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间有爱 泥土传情

工叔 四川工会 2024-01-18

雨后的空气清新通透,一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投射在李长青的脸上。他站在工作台前,一手拿着照片,一手握着刻刀,轻轻在泥坯上刻划。专注的目光中饱含深情,似乎是在与泥塑人物进行心灵对话。

记者来到眉山市仁寿县龙正镇青年雕塑家李长青的工作室时,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光影考究的画面,他正在创作的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作品——雕塑《一封未能收到的家书》,杨开慧母子三人的泥塑形象已经清晰可辨了。通过深入采访,记者把握到了李长青这位“80后”雕塑家热爱雕塑、追求梦想的情感历程。

李长青专注塑造中

泥塑基因

1982年1月,李长青出生在仁寿县方家镇的一个小山村。他的天祖李钦斋是清朝举人,后因科举失意而隐居在仁寿县栗林坡庙儿塆山间,寄情诗文泥塑,自成一派,名为“钦斋泥塑”。李长青是李钦斋的第六代孙,也许是骨子里珍藏着泥塑的基因,他3岁时就喜欢捏泥巴玩,上小学时就能捏出像模像样的小动物了。

上初一时,全县举行中小学生小制作比赛,在老师的鼓励下,李长青用针在一截粉笔头上刻出了一个和尚形象,当即引起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注,这件作品成功入围了比赛。第2年,全县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小制作比赛前夕,学校领导就找到李长青,要他这次准备一件有分量的作品拿去参赛。李长青在教科书里看到一幅敦煌莫高窟里的一个佛头像图片,就准备有样学样刻一个头像去参赛。回到家里,他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首先肯定了他的思路,又给了专业上的建议:“刻这样的佛头,周围的石头要不得,要到山上去找一块磨刀石才行。”说干就干,吃过晚饭,父亲就带着他去了山里寻找磨刀石材。当他们找到石头搬回家里,已经是深夜了。父亲连夜帮他制作刻刀,并告诉他一些雕刻石的要领和技巧。就是在“五一”假期的几天时间里,李长青一刀一凿地雕琢起来。节后上学,当他把雕刻好的佛头放在教室时,引来了同学们的惊呼,这件作品后来荣获了比赛的特别奖。

进入高中后,李长青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考四川美术学院的雕塑系。然而,由于雕塑系招生标准特别严格,李长青没能如愿以偿, 却被该院装潢设计专业录取。一年之后,他实在是太想搞自己喜爱的雕塑了,便向老师提出了退学。在老师的举荐下,他来到世界级雕塑大家王官乙、龙德辉大师的雕塑进修班学习,系统正规地学习到了西方严谨的造型方法和雕塑技艺。2003年后,李长青便开始了自己的游学历程。他先后到过北京、江西、江苏等地,到名家大师的工作室去当助手,在雕塑企业当工人,还参与大型石雕工程建设,在打工挣钱的同时,集众家所长,以丰富自己的创作和雕塑经验。

立志传承

2008年5月,李长青回乡创业,在仁寿县龙正镇创立了自己的雕塑工作室,就取名“钦斋泥塑”,这一潜就是10多年。在这期间,他结婚生子,成了全家的顶梁柱,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也把大部分心思放在创作上。2014年7月,他得知国家文化部将举办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消息时很兴奋,想创作一件作品去参展,也想拿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检验自己这么多年的所学。他构思出了一个虚拟人物,古代的老者,长长的胡须,饱经风霜的脸,而整个头像的背面又是用书本堆积而成。创作完成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长青把这个取名为《书先生》的泥塑作品寄给了组委会,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个作品入围了。这不仅证实了自己的实力,也让许多雕塑前辈对这位“80后”小青年刮目相看。同年,这件作品分别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和第九届中国海峡艺博会金奖。

李长青的泥塑作品《掏耳朵》

李长青小时候看完电影 《泥人常传奇》后,就曾立志要做一名像泥人常那样的泥塑大师。所以,回到家乡后,他经常深入到小镇的茶馆、戏班、农贸市场去寻找创作素材和灵感。2016年7月,李长青开始创作泥塑《掏耳朵》。经过到茶馆里仔细观察了几天,他把人物的表情、神态都熟记于胸了。但是,他先捏出来的人物,怎么感觉都不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小镇上的人。有一天晚上,他在灯下,反复琢磨,左手拿着掏耳朵那人的头部,右手拿着一块泥巴在随意地捏着,捏着捏着,他像是忘记了左手拿着的是已经成形的头部,突然,一不小心,他左手拇指使劲捏了一下,“哎呀,不好!”他心里喊了一声,这才想起左手上拿的是块成品头像。忙拿过来检查哪儿捏坏了,这一看,他眼前一亮,刚才使劲捏的地方正是人物的额头,这一凹下去,人物特征就突显出来了。趁着突来的灵感,他将泥塑人头安上两颗门牙,使其面部特征更加突出,一个他小时候常见的农村大爷的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出来。很快,一个笑呵呵悠然自得地享受掏耳朵的乐趣、一个专注掏耳的两个人物就塑造完成了。这组泥塑作品,在四川省首届天府文创大赛上荣获第一名。随后,他又创作出了《茶馆》《乡村戏班》《理发》等一系列反映四川民俗且生活气息浓厚的泥塑作品来。其中《茶馆》还成功入选了“2017法国大皇宫世界手工艺术创新双年展”。

塑我所爱

2019年的一天晚上,李长青与妻子一起在家中收看央视播出的《信中国》节目。当听到由演员韩雪朗读的杨开慧烈士在1929年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时,夫妻俩都被家书的内容和这封信背后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以这封信为题材创作一幅泥塑作品。”李长青对妻子说:“你这个想法太好了,我支持你,你可一定要塑好啊。”妻子鼓励他。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于行动。李长青当即与杨开慧烈士纪念馆取得联系,要来了有关杨开慧烈士的书籍资料,又通过网络收集到一些有关杨开慧烈士的影视作品,从中汲取艺术营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杨开慧烈士诞辰120周年,他决心要在这个节点上完成这组作品。

春节过后,李长青独自来到离家20多公里外的工作室来潜心创作,而他的妻子就在家照顾一双儿女。为了准确把握当年杨开慧写信时的心境,李长青通过网络购买了一个民国时期的煤油灯,又找来宣纸制成信笺,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关掉电灯,划燃火柴,将煤油灯点亮。他静静地坐在桌前,用软笔抄录着那封信。“润之,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写着写着,李长青已是泪洒信笺了。

有了这些前期准备工作,李长青开始动泥塑了,主体形象就是根据杨开慧抱着毛岸青,旁边站着毛岸英的那张照片而塑的母子三人像。他先塑了一组模糊的小样后,再放大,第三稿就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样子了。有一天,妻子专程从眉山来探班,看到他的第三稿时,突然发问:“你怎么把人物塑得好长,身子怎么还是扁的呢?”李长青告诉妻子,这组作品他用了写意手法,呈现的是人物的影子。妻子理解后,对他说:“你在塑造杨开慧的时候,一定要把她盼归的心态刻画出来。”

目前,雕塑《一封未能收到的家书》仍在创作中。李长青告诉记者,那纸写有内容的信笺将作为屏风形式出现在人物的身后。他还会借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在屏风后面塑造一个青年毛泽东的形象。“这样,也算是给他们一家人塑上一个全家福了。”李长青高兴地说。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51网

作者:邹世进

编辑:敖慧

审核:李仪涵



猜你喜欢:

王东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激励广大职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建功立业

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即将到来 四川将陆续开展4大活动

学党史,总书记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电子邮件 | scghxmt@163.com

制作机构 | 四川省总工会新媒体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间有爱 泥土传情

工叔 四川工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