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一段与成都钢铁厂有关的记忆
1958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2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这“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推动下,四川省委提出了1958年全省钢铁生产的跃进计划,要求各地、市、县必须确保全省钢铁生产任务的完成。
然而,此时的成都市区,没有专业的钢铁生产企业。成都市委为改变成都缺少钢铁的落后面貌,保证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对钢铁的需求,报经省委同意,决定在市内建设一座小型钢铁联合企业,并要求在1960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都钢铁厂最终落地在已经建有四川肥料厂的金堂县华严乡,于1958年8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
艰苦创业
以惊人的速度抓建设促生产
//1958年至1961年,成钢厂“上马”的三年里,已经拥有4座33立方米高炉、3座6吨转炉、6座3吨转炉、一套直径250×5轧钢机、一套直径400×2轧钢机、两座24孔焦炉等主要生产设备,厂区占地达到1316.3市亩。三年里,为响应党中央“大办钢”的号召,从农村、城镇各行各业来到成钢的近万名职工,在工作、生活、住宿等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一心一意为钢铁生产发展辛勤劳动和忘我地工作,为“老成钢”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几度改名
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控制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缩短基建战线,缩小基建规模,最大限度地压缩劳动力,大力支援农业,为地方轻工市场服务。面对新的形势,鉴于成钢自建厂三年来出现的基建发展较快,但生产工艺落后、设备不配套、成本高、亏损严重等实际情况,成都市委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决定成钢厂从1962年3月1日起暂停生产。
经过三年调整后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回升景象。“三五”计划要求,要立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四川是祖国的大后方,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当时全省地方农用钢材的缺口很大,因此,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一些为农业服务的地方钢铁厂,已势在必行。为使钢铁生产与冶金研究相结合,决定省冶金研究所同成钢厂合并,定名为“四川省冶金实验研究厂”。经过一年的酝酿和准备之后,1965年10月13日,“四川省冶金实验研究厂”开工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成钢的恢复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68年9月24日,“四川省冶金实验研究厂”改名为“四川省红旗钢铁厂”。1975年5月2日,“四川省红旗钢铁厂”改名为“成都钢铁厂”。
//
蓬勃发展
逐步形成两个拳头产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钢厂的生产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以后,成钢厂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逐步形成了以线材、热轧螺纹钢筋这两个拳头产品为主,钢窗料、小型角钢、铸造生铁为辅的建筑用材的产品结构。1978年至198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亿多元,上缴利润、税金6286.98万元。198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479.46万元,实现利润1570.83万元。这一时期,成钢厂在各方面都有较大进步。
今年76岁的谢绍贤是原成钢厂副总工程师。1969年7月,他从重庆大学轧钢专业毕业后就来到了成钢厂,后被分配到了小轧车间。“当时的螺纹钢轧机‘土’得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谢老回忆道,“全靠拼力气、流汗水,生产率极低,产品的质量也无法有效控制。”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谢绍贤把自己所学全部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设备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和优化。1973年至1985年,他先后对生产线的单体设备进行小改小革和更新设计。经过10多年的努力,整条生产线实现了半机械化,主导产品二级、三级热轧螺纹钢筋的质量和产量稳步提升。
1977年4月,成钢厂的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该厂还被评为全省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1978年,成钢厂在5立方米坚炉上进行天然气直接还原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受到国家科委、冶金部和四川省委、成都市委表彰;1978年12月,炼铁车间被冶金部命名冶金系统先进集体;1980年1月,线材车间被冶金部命名为红旗单位;1981年,热轧螺纹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优质产品。1985年,热轧螺纹钢被冶金部授予“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成钢厂被市政府列为首批企业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单位。
//
入新世纪
走出自己的转型升级之路
//2002年5月,成都市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成钢厂与攀钢集团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资产重组,成立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后改名为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简称攀成钢)。
攀成钢新厂区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其340轧管厂拥有当时世界一流轧制工艺自动生产线,成为公司轧管工艺史上一个新的发展里程碑。2014年至2015年,按照中央有关会议精神,成都市和青白江区启动产业调整,关停了川化和攀成钢这两个曾经的龙头企业。2013年,攀钢集团利用攀成钢的闲置土地,打造了西南首家吞吐量达千万吨级的综合性物流园-成都达海产业园,走出了一条工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之路。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
文:邹世进
图:青白江区档案馆
编辑:李茹玉
审核:李仪涵
猜你喜欢:
(现场实录)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省总工会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电子邮件 | scghxmt@163.com
制作机构 | 四川省总工会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