛产上好的肉皮,而三林离召稼楼很近。据说这里的肉皮都是选用200斤以上的散养猪,取大腿上的厚皮,经过煎炸而成,色泽光亮。街上也确实常能看到专门来买肉皮的叔叔阿姨,一买一大包,可惜的是局座对肉皮无感,只有观赏的份了,如果你喜欢,也买点回家“笃笃汤”什么的,估计是不错的。


来召稼楼可不能忘了三宝之一----召楼羊肉了。在街上看到不少卖羊肉的铺子,但都打着“崇明羊肉”的旗号,直到局座看到下面这家店,直接以召稼羊肉命名,恐怕味道不会差吧,那就试一试。


这家店其实主要做的是炒菜生意,下午两三点进去,店内不免有些冷清。


Ξ 局座点单

白切羊肉  30元

红烧羊肉  58元



 白切羊肉 


来这之前了解过,这家店的招牌号称是像热气羊肉一般的白切羊肉,和普通白切羊肉不同,那种羊肉不是冻起来的,看上去甚至有点“烂污污的”,但味道出奇的鲜美。


不知道是不是店家被过誉了,还是局座点错了,上来的还是一碟普通的白切羊肉。既然上了,那就试试吧。卖相看上去就不太灵,肥花太多看上去很油。特地挑了一块瘦的,膻味很重,羊肉皮厚难嚼,肉质不嫩偏柴,吃完一块还塞牙缝。哎,完全比不上北新泾三合一菜场里的那家白切羊肉嘛(戳👈蓝色字可以回顾)。


 红烧羊肉 


红烧羊肉看上去的色面就要比白切羊肉好多了,结果第一块咬下去,差点把局座牙齿都要崩了,原来是块羊骨头。看着不对劲再挑挑拣拣,发现一共11块的羊肉里,只有3、4块是带皮连肉可以吃的部位,剩下的都是用来充数的羊骨了……选了一块卖相最好的进行第二次试吃,肉是烧酥了,但羊骚味极重,就算局座再重口味,也接受不了这味儿。


局座草草的吃完付了账就走了,出店门口猛喝几大口水,嘴内还充斥着一股散不掉的羊骚味。别的炒菜没吃不知道,反正羊肉嘛,这家不行



吃了那么多油腻腻的肉啊糕啊,局座发现街上还有不少卖“葡萄”的摊位。随即想买点水果清清嗓,解解腻。


“老板这葡萄怎么卖?”

“这不是‘葡萄’,这是‘乌梅’啦。”


好吧,分辨水果这个局座真的不擅长,你们说是乌梅,那就当它是乌梅吧……


Ξ 局座点单

乌梅  35元/斤


这里的“乌梅”分两种,一种是20元一斤的普通货色,一种是贵了15元的“高级乌梅”。两者的差异在于个头的大小和甜度,在还没掏钱之前,局座尝了尝,35元一斤的乌梅个头更大,味道更甜,里面没有核,可以连皮一起食用,说是“乌梅”,但还是更像提子的味道,但表皮又比提子光亮,口感更好,跟进口的黑提味道差不多吧……


局座让老板称了一斤35元的,而站在局座旁边的阿姨倒有些苦恼,尝完这边尝那边,可能是纠结于买哪一种,还没买,就试吃了不少,老板见状,立马制止:“哎哎哎,尝一颗够了啊,这一粒要八毛钱呢!”


反正这八毛钱的梗,局座记到现在。后来查了查,什么乌梅嘛,果然就是小颗并且无籽的提子而已,光亮是因为抹了菜油,35块钱一斤,贵了贵了……


翻着清单,吃的也七七八八了,靠近底下还有一项草头饼任务没完成嘛,还好这个不难,许多摊子都有


Ξ 局座点单

草头饼  5元/2个


可能是老板要收摊了,原本卖3元一个的草头饼,以5元2个的价格便宜卖给局座了,为我局节省了1元的经费。


草头饼顾名思义就是用草头做的饼嘛,外形有点像葱油饼,但是比葱油饼更薄,饼皮看上去焦黄,局座猜想是否会太过油腻,没想到轻轻咬一口,完全没有腻口的感觉,满口都是草头的清香


真想打包10个草头饼回去,可惜冷掉估计就没有热的那么好吃了。之后回到公司,凡是来问我召稼楼什么最好吃的,局座一律毫不犹豫地回答:草头饼!



 下午4点 


 中午12点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四点,中午街上攒动拥挤的人群慢慢退去,道路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只有在这个点的召稼楼,才是局座“以为”的召稼楼平日的样子。


召稼楼和其他知名古镇不一样,没有酒吧也没有夜生活。可能因为来玩的游客百分之八十都是中老年人,到了晚饭点,他们便手提大包小包各种战利品满意归去。随着游客的减少,不少商铺也纷纷整理货物准备打烊,而局座也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




Ξ 局座点单

召楼拆蹄  48元

扣三丝  36元

农家螺丝鱼头  68元

海鲜面疙瘩  48元

枣泥年糕  12元



 召楼拆蹄 


召稼楼老八样里,人气最高的就是召稼拆蹄了,色泽红亮,炸过之后起皱的肉皮上面还有绿色葱花作为点缀,看起来有点像走油肉。实际上,它是把整只蹄髈烧熟后,再去骨撕成的条状而成。上菜时扣于碗内,皮糯肉香,汤汁浓醇甜腻,像是冰糖煮出来的一般,但似乎有点过甜了。夹一筷子吃还好,多吃几块就腻了,适合大家一起分享。


 扣三丝 


扣三丝虽说是三丝,但是局座数了数,其实有四种丝。和淮扬菜的做法不同,没有豆腐丝,而是笋丝、火腿丝、蛋皮丝还有香菇丝四种,刀工算不上细致,有粗有细,切得不均匀。笋丝后味有些发苦,其他几样属于一般般的水平,总体来说还算鲜美,胜在性价比高。


 农家螺蛳鱼头 


这道农家螺蛳鱼头是所有的菜中,面积最大的一道了。做法在市区不多见,用了整只花鲢鱼头一劈两半入菜,酱香味浓,鱼肉一点土腥味都没有。螺蛳也是点睛之笔,内里吸饱了酱汁。猛嘬一口,螺肉伴着汁水进入口中,口内弥漫着的不仅有螺肉的鲜美还有鱼肉的香气。现在不是吃螺蛳的最佳季节,但还好这盘没有吃到臭螺丝,选材还是挺新鲜的。


 海鲜面疙瘩 


海鲜面疙瘩也是农家菜里不可缺少的一道了,洁白的汤头里货色不少,有虾、蛤蜊、蟹、笋、木耳、青菜等食材,这么多海鲜在这一锅内,味道不鲜就说不过去了,难得的是汤头里只有海鲜河鲜本身的鲜味,没有吃出味精感,乘上一碗汤混着面疙瘩吃,绝配了。


 枣泥年糕 


枣泥年糕是专门为了同行摄影师B探员而点的,她喜欢年糕又喜欢甜食,这道菜正符合了她的口味,也算犒劳一下她拍摄一天的辛苦。没想到,和局座吃喝了一天的B探员,不仅把整盘年糕光盘了,还让店家又做了一份打包带回家……据她说,这年糕是近几年她在上海吃到过最好吃的年糕了……局座于甜食研究不深,怎么个好吃法,你自己来尝尝就知道了。


逛吃逛吃一天,局座发现召稼楼更像是一个超大型的美食采购市集,人们带着希望迎着朝阳而来,满怀战利品随着夕阳归去,比起其它“景点”气息浓郁的古镇,这里的气氛更淳朴实诚,难怪阿姨妈妈们来了一次又一次了。




在召稼楼走了2W多步的局座肯定不会空手而归咯,来看看我都带回了哪些好东西,如何靠召稼楼的手信吃过了一个幸福的周末吧。



 早餐 


老李酱菜店 

召稼楼兴东街53号


在召稼楼某个酱菜摊位买的黑色小酱瓜,用来配泡饭当早餐。小黄瓜就算空口吃也不会咸,酸中带甜,口味爽脆,局座不自觉地吃了两大碗泡饭……还被姆妈说买少了。不是局座买少了,是你们吃得快吧,哪怕有别的菜,也要吃两条小酱瓜是怎么回事……



 午餐 


日月年糕

召稼楼兴东街东4-5号

午饭的肉丝炒年糕,厉害了,用的是在召稼楼年糕摊位购入的彩色五谷杂粮年糕。这家年糕用的是晚梗米,当场现做现卖,切配炒制后仍有嚼劲,润滑可口,最重要不会粘牙。另外五颜六色的年糕嘛,还真不是一般菜场可以买到的~


 晚餐 


元亨阁

召稼楼古镇兴东街3号(近苏召路)

去召稼楼怎么可以不捎上个咸蹄膀回来呢?买蹄膀的时候,老板关照蹄膀烧汤一定要放大白菜最好,局座把话原封不动告诉了姆妈,没想到她自由发挥了,除了蹄膀白菜,还加了崇明亲戚给的“洋扁豆”。


经过一下午的小火微炖,热腾腾的蹄膀汤总算上桌了。味道不用谈,极鲜,蹄膀不需要用力,肉就能松散开来,白菜吸收了肉汤变得格外鲜美,吃得一家子满足得不得了。




如果你还想问局座,召稼楼那么远,值得跑一趟吗?局座的答案是,值得,毕竟你都被看饿了啊,不是吗?


最后,附上集召稼楼精华攻略,吃什么买什么带什么,都在这里了——



局座已经帮你探过了,召稼楼哪天人都一样多,明天就是周末啦,要不要走一个?还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儿,赶紧到评论区安利给局座啊,讲不定哪天就帮你们去探一探了。




本文系我局综合探员个人观点形成,不能代表广大消费者自身对产品的理解和个人意见,请看官老爷们理性判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