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涌!”“到!”武汉利济派出所的点名让人瞬间泪目……

PolicePress 新警事儿 2021-06-27


“到!”3月24日利济派出所早点名会上,当值班领导喊出吴涌的名字时,全体民警、辅警齐声回应。

人民,从未忘记;遗志,吾辈传承。

3月22日下午,在武汉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关键时刻,已连续奋战了60个昼夜的吴涌为特困居民送完生活保障物资回到派出所后,精疲力竭地顺势倒在寝室床上休息,就再也没有起来……

吴涌是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利济派出所社区民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尤其是1月23日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以来,吴涌和战友们闻令即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赛跑。

转运病患、社区封控、拉网排查、保供复产……在疫情防控的每个节点上,吴涌用整整60天的日夜坚守,换来了社区染病群众的“零死亡”,实现了社区无疫情,用生命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战“疫”答卷。

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定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利济派出所社区民警吴涌为烈士,省委、省政府追授吴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湖北省公安厅、武汉市公安局作出向吴涌学习的决定,号召全省、全市广大民警、辅警以吴涌为榜样,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和维护安全稳定工作。

生命的最后7天,你始终奔波在战“疫”一线

“他哪天不是在社区忙得乐呵呵的,说他走了,谁信啊?!”3月22日深夜,记者在利济派出所见到了匆匆赶来的共和社区党委书记熊恒超,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噙着泪水。

“这段时间太累了。连我这个‘80后’都扛不住,何况老吴呢。”熊恒超比兼任共和社区党委副书记的吴涌小14岁,“这一周,老吴一直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吴涌的民警公示卡

3月16日处置突发精神病人员——辖区一名50多岁的妇女突发精神疾病,跑上18楼的露台。接警赶到的吴涌好不容易将她劝离危险地带。当时,武汉市精神病院二七分院住院区域还在消杀,当天无法接受住院。吴涌只好陪着她在门诊看病、开药,把她送回家时天已漆黑。

当天晚上,不放心的吴涌干脆在物业公司的值班室值守,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病患的女儿。他说:“发现情况不对就给我打电话,别管几点,千万别耽误了。”

3月17日送精神病人住院——一大早,吴涌急匆匆地赶到社区,把该病人送去住院。

来到医院,挂号、办理入院手续、做核酸检测,吴涌楼上楼下跑得冒汗。等一切手续办完、病患顺利入院,吴涌返回所里时夜幕已降临。

3月18日开展社区巡查——一大早,吴涌准时到达社区,给6名安保队员、4名协管员开完晨会后,便带着他们在社区分头巡查,“街巷要仔细检查,平台上也要巡,尤其是出入口的隔离铁皮。”

3月19日入户发放爱心菜——社区收到政府下拨的300份爱心菜,吴涌和社区干部一道挨家挨户送。

共和社区的房子是老式商住两用楼,小区里只有3栋楼有电梯,其他全靠腿。送一次爱心菜,吴涌几十个门栋挨个爬一遍,肩扛手拎爱心菜,一天忙下来腰酸腿疼。

3月20日入户发放爱心鱼——政府下发爱心鱼,每条鱼三四斤重,吴涌和社区干部又为家家户户送上门。

3月21日检查社区隔离——武汉下起了雨,吴涌抽空带着安保队员检查社区的封控硬隔离挡板,并进行加固处理。

3月22日值守卡点——一大早,吴涌来到社区封控卡点值守,碰到几个想出去的居民,他上前耐心地劝解。当天给居民送完物资后,吴涌返回所里,就再也没回到社区。

“疫情发生以来,他这样周一至周日、夜晚连着白天循环工作是常态。”熊恒超说,“没有想到,这竟是吴涌与我最后的并肩战斗。”

战“疫”的60天里,你是社区群众的“主心骨”

“吴警官,这年可怎么过啊?”

“老吴,给我们想想办法吧。”

……

1月23日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消息传开,吴涌负责的共和社区顿时议论纷纷。这里是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核心区,武汉最大的玩具市场、塑料品市场、文具市场汇聚于此。来不及返乡过年的商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对疫情的恐慌、对通道关闭的焦虑,迅速在社区弥漫传播开来。

这种境况史无前例,需要有人站出来,稳住局面、稳定民心。

“我不上,谁上?”戴上口罩,吴涌一头扎进社区,靠扎实的工作,迅速平复了居民的恐慌情绪。

疫情发生之初,小区里接二连三有人发烧、病倒。当时,武汉全市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求医告急、床位告急,像一块块石头压在吴涌心上。

查访病情,上门登记,联系医院,协调社区,吴涌围着社区整日连轴转。

为了摸清底数、对接床位,吴涌迅速把社区干部、网格员、协管员召集起来,谈形势、交任务,讲方法、提要求,“大家一定要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看病到医院,防控靠大家。”

他依托分局大数据平台,迅速建立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有症状人员每日询问、闭环作业,实现日清日结。

共和社区1213户5023人,吴涌带领大家很快摸清底数,共有69名“四类人员”亟待救治、隔离。

疫情发生初期,病患转运任务繁重。

2月9日,发热多天的居民郑某终于等到了医院的床位。老人要强,坚持自己走,可迈不开腿、使不上劲。

曲下腿、弓下腰,吴涌上前把老人的手搭在自己肩上,头挨着头,搀着老人一步一步向前挪。挪到3楼平台后,老人走不动了。旁边的熊恒超搬过来一个轮椅,吴涌把老人扶上去,和大伙一道把他抬下楼,送上救护车。

“吴警官,明婆婆不愿去集中隔离点,怎么办?”刚回警务室,吴涌又接到社区干部的电话。60岁的明婆婆有咳嗽发热症状。按照“应收尽收”的规定,她必须送指定地点隔离治疗。

 “那里的生活条件是不是不好啊?我会不会被其他人传染呢?”明婆婆一肚子的疑惑。

“我去试试看。”吴涌主动请战劝说,一样被拒之门外。他灵机一动,打出“乡情牌”,找到明婆婆户籍所在地的村支书,侧面沟通消除疑虑。

如今,明婆婆已康复出院。得知吴涌去世的消息,她泪流不止、愧疚不已,“当初,我真不该给他添麻烦啊。”

离汉通道关闭以来,吴涌连续60天奋战在抗疫一线,接处报警11起、调处纠纷26起、转运69名患病群众,及时保障了641户居民的物资供应。

“这60天,有他在,我们就安心;见到他,心里就暖和和的。”熊恒超说,“他是我们公认的‘主心骨’。”

从警的光辉一生,你始终用忠诚践行使命

31载岁月匆匆,忠诚写进每个步履。4年特警、15年治安警、12年社区民警,吴涌入警以来一直战斗在基层一线。打击犯罪、服务民生、化解矛盾、治理社区,他时时冲得上去、沉得下来,事事担得了责、耐得起性。

“只要吴涌在,我们从不担心起火灾。”“只要吴涌在,小偷小摸总是绕道走。”“只要吴涌在,扯皮纠纷闹矛盾,社区一一全消化。”连日来,汉正街地区千百居民和商户深深缅怀这位平凡的英雄,追忆有他守护在身旁的平安幸福的日子。

处警办案“零投诉”

在检查站治安查缉、在派出所接处警,接触的人员形形色色,面对的群众各种各样,对于一个一线民警来说,一年365天无一例投诉已属不易,而吴涌做到了十数年“零投诉”。

▲吴涌办公桌里唯一的一张工作照

1989年8月,吴涌从武汉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最偏远的城市道口——江夏庙山治安检查站。那里白天人烟稀少,夜晚黑灯瞎火,民警上勤还要打手电筒。时任教导员的邴建波清楚地记得,吴涌总是提前到岗,一上岗卯足了劲。

1990年5月11日下午,一辆长途车从东面驶来,分坐前后的几名男子紧张的神情被吴涌瞬间捕捉到。他联想到那段时间车上诈骗警情突出,当场将几个人分开仔细盘查,几支红、蓝铅笔让他发现了端倪,穷追不舍,那几个骗子现场招架不住,交出了所骗的赃款1000元。吴涌一举打掉一个外地流武汉的诈骗团伙。

“查案多,零投诉。吴涌调走后,我还帮他收了好几封感谢信呢!“邴建波说。

1993年,因为工作出色,他被作为青年骨干选调至武汉最繁华的利济派出所。利济所接警量很大,民警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寒冬酷暑,雷电风雪,做到有警必接,有难必帮,实属不易。“吴涌做事不讲条件。”副所长易永刚这样评价。

“这个警察很负责!”居民、商户的意见簿变成了表扬簿。2004年夏天,汉正街连续发生拎包扒窃案件,商户们主动为吴涌当起了治安信息员,为吴涌提供破案线索。不久,两名犯罪嫌疑人落网,12起系列扒窃案水落石出。

15年巡警,吴涌接处各类报警、求助1.8万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00余名,零投诉这个纪录一直保持至他离开治安巡逻队。“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业务能力是他做到‘零投诉’的保障!”所长祝志超说。

矛盾升级“零发生”

连续12年无命案、无重大刑事案件,吴涌在汉正街这个人流、车流、物流最密集最繁华的地方实现了。居民们说,从来没有一起纠纷、一个警情升级为重大刑事案件,真是一个奇迹!其实,奇迹背后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坚持,是吴涌对践行“枫桥经验”的执着。

“一年365天,商户、客户、住户的矛盾纠纷一件也不上交,吴警官是共和社区的大福星!”社区党委收记熊恒超说。

海富商城里是文体用品集散地,前来打货的客户不少。商城外有个停车场,曾屡屡因为费用问题与商家、客户发生冲突。

“凭什么收这么多停车费?”一言不合,一辆小轿车的司机抡起拳头就动粗。受了伤的管理员很委屈。一段时间,吴涌发现此类问题接二连三,不及时根除说不准哪天就有人更冲动甚至操家伙了,刑事案件就不可避免。于是,他深入调查,原来停车场采取外包管理后,停车费超过了物价局核定的停车价格。

他主动找来业主方、停车场管理方,同时拿出整理得清清楚楚的法律法规,对照这些依据,心平气和地与管理人员谈话,晓以利害,劝导他们,在寸土寸金的汉正街即使手握资源也必须遵规守法。从此以后,这类纠纷很少出现。

社区里有各类商户近3000家,每个市场经营的商品大体相同,平时为相同商品售卖的差价容易起纷争,哪怕降价一两毛被认为互相杀价抢生意。一有苗头,吴涌必定及早介入,好言相劝。由于商城里的商户基本固定,流动性不大,他善意地帮助大家保持冷静、友好相处。长久下来,社区3个商城里,形成友好和谐相处的新风尚。

夫妻扯皮、邻里吵架……只要是社区里的事,不论大小,不分份内份外,他第一时间处置,始终坚持矛盾不过夜。他用细心、耐心、爱心换居民的舒心、暖心、开心,他阳光、宽厚的笑容永远留给人们温暖。

整治隐患“零火灾”

汉正街是全国有名的小商品市场,但种种原因,这里高密度人流、物流以及不规范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火灾隐患。在这里当“片警”每天如坐“火山口”。

2019年12月中旬的一天,吴涌冒着严寒来到东富商城。

“末端水压够不够,喷淋系统灵不灵,手动报警响不响”,他对消防栓、喷淋、报警器等消防设施亲手试了一试。

“这个喷淋头出不了水,赶紧换掉。”

商城里140多家商户的灭火器,他一一提起来核对日期,确保有效,当天检查出的3处隐患被现场整改。

“年年如此,他每次都是这么认真,从不走过场。”东富军威塑料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经理伍革在此工作多年,十分佩服吴涌的细致和恒心,“12年来,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每个小隐患背后都可能是一起大事故,每个小疏忽背后都可能人命关天!”

在市场里,一个冒着火星的烟头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吴涌下达死命令,但市场里还是有人不自觉。吴涌组织市场管理员、物业保安常年坚持不间断巡查。一次,有个居民在市场抽烟,他毫不客气,当场纠正。谁料违法者仗着是老居民拒不改正。吴涌现场办案将其行政拘留,尽管有人托人情,他也不为所动。

利济派出所对6个社区、11个责任区实行分片分组考核,吴涌负责的警区每月考核都是小组第一。

“把人民群众的安危看得比天大,却从没有豪言壮语,这就是我认识的吴涌。他把对人民群众的关爱融入点点滴滴的行动,永远不知疲倦地忙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社区居民非常敬重他。”社区书记熊恒超流着泪说。

留给母亲的只有匆匆一面,你永远是亲人的骄傲

“妈,我大哥走了……”3月24日,伺候母亲服下降压药后,解除隔离回到家的吴波对母亲说。

“你别吓我,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的……”一瞬间,74岁的母亲愣住了。

吴波是吴涌的三弟,武汉市第四医院医生。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加医院抗疫突击队。直到吴涌去世第二天,他才结束隔离回家,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疫情发生以来,吴涌每天都要和独居的母亲通电话、报平安。

1月20日上午,吴涌正在走访看望73岁的吴明中时,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吴明中是位独居的老人,患有肾病,需要透析,其子女在其他社区无法前来照顾。电话那头的母亲怕儿子担心自己,连忙说自己没事,让吴涌安心工作。

其实,母亲已连续发烧多天,当天呼吸困难加重,想让儿子开车送她上医院的。

挂断电话后,老人强忍身体不适,花了近一个小时独自来到医院。由于病情严重,当天就被收治住院,第二天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重症。

此时的吴涌,正陪着吴明中在医院做透析治疗。

母亲就医的医院就在利济派出所对面,直线距离不到300米。虽然近在咫尺,吴涌却不能探望。

2月中旬,母亲病愈出院,单独居家隔离。一直牵挂母亲的吴涌,拎着老人喜欢吃的几样菜,抽空前往探望。老人担心儿子被感染影响工作,坚决不让他进门。吴涌只好将菜放在门口,含泪离开。那是吴涌留给母亲的最后一面。

▲吴涌执勤回所后,脱下的警帽和换下的毛衣

还有他准备带回家的香蕉

吴涌去世当天的中午,还请同事帮忙团购了一些母亲喜欢吃的蔬菜和水果,想等第二天中午给母亲送去。可是,老人却再也没有盼来自己的儿子。 


作者:王传宗、李昌林、张铮、师二洋、杨槐柳

编辑:邬春阳 宋灵云

监制:孙军


往期精彩回顾

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