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曹寅与康熙》|一本书理解康熙和曹寅的共生关系。
c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核心书摘:
历史上,康熙曾六下江南,其中五次住在时任江南织造的曹寅家中,当时的曹家可谓是权力显赫。然而这泼天富贵并没有传及后人,曹寅死后,曹家日趋没落,到了雍正上任的第六年,曹家更是难逃被治罪抄家的命运。康熙曾许诺曹家百年富贵,为何雍正登基后却违背父训出尔反尔?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戏剧性的故事?
《曹寅与康熙》这本书探讨的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生平,但这不是一部传记。作者史景迁试图将曹寅的生平活动与他生活的时代的制度相联系,想研究的不是曹寅的经历,而是统治者与江南富庶地区及地区代表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康熙盛世表象之下的种族矛盾和社会冲突。
c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关于作者:
史景迁,世界著名汉学家。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
学什么:
1、如何理解曹寅与康熙的关系?
2、曹寅是如何“敛财”的?
一、曹寅与曹家
首先,我们来简要梳理一下曹寅的生平。
曹寅的成功与他特殊的身世是分不开的。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队攻下沈阳城,成为了后金政权的首都。努尔哈赤攻陷沈阳时,俘虏了一大批留守沈阳城的汉人,曹寅的曾祖父曹锡远就在其中,成为了最早一批的正白旗汉人包衣(满人在关外创建的一种兵民一体的组织方式,分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包衣就是所谓的“奴”,大多来自于当年在关外战争时期的俘虏,或是掳掠来的人口),后来成为统领汉人包衣的佐领。曹寅的祖父曹振彦也很争气,读书很好,有着不错的文学才能。1650年曹振彦出任山西吉州知州,两年后,因政绩卓越,被提拔为山西大同知府,之后更是平步青云,出任浙江盐法道、两浙盐运使这种管钱管人的要职。经过两代的不懈努力,曹家向满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忠心。
到了曹寅的父亲曹玺当家做主后,曹家更是迎来难得的机遇。当时曹玺一家原是正白旗旗主、摄政王多尔衮的包衣。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己有,曹家也因此由王府包衣转为内务府包衣,从亲王的家奴变成皇帝的家奴,曹玺本人也由王府护卫升任内廷二等侍卫。在皇室内廷当差的曹玺自然而然有更多的机会和皇家的人接触,进一步取得了他们的喜欢和信任。就这样过了三年,康熙帝玄烨出生。按照清朝的制度,凡是皇子、皇女出生,内务府就需要在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妇人中,挑选奶妈和保姆。曹玺的妻子孙氏,幸运地被选为康熙的保姆。从此,曹家开始抱上了皇帝这条世上最粗的大腿。
因为有了这重特殊关系,曹玺受到重用,由二等侍卫升任内务府营缮司郎中。康熙二年,初登皇位的少年天子康熙派心腹曹玺出任江宁织造,负责织办宫廷专用的绸缎布匹。
曹寅更是子凭父贵,在17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康熙的侍卫。康熙二十三年,曹玺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曹玺在任期间,忠实勤奋,办事利索,康熙对他信任有加,曹玺逝世后,康熙趁着南巡,到江宁曹家亲自慰问,还特派了大臣去祭奠他。康熙对曹家的眷顾由此可见一斑。
曹玺死后,曹寅子承父业出任苏州织造,两年后又调任江宁织造。调任江宁织造后,空出来的苏州织造这一肥缺,曹寅也没有便宜外人,而是让同为汉人包衣的大舅子李煦接任。从此以后,曹寅和他的儿子曹颙[yóng](曹雪芹之父有二说,一是曹颙,二是曹頫)和侄子曹頫[fǔ](曹颙去世后,曹頫过继给曹寅,成为曹寅嗣子)连任江宁织造近40年,替康熙管理皇家在江南一带的钱袋子将近半个世纪。
为了给曹家更多的方便,也为了让自己的钱袋子更加充实,康熙四十二年,康熙下令让曹寅和李煦两人轮管两淮的盐税。要知道在古代,盐可是垄断专营的暴利行业,从此曹家更是日进斗金。但曹家再大的家产也抵不过康熙无度的挥霍,曹寅在任期间连续五次承办康熙南巡接驾大殿,耗资不菲,这笔账可都是曹家自己掏的。频繁地接待康熙,让曹家不堪重负,这也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伏笔。
曹寅的表现和忠心,康熙都是看在眼里的,他也因此向曹寅许诺保他曹家荣华富贵。康熙的确说到做到,有一次两江总督噶[gá]礼向康熙参奏曹寅,指责他和李煦亏欠两淮盐税300万两,康熙对此不予理睬。曹寅死后,康熙为了兑现诺言,保全曹家家产,特命曹寅之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两年后曹颙因病去世,康熙又亲自主持将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给曹寅,接任江宁织造的职务。康熙五十四年,大理寺查出曹寅生前亏空38万两织造库银,康熙又想办法辗转腾挪,帮曹家撇清了这个罪责。康熙之所以对曹家如此照顾,即使曹寅死后也多次伸出援手,不光是因为感念曹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忠心,也是为自身利益考虑。江南一带历来是朝廷的赋税重地,江宁织造一职一年更是要经手数百万两白银。相较于其他人,康熙更愿意把这样的位置交给知根知底的曹家,毕竟曹家本来就是包衣出身,是皇家的奴才,是“家里人”。
但即使有康熙的大力帮扶,曹家的衰败也是不可避免的,康熙的逝世更是给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族最后一击。雍正上台后,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他一反康熙的怀柔政策,凡是在任期间亏空钱粮的官员一个都跑不掉,立刻革职。与曹家既是亲戚又是患难知己的苏州织造李煦先遭殃,因亏空获罪,被革职抄家。曹家曾经深受隆恩,雍正不好下狠手,允许当时的曹家家主曹頫把亏空分三年还完。但谁知道曹頫病急乱投医,四处托人找关系,想早日抹平亏空,结果适得其反。雍正六年,曹家终于还是难逃被治罪查抄的命运。曹頫因亏空巨大、转移财产等罪名被罢免官职,江宁织造府也被抄个底朝天,富甲一方的曹家就此凋零败落。雍正查抄曹家,表面理由是追查亏空,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曹家是康熙的心腹,而非雍正的心腹。再加上曹家参与到康熙晚期皇子争储的斗争中,多次保举当时的八阿哥而非雍正,也让雍正记恨在心。曹家在江南一带的人脉、资金、情报网并不能为雍正所用,那么对于江宁织造如此重要的职位,雍正就没有理由给曹家。
曹家的发迹和衰败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二、奴才曹寅
通过第一维度的阅读,我们对曹寅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了初步的了解。从第二维度开始,我们将更加细致地来了解曹寅的三个身份:奴才、织造、密探,以及不同身份背后所代表的政治意义。
160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了统辖所属人口,建立了“兵民合一”的“八旗制”,之后直至清代灭亡,八旗制都是清王朝的基本制度。八旗制度最早起源于“牛录”,所谓“牛录”指的是早期女真部落的军事单位,类似于我们现在常用的连、团。每个牛录都有一种独属于自己的颜色,最早的四色是红、蓝、黄、白,后来,努尔哈赤又在四色的基础上增添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八旗的统领又叫牛录额真,后来被翻译成汉语“佐领”。到了1615年,八旗制度正式成型。制度要求普通士兵记录在旗,家庭成员同样如此。这使得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清朝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明朝时,曹寅的祖上从直隶省北部搬迁到沈阳,1621年,满族军队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攻占了沈阳城,很多汉族幸存者投降成为奴隶,其中就有曹寅的曾祖父曹锡远。从那以后,曹锡远在汉人身份的基础上新增了两个身份:正白旗人和汉族包衣。
前面我们讲过,早期的时候包衣指的是主人家的奴仆,但后来随着满族的征战和扩张,包衣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管理包衣,满族决定仿照八旗的形式,把包衣纳入旗下,这样一来包衣就属于皇帝和控制各旗的亲王了。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随着满族势力进一步扩大,庞大的包衣群体必然会影响内部统治的稳定。满族如何与包衣建立一个平等的同盟关系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17世纪30年代早期,那些很早就投靠满族的汉人渐渐获得一定的军事权力,开始参与战事,形成了第一个汉军旗。除此之外,还有镶黄、正黄、正蓝三旗组成的上三旗,由皇帝统御。余下五旗则由亲王、贝勒等权贵掌管。曹家原本属于正白旗,归亲王多尔衮管理。多尔衮死后,康熙把正白旗收入囊中,曹家也因此成为天子家臣。
清朝早期,尤其是康熙时期,是汉族包衣深受欢迎的时期。因为国家初立,满族人既不完全自信,也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处理地方职务,同时又不相信普通汉人的忠心。因此,汉人出身同时又是八旗子弟的汉人包衣在官场上很吃香。但有意思的是,只有少数包衣能担任地方重要职位,比如地方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更多的包衣都只能在皇帝和亲王划定好的轨道上发展,比如担任织造、盐政等重要的财政职位。早期的清朝皇帝通过在财政职位上任用包衣,来确保自己对税收的控制。大量实际财富绕过地方政府和户部直接流向内务府,所谓内务府,就是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是皇帝的管家和小金库。
另外,清朝充分吸取了明朝太监乱政的教训,没有给太监什么权力,而是把包衣提了上来,作为官僚机构的牵制者。包衣成为皇帝在地方省份的私人代理人,因为背靠全天下最大的大树,而拥有超越地方法规的权力,地方政府拿他们没有办法。包衣只为皇帝服务,因为他们只是皇帝的奴仆,生杀予夺都在一念之间。皇帝保护他们并派他们到油水丰厚的岗位上,他们则通过敛财和充当耳目来报答皇恩。
从曹锡远到曹寅,曹家三代人逐渐发迹并开始身居高位。但曹家毕竟跟那些靠读书做官的官僚不同,他们的权势再显赫,也都是虚浮的。他们必须依附于皇权才能存活,表面风光,骨子里还是奴才。当然,在曹寅母亲孙氏进宫担任康熙的保姆后,曹家已不再是为自身苦苦争取地位的包衣,他们成了皇帝的亲信。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曹寅,是一个融合式的人物。他游走在满汉文化之间,用作者史景迁的话说:“在曹寅身上,满汉文化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显然曹寅热切投入满族军旅那种豪迈的骑射生活,但他同时也是个对汉文化易感的诠释者。”
1663年,曹寅的父亲曹玺被委任为江宁织造,五岁的曹寅也跟着父亲去了南京。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曹寅被父亲送回北京到内务府任职,没过几年就当上了康熙帝的侍卫和正白旗包衣佐领,同时兼任内务府慎邢司郎中,一时风头无两。
三、织造曹寅
曹寅在北京居住和任职的时候,父亲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做得非常成功,直到1684年死在任上。父亲去世后,曹寅回到江宁料理后事,然后又回到北京。此后的五年里,曹寅没有担任什么重要职位,每天过着规律平凡的生活。但很快,他迎来了属于他的巨大转机。
1690年,曹寅被任命为苏州织造,两年后他又调任江宁织造。
在清朝,织造一职非同小可。清政府在江宁、苏州和杭州三地共设三名织造。织造们负责管理这些城市内的皇家纺织工场,并将用于皇室和官方的丝绸配额送到北京。在待遇上,织造和巡抚以及布政使这些省级行政单位最高官员是同一级别的。但是和这些省级的官员不同的是,织造没有固定的品级,而且只有在得到皇帝特许后才能上任。他们处在省级官僚体系之外,是皇室的精英成员。三位织造监视各自的辖区,向皇帝汇报情况。同时三人还得互相监督,如果有一个人做事不端,另外两个人有义务帮他改正。织造一职在明朝原本是由太监担任,但清朝取缔了太监的绝大部分权力,转而让心腹担任。
1692年冬天曹寅赴江宁任织造一职。在江宁,曹寅负责三个独立工厂,共有六百五十多台织机,管理着约两千五百名工匠。这对初来乍到的曹寅无疑是巨大的挑战。除了检查织机和管理技工外,曹寅还有许多常规事务。比如每三年,他要监督把完工的丝绸从工厂运往北京,还要完成工部下派的各种纺织配额数量。有时候户部拨发的款项并不能覆盖织造的成本,这时候也需要曹寅自己四处找钱,比如从盐税里调取资金尽量填补织造的亏空。
从现存的有关曹寅执行织造职责的记录来看,曹寅无疑是个能臣,他监督织成的丝织、衣物、龙袍都很精美。但他毕竟是一个封建官僚,也会想各种办法从“织造”一职上谋求大量财富。
其中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利用生丝采买的价格差赚钱。江南织造丝绸的生丝一般都是由当地的家庭工厂做出,然后由织造买断,最后在官方织机上织成丝布。生丝的价格经常变化,而官方配给的款项则是不变的。那么在生丝价格便宜的年份,曹寅就可以只花掉一部分的款项,自己把剩余的钱留下;或者用这些剩余的钱继续买丝织丝,然后自己卖掉。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丝的成本,曹寅和任苏州织造的大舅子李煦还想到个方法,农闲时,农民手中普遍需要用钱,这时曹寅和李煦提前预付给丝农明年生丝的款项,但来年生丝的价格需要便宜6分。如果每匹布节省6分钱,那么30万匹就可以节省近2万两银子。这省下来的银子,自然进了曹寅和李煦的腰包。这种操作能带来很大的利润,但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提前预支货款的操作需要曹寅和李煦手里握有庞大的现金流,为此曹李二人每年得从各自负责的盐税中借取几十万两银子,这中间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就会造成现金流的断裂,进而造成巨额债务。不过这样的事情在曹寅生前没有发生过,1712年他猝死后,织造的费用已经支付出去,但曹寅担任巡盐御史期间的盈余还没有收到,资金链一下子断了,给儿子留了一笔高达37万两银子的债务。
除了织造外,曹寅还盯上了贩铜的生意。康熙四十年,曹寅注意到贩铜是一个好买卖,就拟了一份奏折给康熙,张口向皇帝借钱,说是要做贩卖铜矿的生意,给内务府赚钱,康熙看完后立即答应了。从1709年曹寅写给康熙的工作汇报中可以知道,曹寅通过贩铜,创收了31万两银子。
贩铜这件事是曹寅直接向皇帝借钱做起了生意,这意味着他跟皇室的信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曹寅借的钱越多,说明他跟皇室的关系越密切。毕竟康熙觉得曹寅确实有赚钱的本事,才会掏钱投资。做生意做到曹寅这个份上,才叫真正的“大佬”。
四、密探曹寅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曹寅的第三个身份:密探。
在康熙王朝,各地方官员以及京官们有关行政问题的报告,被称为“本章”,“本章”通过通政司或内阁上达皇帝;而在呈递皇帝之前,“本章”的内容需要经过概括和査验。这也导致无论这些奏折的内容是关于政治的,还是涉及私人事务的,都不可能得到有效的保密。因此,康熙发展出一种“奏折”体制,“奏折”直呈皇帝且只有皇帝一个人可以读到。雍正登基后扩大了奏折的体制并使之成为君臣之间有效、快速而秘密的沟通手段。而这个“奏折制”,或者叫“密折制”的创始人,就是身为包衣的织造曹寅和李煦。
1693年8月,李煦向康熙帝上了一本奏章,这次他在通常的请安折中,加入了一些新的信息,向皇上汇报江苏的旱灾已经结束,现在他们可以期望得到丰收年份时大约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成,粮价稳定在粗米七钱、好米一两的水平。李煦最后说,虽然他没有承担地方官员责任的必要,不该以此类报告劳神皇上,但这次他还是这么做了,因为他知道皇上为了百姓们多么的忧劳。
康熙就从这份简短的折子中发现了奏章的一个有用的延伸功能。他没有责备李煦逾越规矩的报告,而是写了一段鼓励的朱批,还要求李煦在秋收后把真实的数据情报汇报回来,而且绝对不能告诉其他人。1693年11月,李煦按照这一旨令,报告了详细的收成情况。密折制从此诞生。
李煦没有看到密折制的巨大潜力,而康熙看到了。康熙年间,自然灾害频发。即使康熙迫切地想了解当地气候、自然灾害成因以及百姓的损失,但碍于政务繁忙,不可能做实地考察,只能从地方呈上来的奏章中了解信息。但这些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瞒报误报真实情况,奏章的作用大打折扣。康熙迫切地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信息来源,而李煦的无心之举恰好点醒了他。
李煦之后,曹寅自然也被挑中成为密折制度的一员,因为两人都是包衣织造,又任职在同一地区。一开始,两人还只是呈递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折,报告气候、粮价以及地方上的琐细事务;1700年之后,他们的作用逐渐发挥出来,于是织造曹寅又多了一重身份:密探。
1710年,康熙给刚担任巡盐御史的曹寅下达了一封“特殊”的密旨,上面提到最近南方地区有很多闲言细语在议论朝政,康熙也不知道幕后黑手是谁,命令曹寅、李煦二人暗中观察,找寻线索。在密旨最后,康熙还特别叮嘱曹寅格外注意自身安危,连发四句“小心”的告诫。
从此以后,曹寅就开始向康熙汇报各种各样的地方事务了。汇报的第一原则就是“速度”,比如有一次曹寅呈送一件密折,报告江南总督邵穆布病逝的消息,他是在邵穆布死后第二天发出的密折,但康熙觉得这还不够快,告诉曹寅需要在总督病危时就上奏。
密折制的出现让康熙和曹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密折出现之前,康熙与曹寅之间的沟通往往是友好而随意的,偶尔提到一些农民收成或次要的地方事务。但密折出现之后,康熙开始与曹寅以最坦诚的语气讨论官员、局势。比如1709年江南一带收成欠佳,漕运船只延误,河水高涨,许多流民趁机四处乱窜,引发骚乱。曹寅把这个情况汇报给康熙,谁想到康熙竟在回信中直言批评浙江总督和安徽巡抚。密折制在加强康熙对江南一带掌控的同时,也提高了曹寅在康熙心中的位置。
曹寅和李煦两位密探的工作成为了康熙整体统治的一部分,他们的信件乃至奏折,都成为康熙个人统治实践的基础。历史书中说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清朝达到顶峰,那么曹寅和李煦无疑是其中的“功臣”。
结语
以上就是《曹寅与康熙》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曹寅的一生都是在康熙一朝,他的一生突显着那个时代统治的实验性。曹寅和康熙都密切关注着当时的经济和政治局势,他们乐于随机应变,也的确改变了中国行政传统的模式,密折制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曹寅的身份很特殊,他长期担任康熙在江南的耳目和代言人,不在官僚体系内任职,但又有着便于行事的职权。可以说,曹寅是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人,是体制的背面,他是关于清朝的国家机器如何运作的重要补充。他很重要,但看上去又没有那么重要。他很容易被忽略,而这种忽略,正是康熙帝精心设计的结果。
【编辑:S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