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写一代人的壮志豪情——记攀钢原文联专职副主席沈国凡丨职工故事

工叔 四川工会 2024-01-18


攀钢和它所在的攀枝花市

与“三线建设”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

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三线精神”已正式纳入

中华民族精神的谱系之列,

成为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光辉榜样和精神动力。



军屯锅盔,成都老字号,独特的老成都人的手艺来摊摊前,你可以看到面团的“无限可能”酥脆可口,香嫩化渣香的哈喇子直流有木有!


沈国凡作为在攀钢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作家,几十年来一直用笔书写着攀钢的发展变化,书写着“三线建设”的丰功伟绩,书写着那一代人的壮志豪情。


沈国凡所写的三本关于赵世炎烈士的书籍  资料图

部分出版的书籍

2019年沈国凡(左)与攀钢原董事长赵忠玉合影



“大三线”的建设者

沈国凡1973年参加攀钢建设,当过一线工人、厂矿秘书、《攀钢报》记者、攀钢党委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和攀钢文联首任专职副主席,在攀钢工作整整23年,期间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几十年来,他以攀钢人“不畏艰难、永攀高峰”的创业精神,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文学》等海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正式出版包括《中国西部热土上的移民城》《共和国大审判》等21部著作,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曾获“中国脊梁”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暨省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和优秀图书奖,两次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作为在攀钢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沈国凡不仅作为建设者见证了攀钢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建设,更是在宣传、文化战线记录下这座钢城的变迁,以及千千万万建设者勇攀高峰、气贯长虹的拓荒历程。

1973年12月末,沈国凡离开那座位于武陵山脉并生活多年的小县城,满怀激情奔向炮声隆隆、号子声声的攀西。火车在成昆铁路的崇山峻岭里穿行,他望着车窗外连绵的山峦、峡谷和河流,激动地在一张烟盒上写下投身“三线建设”的肺腑心声:做一个“大三线”的建设者,我感到无上荣光;踏着第一批创业者的脚印,将血汗洒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壤……那一年,他23岁。


攀钢人的家国情怀

迎着1974年的新年曙光,沈国凡来到了特区渡口,成为34号信箱(攀钢)12分箱(修建部)的一名铆工。从那一刻起,他白天跟着师傅奔波在各个检修施工现场,晚上或看一些专业技术书籍,或在费力找来的旧笔记本、烟盒等各类纸张上记录着工作、生活的感悟。没有凳子,他就抱来一块石头放在席棚子的床前,以床为桌,以石为凳,埋头学习和写作。

自幼受到中医世家良好教育的沈国凡,有着一定的写作基础,上中学时,他写的小品文就曾在县里的报纸上发表。攀钢建设初期沸腾的创业生活,那整天隆隆的开山炮声,让一颗年轻的心顿时沸腾起来,那些忘我劳动的人们,那些伟大的壮举,那些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让他有种书写和赞美的冲动。

参加工作不久,他在《渡口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组诗《沸腾的钢城》,后来又在复刊后的《星星》诗刊上发表了组诗《攀枝花的钢》。1975年1月5日,沈国凡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向她汇报这一年在“三线建设”的核心项目攀钢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并告诉母亲,自己要到修建部办公室工作了。正是凭着超人的工作激情和精湛的业务能力,他成长为一名管理干部,并由此开启了宣传攀钢、记录攀钢的文学创作之旅。

1992年他主持攀钢文联的成立工作,担任专职副主席。在攀钢工作期间,沈国凡书写了众多有关攀钢、攀西裂谷等区域“三线建设”的各类文学作品。除长篇报告文学《中国西部热土上的移民城》之外,在199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英杰风采录》这本报告文中,攀枝花建设新时期十二位英杰的先进事迹里,第一篇就是沈国凡写的《他从远方归来》,真实地展现了攀钢轨梁厂留苏学子、总工程师林健椿的家国情怀。


书写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沈国凡已经出版的超过300万字的各类作品中,历史人物系列独树一帜。2017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他受工人出版社之约,撰写了《中国工运历史英烈传-赵世炎》,该书是全国总工会策划出版的《中国工运历史英烈传》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工运英烈赵世炎的英勇事迹,丛书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辉煌历史和光荣传统,凸显了中国工运英烈在中国革命中的杰出贡献。

这是沈国凡撰写的第三部有关赵世炎烈士的书籍。他从小就听说过赵世炎的故事。这位烈士出生在他读中学时的酉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也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觉醒时代》中的人物之一,年仅26岁就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

1987年,已经在四川文坛颇有名气的沈国凡决定圆一个少年时的梦想,也是完成母亲弥留之际对他的嘱托,写一本有关赵世炎的书。他为此专门休假回酉阳收集资料,前往赵世炎的故居了解他的生平,在县档案馆里摘抄着1956年编写的《赵世炎烈士遗事》等珍贵资料。渐渐地这位中国革命先驱者的形象在他的脑海里日益丰满起来,他为这本书起名《血染的爱河》,这本书于1989年9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接着又再版,是一部内容详实的赵世炎英烈传记。

9年之后,沈国凡再次书写赵世炎,他执着地用“赵世炎精神”,精准地记录赵世炎辉煌卓越的一生。他多次深入考察,不断完善补充,历时一年创作,出版了43万字的人物专著《啼血的杜鹃-赵世炎传》,填补了这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生平研究的空白,受到江苏省委宣传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获得该省的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之后,沈国凡以此为蓝本与人合作编写电视连续剧《赵世炎》的剧本。这部八集电视剧作为纪念赵世炎诞辰100周年的重点剧目,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在央视首播,反响强烈,广受好评,并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类媒体集中展播了包括《觉醒时代》等多部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阶段辉煌伟业的优秀影视作品,其中不乏赵世炎的身影。在沈国凡所写的三部有关赵世炎的著作中,向人们展现了赵世炎从一位年轻学子,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真实地再现了赵世炎参与学生运动、到法国勤工俭学、组建中共旅欧总支部,回国后成为著名工运领袖、中共北京地委和江苏省委的负责人,于1927年7月19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壮烈一生。

书写是沈国凡这位从攀钢走出的“大三线”作家的毕生追求,几十年来,他的笔触从西南山岳,到华东江河;从“三线建设”初期彭德怀的足迹,到《情系大三线》中报效祖国的“三线”人群雕影像;从攀钢二期建设时“孔雀西南飞”的莘莘学子,到新世纪仍在执着拼搏的“三线建设者”后代们。他塑造的形象生动而朴实,真诚而感人,闪烁着时代的荣光。

无论是亲历者,还是后来人,他们从沈国凡深情的讲述中更深地认识了攀钢、攀枝花和攀西这个“大三线”核心区域的热土,升华了对“三线精神”和昔日建设者们艰苦创业的生涯及崇高的品质的理解。他们感谢这位攀钢宣传和文艺战线的先行者,不遗余力地把攀钢介绍给中国,介绍给世界,介绍给所有关心和热爱这片热土的人们。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社
编辑:邓孝禹
审核:李仪涵


猜你喜欢:
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跟着习近平学党史——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电子邮件 | scghxmt@163.com

制作机构 | 四川省总工会新媒体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书写一代人的壮志豪情——记攀钢原文联专职副主席沈国凡丨职工故事

工叔 四川工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