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下“军令状”带领全村拔穷根丨职工故事

工叔 四川工会 2024-01-18

“扑下身子,就不能怕身上有泥巴,只要能给村里、村民办好事情,我们吃点苦、受些累都不算啥子。”11月25日,当记者问到扶贫最大的体会时,陈宇笑着说道。

今年40岁的陈宇是蜀道集团成渝公司成仁分公司的一名普通的收费站站长,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2017年8月,单位选派陈宇带领驻村工作队到阿坝州阿坝县垮沙乡达格娘村开展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并担任第一书记。别看他个子不高,但心气倒不低,出发前便立下“军令状”要带领全村脱贫。

陈宇带着村民一起学习。(蜀道集团成渝公司成仁分公司供图)


两个月整理出贫困户清单


垮沙乡达格娘村地理位置偏远,位于阿坝县城正南部,距县城63公里,海拔3200米,这里是大骨节重病区,27.61%的村民患有大骨节病,全村有49户,总人口239人,属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村,基础设施落后。全村四个自然寨,全部位于高半山居住,各项基础设施落后,全村村民文化、劳动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多数长期在家务农和少数就近务临工,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由于该村全是自然寨,上坡下坎,路很不好走,每个寨子相隔又很远。陈宇刚到村里的时候,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翻山越岭进行入户调查。他走到哪里,都会拽着一个笔记本,拿着笔随时准备写写记记。在这个笔记本上,他还绘制了村民房屋的分布图,厚厚的笔记本被写得满满当当,记录的信息合着脚步,深深地熔铸在他的脑海里。由此,陈宇迈开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

初来达格娘村的时候,一些村民并不看好陈宇,因为大家都觉得他个子小身体弱,担不动抬不动的。有人甚至觉得他是来“镀金”走过场,不愿意同他多说话。“想要当地老百姓和我们接近,就得让他们觉得大家彼此是一样的。面对质疑和不配合,陈宇并没有放弃。于是,陈宇脱掉平时工作的衬衣和西裤,穿上一身运动装,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有时候说着说着,还在村民家里收拾起屋子、打扫着院子。遇到有的村民不愿意说话,抵触他,陈宇就去两次、三次、四次……村民家里没人,他就去坡上、地里找人,边帮村民干活边聊天。渐渐地,村民们接受陈宇了,有的还把他当家人一样对待。


路通便民水通润民


交通不便是制约达格娘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援建村道就成了陈宇他们到这里的一项重大任务。“达格娘村几乎全村都居住在高半山上,各项基础设施落后。”陈宇向记者描述着当初的交通情况:从阿坝县到达格娘村,过省道452线分路后上村的道路,一边是山壁,一边是几百米的悬崖。而村上的道路中,俄色寨与共东寨之间还不通车。“要让村民增收,修好这条希望之路就是扶贫的关键。”为尽快打通达格娘村四个藏寨的出行通道,规划、建设好扶贫道路,陈宇每天带着扶贫工作队配合施工方有序推进勘察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完成施工图纸,以最快速度进场施工。通过科学化的工程技术手段和方案,克服高海拨、低地质等困难险阻,改变了凹陷不平、松散易坍的泥水山土路,要实现海拨3400米的“寨寨通”。

项目于2018年7月进场,经过两年多施工周期,全部打通村内各寨道路并进行了泥结碎石铺设、挡墙、涵洞和交安附属设施的安装,完成9.84公里,其中新建3.9公里、改建5.94公里。随着村道项目的实施,村里年轻人学驾校、考驾照的人多了,机动车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寒冬腊月,贫困户求科有很严重的大骨节病,身体状况本就不好,现在又重感冒了,吃水还要靠人一桶一桶提。陈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天不见亮就去求科的家里,为他家把生活用水准备足够,直到后来村里每户人家门前都通上水后。每当有人说起陈宇,求科总会把大拇指竖得高高的。

路通便民,水通润民。达格娘村海拔高,水源远,村里虽有多处水源点,在用的都是小的水源。加之管网老旧,枯水季节依然有缺水的情况。为解决用水难,陈宇带着驻村工作队和村里干部对之前的水源点加固扩容,但是效果不佳。“这样下去可不行”。看在眼中急在心上的陈宇和队员们翻山越岭另找水源。跑了几天,终于为所有村寨确定下水质好、水量充足的水源地。接着,饮水巩固提升项目正式进场施工,花费4个月时间使长期空干的水管里流出了白花花的山泉,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饮水问题。

当地村民向陈宇表示感谢


驻村工作队变成“自家人”


村上的五保户瓦落玛老阿妈家里的旧房子阴暗杂乱,有倾倒的风险,新房子建了三年了还是个半截房,无法入住。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后,由蜀道集团出资为其援建临时板房并购置全套家具用品。实施时,陈宇联合村里其他干部找来挖掘机和铲车将路面平整好,用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让瓦落玛高高兴兴入住了新房。不善言辞的瓦落玛在房子里转了又转,看了又看,喜滋滋地望着陈宇不停说着“卡卓、卡卓”的感谢话语。

共东寨的兰卡甲、罗尔彭父子二人都有大骨节病,又没有一技之长,加之3个孩子都在上学,生活非常困难。“我们嘴皮子都磨破了!”陈宇和工作队的同事们,无数次地做罗尔彭的思想工作,帮助他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安排他到青海久治县做建筑小工,其妻子若姐安则负责村办公室的清洁卫生。从那以后,罗尔彭一家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更让人高兴的是,扶贫工作队帮助罗尔彭夫妇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改善生活的故事,也激活了很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陈宇和他的工作队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经常咨询他们扶贫致富的政策,真正把驻村工作队当成了“自家人”。


实现可持续发展


“拔穷根、走致富路,不能仅仅靠我们直接帮扶,更要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扶贫先扶智,让他们发展自主产业,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经过长时间的走访和调查,陈宇总结出不少经验。

陈宇和村干部还商量着确定夜校的授课内容,给村民们讲课,让他们学知识、懂知识。课程的前半段,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向村民们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后半段,围绕达格娘村精准扶贫项目内容进行了逐条讲解。即使是在天气寒冷夜晚,“老师”和村民之间的互动也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学习的热情不减。“以前,晚上一般都是看看电视,有了‘农民夜校’,可以更多地了解党和政府的各种政策,还拉近了邻里关系,挺好的!”村里的贫困户供秋甲高兴地说着。

“我们驻村结束后,到底能为达格娘村留下些什么,该留下些什么?”但如何破解脱贫,一直深深困扰着陈宇等人。扶贫,不是昙花一现,更不能是搞输血式的扶贫,发展支柱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收致富才能确保高质量脱贫。

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2019年10月初,达格娘村剩余5户31人贫困户通过县级脱贫验收考核检查,于2019年10月14日经阿坝县人民政府审定批复并公告同意退出贫困人口序列。2019年10月底,达格娘村通过州级脱贫验收考核检查,于2019年11月12日经阿坝州人民政府审定批准,同意退出贫困村序列。

如今的达格娘村村貌焕然一新,村道平整装上了护栏,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饮水安全有保障,电力设施、通讯信号稳定,邻里和谐、民风淳朴,村民们逐步迈上了小康之路,精准扶贫结出硕果。说起自己的贡献,陈宇总是羞涩一笑,而一说到达格娘村未来的规划,他则是侃侃而谈,眼神里透露着坚毅与果敢。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51网

记者:雷琰

编辑:敖慧

审核:李仪涵



猜你喜欢:
喜欢唱戏制靴的“00后”丨职工故事
大漠深处的“小站理发店”丨职工故事
医者仁心丨职工故事

电子邮件 | scghxmt@163.com
制作机构 | 四川省总工会新媒体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立下“军令状”带领全村拔穷根丨职工故事

工叔 四川工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